物流经济地理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6805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19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经济地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物流经济地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物流经济地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物流经济地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物流经济地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经济地理教案.docx

《物流经济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经济地理教案.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经济地理教案.docx

物流经济地理教案

feed喂fedfed

hurt受伤hurthurt

put放置putput

give给gavegiven

fall掉落fellfallen

shine发光shoneshone

hold拿住heldheld

sleep睡sleptslept

sweep打扫sweptswept

have/has有hadhad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系别:

经贸管理系

课程名称:

物流经济地理

授课班级:

物流1208班

主讲教师:

黄静

 

2013年第一学期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程)

教案编写时间:

课程名称

物流经济地理

课程代码

总课时:

课时

理论课:

课时

实训:

课时

其他:

课时

课时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

技术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教材:

《物流经济地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经济区的划分、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的原则与特点,建立“系统”的概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增强吸收新知识的能力。

掌握世界枢纽港口、重要航线的布局,为物流管理、港航生产管理、货运代理、船舶代理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国地理对物流的影响。

  本课程教学中的难点包括:

1.教学内容跨度大,涉及我国乃至世界的地理、经济安排;2.容易出现理论与实务脱节,学生对经济地理和物流专业的联系没有现实的感受。

注:

1、本页内容针对所讲授课程的总体情况填写;

2、预留版面不够可另附页。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次)

总第课时

授课题目:

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本门课程对物流业发展的意义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理论名词:

生产力

◆第一里程碑: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

出自《资本论》,作者:

马克思  

◆第二里程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出自《邓小平文选》,作者:

邓小平

◆第三里程碑:

生产力是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资本是第一生产力。

出自《财富论》,作者:

刘德

1、生产力布局:

 国民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环节、生产力各要素的地域分布与组合。

◆生产力布局的层次 

①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布局。

这是宏观层次的布局

②生产部门布局和地区生产力布局。

这是中观层次的布局

③企业区位的选定,这是微观层次的布局。

◆生产力布局原则 

生产分布的一般规律决定了生产力的布局原则,主要有:

①调整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发展比例,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

②企业布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③地区专门化与地区多样化发展相结合;

④根据各类企业的指向性,选择最佳区位。

◆生产力布局因素 

生产力布局是随各种布局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些因素主要有:

①自然因素。

即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②人口因素。

主要指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

③技术因素。

主要指科学技术总水平、企业的技术装备及新技术掌握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④经济因素。

主要指经济开拓的历史特点,已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已形成的经济结构。

⑤社会政治因素。

主要指国际国内政治状况、国家(特别是区域)的经济政策。

2、地理: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

互关系的学科。

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书籍包括了《禹贡》和《山海经》等。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

包括了环境的演变过程、现状及未来的演变趋势。

【技术(过去怎么做)、工程(现在怎么做)、管理(将来怎么做)】

地球表面:

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陆地-海洋山脉-大陆架-气候-植被

人类生活:

乡村-集镇-城市-人种--国家--世界政区--各国首都--洲--地区--州--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联盟--市--县--自治县--旗--郡--城市--城镇--村落--地名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天文: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的学科。

现在天文学按研究方法分类已形成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大分支学科。

按观测手段分类已形成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几个分支学科。

第一节我国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一、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

1、区位:

它位于北半球,在全球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面距印度洋不远。

◆世界上有几个大陆?

欧亚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分成洲就是南、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以及南极洲,其中亚洲、欧洲和非洲大陆是连着的,亚洲和非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原为苏伊士地峡,被人工开凿成运河,连通地中海和红海-印度洋),亚洲和欧洲的分界是博斯普鲁斯海峡、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就是直布罗陀海峡了。

◆世界上有几个海洋?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思考中国的文明和中国的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

◆中国国土大部分地处中纬度,由此导致辐射能和温度的差异。

从南到北,全国(除青藏高原高寒区外)跨越了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南)温带、中温带和寒(北)温带等6个温度带。

其中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者的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0%。

又因位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夏季风的影响,夏半年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特别是占全国面积26%的亚热带地区温度高而降水丰沛,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季雨林与常绿阔叶林,适宜种植水稻和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这与大陆西部同纬度地区在回归高压带控制下降水稀少的荒漠景观迥然不同。

在距海遥远、夏季风难以到达的中国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原则为干旱地区。

◆温度带

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温度带

主要分布地区

积温

(≥10°C)

生长期

(月)

作物熟制

寒温带

黑龙江省与内蒙古的北部

<1600

3

一年一熟

中温带

长城以北,内蒙古大部分,准格尔盆地

160~3400

4~7

一年一熟

暖温带

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塔里木盆地

340~4500

5~8

两年三熟为主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450~8000

8~12

一年两熟为主

热带

台、粤、滇的南部、琼

>8000

全年

一年两~三熟

青藏高寒区

青、藏、川西

<2000

0~7

一年一熟

◆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转。

  中国国土最东境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东经135°05′),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附近)。

