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材化鲍琳排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4465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98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稿材化鲍琳排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定稿材化鲍琳排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定稿材化鲍琳排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定稿材化鲍琳排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定稿材化鲍琳排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稿材化鲍琳排版.docx

《定稿材化鲍琳排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稿材化鲍琳排版.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稿材化鲍琳排版.docx

定稿材化鲍琳排版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校本课程的内涵和研究历史5

1.1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5

1.2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历史7

1.2.1国外校本课程的研究历史7

1.2.2国内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8

第二章基于文化的化学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11

2.1基于文化的校本教材的理念11

2.1.1文化与教育11

2.1.2文化与科技12

2.2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13

2.3校本教材的编写依据15

2.4校本教材的开发流程16

2.4.1对学校的实际、学生的需求、教师专业能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16

2.4.2对吴文化资源中与化学学科契合点进行挖掘和整合17

2.4.3编写教材17

2.4.4对编写的校本教材进行分析、评价和进一步修改17

第三章基于吴文化的化学校本教材的开发18

3.1吴文化概述18

3.2吴文化相关课程及教材的开发现状调查分析18

3.2.1学生调查19

3.2.2教师调查23

3.3校本教材的开发26

3.3.1与吴文化相关的化学资源的收集26

3.3.2基于吴文化的化学校本教材目标的确定27

3.3.3基于吴文化的化学校本教材内容的确定28

3.3.4基于吴文化的化学校本教材编写29

第四章基于吴文化的化学校本教材的使用和评价32

4.1课程实施过程中校本教材的使用32

4.2校本教材使用实例与学生反馈效果33

4.3校本教材的评价35

4.3.1校本教材的评价机制35

4.3.2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及专家对校本教材的评价36

4.3.3参与校本教材学习的学生使用评价38

第五章结论与思考41

参考文献44

附录4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2

致谢63

前言

1问题的提出

要兴国必先兴教育,为了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各欧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先后开始进行课程改革。

由于国家统一的课程模式很难兼顾教育整体的发展需求,多数发达国家在课程改革中将课程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开始致力于开发适应各地区学校和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在我国,由于地域宽广,各地区文化差异较大,单一的国家课程很难兼顾不同地区发展的需求,所以在我国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属教育部也不断颁布了各种政策条例来支持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行)》提出了“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国家已经从政策上表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是推动我国课程改革的强劲动力,而这些相关政策对我国校本课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颁发,使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有意识的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融入其中。

校本教材作为实现校本课程的重要载体之一,与之相适应的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正越来越受到各地学校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校积极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

2研究的意义

吴文化与化学教学契合点的开发主要依托于校本课程的研发,而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校本课程的物化形式,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

所以校本教材的开发能丰富校本课程的建设,是实现校本课程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完成教学目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

所以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能将吴文化与化学教学更好的契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的苏教版高中国家课程化学教材中已经给出了多种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求,但国家课程教材毕竟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所以为了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创建学校的地域特色,各地学校也合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努力开发科学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指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及其相关理论,广泛筛选网络及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具有校本个性化的教材,它与现行的教材形成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

所以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在探索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尝试开发与之相应的校本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可以把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开发校本课程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程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所以国家在设计课程结构时,一定要考虑到所设计的课程模式既要满足传授知识的系统性、普遍性和社会性,又要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

由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带有普遍适用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国家在课程体制改革中采用“三级课程模式”,就是为了让课程结构更加合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的选择,在完成国家课程因材施教的同时,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

二、开发校本课程有助于转变教师的课程理念,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

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看,相关政策给教师赋予了一定的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自主性,将教师由传统的施教者的角色,转变为课程的主动设计者,真正成为了课程的主体,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逐步转变了传统的课程理念,在一次次成功的课程开发实例中,逐步接受了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角色。

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钻研精神,具备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愿,并且要求教师随时捕捉最新的教育信息,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使自己位于教育理论前沿,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

在这样的高要求下,一定会促使有课程开发意愿的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

三、开发校本课程有助于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的关系应该是:

先从学校特色出发开发校本课程,然后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更促进了学校特色的独特化和鲜明化。

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尊重了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充分扩大了学校课程创新的自主权,从而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能,促进学校特色的创建。

3研究目的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颁发,说明国家在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苏州地区具有很深的吴文化底蕴,在化学方面的人文和科技发展上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课程价值的角度讲,开发基于吴文化的化学校本教材有以下几点目的:

一、将吴文化融入校本教材的开发,能满足吴地学生在知识拓展和人文精神方面的需求

积极开发反映吴地文化特色的教材能更好的将培养和弘扬吴文化精神的重要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对所开发的教材进行积极的使用,又能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实践性和与当地学生的适应性,从而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当地文化的热情。

二、将吴文化融入校本教材的开发,能突出和发展学校特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学校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自主权,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承载着一所学校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文化价值取向逐渐沉淀成一所学校的特色。

