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3482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

9.2液体的压强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图中哪幅图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A.

B.

C.

D.

2.小明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则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  )

A.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C.将U型管换成更细的

D.增加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3.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大致如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4.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

B.液面下深度相同的a、b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

5.如图所示为农村小水库大坝的俯视图,最符合力学结构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

若两容器内液面等高,且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

若要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不为0),则可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  )

A.相同高度的液体B.相同体积的液体

C.相同质量的液体D.相同重力的液体

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

将1kg水倒入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甲;将1kg酒精倒入乙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乙,则p甲与p乙的关系为(  )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

8.在底面积相同的量筒和量杯内分别注入质量相同的水(水未溢出),水对量筒、量杯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  )

A.p1>p2B.p1=p2C.p1<p2D.无法判断

9.如图是两边管子粗细相同、足够高的连通器,其水平细管足够长,中间有一个可无摩擦移动的活塞。

刚开始活塞固定不动,两管液面相平,左管液体是酒精(ρ酒精=0.8×l03kg/m3),右管液体是水(ρ水=1.0×l03kg/m3)。

现松开活塞,重新稳定后(  )

A.右边液面下降1cm

B.右边液面下降2cm

C.右边液面比左边液面低lcm

D.左右液面一样高

10.如图所示:

在水槽中放入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并在管中注入与水不相溶的油,恰好使距水槽底部相同高度的A、B两点的压强相等(A为油与水的分界处),则距水槽底部相同高度的C、D两点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A.PC=PDB.PC>PD

C.PC<PD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1.一个密封的啤酒瓶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未装满),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啤酒瓶口的作用情况是(  )

A.压力增大B.压强增大C.压强不变D.压力不变

12.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13.水平桌面上的烧杯装有浓盐水,如果向烧杯内加水,如图,则溶液对烧杯底的压强将(  )

A.增大B.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14.将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上一块橡皮膜,倒入一定量的酒精后,橡皮膜向外凸出。

然后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玻璃管下端距水面高为h1,此时酒精柱高为h2,橡皮膜恰好变平。

若水和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力分别为F1、F2,则(  )

A.F1=F2,h1<h2B.F1=F2,h1=h2

C.F1<F2,h1<h2D.F1>F2,h1<h2

15.在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等的容器中,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如图所示。

现再将质量相同的水分别注入三个容器,且水未溢出。

比较加水后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正确的是(  )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16.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为了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应分别在两个容器内(无液体溢出)(  )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17.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将甲、乙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大小仍相等,则可以确定(  )

A.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等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18.因为地震,造成了很多堰塞湖,假设有一块立方体石块堵住了水的去路,设水的密度为ρ,石块的质量为m,石块的左右侧面为正方形,边长为a,宽度为b,石块与地面足够粗糙,不会滑动,水若能推倒石块,则石块的宽度b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A.b<

B.b<

C.b<

D.b<

19.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在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20.水平桌面上,甲、乙、丙三个同规格容器内各装有液体,小明将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分别放入三个容器内,小球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  )

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

2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

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

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

C.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

D.抽出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h乙

22.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8所示。

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且p2=2p1.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

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ρ1>ρ2B.F1=F2,ρ1<ρ2

C.F1>F2,ρ1<ρ2D.F1<F2,ρ1<ρ2

23.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

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所示。

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  )

A.向左流动

B.向右流动

C.不动

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

24.现用足够深的、底部互相连通的A、B两容器装水,如图所示,已知A、B两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A:

SB=3:

2.现将质量相等,密度之比为ρ甲:

ρ乙=1:

2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浸没在A、B两容器内,则两容器中的水将(  )

A.从A容器流向B容器B.从B容器流向A容器

C.保持静止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5.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

容器中装有水,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向上。

若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则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h(  )

A.探头橡皮膜向下,h增大

B.探头橡皮膜向下,h减小

C.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增大

D.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减小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6.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  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27.张勇酷爱绘画,如图是他画在上、下温度一致的湖水中,鱼儿戏水时吐出小气泡的情景,有人指出他画的气泡的情况不符合实际。

正确画法应该是小气泡上升过程体积变  ,物理学根据是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  。

28.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9.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酒精、盐水,则  烧杯内是酒精。

三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填“相等”、“不相等”)。

30.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

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甲  F乙,p1  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ρA  ρB,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一个漂浮,另一个悬浮(液体均不溢出),此时两个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甲  p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2.锅炉水位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连通器内液体静止时,液面  。

33.如图所示,是三峡船闸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它是利用  原理来工作的。

当阀门A打开,阀门B关闭,水从  流向下游,当它的水面与下游相平时,下游闸门A打开,船驶入闸室。

34.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器好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经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

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  问题。

(2)排除故障后。

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

(3)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则应保持  不变。

(4)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

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

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

原因是:

  。

35.小强同学在探究液体压强关系时,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看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在这个实验中,他是控制这两种液体对金属盒的  相同,从这个实验可以比较出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甲  ρ乙.(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计算题(共5小题)

