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关于贯彻中央16号文件情况汇报精.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4977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关于贯彻中央16号文件情况汇报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关于贯彻中央16号文件情况汇报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关于贯彻中央16号文件情况汇报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关于贯彻中央16号文件情况汇报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关于贯彻中央16号文件情况汇报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关于贯彻中央16号文件情况汇报精.docx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关于贯彻中央16号文件情况汇报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关于贯彻中央16号文件情况汇报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关于贯彻中央16号文件情况汇报精.docx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关于贯彻中央16号文件情况汇报精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关于贯彻中央16号文件情况汇报

二00六年六月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是一所为现代服务业领域培养应用性外语人才的民办高职学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浙江省委[2005]13号文件颁布以来(以下简称中央16号,省委13号文件),学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多次组织各类学习研讨会议,深入理解文件的精神内涵,并通过广泛的调研、分析,正确评估学院几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在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在统一思想,建章立制,队伍建设和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工作实绩。

2005年,学院被授予“浙江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浙江省高校平安校园”,“浙江省高校保卫工作创新单位”等荣誉称号,思想政治工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设良好育人环境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促进作用。

现将我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我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情况可以用一、二、三、四予以归纳总结。

即,配套出台了一个系列文件;构建实施了两项工作机制;规范建设了三支工作队伍;如期完成了四项基本建设。

一、统一思想、建章立制,配套出台了一个系列文件

2004年8月以来,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

这些文件在总结这几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变化,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度,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主导作用、实施途径、队伍建设和加强领导等方面,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方法论和可操作机制,这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对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这类办学历史不长的高校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我院在深入学习文件的基础上,提出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

神,必须首先把思想统一到16号文件精神上,要通过深刻领会,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全面修订学院的有关文件,配套出台与16号文件精神相一致的贯彻实施细化文件,从制度层面上保证工作的全面落实。

近两年来,我院从制订“学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意见”到相关的工作条例,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工作文件,其内容包括,素质教育实施纲要、“SPT”人才培养工作体系、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和工作条例、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教育实施意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条例、社团建设实施意见、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意见、帮困助学工作条例、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等二十余个工作文件和制度(现已汇编成册)。

这些文件涵盖了中央16号文件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和工作要求,形成了一个适应在“越秀”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既统一了工作思想和工作目标,又形成了可供具体操作的工作制度。

二、求真务实、紧贴实际,构建实施了两项工作机制

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的工作中,我院遵循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工作思考要求,始终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从学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师资的实际状况出发,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人才培养整体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构建实施了以培养“成功的应用性外语人才”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为内容的,充分体现“越秀”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有效地提高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培养成功的应用性外语人才是体现“越秀”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的“亮点”,也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越秀”是一所培养应用性外语人才的高职学院,有着与其他高职学院不同的人才培养特征,通过三年时间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特别是“零起点”的小语种人才培养任务更重;在生源组合特征上,在多元化的社会大环境下,一所女生为主的高校要培养绝大多数家庭景况不错,来自第五批和职校女生的成人、成功、成才意识,特别是女性的自尊、自主、自强的意识和品格既是十分必要的,又是十分困难的,其教育管理的要求更加细致,安全保卫工作难度更大。

针对上述特征,我院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要求出发,提出成功的应用性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和与之相配套的培养工作体系——“SPT”人才培养工作体系,“SPT”是Successful&PracticalTalents的英文缩写,意思为“成功的应用性外语人才”。

在应用性外语人才培养目标之前加上“成功的”,是根据社会对应用性外语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针对生源的实际提出的工作定位。

在一所外语的、女生为主的、生源属于第五批的高职学院,把追求成功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合元素,对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激励学生成长成才是非常必要和现实的。

成功的应用性外语人才是一个由具体素质内涵和能力要求组合的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学生在“越秀”经过三年的教育培养,要实现学业、就业成功。

学业成功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三个核心能力”,获得“四类证书”。

三个核心能力”是指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四类证书”是指毕业证书、外语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及公共技能证书。

在四类证书中,毕业证书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德智体美成功发展的认定,而外语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既是对学业成功的认定,也是适应社会对应用性外语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为学生增加就业竞争力,获得就业成功的“通行证”。

就业成功的要求是,教育学生通过规划职业生涯、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养、参加社会实践和实训实习等,为实现成功就业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做好思想行动上的准备。