东西距离5200公里,跨经度将近62°。

时差在4小时以上。

在世界标准时区中,中国国土分属东五区至东九区的五个时区。

目前中国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统一以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的标准时间,并称其为“北京时间”。

中国国土辽阔广大,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4。

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3位。

中国陆上与15个国家毗连,东邻朝鲜,南接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和西部同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西北和东北有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北面是蒙古。

海上,向东有日本,东南和西南有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与中国隔海相望。

在中国所处的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地区,聚集着大量军事力量,分布着经济、军事力量较强的美国、欧洲各

国和日本及俄罗斯这些军事力量,有的对中国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同时,中国的军事力量也制约着霸权主

义的侵略扩张,对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2、我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指对生产力发展与布局有影响的自然界中的各个要素:

包括土地、气候、陆地水、海洋、矿藏、动植物等。

1、土地资源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

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一)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

(二)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

(三)土地资源的地区不平衡性,耕地资源总体水平差。

(四)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后背土地资源潜力不足

(五)利用程度第,土地浪费严重。

●河南省土地总面积16.5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08.13万公顷(12121.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8.8%),林地283.15万公顷(4247.2万亩),园地31.03万公顷(465.44万亩),牧草地1.47万公顷(22万亩)。

居民点工矿用地185.57万公顷(2783.55万亩),交通用地38.96万公顷(584.40万亩),水域用地122.23万公顷(1833.45万亩),未利用土地184.84万公顷(2772.60万亩)。

耕地总面积所占比例为全国最高的省份之一;人均耕地0.0867公顷(1.29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气候资源

有利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气候条件、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

包括太阳辐射、热量、水分、空气,风能等。

它是一种取之不尽,又是不可替代的。

主要是指农业气候资源和气候能源。

气候资源与其它资源不同,不能进入市场交易。

在各种自然资源中,气候资源最容易发生变化,且变化最为剧烈。

有利的气候条件是自然生产力,是资源;不利的气候条件则破坏生产力,是灾害。

利用恰当,气候资源可取之不尽,但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和不可取代性。

故对一地的气候资源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评价,才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气候资源是一个新的科学概念,约形成于本世纪70年代。

《世界气象组织第二个长期计划草案(1988-1997)》第一句就提出:

“气候既是有益于人类的一项重要自然资源,又可能导致自然灾害。

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写道,“凡农之道,原(即候,指时令)之为宝”,将气候称为农业生产的资源(宝)。

我国古代即已提出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等,以便掌握农时,利用好气候资源的科学方法。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七十二候:

中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历。

以5日为候,3候为(节)气,6气为时,4时为年,一年分24节气,共72候,每候有一种相应的物候现象,即候应。

●气候是包围地球的大气圈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总称,属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的一部分。

●气候环境则只是对人类有影响的那一部分大气的性质的总称。

气候与气候环境在现代并不明显存在着整体与部分的差别,而只存在着概念上的差别。

气候资源则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气候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

人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部,大气中的四季嬗变、风霜雨雪都对人体产生各种影响,以至引起疾病。

其中有些是气候条件直接或间接致病的,例如中暑、冻伤、感冒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等。

此外,高山反应、空调病、风扇病等也与气候有关。

为了满足广大居民防病治病、健康长寿、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现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气象部门开展了人体舒适度、中暑指数、心脑血管病、胃肠道传染病,以及紫外线强度、花粉浓度等医学气象预报。

当然恰当利用气候条件也能防病治病,如利用气候条件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登山、冬泳、滑冰、滑雪等,以增强体质。

气候疗养,如沙疗、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等防病治病的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天气预报中诸如穿衣指数、登山指数等内容,对人们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防病健身起到了指导作用。

人类也是喜光动物,我们经常晒太阳和我们的居室内有较好的日照,不仅可以杀灭病菌,减少疾病,还可以帮助对钙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提高体质。

’所以,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光照资源的问题。

3、陆地水

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因此,河湖的分布、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

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

各大河的流域中,以珠江流域人均水资源最多,人均径流量约4000立方米。

长江流域稍高于全国平均数,约为2300~2500立方米。

海滦河流域是全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人均径流量不足250立方米。

●径流量  在水文上有时指流量,有时指径流总量。

即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计算公式为: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单位为:

立方米/秒  将瞬时流量按时间平均,可求得某时段(如一日、一月、一年等)的平均流量,如日平均流量、月平均流量、年平均流量等。

在某时段内通过的总水量叫做径流总量,如日径流总量、月径流总量、年径流总量等。

以立方米、万立方米或亿立方米计。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却是南少北多。

比如,中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左右。

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北方地区缺水的程度。

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70%分布在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

