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3294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9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docx

《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docx

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

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

任何事物都是逐渐成长起来的,笔记本电脑也是如此。

笔记本电脑,英文名称为NoteBook,简称NB又称手提电脑,是一种小型、可携带的个人电脑,通常重1-3公斤。

跟PC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便携带方便,其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发强大。

岁月匆匆,今天你捧着现代工艺造就的轻便笔记本,是否会想到它曾走过怎样的风风雨雨呢?

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笔记本电脑发展的“黑历史”吧。

1、1979-1984:

行业计算机领域开始有了笔记本电脑雏形

1979年,GridCompass1109电脑问世,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笔记本电脑制作的第一次尝试。

这是英国人WilliamMoggridge在1979年为Grid公司设计的,是从扇贝上获取灵感制造的轻便电脑。

不过它问世后,只面向美国航空航天领域,普通民众无法与其接触。

GridCompass1109,64KB内存,1.12MHZ,11千克。

1981年4月,Osborne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Osborne1的便携电脑。

它采用ZiologZ80A(4MHz)微处理器,配备64K的大容量内存,5寸的黑白显示器,内置了两个5.25寸软驱、Moden,配备了外接电池组,使其有更强大的移动性,整体重量10.2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它所随机附带的软件非常齐全。

这造就了随机捆绑软件销售的先例。

当时它所捆绑的软件价格相当于这款电脑零售价格的80%,这是很惊人的。

1981年到1982年间,Epson公司发布了HX-20便携电脑。

这款电脑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惊世之作。

有评论认为它是首款真正意义上的便携计算机。

在当时,这是唯一集成了磁带驱动器、迷你打印机和液晶显示并且使用内置镍镉电池运行的便携设备。

这款便携电脑的配备了两颗Hitachi6301(0.614MHz)处理器,内存为16K,配备120X32分辨率的单色液晶显示器,整机重量为1.7公斤,在当时来说已经相当轻便了,而且使用内置电池能够持续运行50小时。

1982年8月,Non-LinearSystems发布了他们自行研制的第一款便携式计算机,KayproII。

这个公司前身一直从事航天飞机上的便携电子设备制造,领头人AndyKay是数字式万用表的发明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便携电脑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金属外壳的便携电脑。

配置为ZilogZ80(2.5MHz)处理器,64K内存,内置9寸绿色显示器,配备了两个5.25寸支持190K容量的软驱,而且还拥有外接电池和硬盘(10MB)选购,整体重量为13公斤。

1983年3月,由TexasInstruments(TI)研发的TICC-40便携电脑问世。

它采用的是TI公司自己研制的70C20(2.5MHz)处理器,6K-18K的内存,单色液晶显示器。

这款电脑在当时的绝对优势在于,重量只有600g,采用4颗AA电池供电的时候能够持续运行200个小时!

1983年5月,美国发布了世界首款彩色便携电脑,CommodoreSX-64"Executive",它采用的是MOS6510(1MHz)处理器,64K内存,320X200分辨率的5寸彩色显示器。

虽说是彩色,但实际上只有16色,还内置了5.25寸170K的软驱一个。

这款便携电脑还预留了一个扩展口(见下图),用来接第二款软驱其它设备。

这款电脑还提供了一个磁带读取器,可以进行磁带播放及录音。

不过它没有电池,需要采用交流电供给。

重量约11.7公斤。

1984年2月,IBM公司发布IBM5155个人便携电脑。

它采用Intel8088(4.77MHz)CPU,256K内存,内置9寸的琥珀黄色显示器,分辨率为640X200。

它的储存媒介为2个5.25寸磁盘驱动器,容量为360K。

采用的系统为装在磁盘上的IBMPC-DOSVersion2.10。

2、1985-1989:

真正意义的笔记本电脑开始产生

1985,日本东芝公司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正式问世,这款笔记本电脑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媒体公认程度最高的第一款笔记本。

它采用了Intel80C86(4.77MHz)微处理器,256K内存,选用3.5寸或者5.25寸磁盘驱动器,液晶屏幕分辨率为640X200,重量为4.1公斤,遗憾的它需要依靠外接电源运行。

1987年,Compaq公司发布了ProtableIII便携电脑。

它首次将VGA标准带入了便携电脑行列。

它配备了Intel80286(12MHz)处理器,640K内存(2MB最大),内置硬盘(20/40MB)并且可以与软盘互换,采用了单色显示器,分辨率真正意义上提升到了640X400。

