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信息重庆电机工程学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5642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信息重庆电机工程学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会信息重庆电机工程学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会信息重庆电机工程学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会信息重庆电机工程学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会信息重庆电机工程学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会信息重庆电机工程学会.docx

《学会信息重庆电机工程学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信息重庆电机工程学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会信息重庆电机工程学会.docx

学会信息重庆电机工程学会

 

  第2期(总第128期)

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二〇一二年二月

 本 期 目 录

●电力要闻

中国企业首次成功收购欧洲国家级电网公司

哈密至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完成重庆换流站选址

●工作动态

电机学会召开2012年各专委会秘书工作会议

●科普宣传

四项标准力促车网对接跨领域合作

基于负荷分布特性和地域特性的中压配电网架结构研究

我国电网发展与特高压输电

●科技服务

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

新工艺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

●科技成果

设计院自主研发软件荣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重庆不再守着电站闹电荒近水楼台终得月享三峡电力

北京高安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验收

【电力要闻】

中国企业首次成功收购欧洲国家级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成功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

2月2日葡萄牙政府正式宣布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中标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股权私有化项目。

在本次收购中,国家电网公司出资约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并购后将派出高级管理人员参与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的经营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谋求与葡方长期稳定合作,将积极履行股东职责,通过发挥在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方面的综合优势,提高葡萄牙国家电网运营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努力成为欧洲中资企业的典范,树立中国公司在海外的良好形象。

当前欧洲深陷主权债务危机,本次收购时机适当,溢价合理,预期经济效益较好,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欧洲成功收购国家级电网公司,对于进入工业化国家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

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的输电和天然气业务在葡境内具垄断地位,对其成功并购将深入推动中葡、中欧战略合作,有效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信息来源:

英大网网站)

哈密至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完成重庆换流站选址

2月7日,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等专家经过实地查勘,初步选定渝北区兴隆镇永兴村作为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站站址。

该特高压项目设计输电能力8000兆瓦,重庆换流站设计规模为±800千伏直流进线1回,交流500千伏出线8回。

目前公司已协助设计单位取得可研前期相关协议,为该项目3月召开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做好准备。

(信息来源:

市电力公司网)

【工作动态】

电机学会召开2012年各专委会秘书工作会议

2012年2月28日,电机学会在金燕大酒店召开2012年各专委会秘书工作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11个专委会秘书。

会议由学会秘书长主持。

会上,秘书长传达了孙渝江理事长对2012年学术年会的要求。

布置了2012年工作计划和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工作的几点要求。

学会副秘书长童杰作了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基本收集情况。

下达了2012年各专委会收集论文计划。

理论电工专委会秘书夏鸣凤重点作了论文格式的要求。

各专委会秘书纷纷发表建议。

(信息来源:

学会秘书处)

【科普宣传】

四项标准力促车网对接跨领域合作

电动汽车充电接中和通信协议四项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主要是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和标准支撑,实现汽车与电网的对接。

此次发布的四项新标准涉及汽车、能源和电工三大领域,业内人士认为,跨领域联合制定共同标准是我国首次,显示出电动汽车相关各方的合作机制与协调模式有了很大进步。

25项充换电标准“成熟一个出一个”

我国高度重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工作,已形成了国家标准委、科技部、能源局和工信部共同组成的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协同机制。

截至目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的标准计划项目共25项。

各项标准会陆续出台,成熟一个出一个,最终形成一套标准体系。

四大工程引领产业发展模式

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四大电动汽车充换站创新示范工程——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浙江示范工程、青岛薛家岛电动汽车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示范电站、苏沪杭城际互联工程和北京高安屯循环产业园示范充换电站相继投运。

四大工程各具特色,将对今后各地建设智能充换电服务设施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规范充换电站工程设计

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发布覆盖电池更换站、电池配送中心、电池配送站等三类电动汽车电池充换电站工程的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针对不同工程电池充电、转运、更换等各环节,规范了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平面布置、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要求。

