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61《人体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6711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61《人体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1《人体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1《人体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1《人体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61《人体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61《人体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 61《人体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61《人体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 61《人体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61《人体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冀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6.1《人体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冀教版

教材分析

“人体运动的完成”是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而运动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骨在运动中起支持作用,但如果没有关节和骨骼肌的配合,运动的实现和完成是决不可能的。

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是灵活而牢固的关节。

教材通过带关节的哺乳动物腿骨及剖面的实物观察,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揭开奥秘,进而分析关节灵活而牢固的原因及关节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生理意义;教材另一重点内容是骨骼肌的收缩特性,也是教材的难点。

教材选用了演示直观、观感性强的曲肘、伸臂动作,证明骨骼肌的收缩特性及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这些动作演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理解知识,突破难点。

学生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及小学自然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骨骼和肌肉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使关节灵活而牢固的关节结构、骨骼肌群的协作关系认识不够,尤其是运动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需要教师用适当的方法解决疑难。

设计理念

按照现代教学理念,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教育的促进者,教师就是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本节课通过联系实际、动作演示及实物观察,围绕教材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观察标本、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建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及分析归纳等能力。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解释使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的结构特点;

2、说明骨骼肌的收缩运动特性和在运动中骨骼肌群的协作关系;

3、识别什么是脱臼。

技能性目标:

1、动手观察关节实物标本,画出关节结构示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

2、使用解剖刀剖开哺乳动物的关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性目标: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自身保护,关注自身健康;

2、同学间形成合作和互助的良好风气。

教学重点、难点

1、解释关节结构与人体灵活运动间的联系;

2、说明骨骼肌的收缩特性及骨骼肌群在人体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

1、带关节的哺乳动物腿骨、脊椎骨实物标本及颅骨模型

2、投影或挂图:

骨骼肌模式图、骨连结种类示意图

3、解剖刀、白瓷盘、镊子等

4、哺乳动物或人运动的慢动作的视频

5、人体曲肘和伸臂时,骨骼肌群变化的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及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人一组)

提示及建议

播放哺乳动物或人体运动的慢动作的视频引出新课:

同学们想知道人体运动是怎样完成的吗?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的骨,你想知道人体206块骨之间是怎样连结在一起的吗?

 

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重要作用。

指导学生观察哺乳动物腿部关节标本,感受关节的灵活性与牢固性。

 

大家谈:

关节的哪些结构特点使它既牢固又灵活呢?

指导学生剖开哺乳动物腿部关节,指认以下部位:

关节头

关节面关节窝

关节关节囊

关节腔

注意切割部位及操作安全。

启发讨论,引导补充。

 

进一步引导讨论:

灵活而牢固的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呢?

 

讨论:

如果用力过猛或牵拉过度关节会怎样?

学生倾听教师的引言

 

用准备的颅骨模型、脊柱和腿部关节的实物标本,讨论、比较三者的不同,得出骨连结的三种方式:

不动连结、微动连结和活动连结

 

动手做:

(同学合作互助)

取一段带关节的哺乳动物腿骨,向四周旋折,感受其灵活性;

将关节向两端拉,感受其牢固性

小组同学合作,用解剖刀剖开关节,通过触摸和观察,共同总结关节的结构,由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根据观察现象板图关节结构示意图,其他人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中分析:

使关节牢固又灵活的结构是什么。

小组同学在总结中,可以讨论、争论,派代表说出讨论结果,其他组同学补充完善结论:

关节囊内壁能分泌滑液,关节面覆盖着既光滑又有弹性的关节软骨,所以关节十分灵活;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还附有韧带,把相邻的两骨牢牢的连在一起,加之关节头和关节窝一凸一凹相互吻合,所以关节又十分牢固。

小组同学讨论、达成共识:

灵活而牢固的关节保证了运动的完成,减少了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了运动时的震动。

可从关节结构讨论,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造成脱臼。

提出问题:

骨在运动中只起支持作用,运动的动力是什么?

肢体运动为什么那么准确无误?

方案二:

请学生做向前向后弯腰、弹琴、跑步等动作,结合颅骨的挂图,从运动的灵活性分析骨连结的方式。

 

方案二:

同学们可活动腕关节、肘关节等不同关节,感觉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

 

如果没有关节的实物,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一步步板图关节结构

 

提醒学生运动安全的重要性,及遇到有脱臼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

要尽快送脱臼的同学去医院。

关节可以灵活运动,但是运动的动力又来自哪里呢?

探究竟:

在做伸臂和曲肘时,骨骼肌有什么变化?

表明骨骼肌有什么特性?

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分析、综合、推理,并得出结论。

骨骼肌的收缩特性与其结构是相适应的,通过投影指导学生观察骨骼肌的结构

肌腱(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

骨骼肌肌腹(内含血管和神经)

提出问题:

你能说出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原因吗?

启发学生回忆神经系统所学知识,得出结论。

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指导学生试着做书中动作,找出完成这些动作各主要依靠哪块骨骼肌的收缩,人体有哪些骨骼肌?

