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周教案反思.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0643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周教案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周教案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周教案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周教案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周教案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周教案反思.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周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周教案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周教案反思.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周教案反思

崆峒区西大街小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案

科目

数学

年级

单元

撰写人

曹淑萍

课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签阅人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法

教师讲授为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2分钟口算

50×3=700×4=40×5=200×6=

60×7=1000×2=3000×5=500×1=

二、估算

29+98=301+487=623-412=896-389=

三、提出问题。

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

内容:

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

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合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

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

要想知道250元够不够,就是要先算什么呢?

学生列出式子。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

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

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

我们可以列成8×29≈240。

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伸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

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师:

218估成220可以吗?

由于我们现在只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因此对于三位数要估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

如218估成200,389估成400.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同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师:

现在我们分组进行比赛,每组一道题,看哪一组先完成。

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

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修改或补充

红色第二个人用黄色

 

课后作业

1.估算

21×7≈

498×5≈

28×7≈626×3≈

198×6≈

397×3≈

506×9≈

特色作业

一个两位数与3的乘积大约是180,那么这个两位数可能是多少?

集体备课补充

冯淑梅:

由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要用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口算,因此新课前应该加以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刘云霄:

乘法的估算要用到加减法估算的知识,因此适当复习几道加减法估算对旧知识的迁移有好处。

摆娟:

对于70页例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想知道250元够不够,必须知道29个同学买门票共要多少钱?

学生据此先列出式子。

周克霞;对于拓展延伸中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学生可能会按照加减法估算的办法把218估成220,此处要对照说明目前学习的乘法中只能把三位数估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

焦华:

对于课前提出的4个问题,可以变换一下形式,如让四个大组开展比赛,各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过程。

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对加减法估算掌握的较好,因此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较顺利地自己找到乘法估算的方法;只是对于三位数乘一位数,一些学生将三位数估成了整十数,在强调之后掌握了正确的方法。

 

崆峒区西大街小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案

科目

数学

年级

单元

撰写人

曹淑萍

课题

 练习课

签阅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口算乘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法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指导学生实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略)

二、解决问题。

1.出示教科书p73第8题,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

2.出示教科书第73页第9题。

①先由一名学生读题。

②师:

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你会列算式吗?

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3.教科书p73第11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

4.出示教科书p73第7、10题

①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

②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③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

学生评议。

5.出示教科书p73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1.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修改或补充

红色第二个人用黄色

 

对于11题,现有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在班内交流。

教师引导:

根据乘法口诀,先想哪两个数相乘得24,再在其中一个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

课后作业

1.口算

2.200×8=800×9=

5×700=

28—40×0=

特色作业

自制口算卡片,同桌交换做。

集体备课补充

用绿色

课后反思

口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较容易地列出算式,计算时一小部分学生对形如500×8,600×5这样的题目仍然出错。

分别等于400,300.

崆峒区西大街小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案

科目

数学

年级

单元

撰写人

曹淑萍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签阅人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笔算的算理

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境图。

 师:

元旦到了。

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

他们

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

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

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

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师:

1、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

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

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4、全班汇报。

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三、介绍竖式。

12 。

因数        

×3 。

因数      

——               

36。

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

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小结(略)  

 

 

修改或补充

红色第二个人用黄色

一、学前准备

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比赛。

 

组织学生对各种算法讨论其适用性。

教师讲解:

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课后作业

列竖式计算

32×3=43×2=212×3=413×2=

特色作业

解决问题

修一条长400米的路,每天修112米,修了3天。

(1)已经修了多少米?

(2)还剩多少米?

集体备课补充

用绿色

课后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自主思考,提出了多种算法,如根据乘法的意义;分解组合;图解法等。

最后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边计算,边让学生口述算理,学生对算理掌握的较好;个别学生,计算时把相乘做成了相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