在毕业阶段,通过顶岗实习、择业就业指导,选择工作岗位,与单位达成工作意向,签订就业协议,落实工作岗位,完成就业工作,实现成功就业。

围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我院创造了“SPT”培养模式,SPT”培养模式从教学的层面是指实行“外语+专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在以培养外语应用能力为重点的基础上,实施与从事职业相关的专业和公共技能教学。

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设计了与之配套的人才培养分阶段成才规格,把要求学生在三年内,每学期的思想、学业和素质、能力的培养要求分解为具体的指标,使“成功”成为学生可以去努力实现的具体奋斗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创建“SPT”系列活动将工作融入其中,从创建“SPT”班级、“SPT”寝室到评选“SPT”学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的工作机制。

创建“SPT”班级是通过组织班级学生全员参与、共同达到人才培养规格指标的目标管理方法,其考评的量化指标体系包括对班级的学风状态,班风班貌,学习效果等。

指标体系内容涵盖学院对人才培养的学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要求。

创建“SPT”寝室是通过寝室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学风优良、文明守纪、和谐上进、实现人人成功成才目标的寝室集体。

创建“SPT”寝室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一个新举措,它使人才培养工作从课堂引伸到寝室,从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管理转变为注重自我管理,使寝室不仅是学生休息放松的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环境。

“SPT”学生是根据学生个人努力实现每学期分阶段目标的情况予以评定,成为“SPT”学生是参加评定班级、寝室和个人先进的基础。

“SPT”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通过开展成功意识教育,设置成功目标指引和对分阶段成功目标实现的评价机制,以紧密贴近学生成才实际的工作,发挥了很好的教育导向作用,在学院营造了一个从个体到整体积极向上、促进成功成才成人的全面育人氛围和工作环境。

以成功成才为目标的“SPT”人才培养工作体系,解决了人才培养工作中教和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要求接轨等一系列问题。

有效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极大地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学院2003届毕业生616人,初次就业率96.27%;2004届毕业生582人,初次就业率96.22%;2005届毕业生895人,初次就业率99.11%。

学院培养的应用性外语人才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二)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努力建立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

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的重要工作。

我院遵照省委关于从2004年起,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使我省高校学生党员的比例从5.8%提高到10%左右,其中高职高专和社会力量举办院校的学生党员比例达到5%左右的工作要求。

通过建立二级党建工作机制,在坚持标准、严格把关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至2006年6月,学院已举办12期业余党校,至2005年,已毕业的四届高职学生2245人中发展学生党员555人,其中04年学生党员比例占在校高职学生的5.1%,05年为6.03%,不但达到了省委对高职的发展比例要求,而且每年呈较快的上升势头。

学院的团建工作也在发展势头良好的党建工作带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组织优秀青年开展活动的同时,为党组织和各级学生组织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干部。

1.以规范务实创新的工作理念把大学生党建工作抓实抓细。

(1)坚持把建设高素质的学生党员队伍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抓实抓细。

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党员发展方针,坚持“一突出、二规范、三公示”的发展工作原则,通过“抓规范发展、抓过程培养、抓作用发挥”的工作方法建设大学生党员队伍,形成数量、质量和实效“三赢”的工作成果。

(2)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发展工作标准。

学院二级党组织根据学院制定的“党员发展工作细则”要求,坚持“培养面要广、发展关要严”的要求,规范制度,完备手续,不断建立与完善团组织推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入党政审、发展党员公示和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使新党员发展既有一定数量,又能确保质量。

2.努力构建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

经过2005年下半年在学院深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院党委在看到先进性教育给党建工作带来的可喜成果的同时,更进一步认识到要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深远意义,特别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更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予以认识和把握。

经过深入调研,学院党委在规范党内生活和党员管理机制,完善党员学习教育机制,建立党组织、党员的服务群众机制,探索形成党内民主参与和监督制约机制,严格党员发展管理工作机制和强化党员考核评估激励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工作要求。

在六项机制中,特别在学习、管理和考评激励这些与学生党员成长进步有着直接关系的教育内容上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这些工作措施改变了原来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比较注重发展前、发展中的教育培养,而对发展后的培养教育相对弱化的弊端,使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不但关注在校内,也努力使其教育作用影响延伸到毕业后。

三、构建机构、培养人员,规范建设了三支工作队伍。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作为组织保证。

我院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列入整体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出要规范建设学院、分院二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班主任三支工作队伍。

(一)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

学院建立了院长任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的学院、分院二级管理工作机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院级党政领导,院级部门处室正职领导和分院党政领导。

为理顺管理职能关系,体现精干高效,学院将与思政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相关的处室和后勤服务部门合并组建为“学生服务”、“后勤服务”两个中心,实行统一管理,以减少中间环节,又满足管理功能的需要。

