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精编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学生文化素质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0936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噶米精编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学生文化素质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噶米精编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学生文化素质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噶米精编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学生文化素质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噶米精编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学生文化素质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噶米精编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学生文化素质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噶米精编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学生文化素质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

《噶米精编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学生文化素质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噶米精编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学生文化素质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噶米精编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学生文化素质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

噶米精编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学生文化素质监测试题新人教版

农安县2016年度八年级历史文化素质监测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840年后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A.中国台湾被割占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出现了租界D.香港岛被割占

2.“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知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驳斥放弃新疆,力主收复失地,制定“先北后南”和“缓进速战”方针,挥师入疆的是()

A.林则徐B.曾国藩C.左宗棠D.李鸿章

4.“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

C.资产阶级的利益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5.1927年是国共两党关系发生重大转折时期.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271927年的是()

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井冈山会师④红军长征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

6.某初级中学八年级

(1)班同学为某期黑板报的

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

“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

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7.毛泽东曾说:

“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张之洞和张謇的共同点是()

A.都是洋务派的代表B.都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C.都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D.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8.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

()

A.宣传“尊孔读经”B.宣传维新变法C.宣传推翻清王朝D.宣传民主、科学

9.“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红军长征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10.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②③④

二、归纳列举题(15分)

11.19世纪7070年代以前世界政治领域形成了哪三股进步潮流?

请各举一例代表性事件。

(5分)

1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各个阶级领导的重大革命运动:

(4分)

(1)农民阶级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资产阶级①________②________。

13.挖掘旅游资源,发展地方经济。

写出下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3分)

中国革命“军旗升起的地方”________。

长征途中确立毛泽东为核心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地点________。

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________。

14.请写出与下列历史结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3分)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枪________.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

(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________.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和阶级斗争》是德国电视台拍摄的一部1010集纪录片,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了光明世界。

现在我们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材料三: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

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程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美国哈里森•李尔兹伯

(1)根据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工人阶级领导的第一次运动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当时中国文化界兴起了什么运动?

(1分)

(3)材料三中的这次“行军”反映了什么历史

事件?

行军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是?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作为青少年学生,你认为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分)

16.去年是中国抗日战争70周年。

材料一: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邻邦,然而,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材料二:

1919年《凡尔赛和约》规定将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给日本继承;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美国、英国、苏联、法国和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材料一“日本是我们最近邻邦……然而,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缘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日本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第一次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第二次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的《凡尔赛和约》引发了中国哪一历史事件?

1945年我国之所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分)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分)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2分)

(5)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2分)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抗争史。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追溯屈辱的岁月』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3分)

(2)在侵略者坚船利炮的震慑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请结合所学知识,把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分)

①使中国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

②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怀英雄之抗争』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写出两例中国军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

(1分)

『探究失败的原因』

(4)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一系列的反侵略战争中都失败了,你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2分)

18.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依据如图所示四幅图文材料,依次写出相对

应的运动名称。

(2分)

(2)图11所示的运动“自强求富”的手段是什么?

根本目的是什么?

(2分)

(3)图3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

这次运动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2分)

(4)图4人物领导运动主要宣传了什么思想?

列举陈独秀之外运动的代表人物。

(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840年后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B)

A.中国台湾被割占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出现了租界D.香港岛被割占

2.“迟至1863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知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是(A)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驳斥放弃新疆,力主收复失地,制定“先北后南”和“缓进速战”方针,挥师入疆的是(C)

A.林则徐B.曾国藩C.左宗棠D.李鸿章

4.“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D)

A.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

C.资产阶级的利益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5.1927年是国共两党关系发生重大转折时期.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271927年的是(A)

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井冈山会师④红军长征.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

6.某初级中学八年级

(1)

(1)班同学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

“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B)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7.毛泽东曾说:

“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之洞和张謇的共同点是(D)

A.都是洋务派的代表B.都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C.都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D.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8.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D)

A.宣传“尊孔读经”B.宣传维新变法C.宣传推翻清王朝D.宣传民主、科学

9.“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C)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红军长征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10.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C)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②③④

二、归纳列举题(15分)

11.19世纪7070年代以前世界政治领域形成了哪

三股进步潮流?