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有较大的水能蕴藏量。

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4、海洋

海洋生物、能源、矿产及化学等资源的总称。

海洋生物资源以鱼虾为主,在环境保护和提供人类食物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海洋能源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潮汐能、波浪能以及海流发电、海水温差发电等,远景发展尚包括海水中铀和重水的能源开发。

海洋矿产资源包括海底的锰结核及海岸带的重砂矿中的钛、锆等。

海洋化学资源包括从海水中提取淡水和各种化学元素(溴、镁、钾等)以及盐等。

海洋资源的开发较之陆地复杂,技术要求高,投资亦较大,但有些资源的数量却较之陆地多几十倍甚至几千倍。

因此,在人类资源的消耗量愈来愈大,而许多陆地资源的储量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从长计议开发海洋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5、能源

石油、天然气、煤炭、水能

6、矿产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

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

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

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

如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

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使一些矿产具有相当的集中,如钨矿,在19个省区均有分布,储量主要集中在湘东南、赣南、粤北、闽西和桂东—桂中,虽有利于大规模开采,但也给运输带来了很大压力。

为使分布不均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调配使用,就需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

截至2000年底,在全国发现的169种矿产中,我省已发现126种;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6种矿产中,我省有71种,其中钼、蓝晶石、天然碱、珍珠岩等7种储量居全国首位;镓、红柱石、耐火粘土、蓝石棉等6种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铝土矿、钨等4种储量居全国第三位。

此外,煤、金、石油、天然气、玉石等,均为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的优势矿产。

全省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达20800亿元,居全国第十一位。

2000年全省共有各类矿山企业8798个,矿业总产值203.85亿元,居全国第五位。

作业布置

主要参考资料: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注:

各栏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次)

总第课时

授课题目:

物流交通地理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地位,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因素,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它们的分布,交通物流概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本门课程对物流业发展的意义

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因素;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它们的分布;铁路运输的网络布局;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特点;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的布局;交通物流概况;航空物流的发展趋势。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运输的意义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

®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2.4.3运输方式

®1.公路运输

®2.铁路运输

®3.水路运输

®4.航空运输

®5.管道运输

®6.联合运输

2.4.4运输合理化

®就是合理运用综合运输网中的各项运输设施,具体是指在实现社会产销联系的过程中,选取

运距短、运力省、运费低、速度快的最佳运输线路和运输方式所组织的货物运输

®1.不合理运输

®2.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3.运输合理化应采取的措施

铁路运输布局

1.1铁路运输的发展

铁路运输是l9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至今在交通运输体系中仍占重要地位,也是我国交通运输网的骨干,担负着大部分客货运输任务。

铁路运输具有优点:

运量大、运价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小,安全性和准确性较好、较为迅速等;

最适于:

承担大宗笨重货物的中长途运输。

我国铁路建设经历的不同时期

1.我国铁路的开创时期(1876~1893年)

2.帝国主义争夺路权,我国铁路缓慢发展时期(1894~1948年)

3.建国后的铁路发展

4.铁路提速

5.发展铁路工业,大量制造机车车辆

6.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

我国先后六次铁路提速情况

1.2铁路网布局的发展

1.加快新铁路建设,改善铁路网布局

1953~2004年共新建干、支线l00多条,主要有:

为开发西南、西北地区修建的成渝、

宝成、黔桂、川黔、昆贵、成昆、湘黔、湘渝、阳安(阳平关

安康)、天兰(天水

兰州)、兰

新、包兰、兰青、青藏(西格段)及南疆等铁路;为增强中部及东部地区运输能力而修建的京

原、京通、通让、京承、太焦、焦柳、汉丹、皖赣等铁路;为通往沿海港口修建的黎湛、篮

烟、鹰厦、外福、萧穿等铁路;为通往邻国修建的来宾至友谊关、集宁至二连浩特等铁路。

同时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上修建了不少铁路桥梁,连接了各条干线,从而基本上形成了

全国铁路网的骨架。

2.逐步改造既有铁路,提高运输能力

3.有重点地进行新铁路建设

“十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大能力的“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实现高速铁路和部分繁忙干线客车与货车分线行驶的突破

1.3管理体制

实行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三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全国国家铁路共有哈尔滨、沈阳、北京、济南、上海、南昌、广州、郑州、柳州、昆明、成都、呼和浩特、兰州、乌鲁木齐l4个铁路局及45个分局。

