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上册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3374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上册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上册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上册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上册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上册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上册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上册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上册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上册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上册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体,其体积比分子还小

B.很长的火车一定不可以看做质点

C.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陈一冰打分时,裁判们可以把陈一冰看做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答案】D

【解析】质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成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所以A错误.很长的火车在研究其在很远的两点间的运动时,大小和形状也是可以忽略的,故可以看作质点;故B错误;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裁判们应观察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其大小和形状是不能忽略的,故不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故C错误.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我们就可把物体当作质点,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质点概念的理解,要注意明确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应分析其在具体的问题中,大小和形状能否忽略,所以说物体并不是一直都可以看作质点的.

2.有关加速度方向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

知,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B.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

C.只要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

D.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答案】AD

【解析】由

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A正确.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可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B错误.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a>0,但a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s,第二段用时2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

m/s2B.

m/s2C.

m/s2D.

m/s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结合加速度定义两个瞬时速度之差除以间隔的时间可以求解.

第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第二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

,则加速度为

,B正确.

4.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汽车乙从此处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汽车甲,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不能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运动到追上甲车时,乙车运动的时间

D.不能求出乙车从开始运动到追上甲车时,乙车运动的时间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

当两者相遇时,满足

,而

,化简可得

解得

,故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A正确B错误;由于加速度未知,所以不能求解不能求出乙车从开始运动到追上甲车时,乙车运动的时间,C错误D正确

考点:

考查了追击相遇问题

【名师点睛】本题也可以利用图像法解题,在速度-时间图线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5.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s,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

A.t=2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m

B.t=4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

【答案】BD

【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知t=2s时,甲球通过的位移为

,乙的位移为零,两球位移之差等于40m,但两球初始的高度未知,故t=2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不一定为40m,A错误;t=4s时,甲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

,乙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

,故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B正确;两球从不同的高度以同样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h是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可知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t不相等,C错误由图知,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都是3s,D正确.

6.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5m,动车进站时可以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6节车厢经过他时用了4s,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8号车厢最前端),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A.2m/s2B.1m/s2C.0.5m/s2D.0.2m/s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设开始经过第6节车厢是,车厢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则

从第6节到第8节车厢x=2L

则:

解得:

,故选C。

考点:

匀变速直线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名师点睛】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

v=v0+at。

(2)位移公式:

x=v0t+

at2。

(3)位移速度关系式:

v2-v=2ax。

7.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x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B.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

D.表中x为66.7

【答案】ABD

【解析】试题分析:

汽车先匀速运动和后匀减速运动,可以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解出减速的加速度大小.

解:

A、反映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故从表中数据得到,多出的反应时间为:

=0.5s,故A正确;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

=7.5m/s2,故C错误;

D、制动距离多在思考距离变长,故x=54.2+(25﹣12.5)=66.7m,故D正确.

故选:

ABD.

【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制动距离的构成,然后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计算分析,注意在反应时间内人对汽车无操作,做匀速直线运动.

8.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m处

B.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m

C.乙车启动10s后正好追上甲车

D.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

【答案】ABD

【解析】试题分析:

A、根据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在t=10s时启动,此时甲的位移为x=

×10×10m=50m,即甲车在乙前方50m处,故A正确.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相遇最远,最大距离为:

Smax=

×(5+15)×10m-

×10×5m=75m,故B正确.由于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当位移相等时两车才相遇,由图可知,乙车启动10s后位移小于甲的位移,还没有追上甲,故C错误.乙车超过甲车后,由于乙的速度大,所以不可能再相遇,故D正确.故选ABD。

考点:

v-t图像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分析处理。

9.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B之间的摩擦力可能减小到0

B.B与墙面间的弹力增大

C.B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D.弹簧弹力一定减小

【答案】ABC

【解析】对A,开始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平衡,当施加F后,仍然处于静止,开始A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mAgsinθ,若F=mAgsinθ,则A、B之间的摩擦力变为零.故A正确.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开始时B与墙面的弹力为零,后来加F后,弹力为Fcosθ,B正确;

对整体分析,由于AB不动,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则弹簧的弹力不变,D错误;开始时B与墙壁之间无摩擦力,弹簧的弹力等于A、B的总重力,施加F后,弹簧的弹力不变,总重力不变,根据平衡知则B与墙之间一定有摩擦力,C正确;故选AB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以及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10.如图所示,甲、丙物体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乙物体上,乙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增大水平外力F,三物体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对甲的支持力一定不变

B.乙对地面的压力一定不变

C.乙对甲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甲对丙的摩擦力一直为零

【答案】BD

【解析】如图对甲进行受力分析有:

F合x=Fcosθ+f-Gsinθ=0…

(1)

F合y=FN-Gcosθ-Fsinθ=0…

(2)

(2)知,FN=Gcosθ+Fsinθ,当F增大时,则支持力增大.故A错误;把甲乙丙看成一个整体,当F增加时,根据静摩擦力大小的判断f=-F外,可知,当F增大时,地面给乙的摩擦力随之增大,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但地面对乙的压力没有变,那么乙对地面的压力也没变,故B正确;由

(1)知f=Gsinθ-Fcosθ,由于未知摩擦力的方向,故当f为正值时,F增大则f减小,若f为负值即沿斜面向下时,当F增大则f亦增大,故C错误;对丙进行受力分析,丙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

考虑到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即满足合外力为零,另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因不知倾角和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所以当F增大时,摩擦力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要根据具体题目加以讨论.