而且屏幕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翻转,让使用者随时调整到最佳角度。

这也是首款能调整显示器角度的便携电脑。

不过很遗憾,该款电脑并没有配置电池。

3、1994-1990:

笔记本电脑开始进入发展轨迹

1989年9月,苹果公司推出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

在当时,性能大大超出了其它便携电脑产品。

它采用了68HC000处理器,内存为1MB,内置了40MB的SCSI硬盘。

采用的显示屏为10寸单色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为600X400,不过这款液晶的响应时间在当时的显示器中是非常出色的。

当然也正因为性能卓越,这款笔记本的价格十分高昂。

这款笔记本内置电池可以维持运行6-12个小时。

为了节省电源,提高续航能力,SCSI硬盘可以在系统闲置的时候挂起。

不过它最大的缺点就是重量高达7.1公斤(主要原因是电池太重)。

没有多少人愿意拿着这样的笔记本跑来跑去,尽管它很优秀,市场并没有接纳它。

1992年10月5日,这一天对IBM公司具有非一般的意义,第一台ThinkPad问世了——ThinkPad700C。

从此以后对于黑与红的追求就从不间断,也开始谱写了ThinkPad的成长之路。

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IBM外观均继续沿用这款设计思路。

700C配备80386(20/40MHz)处理器,8MB的内存以及270MB的硬盘。

屏幕为12寸的彩色液晶显示器。

据说它还将PS/2端口引入笔记本。

1994年,Intel公司首次尝试推出了IntelMobilePentium75(75MHz)处理器。

这表明,台式电脑与笔记本电脑开始正式的分野,朝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各自前行。

比如东芝T4900CT是最早搭载这款CPU的笔记本而闻名一时。

1994年9月,ThinkPad755cd由IBM推出,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

它配备了Intel486DX4(100MHz),标准配备8MB(最高40MB)内存,而硬盘容量则为810MB。

它采用的是彩色TFT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为640X480。

内置的CDROM为2X,整体重量为3.3公斤。

4、1995-1999:

笔记本零售市场开始逐渐成熟

1995年5月,作为TinkPad755系列升级版本TinkPad760CD问世了。

它采用IntelPentium90MHz处理器,8MB内存(最大扩充为40MB),采用1.2G容量的硬盘。

这是首次在笔记本电脑上采用了12.1寸SVGA(800X600)的彩色液晶显示器,整体色彩为6.5万,跟早期的彩屏手机类似。

不过这款液晶屏幕是IBM的日本合作伙伴东芝公司开发的,在当时是最大、最亮的液晶屏幕。

它属于IBM公司的高端产品,配备了4X的内置CDROM,16位声卡,整体重量3.4公斤。

1996年是笔记本电脑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VGA显示屏已经几乎不再采用,SVGA的显示屏被大量采用,同时已经开始有XGA的显示屏出现。

此外,硬盘的发展也推动了笔记本电脑的“瘦身”。

  

同年,英特尔正式开始笔记本电脑专用CPU的研制。

当时台式机的CPU都是采用0.8微米制造工艺生产的,笔记本电脑CPU就是在这个时候采用了0.35微米制造工艺生产,电压也因为英特尔采用VRT技术而降到3.3V,也是从这时开始笔记本电脑的CPU才真正地与台式机CPU划清了界限。

1996年4月,东芝公司发布Libretto20笔记本电脑。

它只有A4纸张大小,重量为840g,配备AMD486DX4(75MHz)CPU,内存为8MB(可扩展为20MB),采用2.5寸270MB的笔记本专用硬盘。

屏幕采用6.5万色的TFT彩色液晶显示器,大小为6.1寸。

内置的锂电池可以维持这款笔记本使用3-6个小时。

1997年9月,IBM公司在全球率先推出了配备14.1寸彩色液晶、DVD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770。

在当时,这款机器的问世意味着高分辨率大屏幕时代即将到来。

1998年,Intel公司的移动版PII/Celeron正试问世,这让笔记本的性能又一次得到了飞跃。

同年AMD也正式发布了它首个移动处理器MobileK6300MHz。

这时开始,我们就已经感觉到了两大处理器巨头的浓厚火药味。

5、2000-2005:

笔记本电脑性能质的飞跃

2000年1月,Transmeta带着全新架构的“Crusoe”处理器杀入了笔记本低功耗处理器市场,这无疑也就意味着将于Intel和AMD争夺市场分额,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又将兴起。