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地人民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也受到了吴地各学校的关注,通过查找资料发现,当前与吴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很多吴地学校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在内容上多是和曲艺、文学、旅游等人文资源相关,而与理科课程结合的很少,所以,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尝试开发基于吴文化的化学校本教材并试用,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4研究的方法

对于校本教材的开发,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依托于校本课程发展的理论支持,

(2)要分析学生的现状和需求,(3)要严格筛选合适的课程资源并加以整合,(4)确定教材的编写体例并尝试编写教材,(5)在实践中对编写的校本教材做出综合评价并不断修改和完善校本教材。

据此在研究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中拟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校本课程理论、校本教材编写方式、学生培养目标与途径等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确立论文的理论依据和教材的目标大纲和编写体例。

通过对吴文化相关文献的研究,挖掘吴文化中相关的化学资源,为校本教材的编写提供资源。

(二)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苏州地区高中校本课程开设情况、校本教材开发和使用情况以及当前学生与教师对开发校本教材的意见和看法,来了解开发与吴文化相契合的化学校本教材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在通过尝试使用新编校本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后,对参与学生和听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实时调查,了解新编教材的优点与不足,进一步完善校本教材。

此外,本研究还采用了行动研究、访谈等研究方法。

第一章校本课程的内涵和研究历史

1.1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是我国教育研究者近年来从西文教育文献中引进过来的。

它的英文表述为“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缩写为“SBCD”。

校本课程开发这个概念是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由菲吕马克(Furumark,A.M.)和麦克米伦(Mcmullen,I.)两位学者首先提出的。

他们大致将校本课程的开发界定为学校中的教师对课程的计划、设计和实施。

这一概念的提出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世界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界定。

从各种文献中总结专家学者给出的不同定义来看,“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个概念大概是从五个方面来界定的。

一、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

美国课程论学者肖特建构了一个用以识别课程开发策略的“三维模型”,根据肖特的这个模型,有些人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

“在实际的教育场所中发生的并可望能够使教师们积极地参与并卷入到广泛的相互作用和课程决策之中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

二、一种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

1979年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

学校也是多种互相依存的社会制度的一部分,社会制度间存在着权利和资源的分配,校本课程的出现,其实也是教育制度内权限与资源重新分配的现象。

鉴于此,有人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

基于学校课程需要的自发的行动,促使地方和中央教育当局之间的权利和责任重新分配,使得学校获得法律、行政和专业的自主权,进而得以从事自身的课程开发过程。

三、课程变革的一种新的模式

“校本课程的开发”重在倡导一种自下而上的课程开发和课程改革的模式,呼吁新的课程管理体制的诞生。

鉴于此,“将校本课程的开发”界定为:

由学校共同体设计并实施的课程变革的草根模式。

四、学校特色建设的一部分

课程是一个学校的特色基础和保障,任何学校特色都需要一定的课程作为支撑,在我国的三级课程模式下,学校教育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要努力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学校特色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和手段。

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在建构学校特色。

五、国家课程开发的一种补充

我国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长期以来的单一课程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个性发展。

学校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学校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来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开发”最初被提出的背景之一就是表示对国家课程开发的不满足,所以从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关系这个视角来看,可以将“校本课程的开发”界定为:

国家课程开发的一种补充。

目前,在国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一概念还没有一致的界定,我国的多位课程开发研究者对这个概念做出了如下定义:

1.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

2.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3.校本课程开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学校人员采用、实现现有课程成品时,所进行的一连串的课程决定;广义是指学校成员参与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等动态过程,以及其中对于学校组织、资源、社区参与、培训教育所做的决定。

总体上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以学校、教师、学生为核心;决策是自主和民主的。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1.2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历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一股强劲的校本课程开发运动,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和思想引起了台湾和香港部分学者的关注,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大陆的少数课程研究者对校本课程开发表示了兴趣,如今教育部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这使得校本课程开发一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可见,我国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国外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就必须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在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

1.2.1国外校本课程的研究历史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校本课程发展的兴盛时期。

校本课程的开发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和各学校的积极响应。

其中的主要代表国家是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

英国在19世纪70年代起,开始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施行,而国家课程方案只是作为学校和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的选择参考。

与此同时,政府还通过中小学委员会推动“资源运动”(TheResourcesMovement)和“校本在职培训”(School-basedIn-serviceTraining),以此来强化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策略与环境。

澳大利亚在19世纪60年代的课程开发是采用“从中心向外围辐射”的策略。

1960年代后期各州纷纷取消小学、中学的校外统一考试制度,陆续发布文件或报告,强调教师的专业角色和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当时的政府不但发布文件表明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决心,同时拨发经费补助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进修活动。

中小学教师、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人员乃至家长、学生纷纷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事务,校本课程开发盛极一时。

美国校本课程发展是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国家课程开发方案失败以及学校效能运动和学校改进运动的影响,许多州政府或学区鼓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以此提高学校教育成效,并对于多元文化教育思潮做出了应对的策略。