电动汽车将以“换电”为主

国家电网将按照“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为基本商业模式,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布局和建设。

国家电网已经在杭州试点以上模式,今年将完成北京、杭州、天津、合肥、南昌等城市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

电动展开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蓝图

截至2011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建成投运243座充换电站、13283台交流充电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投运充换电设备最多的国家。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确定了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发展模式。

而四大创新示范工程的陆续建成投运,或将徐徐展开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蓝图。

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必须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才能够保证充电设施有序地建设和健康地发展。

充电设施的建设也要与电网建设规划相互协调、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可靠的电能供应。

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应建立在有序充电的基础上,这就需要科研机构在充电设施建设中做好技术支持。

(信息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网)

基于负荷分布特性和地域特性的中压配电网架结构研究

2月14日,由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公司发展部及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基于负荷分布特性和地域特性的中压配电网架结构研究”科技项目顺利通过评审。

经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上海交通大学等专家评审,该项目研究成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以“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的超前思路,该项目首次提出了基于负荷分布特性和地域特性来构建中压配电网“供电模型”的概念,并构建了点状、链式、三角形、矩形四个系列的中压配电网供电模型,建立供电模型评估指标体系,同时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技术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和方法,制订了分布式电源并入中低压配电网的典型模式。

据了解,“供电模型”是以某几种具体的几何图形为扩展单位,而不是以传统的一个“点”拉出一条条“线”为配电网结构的扩展单位,以各种稳固的几何图形构成的“供电模型”具有供电灵活、可靠,布点简单、方便,经济性高的特点,可使其区域的供电可靠性提高到99.99%~99.999%之间。

启用“供电模型”这种全新的配网规划理念来建设中压配电网,将进一步提高福建中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供电模型”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福建福州配电网自动化国网第二批试点工程建设项目、海西厦门岛配电网自动化示范区、厦门高可靠性示范区、平潭综合试验区等电网建设中,同时在编制福建省“十二五”电网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来源:

英大网)

我国电网发展与特高压输电

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从5.1亿千瓦上升到9.6亿千瓦。

5年间增加了4.5亿千瓦,年增加9000万千瓦。

“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量从2.85万亿kWh增长到4.23万亿kWh,2010年我国的发电量与美国持平,2011年估计增长12%左右,将成为全球最大用电国家。

另外,“十一五”期间,中国累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实现了约1.1亿吨标煤的节能量。

“十一五”期间,全国电网投资1.5万亿元,其中国家电网公司投资1.2万亿元,南方电网累计完成电网建设投资3000亿元。

一.特高压的由来

我国一次能源和电力负荷分布极不均衡。

水能资源90%以上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开发程度仅12.5%;东部沿海12省水能资源仅占8.9%,且开发程度高达68%,今后新增的1.8亿千瓦水电装机中,约1.6亿千瓦在西部。

我国煤炭保有储量的90%集中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京津冀、华东六省市和广东省仅占7%。

我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一览(%)

由于我国发电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全国可开发的水电资源近2/3在西部的四川、云南、西藏;煤炭保有量的2/3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如表1-2所示。

而全国2/3的用电负荷却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京广铁路沿线以东的经济发达地区。

西部能源供给基地与东部能源需求中心之间的距离将达到2000~3000km。

我国发电能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能源资源必须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

只有建设特高压电网,才能适应东西2000~3000km、南北800~2000km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需求,促进煤电就地转化和水电大规模开发,实现跨地区、跨流域的水电与火电互济,将清洁的电能从西部和北部大规模输送到中、东部地区,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除了实现电能的大规模和远距离输送的需求之外,特高压电网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设特高压电网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跨大区500kV交流弱联系所引起的电网安全性差的问题,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受端电网提供坚强的网架支撑,可以解决负荷密集地区500kV电网的短路电流超标的问题。

