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喷油件检验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9069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胶喷油件检验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塑胶喷油件检验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塑胶喷油件检验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塑胶喷油件检验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塑胶喷油件检验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塑胶喷油件检验标准.docx

《塑胶喷油件检验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胶喷油件检验标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塑胶喷油件检验标准.docx

深圳市XXXXXX科技有限公司

主題:

塑胶及喷油件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ADS-IQC-QW005

版次

A/2

总页数

7

版次

日期

申请单位

制订/更改内容简述

A/0

2007-6-1

IQC

新制定

A/1

2011-5-6

IQC

内容修改

A/2

2015-4-11

IQC

内容修改

文控中心

XXXXXXX科技有限公司

主題:

塑胶及喷油件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版次

A/2

页数

7/7

1、目的

确定检验作业条件,确定抽样水准,明确检验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

2、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塑胶产品检验作业。

3、权责单位

本检验规范由品质部制定,所制定之规格,如有修改,须经制定单位同意后修改之。

4、应用文件

MIL-STD-105EⅡ抽样计划表、工程图纸、工程样板

5、检验仪器设备

99.5%工业酒精、标准光源灯箱、百格刀、3M600胶纸、中华牌2H铅笔、卡尺、显微镜。

6、检验标准

6.1采用MIL-STD-105EⅡ表,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

AQL订定为CR:

0、MA:

0.40、MI:

1.0

6.2有关抽样标准及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作修正。

7、定义

7.1测量面定义

A面:

暴露在外且客户正常使用中直接可以看到的表面,如:

面壳、顶盖;

B面:

暴露在外且在正常使用中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及配件的外表面,如:

侧壳、后壳;

C面:

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位置,如:

底壳、电池盒内、CD门仓内;

D面:

机内部或脚垫内。

7.2缺点分类

a.致命缺陷(CR):

制品不符合客户所在国环保法规要求(例ROHS、REACH等),可能对机器或

设备的操作者造成伤害、潜在危险性的效应,会导致与安全有关的失效或不

符合政府法规、影响机械或电气性能、产品在组装后或在客户使用时会发生

重大品质事件。

b.严重缺陷(MA):

性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但不至于引起危险或不安全现象;导致最终影响产

品使用性能和装配;客户难以接受或存在客户抱怨风险的。

c.轻微缺陷(MI):

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会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客户不易发现,发现后通

过沟通能使客户接受的。

7.3注塑件不良缺陷定义

缩水:

塑胶表面局部由于填充不足或注塑压力保持不够而形成的凹坑。

熔接线:

又称夹水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

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融合,而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

顶出痕:

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顶杆区域受到顶出力所产生的痕迹或凸起。

破裂:

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在塑料件表面的裂纹。

油渍:

在塑料件表面残留的油污。

翘曲/变形:

塑料件成型时由于受力不均或应力而造成塑料件的形变。

飞边:

由于注塑工艺或模具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划痕:

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塑料件表面线形划伤。

凹凸点:

由于模具的损坏等原因造成塑料件表面上出现的高低不平。

斑点:

在塑料件的表面和内部的细微颗粒或杂质。

7.4料件喷涂表面不良缺陷定义

颗粒:

又称尘点,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积漆:

在喷漆件表面上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龟裂:

漆层表面有裂纹现象。

桔纹:

在漆层表面出项桔子皮状皱纹。

透底:

在漆层表面局部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划伤:

在漆层表面有线状划伤现象。

剥落:

在漆层表面出现涂层脱落现象。

纤毛屑:

在漆层由纤维毛等物而产生的细小线状现象。

色差:

漆层颜色出现以标准色板或客户封样件颜色不一致的差异。

色泽差异:

漆层表面光泽度超出标准样品的光泽差异。

7.5装配组件不良缺陷定义

断差:

装配组合件装配后在接缝处配合而产生的错位。

缝隙:

装配组合件装配时的间隙超出标准间隙而产生的缝隙。

变形:

由于装配尺寸误差、毛边等原因而造成装配组合件变形现象。

8.检验条件

检验环境光源:

100W冷光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600mm~800mm,(照度450Lux~500Lux);

被检物表面与眼睛距离:

350~450mm

视线与被检物表面角度:

45±15°

检验时间:

≤5s~8s

检验员视力:

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

(1)喷涂件外观检查要求如下表:

D-直径、W-宽度、H-高度、L-长度、N-个数、DS-距离

【以下判定基准是以800mm²单位面积为参考判定】

序号

不良项目

A面

B面

C面

D面

1

点缺陷及颗粒

同色点

D≤0.4mm、N≤1;

D≤0.35mm、N≤2(且DS≥20mm)

D≤0.5mm、N≤1;

D≤0.45mm、N≤2(且DS≥20mm)

D≤0.6mm、N≤2(且DS≥20mm);

D≤0.5mm、N≤3(且DS≥20mm)

以不影响装配为原则

异色点

D≤0.35mm、N≤1

D≤0.45mm、N≤1;

D≤0.4mm、N≤2(且DS≥20mm)

D≤0.55mm、N≤2(且DS≥20mm);

D≤0.45mm、N≤3(且DS≥20mm)

D≤0.2mm、且DS≥10mm时可以忽略不计

2

硬划伤

(碰伤)

D≤0.3mm、N≤1

D≤0.4mm、N≤1

D≤0.45mm、N≤2(且DS≥20mm)