 

探究竟:

指导观察图6-8及曲肘和伸臂的课件,提问:

人体的任何动作,一块骨骼肌的收缩就能完成吗?

 

知识链:

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体维持一定的姿势,进行各种运动,离不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骨连结

骨骼肌

结束语:

这节课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人体运动的完成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的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完成的。

我们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协调发展,关注自身健康。

同学们可以制订切合自身实际的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实施。

 

小组同学做伸臂、曲肘动作,看一看,摸一摸,肌肉形状发生了变化(隆起或舒展),讨论其原因。

从而得出骨骼肌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的收缩产生运动。

观察、归纳骨骼肌的结构,讨论肌腱和肌腹的作用。

了解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从而进一步理解骨骼肌的收缩是产生运动的动力。

 

在教师的启发下,由一名同学总结:

骨骼肌接受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刺激时,就会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围绕关节产生运动。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骨在运动中起支撑作用,关节起枢纽作用

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对照彩图,认识人体骨骼肌的组成及主要骨骼肌的位置。

小组同学相互指骨骼肌的大致位置,说名称。

填写课本124页的表格,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取得成就的情感。

动作

主要依靠哪块

骨骼肌收缩

屈肘

肱二头肌

伸臂

肱三头肌

转头

胸锁乳突肌

侧平举上臂

三角肌

扩胸

胸大肌

抬大腿

股直肌

抬小腿

股四头肌

后抬腿

臀大肌

 

观察图6-8及曲肘和伸臂的课件,小组交流、分析归纳

曲肘时,肱二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处于收缩状态,以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处于舒张状态。

伸臂时,正好相反。

人体任何动作的完成,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成对的对抗肌群协作完成的。

 

阅读知识链部分的内容,进一步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倾听教师的结束语,引发思考

 

注:

肌肉收缩变短,隆起;肌肉舒张变长,舒展。

 

没有投影可以用挂图展示骨骼肌的结构

 

结合曲腿、伸腿动作,进一步理解骨骼肌参与运动的协作关系

 

方案二:

可以布置在课下做踢腿、直腿曲身等动作,比一比看谁踢得最高,手摸得最低。

想一想不同的人之间为何会有差异?

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6.2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的。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了解神经元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人体神经系统的健康,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释造成神经系统疾病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导学过程】

【情景引入】

(1)游戏导入:

我说你指

完成这个游戏的顺序是什么?

有哪些系统参与了这个过程?

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什么?

【学习提纲】

1.神经系统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

2.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什么是神经元?

4.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这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新知探究】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资料分析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案例4

发病原因

脑血栓

脊髓损伤

扭伤

肿瘤

发病部位及症状

脑的局部血液供应受到影响,一侧肢体不能活动,半身不遂(四肢均无损伤)

腰部受伤,截瘫(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腰部脊髓受伤,右下肢麻木、疼痛

脑颅内长有肿瘤,压迫大脑,失明

疑问

 可能的解释

a.当神经受到损伤时,它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什么情况?

b.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神经系统的疾病?

2.阅读教材P88图4-53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填空。

(1)脑与和之间,脑与之间,脊髓和之间都具有联系。

(2)神经系统组成:

由、和发出的组成的。

大脑特点:

功能:

小脑:

功能。

脑干:

功能。

(3)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

经系统

组成

脊髓特点:

脑神经:

脊神经:

功能:

定义:

分布:

定义

分布:

它们发出的神经

 

3、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部分,和是神经系统的部分。

拓展反思:

4.当某人饮酒过量时,表现步态不稳,是由于酒精毒害了,心跳呼吸频率异常说明酒精毒害了,发生语无伦次的现象是由于酒精毒害了大脑皮层的。

5.在日常生活、劳动和体育锻炼中,那些情况容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对此,你能否提出一些安全建议?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又叫是构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下图所示的是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神经元基本结构包括       ;     。

②在长的     外套有一层,组成    ,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      。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有,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      。

3.观看课件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的过程,了解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对信息的传递的意义。

神经系统是通过数量庞大的神经元之间的密切联系而构成的,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神经元的相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复杂的网络就是人体内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一。

4.想像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的过程相似?

自己动手,试做神经元模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友情提示:

如果把一根电线比喻成一条神经的话,电线的外皮就相当于神经纤维外面包的,把电线的外皮剥掉露出一束铜丝,这一束铜丝就相当于集结成束的,每一根铜丝就相当于一条了,每一根铜丝外面镀的绝缘漆就相当于。

【课堂小结】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中枢

神经

系统 

大脑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脊髓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周围

神经

系统

脑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脊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二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细胞体

神经元

突起

附:

神经纤维:

神经元的轴突加上表面套有的一层鞘,就构成了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末端细小的分支。

神经: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巩固练习】

1、神经系统是由、和

它们发出的组成的。

2、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它又叫。

3、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和。

4、判断

(1)、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

(2)、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3)、中枢神经系统是大脑。

(4)、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

(5)、神经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