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读书报告课件.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40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弥儿读书报告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爱弥儿读书报告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爱弥儿读书报告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爱弥儿读书报告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爱弥儿读书报告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弥儿读书报告课件.ppt

《爱弥儿读书报告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弥儿读书报告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弥儿读书报告课件.ppt

爱弥儿读书报告,By:

夏侯雨婷,内容大纲,作者简介爱弥儿简介爱弥儿内容概要个人感受和反思,作者简介,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科学与艺术(1749年);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年);新爱洛伊斯(1761年);社会契约论(1762年);爱弥儿(1762年);山中书简(1763年);忏悔录(1788年)等。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自由平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发展。

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观念的指导思想。

爱弥儿简介,爱弥儿论教育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品。

卢梭曾经说过:

爱弥儿一书,构思二十年,撰写三年。

他对这部作品也最为满意,认为这是他的著作中最系统的一部。

这部融合了哲学、教育、文学于一体的巨著分析了人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论述了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极具现代借鉴意义。

爱弥儿一书中,虚构了出身名门的孤儿“爱弥儿”和他未来的妻子“苏菲”的教育。

卢梭则始终扮演教导“爱弥儿”的导师角色,他根据爱弥尔的年龄设计了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将其教育思想贯穿爱弥儿的成长过程。

卢梭将教育孩子从其出生一刻到20岁的教育期分为幼儿期教育、儿童期教育、少年期教育、青年期教育四个主要阶段,贯穿于这四个阶段教育的主要线索就是“归于自然,发展天性”。

爱弥儿内容概要,(婴儿期0-2岁),“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是第一卷的第一句话,也是全文的第一句话。

通过这句话,卢梭开门见山的表达了他的立场-自然是最好的。

而我们要做的,是顺应自然培养自然的人。

第一卷主要讲述了婴儿时期(02岁)的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一阶段的教育重点是身体的养护与锻炼。

养护方面,包括婴儿需要什么样的乳汁、需要什么样的空气、怎么样给他们洗澡,不要用襁褓束缚他们等,都是以“自然”为最高的准则。

锻炼方面,包括自然的学习说话、走路、吃东西,训练孩子勇敢品性,不要让哭成为孩子的武器等,都是以“自由”为最高的标准,既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让他们保持身体的自然习惯。

在教育地点方面,通过城市和农村的对比,卢梭认为这一时期的教育,最好的在乡村进行,远离城市的喧嚣和诱惑。

-体育教育,儿童期(2-12岁),在第二卷中,幼儿时期结束了,孩子步入了儿童时期(212岁)。

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是“理性的睡眠期”,在这一时期,卢梭主张要“把孩子教育成孩子”。

首先,对于“受伤”这一方面,卢梭并不主张大人对于孩子过分的看护,而是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忍受痛苦,不要让孩子去惧怕受伤,这也是对孩子勇敢的品性的培养。

其次,卢梭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述“欲望”,他强调要让孩子顺应自然,儿童应有儿童的样子,欲望是人教出来的,千万不要让欲望支配了孩子。

因为“人愈接近他的自然状态,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愈小,因此,他到达幸福的路程就没那么遥远。

再次,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没有发展出“理性”,所以不要对这个时期的孩子进行“理性教育”。

所以,卢梭提到“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

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

”这个时期的智育教育,应该从感官的锻炼开始,而这个时期的德育教育,则应该从行动上教育。

最后,这个时期的教育依然需要在乡村进行,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善于模仿,而只有在乡村,孩子才能模仿淳朴善良的品质。

-感官和消极教育,少年期(12-15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体力快速的增长,比他们需要的增长还快得多。

这个时候,已经要开始教给孩子们知识了。

但是卢梭指出“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

那什么样的知识才算是有用处呢?

首先,这个知识要能被孩子所理解;其次,要有孩子的好奇心来引导,成为孩子学习知识的动力;最后,要从感觉出发,从一个感觉到另一个感觉,用事例进行教育。

这样的教育,其精神才“不是要教孩子以很多的东西,而是要让他头脑中获得完全正确和清楚的观念”。

卢梭十分重视“兴趣”,重视让孩子“亲自去取得对事物的概念”,重视由孩子“自己希望学什么东西和研究什么东西”。

这也是他的“自然教育理论”的表现。

总的来说,知识,要以经验为基础。

另外,这个时期的孩子要开始进行劳动教育了,卢梭十分重视让孩子学习一门手艺。

因为“手艺虽不能使你发财致富,但是有了它,你就可以不需要财富”。

选择去学哪一门手工艺是十分重要的,他给爱弥儿选的是木匠,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要去学木匠,归根到底,这还是要根据孩子个人的特性来决定。