(2)减少走廊回路数,节约大量土地资源。

以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的电力送出工程为例,采用±800kV级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与采用±500kV级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相比,输电线路可以从10回减少到6回,节省输电走廊占地300km2。

再以输送10GW电力、输电距离达800km的交流输电技术为例,采用500kV交流输电技术需要8~10回输电线路,而采用1000kV交流输电技术仅需要2回输电线路,可减少输电走廊宽度300m,节省输电走廊占地240km2。

(3)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特高压电网将实现大规模跨区联网,可以获得包括错峰、调峰、水火互济、互为备用、减少弃水电量等巨大的联网效益,降低网损。

以1000kV交流特高压代替500kV交流超高压输电功能,可以降低输电成本,减少部分500kV交流超高压输电通道的重复建设,节约大量投资。

(4)减轻铁路煤炭运输压力,促进煤炭集约化开发。

建设特高压电网,可实现大电网、大电源与大煤矿相互促进,实施煤电一体化开发,提高煤炭回采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减少煤炭和电力综合成本。

(5)促进西部大开发,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减小中、东部地区的环保压力,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6)带动我国电工制造业技术全面升级。

通过依托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可以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国内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制造水平,使国内超高压设备制造技术更加成熟,实现我国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升级,显著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二.我国的电网发展

中国电力工业于1882年诞生于上海,第一台发电设备仅11.76千瓦。

1987年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用了105年;1994年达2亿千瓦,用了7年;1999年达3亿千瓦,用了5年;2003年达4亿千瓦,用了4年;2005年达5亿千瓦,用了2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超过6亿、7亿和8亿千瓦,都仅用1年。

目前全国装机容量达到9.6亿千瓦,到2015年全国发电装机应达到15亿千瓦左右,2020年将达到20亿千瓦左右,可能为世界第一。

为了满足大容量长距离的送电需求,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也在不断提高。

1972年建成第一回330千伏线路,1981年建成第一回500千伏交流线路,1989年建成第一回±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2005年底在西北电网建成第一回750千伏交流线路。

2009年,我国第一个特高压输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运行。

2010年,我国自主研究、设计和建设的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

随着电网电压等级的提高,网络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由于中国的国土面积大,所以把全国的电网划分成六大电网,有两大集团分别管理。

其中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属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属南方电网公司。

电网大型区域的划分,是为了方便管理。

对于国土面积小一些的国家,比如韩国、日本等,其电网结构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大型区域电网。

我国电网主网架示意图

各区域电网2010年底发电设备容量的情况为:

华北电网1.66亿千瓦,华东电网2.04亿千瓦,华中电网2亿千瓦,东北电网8906万千瓦,西北电网8456万千瓦,西藏电网65.7万千瓦,南方电网1.48亿千瓦。

“十二五”我国电网发展将有四大重点:

1.建成特高压骨干网架

未来五年将投资超过5000亿元,建成“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1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总长将达4万公里,形成交直流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网架。

随着西部大型煤电、水电、核电和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加快建设,预计到2020年末,需要远距离输送的电力规模将超过4亿千瓦。

解决西部能源送往东部电力负荷中心的主要方式就是特高压输电线路。

据介绍,未来5年建设的“三纵三横”特高压网架,可以把内蒙古、陕西、河北的风电、煤电通过三条纵向的特高压通道送往华北、华中和华东;把北部的煤电和西南的水电,通过三条横向特高压通道送往华北、华中和长三角地区。

2.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智能电网主要特征要素是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优化等。

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智能电网可实现各类发电能源能够安全、可靠入网,风电、光伏是我国大力发展的绿色能源,与传统电源不同,风电、光伏具有间歇性的特点,对电网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安全可靠的实现主网大规模风电、光伏入网和微网风电、光伏分布式入网,传统输配网目前都不具备此能力,因此,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实现“接入”能力迫在眉睫。

