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职业高中哲学与人生高二德育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91296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谷职业高中哲学与人生高二德育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太谷职业高中哲学与人生高二德育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太谷职业高中哲学与人生高二德育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太谷职业高中哲学与人生高二德育期中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谷职业高中哲学与人生高二德育期中考试.doc

《太谷职业高中哲学与人生高二德育期中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谷职业高中哲学与人生高二德育期中考试.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谷职业高中哲学与人生高二德育期中考试.doc

太谷职业高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哲学与人生》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把答案写到相应的答题卡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是”字是指()。

A.客观实际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A.自己的体质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A.量力而行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

5.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

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

A.物质B.意识

C.社会D.精神

6、“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这句话说明()

A、学会哲学,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B、哲学是艺术的一个种类

C、哲学与生活相互作用、相互决定D、哲学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

7、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

A、有神论和无神论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8、“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B、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

C、要发挥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9、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况指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主要强调规律是()

A、发展变化的B、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事物发展过程自身固有的D、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10、“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A、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11、俗话说: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这说明()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按规律办事常常是事半功倍

D、人们办事有无成效,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12、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地区因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出现的一种全球气候异常现象。

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使它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引起了海啸、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这表明()

A、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完全是被动的

B、人不能利用和改造自然

C、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D、人的活动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13、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

这个观点表明()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14、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

A、能够改变环境B、有心理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D、能反映外部事物

15、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

A、能动地改造规律B、能动地创造规律

C、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规律D、能动地消灭规律

16、根据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是()

A、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

B、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一切从领导的决策出发

D、一切从书本出发

17、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在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这说明运动是()

A、普遍的、无条件的、绝对的B、普遍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C、普遍的、无条件的、相对的D、普遍的、有条件的、绝对的

18、“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所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

它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于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

“哲学日”的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表明

A.哲学来源于生活实际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抽象的世界观,也是具体的科学知识

D.哲学是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9.“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启示我们要坚持用(   )的观点看问题。

A.联系            B.发展      

C.矛盾            D.实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5、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7、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8、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9、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0、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三、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2、我们如何做到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3、什么是自觉能动性?

4、如何做到“自强自立创造人生”?

四、分析说明题:

(共30分)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古诗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10分)

2、30年前,小岗村18名农民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状,率先实行农业生产大包干,最终18户农民的想法转变成整个国家的希望。

进而确认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如今,农村改革又面临着如何适应较高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等问题。

但我们相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广大农民会继续从本地区实际出发进行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些方面?

(10分)

 

(2)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10分)

太谷职业高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哲学与人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A

C

D

B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A

C

C

B

A

B

B

B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2、我们如何做到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第一、做任何事情都要确立目标。

第二、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准备。

第三、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顺序。

第四、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

3、什么是自觉能动性?

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自觉能动性指的是人能动的反映世界,又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能力,既包括把客观的东西能动的反映于主观,也包括把主观的东西能动的见之于客观。

4、如何做到“自强自立创造人生”?

要创造自己的人生,就要学会独立生活。

要发挥自觉能动性,创造自己的人生,就要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要发挥自觉能动性,创造自己的人生,还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四、材料分析题:

1、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首诗经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

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大胆尝试参与民主管理的活动。

2、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