11.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如图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α增大),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随角度α变化图象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在开始到滑动过程为静摩擦力,f=mgsinθ,故为正弦规律变化;而滑动后变为了滑动摩擦力,则摩擦力f′=μmgcosθ,为余弦规律变化,而滑动摩擦力一般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C正确;故选C.

点睛:

在求摩擦力时,一定要先明确是属于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再分别根据滑动摩擦及静摩擦力的求解方法进行求解.

12.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

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BD

【解析】由于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滑轮两侧连接a和b的绳子的夹角不变;物块a只受重力以及绳子的拉力,由于物体a平衡,则连接a和b的绳子张力T保持不变;由于绳子的张力及夹角均不变,所以OO′中的张力保持不变,A、C错误;b处于静止即平衡状态,对b受力分析有:

力T与力F与x轴所成夹角均保持不变,由平衡条件可得:

;由此可得:

;由于T的大小不变,可见当F大小发生变化时,支持力的大小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正确;

,由于T的大小不变,当F大小发生变化时,b静止可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BD。

二.实验题

1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得到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

(1)计算vF的公式为vF=________;

(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1).

(2).偏小

【解析】

(1)打F点时的瞬时速度vF等于E、G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即vF=

.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Δx=aT2,即a=Δx/T2计算加速度;如果实际交流电频率f偏大,实际周期

偏小,该同学代入公式

中的T值偏大,所以加速度a的测量值偏小.

1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1)在打点计时器打B、C、D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B=________m/s;vC=________m/s;vD=________m/s.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答案】

(1).1.38

(2).2.64(3).3.90(4).12.6m/s2

...............

三.计算题

15.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

(1)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

(2)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

(1)1.5m/s2

(2)20m/s

【解析】

(1)由图知,在0-20s内做匀加速运动,根据

,可求加速度a=1.5m/s2;

(2)根据v-t图像与坐标轴围面积表示位移可求在0-75s时间内位移为x=1500m,所以平均速度为

.

【考点定位】匀变速直线运动

16.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撞,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

,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答案】20m/s

【解析】设安全距离为s,路面干燥时,动摩擦因数为μ1。

加速度大小为a1,反应时间为t0,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运动学公式得

设在雨天动摩擦因数为μ2,有

设雨天的加速度大小为a2,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2,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

运动学公式得

联立得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17.现有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m/s,B车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600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此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减速1800m才能够停止.

(1)B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若B车刹车8s后,A车以加速度a1=0.5m/s2加速前进,问能否避免事故?

若能够避免则两车最近时相距多远?

【答案】

(1)0.25m/s2

(2)能避免事故,两车最近时相距232m

【解析】试题分析:

(1)设B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有:

代入数据解得:

(2)设B车减速t秒时两车的速度相同,有:

代入数值解得:

在此过程中B车前进的位移为:

代入数据解得:

A车前进的位移为:

代入数据解得:

B,故不会发生撞车事故,此时

考点:

考查了追击相遇问题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在速度相等之前,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小,若未相撞,速度相等之后,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大,可知只能在速度相等之时或相等之前相撞.

18.自然界时刻发生着你死我活的奔跑赛,胆小势弱的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x1=5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v1=25m/s,并能维持该速度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开始奔跑,经过x2=6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v2=30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t0=4.0s,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a=2.5m/s2的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设猎豹距离羚羊x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t'=0.5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则:

(1)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

(2)猎豹要在其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

(3)猎豹要能够追上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

【答案】

(1)x≤21.7m

(2)21.7m<x≤42.5m(3)x≤47.5m

【解析】

(1)羚羊做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羚羊做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而猎豹做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猎豹做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因t2=t1,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猎豹运动的时间t≤4 s

所以,猎豹追上羚羊时,羚羊也正在加速运动,则有:

a2t2≥

a1(t−t′)2+x

解得:

x≤21.7 m.

(2)设猎豹在维持最大速度的时间内追到羚羊,由题意得总时间:

t≤8.0 s

由t2=t1可知,当猎豹进入匀速运动过程0.5 s后,羚羊将做匀速运动.所以,当猎豹追到羚羊时,羚羊早已在做匀速运动,只是匀速运动的时间比猎豹少

了0.5 s,则有:

x2+v2t0≥x1+x+v1(t0-t')

解得:

x≤42.5 m 

综合

(1)问可知:

21.7 m<x≤42.5 m.

(3)当猎豹的速度减到与羚羊的速度相等时,如果还追不上羚羊则永远追不上了.

猎豹减速到与羚羊速度相等的时间为:

t″═2 s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x2+v2t0+≥x1+x+v1(t0+t″-t') 

解得:

x≤47.5 m.

点睛:

追及相遇问题:

(1)一定能追上;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最大.

(2)有可能追上,在两者速度相等时①没有追上,此时距离最小;②刚好追上,只能相遇1次或恰好相遇;③超过,相遇2次或在此之前已经发生相撞.从时间、位移、速度三个角度列式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