请各举一例代表性事件。

【解析】本题考查1919世纪7070年代以前世界政治领域形成的三股进步潮流以及代表性的事件.

【解答】1919世纪7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工厂和矿场中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劳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如,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发表等.同时资本主义

国家的掠夺,也加剧了殖民地人民和宗主国的矛盾,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如中国太平天

国起义;

印度民族起义等.一些国家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和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浪潮.1919世纪中期,俄国通过18611861年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南北战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故答案为: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运动;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8481848年欧洲革命;俄国废除农奴制;美国内战;日本的明治维新.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印度民族起义.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发表.

1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各个阶级领导的重大革命运动:

(1)农民阶级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资产阶级①________②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领导的重大革命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领导的重大革命运动.

【解答】

(1)根据已学知识可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的洪秀全领导了1851−1864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1899−19001899−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根据已学知识可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1)农民阶级--①太平天国运动;②义和团运动.

(2)资产阶级--①戊戌变法;②辛亥革命.

13.挖掘旅游资源,发展地方经济。

写出下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中国革命“军旗升起的地方”________。

长征途中确立毛泽东为核心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地点________。

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遵义会议、经济特区的建立等知识.

【解答】

据所学知,“军旗升起的地方”意思是中国的军旗首先升起的地方,有军旗是因为有军队,首先升起军旗的地方也是就首先创建军队的地方,19271927年88月11日,南昌起义是我过创建人民的开始,也就是说我国第一支军队创建于“南昌”,也是首先升起军旗的地方;长征途中召开的会议只有一次即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组织上和军事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有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会议地点是在遵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起步.1980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了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故答案为:

南昌;遵义;深圳.

14.请写出与下列历史结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3分)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枪________.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

(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南昌起义.

(2)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本题考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解答】

(1)根据所学可知,19271927年88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也由此被称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2)19271927年9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19281928年44月,朱德、陈毅率领起义军和湖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军会师后,创建的第一支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答案】

(1)南昌起义;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5.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和阶级斗争》是德国电视台拍摄的一部1010集纪录片,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了光明世界。

现在我们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材料三: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

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程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美国哈里森•李尔兹伯

(1)根据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工人阶级领导的第一次运动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当时中国文化界兴起了什么运动?

(1分)

(3)材料三中的这次“行军”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行军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是?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作为青少年学生,你认为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宪章运动.

(2)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3)本题考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4)本题考查长征精神.

【解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919世纪30∼4030∼4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由材料二“德、赛两先生”“陈独秀”判断是新文化运动.191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陈独秀、胡适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3)由材料三中“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程漫漫的撤退”,判断是红军长征.在红军长征时期,19351935年1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着长征中中国军民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等精神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宪章运动.

(2)新文化运动.

(3)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

(4)我们应该学习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努力学习,乐于奉献.(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抗争史。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追溯屈辱的岁月』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在侵略者坚船利炮的震慑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请结合所学知识,把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①使中国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的条约是________

②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___

『感怀英雄之抗争』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写出两例中国军民抗击外来侵略的

史实。

『探究失败的原因』

(4)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一系列的反侵略战争中都失败了,你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17.【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

(2)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军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

(4)本题主要考查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一系列的反侵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解答】

(1)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战争.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1840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破坏了我国的关税自主权和司法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给中国造成严重的危害,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如:

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太平军痛打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

(4)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一系列的反侵略战争中都失败了,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落后,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等.

【答案】

(1)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3)史实:

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太平军痛打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答出两个即可.

(4)根本原因:

制度落后,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主要原因:

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等

18.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依据如图所示四幅图文材料,依次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11所示的运动“自强求富”的手段是什么?

根本目的是什么?

(3)图3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

这次运动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图44人物领导运动主要宣传了什么思想?

列举陈独秀之外运动的代表人物。

【解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答】

(1)根据所学可知,“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的目的,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由此可知四幅图所相对应的运动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于是他们掀起洋务运动,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3)19111911年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4)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

191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以《新青年》为主阵地

,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答案】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手段:

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目的:

维护清朝的统治.

(3)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

专制).

(4)思想:

民主、科学.代表人物:

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