二级分院实行专业部、党支部、学生部“三位一体”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以专业部建设为龙头,党支部、学生部配合开展工作,党支部书记同时担任学生部主任,使管理职能相对独立的专业部、党支部和学生部实行统一议事和管理,把工作重心集中到围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从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业,成功就业等方面开展工作。

实行“三位一体”工作运行机制改变了工作中存在的分工过细,各自为政等弊端,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基层直接进入到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做到既不越位,又不空位和虚位。

(二)规范人员配备,努力建设以专为主、专兼结合、分工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人员配备上,学院明确党委分管书记、党政办主任、学生服务中心主任、学院团委书记、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保卫处长、分院党(总)支部书记、学生部主任、团总支书记、学生工作辅导员、学生服务中心、招生就业办公室全体干部和工作人员、人文素质部社科教研室教师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和班主任为思政教育兼职工作人员。

学院实行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工作机制,以1:

100—120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明确规定,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同等待遇。

学院现有专职思政工作人员103人,其中思政工作干部24人,专职辅导员73人,思政理论课教师6人。

已经形成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符合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三)规范教育培训,积极实践思想素质、学历层次、管理水平同步提高的思政人员培养工作模式。

针对我院思政教育工作人员的实际状况,在队伍建设工作中,重点抓好专职辅导员和思政理论课教师两支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

1.统一思想,全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职辅导员队伍。

几年来我院快速健康发展的经验之一是建院初期就开始筹划建设专职辅导员队伍,从而确保了学院发展有一个稳定的班级管理秩序。

因此对中央16号文件中提出的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深感切合实际,更加统一了我院建设辅导员队伍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是:

遵循党和国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从适应学院发展需要出发,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品德修养好,具备较强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积极的教育思想,能胜任外语口语教学辅导工作的双肩挑的辅导员队伍,以适应学院“SPT”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

为了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学院修订出台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系列文件,内容包括:

《学院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学院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条例》、《辅导员考评工作条例》、《辅导员培训工作条例》等五个专项文件和制度,从总体要求到具体的人员选拔、工作职责、培训提高、学历要求和相关考核待遇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明确学院分院两级党组织和学生工作部门为辅导员的教育管理主管单位。

2.加紧筹备,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顺利进行。

为保证在2006年9月按期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的教学。

我院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着重在教师队伍配备、培训、落实课程设置和增强教学效果的改革等完成了筹备工作。

特别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上,选派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新课程组的负责人,原有课程组的教师,根据专业相近原则重新分配课程组,做好过渡和转岗工作,并就新课程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好了安排。

思政理论课程组还就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外延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建立老中青结合、高中级职称结合的教学和科研梯队等工作做了整体的安排。

四、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如期完成了四项基本建设。

(一)努力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大学生教育引导管理服务工作体系。

在新形势下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必须改变现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教育形式单一、引导说理不够,管理措施过多、人文关怀不够,口号政令过多,服务关心不够的弊端,努力拓展工作途径,建设集教育引导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工作体系,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1.认真修订《学院学生管理规定》,努力构建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的学生管理工作格局。

2005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21号令颁发后,我院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几年来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依照省厅专家组指导意见修订形成了新《学院学生管理规定》。

新规定制定后,又在与之相配套的教学与学籍管理,思政教育管理等方面重新修订了相关的管理规章。

通过修订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以及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在学生管理工作上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也对实际管理教育的绩效提高起到了有力地推进作用。

2.认真实施《学生成长教育卡》管理,强化对学生成长的过程教育管理。

实施《学生成长教育卡》管理是我院针对现行的《学籍卡》管理,只能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反映整体素质培养和全面的成长过程,也无法体现教师对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而采取的一项强化过程管理的措施。

在《学籍卡》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成长教育卡》,来完善对学生教育的过程管理。

《学生成长教育卡》包含了学生联系方式、争取入党情况、个性分析、发展职业志向了解、家庭情况以及与学生的重要谈话、家长联系和三年中完成分阶段成才目标的数据情况等五项内容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过程记载。

实施《成长教育卡》工作,比较完整地落实了教育培养工作中的过程管理,避免了单纯抓学习而忽视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的现象发生,由于对各项教育管理都是记录在册,使得工作的开展既便于规范操作,又便于检查落实。

3.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形成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

育工作网络。

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有效的教育,建立完整的教育网络是高校面临的一项新的工作。