其中,昆明、南昌、呼和浩特、柳州铁路局实行由铁路局直接领导基层站段的新体制。

4.2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1.东北铁路网的骨架

东北铁路网呈丁字形,以哈大线和滨洲线为骨干,连接东北地区70多条干支线,把东北地区的主要工矿区,农林牧业基地和主要城市连成一个整体。

哈大线纵贯东北全区,北起哈尔滨,向南经长春、沈阳,到大连,长946km,全为复线。

滨洲线,横贯东北地区,西起内蒙古的满洲里,向东经海拉尔、富拉尔基、安达、哈尔滨、牡丹江,东到绥芬河,全长l500km,东、西均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

2.连接关内外的重要通道—京沈、京通与京承、锦承线

1)京沈线自北京经天津、唐山、秦皇岛、山海关、锦州达沈阳,与哈大线相接,计84lkm,全为复线。

它是连接关内外最主要的铁路干线,也是我国运输负担最重的干线之一。

2)京通线自北京昌平经隆化、赤峰直达通辽,全长870km。

它对沟通华北与东北地区

的经济联系,起着重要作用。

3)京承、锦承线,自北京经承德到锦州,全长680km,对减轻京沈铁路压力,加强关内外经济联系起着重要作用。

3.纵贯南北铁路中轴——京广线

京广线北起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株洲,终达广州,全程2324km。

它是我国综合运输网的中轴,沿线物产丰富、工业发达、城镇广布,并先后与12条铁路相交;

北通京包、京通、京承、京沈线,中部相交陇海线,南部又与汉丹、武大以及浙赣、湘黔、

湘贵和广三、广深线接连,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路网中轴。

该线客货流量大,主要货物构成以煤炭、钢铁、石油、木材、稻米、蔗糖和进出口物资为主,南行运量大于北行运量。

4.华东铁路网的骨干——京沪线、皖赣线和鹰厦线

1)京沪线北起北京,经天津、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等,南抵上海,长1450km,

全为复线,沿线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客货运输极为繁忙。

2)皖赣线北起芜湖,南到贵溪,它分担了宁沪、沪杭和浙赣三线的运输压力,同时加强了与鹰厦线的运输联系。

3)鹰厦线北起鹰潭,经南平到福州、厦门,对福建省经济全面开发和巩固我国东南海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5.“八五”期间新建的南北铁路干线——京九线京九铁路是又一条纵贯我国中部的干线。

北起北京,南至香港九龙,全长238lkm,沿线经过9个省市,108个市县,辐射范围约50万km“。

贯穿我国目前最长的京九增长带。

它的建成,加速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加强大陆与港澳地区的交流,促进对外开放。

6.焦二、同蒲、太焦、焦柳线

焦二线南起京包线上的集宁,北到中蒙边境的二连浩特,全长339km,是通往蒙、俄的国际干线的组成部分。

同蒲线全长883km,北起大同,南达凤陵渡,中于太原与太焦、石太干线相接,是纵贯山西全境的大动脉。

太焦、焦柳线北起太原,途经焦作、襄樊、枝城、怀化,南达柳州,全长2038km,跨越5个省区,沟通华北与中南地区的经济联系。

7.西南的交通动脉——宝成

成昆线

宝成

成昆线北起宝鸡,经阳平关、成都、西昌、攀枝花至昆明,全长l764km。

它为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改变内地和沿海的经济布局提供了条件。

8.与长江平行的东西干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该线位于长江以南,并与之平行,全长2672km,沟通沪、浙、赣、湘、黔、滇等六

省市,将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与资源丰富的西南内地连接起来,促进了当地生产建设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主要货物构成以轻工产品、机械设备、粮食、肉类、有色金属矿为主,西行运量大于东行运量。

9.横贯中原、西北边陲的干线——陇海线、兰新线一北疆线

该线东起江苏连云港,经徐州,穿越河南、陕西、甘肃等省终达新疆乌鲁木齐,全程3673km。

其中,西安至兰州段为电气化线路。

这条线与我国几条主要南北干线相交,又途经开封、洛阳、西安等历史名城及旅游胜地,故客货运输十分繁忙。

主要货物构成为煤炭、畜产品、粮食、食盐、食糖等,东运货物大于西运货物。

该线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对沟通我国东西部、沿海和内地以及建设边疆、巩固国防意

义重大。

北疆铁路东起乌鲁木齐,西至国境阿拉山口与中亚土(库曼)西(伯利亚)铁路衔接,构成第二条欧亚大陆桥。

10.联系华北与西北的重要干线:

京包线一包兰线一兰青线一青藏线

京包线起于北京经呼和浩特至包头市,

包兰线由包头经银川至兰州,全长1780km。

分担了京广北段和陇海西段的运输压力,

与京包线是沟通华北与西北的第二条东西干线。

兰青线东起兰州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