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立井作业规程.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8904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风立井作业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回风立井作业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回风立井作业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回风立井作业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回风立井作业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风立井作业规程.doc

《回风立井作业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风立井作业规程.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风立井作业规程.doc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工程名称

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回风立井扩掘工程。

二、用途

担负惠阳煤业矿井全部回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

三、回风立井特征

井口坐标:

x:

3923915.329y:

1962729.524;

井口标高:

+670m;

井底标高:

+620m;

井筒垂深:

50m;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回风立井自2010年月开工,预计2011年月竣工。

第二节依据

本作业规程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惠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和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地质报告进行编制。

第二章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

一、地理位置

本井田位于阳城县南7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3′18″—112°25′44″,北纬35°22′7″—35°23′16″。

井田西南紧靠阳济公路。

井田属沁水煤田南部。

本规程开凿的回风立井位于主斜井东南245m处,为扩掘井筒。

二、地质构造

井田内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局部被第四系黄土覆盖。

据整合地质报告,井田构造简单,总体呈现为小型宽缓的向斜,轴向东西向,北翼地层倾角3°—4°;南部较缓,倾角1°左右,井田内无断层,陷落柱,构造总体属简单类型。

三、水文地质情况

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南部,地貌类型属侵蚀低山丘陵区,井田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冲沟发育,井田内无其它大的地表河流,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

雨季时节,沟谷有短暂洪流出现,流径不长。

矿井充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量极少,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第三章回风立井开凿位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回风立井的位置及特征

回风立井井口坐标为x:

3923915.329,y:

19627295.524;

回风立井井口标高:

+670m;

回风立井井底标高:

+620m;

回风立井井深:

50m

回风立井井筒直径(净):

4.5m;

回风立井井筒直径(毛):

5.5m/4.8m;

回风立井断面(净)15.9m2,井筒毛断面23.74m2/18.09m2。

(附:

回风立井断面特征图)

第二节支护设计

1、表土及基岩风化带段的支护:

采用混凝土砌碹支护,砼标号不低于C30。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施工时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35D(D为搭接钢筋直径)。

2、基岩段支护:

采用锚网喷浆支护。

锚杆体采用20#,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长度2000mm,杆尾螺绞均为M22mm。

托板规格为130×130×8mm,锚杆间排距均为800mm。

铺设菱形金属网,材料为10#铁丝,网孔规格为80×80mm。

3、混凝土比例:

喷射混凝土配比为水泥:

砂子:

石子=1:

2:

2。

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号。

石子粒径不大于15mm。

4、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20mm。

第三节支护工艺

一、支护材料

1、锚杆及锚固剂:

锚杆采用20#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长度2000mm。

每根锚杆均用2卷树脂锚固剂固定,锚固长度不少于700mm,锚杆外露长度30—50mm,托盘规格为130×130×8mm;树脂锚固剂直径25mm,每块长度350mm,锚固剂为中速。

锚杆均使用配套标准螺母紧固,每根锚杆锚固力不小于70KN。

2、网采用10#铁丝制作,网孔为菱形,规格为80×80mm,网要压茬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80mm,相邻两块网之间要用14#铁丝连接,连接点要均匀布置,间距200mm。

3、喷射混凝土必须采用标号不低于425号水泥,砂为纯净河砂,石子粒径不大于15mm,石子过筛,并用水冲洗干净。

混凝土配比:

水泥:

砂子:

石子=1:

2:

2。

速凝剂型号为J85型,掺入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2%—3.5%,喷淋水区时可酌情加大速凝剂掺入量,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

二、锚杆安装工艺

1、打锚杆眼

打眼前要先对井壁的活矸、危石进行清理,然后按照锚杆间排距800mm的要求进行打眼,锚杆眼要垂直于井壁,眼向误差不大于5°。

锚杆眼深度要与锚杆长度相匹配,严格按锚杆长度打锚杆眼,深度1.9m。

2、安装锚杆

安装前应将眼孔内的积水、岩粉用压风吹扫干净。

吹扫时,操作人员要站在孔口一侧,眼孔方向不得有人,然后将2块树脂锚固剂送入眼底。

随后将锚杆插入锚杆眼内,使锚杆顶住树脂锚固剂,外端头套上螺帽,用带有专用套筒的锚杆安装机卡住螺帽。

开动锚杆安装机,使锚杆安装机带动杆体旋转将锚杆旋入树脂锚固剂,对锚固剂进行搅拌,直至锚杆达到设计深度,方可撤出锚杆安装机,搅拌时间在30—35秒。

此后,卸下螺帽,挂好网,上好托盘,拧上螺帽。

12分钟后,拧紧螺帽给锚杆施加一定预紧力,拧紧力矩不小于120N·M,锚杆盘要紧贴岩面。

三、喷射混凝土

1、准备工作

(1)检查锚杆安装和网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清理现场,接好风,水管路,输料管路不得有急弯,接头要严密,不得漏风,严禁将非静电的塑料管作输料管使用。