W≤0.2mm、L≤1mm、N≤1

W≤0.25mm、L≤2mm、N≤1

W≤0.3mm、L≤3mm、N≤2(且DS≥20mm)

3

细划痕

W≤0.25mm、L≤2mm、N≤1

W≤0.25mm、L≤3mm、N≤1

W≤0.25mm、L≤3.5mm、N≤1;

W≤0.25mm、L≤3mm、N≤2(且DS≥20mm)

4

批锋

不允许

H≤0.1mm且不影响装配

H≤0.2mm且不影响装配

5

纤维状毛絮

W≤0.2mm、L≤2mm、N≤1

W≤0.2mm、L≤3mm、N≤2(且DS≥20mm)

W≤0.2mm、L≤4mm、N≤3(且DS≥20mm)

6

缩水、夹水纹、开裂

参照限度样板

7

飞油

不允许

按限度样板接收

8

积油

按限度样板接收

9

顶高

不允许

不影响装配为原则

N/A

10

色差

按标准色板△E≤1或参照上下限度样品

11

光泽度

参照上下限度样品或者用光泽计60°角测量光泽,公差范围如下:

10°以下±2°,10°~60°±3°,65°以上±5°

12

透底

不允许

13

剥落

不允许

14

桔纹

不允许

15

喷油暴裂

不允许

16

阴影

不允许

17

不可去除手指印及油渍

不允许

(2)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D-直径、W-宽度、H-高度、L-长度、N-个数、DS-距离

【以下判定基准是以800mm²单位面积为参考判定】

序号

不良项目

A面

B面

C面

D面

1

点缺陷及颗粒

同色点

D≤0.4mm、N≤1;

D≤0.35mm、N≤2(且DS≥20mm)

D≤0.5mm、N≤1;

D≤0.45mm、N≤2(且DS≥20mm)

以不影响装配为原则

以不影响装配为原则

异色点

D≤0.35mm、N≤1

D≤0.45mm、N≤1;

D≤0.4mm、N≤2(且DS≥20mm)

D≤0.2mm、且DS≥20mm时可以忽略不计

2

硬划伤(碰伤)

D≤0.3mm、N≤1

D≤0.35mm、N≤1

以不影响装配为原则

W≤0.2mm、L≤1mm、N≤1

W≤0.2mm、L≤2mm、N≤1

3

细划痕

W≤0.25mm、L≤2mm、N≤1

W≤0.25mm、L≤3mm、N≤1

4

批锋

不允许

H≤0.1mm且不影响装配

H≤0.5mm且不影响装配

5

缩水、夹水纹、开裂

参照限度样品

不限

6

边拖花

参照限度样品

不限

7

翘曲

参照限度样品

不限

8

色差

参照限度样品

不限

9

顶白/顶高

不允许

不限

10

填充不足

不允许

不影响装配和功能时不限

11

银条/流纹

不允许

不限

12

烧焦

不允许

不限

(3)装配技术要求

A.组合件配合:

组合件配合接口断差<0.2mm,主底、主面配合间隙<0.25mm为合格,翻面、

翻底配合间隙<0.2mm为合格,运动部位不允许有干涉及阻力。

另:

当具体机型有要求时,按特殊要求处理。

B.变形度(平整度)

正常情况下≤0.5mm,当具体机型有特殊要求时,按特殊要求处理。

C.扣位强度:

组合件试装3次,垂直按压熔接线位置,扣位无变形及脆断现象。

D.熔接线强度:

对有明显熔接线的产品熔接线处作120°弯折,均匀用力,正反面各一次,不

破裂为合格。

(4)尺寸测量

严格按照研发发放的图纸,用卡尺、显微镜或投影仪测量产品的关键尺寸,并记录于来料检查

报告上,当非关键尺寸有要求时也要测量。

(5)喷漆特性测试

A.表面油附着力测试

用百格刀每隔1mm横竖各划11条,形成100个小方格,每条划线应深及表面涂层的底层;使用

毛刷把将划线处的喷漆粉屑清除干净;用3M600#胶纸完全粘合百格区,将胶带呈45°角撕

起,粘揭3次,每次使用新胶纸,要求小方格脱落面积不可超出1%。

B.喷漆硬度测试

用【中华牌2H】测试铅笔在涂层表面施加1000gf/cm²(+5/-15)的压力,45°角,均匀用

力划5条长5mm的线,露底材颜色的线≤1为合格。

C.耐醇测试

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9.5%),包在专用的500g砝码头上,以40次/分钟~60次/分

钟的速度,在20mm的行程,在测试品表面来回擦拭100个循环,试验完成后以油漆不透底(不

出底材)时为合格。

D.温度冲击试验

将样品放入温度冲击试验箱中:

先在-20℃±2℃低温环境下保持1h,在1minute内将温度切

换到60℃±2℃高温环境下保持1h,共做24个循环(48h),试验完成后,检查产品的外观,

并测试油漆的附着力、耐磨性。

结果判定:

产品外观无异常,油漆附着力、耐磨性合格。

E.以上可靠性测试的抽样比例如下

可靠性抽测数量

批量数

可靠性测试样品抽检数

1-500PCS

抽检测3PCS

500-2000PCS

抽检测6PCS

2001-5000PCS

抽检测8PCS

5001-10000PCS

抽检测12PCS

10001-20000PCS

抽检测15PCS

20001PCS

抽检测20PCS

9.包装检查

A.核实物料名称、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