智能电网是传统电网的技术升级,将引领输配电行业技术升级和整合。

智能电网赋予传统电网“智慧”,强调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一、二次设备的“无缝”集成,将逐步打破了一、二设备企业之间的技术界限,引领一、二设备企业的技术升级。

预计未来智能电网各领域一、二次设备总集成或总包将逐步成为主流项目管理模式,由于大部分一次设备企业(二次设备企业较少)很难实现此类技术升级,因此,输配电行业可能将加快实现整合,在未来两年内,将会有大批一次设备企业“消失”

到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以华北、华中、华东为受端,以西北、东北电网为送端的三大同步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经济运行效率、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电网。

2011年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是完成两批试点工程,加快推广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电力光纤到户等重点项目,在北京、扬州等地建设一批综合示范工程以及推广应用5000万只智能电表。

3.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

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这项工程将让530万无电农村人口用上电,让所有农村人口用好电。

具体包括,对未改造地区的农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对已进行改造但仍存在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较低问题的农村电网实施升级改造;并要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

五年内国家电网将安排4100亿元用于农网改造,加上南方电网投入的约1000亿元,预计全国将有超过5000亿元投入这项事隔12年后的又一轮农网改造工程。

4.“走出去”参与国际电网竞争

国家电网去年底以9.89亿美元收购并接管运营巴西7家输电特许权公司。

随着特高压技术的创新突破及在菲律宾和巴西收购电网和输电公司的成功,加快推动在非洲、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区的业务发展,争取尽快在国际化经营上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刘振亚确定国网公司五年目标是“初步建成国际一流企业”。

今年国家电网还将与美国、俄罗斯开展特高压方面的合作,并拓展在非洲、印度、北美等地的电力投资市场。

三.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

特高压“十二五”规划中的“三纵三横一环网”是指从锡盟、蒙西、张北、陕北能源基地通过三个纵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三华”送电,北部煤电、西南水电通过三个横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中和长三角特高压环网送电。

其中,“三纵”是锡盟—南京、张北—南昌、陕北—长沙;“三横”是蒙西—潍坊、晋中—徐州、雅安—皖南3个横向输电通道;“一环网”便是淮南—南京—泰州—苏州—上海—浙北—皖南—淮南长三角特高压双环网。

在特高压直流工程方面,“十二五”期间,将配合西南水电、西北华北煤电和风电基地开发,建设锦屏—江苏等Ⅱ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满足西藏供电,实现西藏电网与西北主网联网。

据测算,到2020年,西部煤电基地规划向中东部地区外送煤电2.34亿千瓦,其中通过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外送1.97亿千瓦。

山西、陕北煤电通过特高压交流外送,蒙西、锡盟、宁东煤电通过特高压交直流混合外送,新疆、蒙东煤电通过特高压直流向“华北、华东和华中”电网送电。

经测算,我国1000千伏交流输电方案的单位输送容量投资约为500千伏交流输电方案的73%;±800千伏直流输电方案的单位输送容量投资约为±500千伏直流输电方案的72%。

在长距离、大容量送电方面,特高压有明显的优势。

而后还要实施锦屏-苏州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容量720万千瓦,为世界之最,输送距离2100公里。

到2020年,全国要建设15~19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与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一起基本完成全国的特高压网架,实现“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的目标。

根据建设计划,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将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

在这个阶段中,各地将作一些智能电网建设的准备工作。

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套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

在这个阶段,由于在对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力设备。

智能电网建设的第三个阶段是2016年至2020年的“引领提升阶段”,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个阶段,国家电网的总投资大约为35000亿元。

此外,加上南方电网的投资,整个产业规模将大约为45000亿元。

这万亿级的投资将带动电网基础设备、用户终端设备以及通信信息等行业的一次重要飞跃。

根据近五年的建设情况分析,智能电网产业的主要投资热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特高压设备领域仍旧是主角。