2003年1月8日,Intel发布了全新的笔记本电脑架构Centrino,即现在我们所说的迅驰平台。

该构架包括了代号为Banias的Pentium-M移动处理器、Intel855芯片组(代号Odem、Montara-GM)和一个支持802.11b/a的WLAN(无线局域网)以及Mini-PCI卡(代号Calexico)。

从此开始,笔记本电脑的平台化开始深入人心。

2002年7月,XentexFLIP-PADVOYAGER对笔记本电脑的新尝试,折叠笔记本第一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这款笔记本的屏幕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每部分都为13.3寸。

最神奇的莫过于它可以通过折叠将笔记本的面积压缩为原来的1/4。

尽管这个笔记本的推出并未受到市场的肯定,但我们发现,笔记的设计开始走向多元化。

2003年1月8日,Intel发布了全新的笔记本电脑架构Centrino,也就是现在说的迅驰平台。

Centrino构架包括了代号为Banias的Pentium-M移动处理器、Intel855芯片组(代号Odem、Montara-GM)和一个支持802.11b/a的WLAN(无线局域网)以及Mini-PCI卡(代号Calexico)。

从这开始,笔记本电脑的平台化开始深入人心;相关带动的还有无线网络的迅速普及。

2003年5月,日立公司将笔记本硬盘的性能和容量两方面作了进一步提升。

从此2.5寸硬盘的最快转速提升为7200rpm,最高容量提升为80G。

全面开启了笔记本存储的高容量与高速时代。

2003年9月,Sharp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可以显示3D图像而不需要3D眼镜的笔记本MebiusPC-RD3D。

通过“ParallaxBarrier”技术,在3D模式下他将产生左右眼不同的效果从而达到立体效果。

这款笔记本的配置在当时也相当的高,不过并非迅驰平台,采用MobileP42.8G处理器,512MB内存,60GB硬盘Geforce4440Go显卡以及DVD光驱,LCD为15寸XGA(1024X768)。

整体重量为4.6公斤,怎么说都是庞然大物。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的推出将笔记本的视觉体验上升到了从未有的高度。

遗憾的是,它也并没有受到市场的肯定。

2003年11月,全球的第一款64位处理器的笔记本在日本上市。

它配备了Athlon643200+,512MDDR内存,64G硬盘,康宝光驱,搭配了15英寸SXGA液晶显示屏。

另外使用的是威盛ApolloK8T400M芯片组,ATi笔记本专用显卡M9C(64MB显存)。

外形尺寸350×287x40.5mm,重3.18公斤,电池最久可使用2.5小时。

虽然它已经存在了移动PC的味道,然而它却首次向世人展现了64位持利器笔记本的动人魅力。

2005年1月9日,迅驰二代Sonoma平台正式发布。

SONOMA平台的一些技术的三大关键词就是FSB=533MHz、Intel915、NIC(NetworkInterfaceController)。

相关新技术支持的词汇还有SATA、DDR2、HDAudio、PCI-Express等等。

2005年4月20日,东芝发布20周年纪念笔记本产品--DynabookSSSX、DynabookSSS20。

这两款机型都采用东芝公司的新型材料为主板原料,大幅度减少了线路并提高速度。

其厚度仅为9.9mm,整体厚度为19.8mm,采用了华美的金属材质,最大待机时间长达5.4小时。

6、2006至今:

笔记本飞速发展的十年

2006年至今十年,笔记本电脑飞速发展。

尤其是许多新技术的推出,加速了笔记本升级换代的进程。

比如,2006推出了双核处理器和64位处理器,这使笔记本第一次进入双核时代。

再比如,2010年的TOCK时间,Intel推出代号为SandyBridge的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32nm制程——intel宣称,使用AVX技术进行矩阵计算的时候将比SSE技术快90%。

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全球市场萎靡,购买力下降,导致对笔记本电脑的需求有所减少,而且随着2010年苹果公司ipad的发布,平板电脑也在冲击着笔记本市场,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并不好过。

有人说未来笔记本会被平板电脑取代,我觉得不太可能,不过鉴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持移动设备功能的丰富,笔记本电脑的黄金时期确实已经过去了,不过我个人还是期待着笔记本电脑未来会有重新焕发的时期。

(该图为2016最新发布的ThinkPadX1Yog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