经过这个阶段,学生就按照大自然的顺序成长起来了。

他们顺应自然,因此身体健康,心地健全,也许他们没有很多知识,但是所有的知识,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有个观念和判断力,但是由于在这以前给他们的教育都是顺应自然的,他们形成的观念也都是顺应自然的,是正确的。

-智力教育,青年期(15-20岁),孩子进入了青春期。

他们的体貌特征和心理特征都有个极大的改变,卢梭称之为“第二诞生期”,这个时候的人开始了他真正的生活。

而这个时期的教育重点,是正确引导孩子的“欲念”。

所以,道德教育,就成了这一时期的重中之重。

那么怎么样进行道德教育呢?

首先,道德教育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培养儿童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

其次,在顺序上,卢梭提出,善良情感的培养,应该从“自爱”开始,逐渐扩展为“他爱”,而“他爱”应该从友情开始,而不是爱情。

再次,在培养的方法上,卢梭不赞成当时一味的说教教育,而是应该经过实践、实例。

他奉劝各位教师“一定要少说多做,要善于选择地点、时间和人物。

以实例教育你的学生”。

另外,卢梭认为学习真实的、纯记载事实的历史,寓言也可以起到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作用。

宗教也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资源,但是只能以自然宗教为限。

这个一阶段的最后,卢梭还谈到了对于情窦初开的孩子怎么样进行关于爱情和欲望的教育,卢梭主张的方法是把爱情描述成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对情欲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隐瞒。

总之,经过这一阶段,孩子要完成从少年到一个有理智,能自制的青年的转变。

-道德教育,个人感受和反思,关于“自然教育”,卢梭主张自然教育,重视孩子童年的快乐,十分反对超前教育。

我赞成大人应该帮助孩子,让他们度过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现实生活中揠苗助长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掌握一切在他们看来有用必须掌握的知识,而完全忽视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在他们的年龄段可以掌握什么。

关于“消极教育”,“消极教育”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他认为教师的作用是消极的,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环境、防范不良影响。

但是纵观爱弥儿全书,却发现卢梭不止一次的强调,这样的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正如在第二卷中,卢梭这样写道“年轻的老师,我劝你们采取的方法,在你看来是难以实施的,那就是:

不按照成规来管教你的学生,要放任武威才能一切有为采取规规矩矩的教育方法,老师发号施令,以为这样就管住了孩子,然而实际上是孩子在管老师”。

这样,教师就不但要时刻记得自己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还要处处以身作则,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要陪同孩子一起去经历、实践。

就像是卢梭在第三卷中举得关于“集市上的鸭子”的例子,就是卢梭陪同爱弥儿一起去实际操作,有陪他一起受到玩戏法的人的教训。

所以说,消极教育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让教师投入更大的精力、倾注更多的爱护在孩子身上,时时刻刻的正确的引导他们,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情景,而这显然比说教教育要难得多。

这种教育的名字虽然叫做“消极教育”,但它的本质,却需要教师比以往要积极的多。

在教育方法上的感悟总结,在智育上强调:

1.尽可能地让儿童从经验学习。

P952.尽可能地让儿童看到所学的用处。

P903.语言的学习不要超越儿童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P55在性格教育上强调:

1.不要让他认为他可以随意役使你,在他需要帮忙的时候,才去帮助他。

P202.不要惩罚他,让他自己承受做错事的后果。

P453.不要让他为了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牺牲了他自己。

P534.尽可能地延迟性欲的出现,尽可能地延迟与性相关的激情的出现。

P110,不足之处,首先,卢梭过分强调儿童从生活经验中学习知识,从亲身体验中培养能力。

由于儿童本身的经验较少,能亲自参加的活动有限,因此,儿童这样获得的知识只能是零散片面、支离破碎的。

其次,他把对儿童的体育、智育、道德教育等分阶段进行的思想也是不太科学的。

我们当今教育界提倡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尽管在不同年龄阶段侧重点可以不同,但绝对不能截然分开。

最后,在对女子进行教育时存在一定的局限。

卢梭认为女子是男人的附属品,女人就应该服从权威,且无需发展她们的智力,典型地反映了他在妇女作用及教育问题上的小资产阶级性及受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