到80年代,美国出现两波教育改革,推动了校本管理的普及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

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大量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校本课程开发也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由于教育财政的不断缩减,经费问题日益突出。

另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消耗也是一个不太好解决的实际问题。

这样,一些条件不充分的学校也只能削弱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不需要校本课程开发,它只能表明校本课程开发不再是一种起激励和鼓动作用的教育口号,而是一种已经融入了学校教育实践当中的正常活动或工作。

自90年代之后,在分权制国家越来越强调政府对学校的控制,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也在这样的政策之下有所改变。

例如,英国于1988年开始推出的国家课程计划,要求所有的学校必须开设由英国科学和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核心课程。

又如,1991年,澳大利亚完成八大学习领域的规划,国家课程框架陆续出台。

原先强调地方和学校差异的校本课程开发策略,扩大为兼顾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协调的课程开发模式,课程权力由中央或州集权转变为三级教育管理。

再如,美国州政府试图通过效能核定的成绩评估来加强对学区的控制等。

1.2.2国内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

我国从总体上讲,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不但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时代落差,而且这方面的报道也比较少见。

但是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支持。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引入中国以来,我国的校本课程真正开始了将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技术和国内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实践阶段。

试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校本课程开发之路。

这十多年的中国校本课程开发之路,对于中国的课程改革来说,可谓是充满迷惑与惊喜,有挑战也有收获,意义深远。

1999年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

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这一法令的出台,保证了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模式中的地位,从政策层面上支持了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及2003年颁布的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等相关政策的出台,逐步将校本课程纳入国家课程方案的框架之内,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课程管理模式,为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实践指导和政策支持,使得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刻和全面,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尝试引入国外优秀的校本课程案例,并不断解决在我国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所出现的问题。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许多国内校本课程优秀案例,积累了许多很有影响力的实例和经验。

就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讲,有关于“化学与健康”的校本课程。

通过挖掘学科中的生命教育资源,使学生掌握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化学与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使青少年学生逐步养成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有关于“趣味化学实验”的化学校本课程。

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安全操作以及设计、评价和改进实验的能力。

有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的化学校本课程。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在运用已知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解释生活中发生的化学现象的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知识的价值,并通过研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化学学习方法。

还有诸如关于介绍中国化学家、历史上的化学故事等化学校本课程。

此外还有一篇关于“地方文化背景下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苏州大学的硕士毕业论文,阐述了以地方文化为背景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并根据文化载体的不同,探究开放性的教学模式的观点。

以上述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回顾这些年来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很大程度上在我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激活了我国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使得一线教师由原来的被动实施课程教学,逐渐过渡为主动尝试自主开发课程。

同时在参与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

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增强了学校的教育自主权,调动了学校的积极性,使得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地区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再次,校本课程的开发促使学校特色的鲜明化、独特化。

基于学校,更发展于学校。

虽然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经历了十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但是尚处在起步阶段,对于我国年轻的校本课程来说,前路依然漫漫,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和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的理解有偏差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一个学校自主的,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课程规划、编写、实施和评估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是选修课,也不是活动课。

而很多学校把校本课程等同于“课外活动”、“校外活动”或“第二课堂”,这样的形式只能算是一种教学改革意义上的课程拓展活动,而不能算是一种正式的课程模式。

二、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不够

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中,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这种长期以来单一的课程模式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教师自主开发课程的行为也使得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无法提高,即使现在从政策上和实践中大力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给教师一定的开发课程的权利,也不能很快的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使教师主动的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中去,从而使得很多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流于形式,把校本课程当作一项任务去应付,跟风照搬其它学校的校本课程,毫无创意,不能满足本校的特色建设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对于校本课程的评价不够重视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不断循环推进的过程,课程评价为下一轮的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

而在我国校本课程的评价明显滞后和不规范。

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课程开发过程中主要借鉴的是国外的经验,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外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同,所以课程评价机制要重新制定而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

在课程评价中主要表现为评价目的不明确、评价手段比较单一、评价效果不够理想、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与评价者相互独立等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探索前行的道路上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还需要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理论指导者的共同努力,相信前景会更加美好。

第二章基于文化的化学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

2.1基于文化的校本教材的理念

2.1.1文化与教育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笼统的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铸造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又借助物质文化得以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等,文化对人的影响既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也源于人们接受的各种教育和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的影响,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不断接受文化影响的过程。

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文化的积淀与传承离不开教育。

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的记忆和文化基因,代表着当地民众普遍的心理认同和风俗传习,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结晶。

优秀的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生存的象征,也是民族延续的必需。

文化的传承,或通过文字记载,或通过口口相传,而文化的现代传承中教育是最重要途径和形式。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教育研究工作往往首先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整理,而这个过程也是对文化积淀的过程。

二、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也离不开教育。

教育是精神文化迈向物质文化的一座桥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