3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30N,其底面积为1200cm2,鱼缸内装有0.2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kg,g=10N/kg。

请计算:

①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②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③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37.目前,世界上能够制造潜水深度6000m潜水器的国家仅有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我国研制的“蛟龙号”潜水器曾经载人深潜7062m,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取ρ测水=1.0×103kg/m3,求:

(1)在7000m的深度,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多少

(2)若“蛟龙号”上有一个50cm2的观察窗,在700m深度时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多大

(3)若“蛟龙号”从7000m深度上浮至水面用时6小时56分40秒,它上浮的平均速度。

38.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3×10﹣2m2的L形容器重为4N,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内盛有2kg的水,水面距底面10cm,a点距底面6cm,求:

(1)图中水对a点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9.目前,世界上能够制造潜水深度6000米潜水器的国家仅有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我国研制的“蛟龙号”潜水器曾经载人深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取ρ海水=1.0×103kg/m3,求:

(1)在7000m的深度,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多少,合多少个标准大气压;

(2)若“蛟龙号”上有一个50cm2的观察窗,在7000m深度时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多大;

(3)若“蛟龙号”从7000m深度上浮至水面用时6小时56分40秒,它上浮的平均速度。

40.某同学将一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用质量不计的塑料片附在下端,然后用外力将玻璃管竖直插在水下25cm处,保持平衡。

如图所示,已知塑料片的横截面积和玻璃的横截面积均为10cm2,且塑料片和玻璃管的厚度不计。

(g=10N/kg)

(1)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和压力。

(2)该同学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先保持玻璃管在水中的位置不变,然后向玻璃缓慢地倒入该液体,当倒入深度达到20cm时,发现塑料片刚好下落。

那么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

B。

2.

C。

3.

D。

4.

C。

5.

B。

6.

B。

7.

B。

8.

A。

9.

A。

10.

B。

11.

B。

12.

A。

13.

A。

14.

A。

15.

C。

16.

D。

17.

D。

18.

B。

19.

C。

20.

C。

21.

C。

22.

C。

23.

A。

24.

A。

25.

C。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6.

相等;增大;密度;密度。

27.

大;增大。

28.

588;变大;变大。

29.

丙,相等。

30.

等于;小于。

31.

大于;小于。

32.

连通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33.

连通器;闸室。

34.

(1)橡皮管破裂;

(2)深度;(3)深度;

(4)不可靠;小强没有考虑到烧杯中因加入盐水而使金属盒到液面的深度发生了变化。

35.

压强;小于。

三.计算题(共5小题)

36.解:

①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p液=ρ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

②由p=

知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F=pS=2×103Pa×0.12m2=240N;

③水的重力:

G=mg=27kg×10N/kg=270N,

鱼缸对桌面的压力:

F=G+G缸=270N+30N=300N,

鱼缸对桌面的压强:

p=

=2.5×103Pa。

答:

①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2×103Pa;

②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240N;

③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2.5×103Pa。

37.解:

(1)在7000m的深度,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

(2)在700m深度时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700m=7×106Pa;

由p=

可得,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

F=p′S=7×106Pa×50×10﹣4m2=3.5×104N;

(3)上浮时间:

t=6小时56分40秒=6×3600s+56×60s+40s=25000s,

则上浮的平均速度:

v=

=0.28m/s。

答:

(1)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7×107Pa;

(2)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3.5×104N;

(3)它上浮的平均速度0.28m/s。

38.解:

(1)a点距离水面的高度:

ha=0.1m﹣0.06m=0.04m,

水对a点的压强:

pa=ρ水gha=1.0×103kg/m3×10N/kg×0.04m=400Pa;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根据p=

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1000Pa×3×10﹣2m2=30N;

(3)水的重力G水=m水g=2kg×10N/kg=20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容+G水=4N+20N=24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800Pa。

答:

(1)图中水对a点的压强为400Pa;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30N;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800Pa。

39.解:

(1)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700个标准大气压;

(2)由p=

可得,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

F=pS=7×107Pa×50×10﹣4m2=3.5×105N;

(3)上浮时间:

t=6小时56分40秒=6×3600s+56×60s+40s=25000s,

上浮的平均速度:

v=

=0.28m/s。

答:

(1)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7×107Pa,合700个标准大气压;

(2)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3.5×105N;

(3)它上浮的平均速度0.28m/s。

40.解:

(1)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

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0.25m=2500Pa,

由p=

可得,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力:

F水=pS=2500Pa×10×10﹣4m2=2.5N;

(2)因当时塑料片刚好下落时,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强和玻璃管内倒入该液体的压强相等,

所以,p水=p液,即ρ水gh水=ρ液gh液,

则该液体的密度:

ρ液=

ρ水=

×1.0×103kg/m3=1.25×103kg/m3。

答:

(1)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为2500Pa,压力为2.5N;

(2)该液体的密度为1.25×103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