智能电网基础设施设备领域,电力一次设备将更加趋向于小型化、高压化和智能化,企业需要在传统电力一次设备技术的基础上,融入更多自动化控制单元,研发应用于超高压、特高压环境的设备,从节能、节材的角度,改善设备外观设计。

同时,电力一次设备领域,尤其是特高压输变电领域,进入壁垒非常高,除掌握核心技术以外,还需要有丰富的渠道资源和深厚的行业背景。

配用电自动化领域具备较好的投资前景。

电力自动化设备领域,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下,电力一、二次设备将更加趋于融合,同时,国内输变电自动化发展比较早,而配电自动化则相对滞后。

根据智能电网的发展特点和发展前景,电力自动化设备市场需求将会大幅增长,应用领域和细分市场也会更加丰富,尤其在配用电侧,将会有更多的机会。

电力通信与信息化领域,成长型企业要在专业细分市场寻找机会。

电力通信与信息化领域,是智能电网产业中的重要环节。

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面临专网改造以及配用电侧通信设施的覆盖,将产生对通信设备的需求。

电力信息化领域,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国外软件企业在集团化管理软件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市场优势,对于国内成长型企业而言,主要的市场机会是在集团化管理软件外围的专业细分应用领域以及系统集成服务领域。

智能用电终端产品及增值服务是未来市场的热点。

智能用电领域将伴随智能电网建设,而逐步发展壮大的一类产业,也是未来一个重要的新兴市场。

相对行业壁垒很高的输配电领域而言,用电侧市场将更加容易进入,如智能家庭能源管理终端、智能家电、工业用电户节能、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等。

此外,智能电网产业还将涉及到数字电厂等延伸产业,可为原来更多发电侧设备及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信息来源:

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科技服务】

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

电力系统和输电规模的扩大,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

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先后进行基础性研究、实用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成套的特高压输电设备。

前苏联已建成额定电压1150kV(最高运行电压l200kV)的交流输电线路1900多公里并有900公里已经按设计电压运行;日本已建成额定电压l0OOkV(最高运行电压llOOkV)的同杆双回输电线路426公里。

百万伏级交流线路单回的输送容量超过5000MW,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可靠性,作为中、远距离输电的基干线路,将在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它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是现有电压等级无法相比的,因此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实用技术研究,所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比超高压要大得多,设备的研制也要困难得多。

日本和前苏联的实践表明: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已基本成熟。

交流特高压技术几乎没有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

从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上,前苏联已基本成熟,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日本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经历了长达5年的带电试验考核,目前变电设备处于分别载流和加压试验阶段,但输电线路一直降压运行。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的15~20年内我国的电力工业将保持快速发展的步伐,预计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在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780GW和1000GW。

由于我国能源和负荷分布的特点,能源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而负荷又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需要利用特高压进行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力。

为加速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和全国联网,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将首先在我国西南水电和西北火电基地的开发建设中出现我国的特高压输电电网。

按自然传输功率计算,1条特高压线路的传输功率相当于4~5条500kV超高压线路的传输功率(约4000~5000MVA),这将节约宝贵的输电走廊和大大提升我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国在特高压领域已经开展一定科研及设备研制的基础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

特高压输电技术包括设备研制、线路绝缘设计以及运行控制技术是在超高压输电尤其是500kV和750kV输电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然而,特高压输电系统的电压水平较高、线路产生的无功功率较大、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衰减缓慢,对特高压输电的设计和运行产生影响。

在我国特高压制造技术虽然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有一些技术尚需要解决。

国际上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基本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我国需要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努力掌握核心技术。

另外一方面,近几年,随着我国750kV输电工程的建成,相对于特高压输电技术,应该说发展特高压设备制造能力及技术应该会更快一些。

我国的电气设备制造水平和工艺随着750kV工程的上马,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不少企业已具备制造特高压设备的技术条件和生产能力,只要工程需要,研制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是可能的。

预计2008年前后建成我国第一条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晋东南——荆门),到2010年前后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将初步形成,但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技术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