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899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

大师画我也画

重难点或关键

欣赏大师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

绘画风格的把握及运用。

目标要求

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著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并通过学习欣赏进行创作。

 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又一种认识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喜爱绘画艺术。

时间

第三周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大画家,他的名字是?

凡•高。

  今天我们就绪认识几位艺术大师。

出示课题:

大师画我也画。

  三、新授

  1、欣赏大师作品。

  2、让学生谈一谈欣赏后的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艺术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达的?

  3、你喜欢哪幅画?

为什么?

  4、绘画大师凡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

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凡高画出的星星好象在天上旋转,留下一条条的轨迹;毕加索从多角度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结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

  5、小组讨论:

  毕加索画中人物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

凡高的《星月夜》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给你什么感受?

  5、学生创作

  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这样的表现方法画一幅画。

  6、教师小结

课题

放学了

重难点或关键

重点:

人体的各种动态特点。

难点:

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目标要求

知识目标:

通过这幅创作画,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能力目标: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时间

第四周

一、导入

启发同学谈:

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最爱干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

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学的动作。

教师可以示范,同学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办法解决。

2、欣赏课本上的照片,讨论照片上的活动内容。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

4、欣赏作品:

画面画了什么内容?

怎样去表现的?

教师总结:

人物动态:

小作者画的动作都不是简单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说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

背景:

有复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练的。

复杂的背静可以把环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简单的背静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三、作业提示

1、主要人物要突出,画得较大。

2、画面画得不宜太复杂。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

 

课题

设计生活标志

重难点或关键

重点:

通过欣赏生活标志图例,了解标志的艺术特色,学习设计适用的标志,尝试用多种表现形式设计制作标志。

难点:

标志的图案造型要生动、简单、寓意明确、色彩醒目。

目标要求

知识目标: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理解它的造型特点、色彩和所表达的含义。

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

 情感目标:

欣赏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标志用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

时间

第五周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学校的校徽,请学生欣赏。

说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标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按名称、特征、意义及作用进行分类:

天气标志、安全标志、生活标志、交通标志、体育标志、包装标志等。

2、出示课题:

设计生活标志。

(标志是由形象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图形代表语言。

三、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标志有哪些种类?

(2)标志有哪些用途?

(3)标志有几种表现形式?

符号、图形

2、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标志的资料,共同欣赏,进行分类,说说它们的含义。

3、欣赏课件,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标志的特点和作用。

小组讨论我们的学校都需要什么样的标志?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生活标志。

五、小结

组织交流。

把设计制作好的标志做成头饰进行展示,明确标志的含义。

六、课后拓展

 在以后的生活中看一看还有哪些生活标志,你可以继续收集和设计。

 

 

课题

生命之源——水

重难点或关键

重点:

通过收集资料、相关图案、版面设计,学习有主题宣传小报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

主题突出与布局的设计。

目标要求

知识目标:

学习设计制作有主题小报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制作队报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对水资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号召大家平时在生活中要珍惜水和节约用。

时间

第六周

一.   课前收集

1、查一查我国的节水标志含义是什么?

“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各是哪一天?

 2、收集有关地球水资源的资料和我国目前水资源的情况。

二、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三、讲授新课

1、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

(1)播放课件:

了解水的作用、水资源现状。

(2)提出问题:

你能想象吗,假如没有水,地球将是什么样?

(3)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

(4)小组讨论:

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2、欣赏有关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和艺术作品。

3、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4、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

激发创作灵感。

小报的组成包括:

(1)主题:

文字清晰、醒目、突出。

(2)装饰图案:

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3)文字介绍:

内容具有科学依据、真实、概括。

 

课题

材质的美 

重难点或关键

重点:

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学习观察作品、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大胆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

不同材质的作品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和感受。

目标要求

知识目标:

能从材质、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力目标:

欣赏了解运用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了解古代艺术的情感。

时间

第七周

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1、欣赏课件,感受生活中不同材质的艺品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出示课题:

材质的美感。

三、讲授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陶器、玉器、石雕等工艺品,不仅雕刻技艺精

湛,造型优美,各有民族特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

欣赏课件。

1、玉器

汉代由于出产玉石的西域通道畅通,玉料来源增多,玉品的琢制与使用更为普遍。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器发展的强盛时期。

许多玉器近似石雕风格,制作非常精致。

人物、动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对象的精神世界,对其形体采取夸张手法以突出关键部位,使用较密集的阴线装饰细部,类似绘画上的铁线描,注重起伏,使玉器浑厚自然,气韵生动。

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我国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现始,一直不间断地绵延发展了七千余年。

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之所以久远,除因玉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先进、造型美观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国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2、石材

《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

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

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蕴含着力量。

马腿粗壮结实,四足踩踏着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

挣扎的匈奴人露出绝望的神色,形容委琐,面目可憎。

马腿如四根巨柱,与马身浑然一体,显得坚实稳固。

作者运用了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造型古劲朴拙,风格沉着浑厚,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之极具艺术感染力。

 

课题

用彩墨画鱼  

重难点或关键

重点:

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一种特殊变化,鱼的变形手法和鱼鳞的排列。

难点:

特殊技法的运用。

目标要求

知识目标:

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画。

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并添加简单的环境。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

情感目标:

喜爱中国绘画。

时间

第九周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中国画彩墨作品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1、练习用笔、用墨。

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

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

3、鱼鳞部分的图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4、想一想,艺术家是这样画的。

运用了哪些技巧。

5、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6、作业要求:

一彩墨的形式,运用多种技法,大胆用笔用墨,合作画一幅中国画----鱼。

7、教师辅导:

技法的体验与运用。

 

课题

学画农民画

重难点或关键

重点:

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

难点:

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根据想法进行改画、添画。

目标要求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课本的图版和美术作品,了解农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改画、添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时间

第十二周

一、学生自由欣赏:

提示:

课本上的农民画中内容你可曾见过?

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哪一件最美?

导入本课的教学目的,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欣赏农民画。

农民画多是以日常劳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为题材进行创作的。

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他们在劳动、生活之余以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去创作。

广大农民富而求乐、富而求美。

浓烈浑厚的用色是他们的审美意识,是他们追求健康、丰富的现代美好生活的强烈反映。

这些农民画的创作既具有我国古老民间艺术的形式风格,又毫不显得陈旧与俗气,它大胆、单纯=朴素、粗犷=情真,与现代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

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多以各地各民族的风情、习俗、传说,以有他们的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

同时新的生活变化也渐渐出现在他们的画面中。

课本中的农民画选题也很丰富:

农家的爷孙情、有趣的斗鸡、寓意年年有余的收鱼场面、月下的老少闲情、放牛娃眼中的世界……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是这些作者独特的自由艺术构思,大胆自信的画风,强烈鲜明的用色、饱满的构图、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摄取美的画面和敏锐观察力。

从这引起具有乡土风味和劳动人民特有的心灵气质的画面,从这些粗放、有力、刚健的艺术特色的画面,欣赏这些农民画,我们体味了作者的感情,受到了健康向上的美的陶冶。

三、探究实践

1、 谈谈自己喜欢的一幅农民画。

2、 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画、添加等。

3、 要求:

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

四、评价展示

1、 学生展示自己优秀的美术作品

2、 谈谈自己对农民画的理解怎样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当中。

3、 收集更多的优秀农民画作品并不断研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小结

 

课题

艳丽的大公鸡

重难点或关键

重点:

学习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难点:

冷暖对比和冷暖搭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