学院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以分管书记为主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研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并建立起由专业人员、相关教师和学生干部组成的学院、分院、班级的三级工作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负责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

学工部、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从课程和日常思政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引导,设立班级心理委员,由学工部统一管理,进行培训和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通过他们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心理危机控制机制深入到班级中。

学院还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由专职辅导老师对社团的工作和活动进行指导,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咨询,能够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

学院已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网站,建立了相关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初步形成了一支职责明确、结构合理、工作实效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4.认真做好帮困助学工作,逐步建立奖、助、贷、和勤工助学为一体的帮困助学制度;在建立帮困助学工作制度中,我院没有因民办高校贫困生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而弱化工作,而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工作要求出发,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工作,建立了奖助贷和勤工助学为一体的帮困制度,以保证学生没有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学院设立的奖学金有“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及由国外友人提供的单项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有与移动公司等单位共同设立的“移动助学金”以及与工商银行签订的办理助学贷款的合约,都已进入正常的运行。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按期报到,学院还实行了一个“缓交”学费政策,允许一些暂时无法全部交纳学费的学生在办理相关手续后,可以在一定时间后再补交。

在实行帮困助学制度的同时,学院十分重视诚信教育,教育学生要履行合约,诚信守诺,学院的欠费率为0.0096%,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5.认真探索,积极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努力建设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2005年经省教育厅组织对全省高校就业工作的评估,我院被评为“浙江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不但列入全省27所优秀高校行列,还是民办高校中唯一的优秀单位。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院之所以保持良好的就业工作业绩,除了与中国强劲的对外贸易发展势头和学院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正确办学定位等原因外,主要原因是学院已建立了符合工作实际,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1)引进人才市场,构建人才需求的集聚地。

学院与绍兴市外经贸局,绍兴市人事局以及绍兴和本省的一些大型外向型企业在学院内建立了“绍兴市外经贸人才培养基地”和“绍兴市外经贸人才市场”,通过每年定期召开实习、聘用洽谈会,将用人单位引进学院,既解决了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也为学生建立了直接面对面的实践机会,这样的服务深受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欢迎。

(2)通过系列教育,建立贯穿三年的就业教育机制。

学院已基本形成了大一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大二组织专业社会实践,大三直接走向社会顶岗实习,完成就业的贯穿三年的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机制,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这一机制是符合学院工作实际的。

(3)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网络。

指导帮助大学生完成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在做好教育培养工作的基础上,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我院已建立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分院学生部门、班主任三个层面统一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工作网络。

(二)努力建设有助于应用性外语人才成功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

建设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高校时代特征,特色鲜明,具有教育引导功能、实践锻炼功能、文化熏陶功能的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

我院确立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目标是:

以学院办学理念、外语人才培养为核心内容,构建融合校训精神、教风学风优良、具有浓郁外语学习氛围、充满异国风情的特色校园;以师生文明举止教育、校园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构建环境优美整洁、师生言行文明的文明校园;以着力推进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建设,建立严格规范、务实高效的规范校园。

1.培育“越秀”校园精神。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校园精神是一所高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院经过几年的探索,提出了以校训“和成、育秀”为精神内核的“越秀”校园精神,使“在和谐的校园里成功的培养应用性外语人才”成为统一师生思想和各项工作的大学精神。

2.建设校园人文环境。

学院正在努力建设一个融会稽山自然风光为一体、寓应用性外语人才培育特色与其中、具有鲜明的外语院校风情特征的越秀校园,形成从精神到形态整体能体现越秀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

具体建设的项目是:

(1)校园人文景观景点建设。

“一个校史陈列馆、二个文化广场和一条SPT外语实训街”。

通过校史陈列馆生动形象地反映学校办学历程,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

建好“和成、育秀”两个文化广场,使校园景观建设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大学生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学院的热情。

(2)加强对校内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等的建设和管理,发挥宣传舆论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重点是做好校园网的建设管理。

3.建设外语学习环境。

着力建设应用性外语人才培养的校园外语学习环境:

(1)建设完备的外语学习设施条件。

配置校园全天候的外语广播系统,可供各个外语语种收看的卫星电视节目和网络学习系统,各类外语杂志和书籍,以开设的外语语种为主的特色图书阅览室,以及学院建筑风格相一致的校园外语学习环境布置。

(2)建设应用性外语人才培养的校园实践环境。

倡导把外语作为工作语言,使校园成为应用外语的实践环境。

精心设计规划建设“SPT”实训一条街的外语实践校内基地,将文化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4.建设素质教育环境。

着力建设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