(3)检查喷浆机是否完好,并送电空载试运转,紧固好摩擦板,不得出现漏风现象。

(4)喷射前必须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在井壁四周拉绳安设喷厚标志。

(5)喷射人员要佩带齐全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

2、喷射混凝土的工艺要求

喷射顺序为从下到上,喷枪头与受喷面应尽量保持垂直,喷枪头与受喷面的垂直距离以0.8—1m为宜。

人工拌料时,采用潮拌料,水泥、砂和石子应清底翻拌三遍,使其混合均匀。

喷射时,喷浆机的供风压力为0.4Mpa,水压应比风压高0.1Mpa左右,加水量凭射手的经验加以控制。

喷射过程中应根据出料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给水量,保证水灰比准确,要使喷射的湿混凝土无干斑、无流淌、粘着力强,回弹料少,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50—70mm,并要即使复喷,复喷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应用高压水重新冲洗受喷面。

3、喷射工作

喷射工作开始前,应首先在喷射地点铺上旧胶带,以便收集回弹料,回弹料不得超过15%,若喷射地点有少量淋水,可以适当增加速凝剂掺入量。

喷射工作结束后,喷层必须连续洒水养护28天以上,7天以内每班洒水1次,7天以后每天洒水1次。

一次喷射完毕,应立即收集回弹物,并应将当班拌料用净。

当班喷射工作结束后,必须卸开喷头,清理水环和喷浆机内外部所有灰浆和材料。

回弹料要及时收集,可掺入料中继续使用,但掺入量不超过30%。

开机时,必须先给水,后开风,再开机,最后上料;停机时要先停料,后停机,再关水,最后停风。

喷射工作开始后,严禁将喷射枪头对准人员,喷射中突然发生堵塞故障时,喷射手应紧握喷头,并将喷口朝下。

4、喷射质量

喷射前必须清洗岩面,清理浮岩,喷射均匀,无裂隙。

第四章施工工艺

根据井筒工程技术特征,确定采用如下机械化配套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井架:

简易凿井井架

提升:

采用单钩提升。

采用JTKB-1×0.8m绞车提升,简易罐笼上下人,吊桶出渣兑料。

凿岩:

YT-28风钻打眼,高威力水胶炸药,长脚线毫秒延期电雷管,中深孔光面爆破。

装岩:

出矸采用人工装罐,地面翻矸落地,铲车配自卸式汽车排矸。

支护:

井口附近设集中搅拌站,一台JS—350搅拌机搅拌砼。

表土段采用溜灰管下放砼,装配式金属模板砌壁,基岩段采用PZ-5B型混凝土喷射机在地面进行喷浆,通过溜灰管直接进行井下喷浆。

通风:

采用FBDNo5.6/2×11型局扇2台,¢600mmPVC阻燃性风筒压入式通风。

压风:

GA110—8.5型空压机集中供风。

排水:

采用MD46-45×3型水泵排水。

二、表土段施工

为满足封口盘和吊盘吊挂的安装需要,在施工准备期间完成井筒掘砌20m,其施工顺序为:

(1)先施工10m井筒。

(2)安装封口盘和吊盘,利用封口盘和已形成的提升系统进行井筒施工,掘砌井筒至井深20m。

(3)安装各种悬吊设备、管线及其它凿井设施达到正式施工要求。

表土段施工采用人工配合风镐、铁锹等工具掘进,土石自行落地,采用1.0m装配式金属模板砌壁,溜灰管下放砼。

井筒施工20m后,完成井筒内各种凿井设施安装后,即可进入井筒正式施工。

风硐及安全出口采用明槽开挖的方式进行。

明槽开挖方式同主副井井筒明槽开挖施工方法相同。

三、基岩段施工

1、凿岩:

采用多台YT-28型风动凿岩机、Φ22mm中空六角钢L=3.8mm钎杆,Φ42mm“一”字型钻头,同时钻眼作业,炮眼深度2m。

钻眼前,要检查围岩,处理掉活矸、浮石后,由验收员画出巷道掘进轮廓线,严格按爆破图表布置炮眼。

钻眼时,要划分好区域,做到定钻具、定人、定开眼顺序,不准交叉作业,严格按标定的炮眼位和爆破说明书规定的炮眼角度、深度、个数进行钻眼,凡出现不合格的炮眼,必须重新钻眼补打,钻眼要求做到平、直、准、齐。

2、炮眼布置

本回风立井是在原井筒的基础进行扩掘施工,在爆破作业上不考虑掏槽问题,主要是进行辅助眼和周边眼的钻爆。

(1)辅助眼(崩落眼):

在回风立井作业中布置一圈炮眼,与周边眼距离满足光爆层要求,距离为700mm;按同心圆布置,眼距为800mm左右,眼深在2m左右。

(2)周边眼:

周边眼中心必须布置在掘进断面轮廓线上,眼底应稍向轮廓线外偏斜,不超过50mm,眼距为500mm,眼深在2m左右。

3、装药联线及放炮:

装药:

装药前必须用压风吹净炮眼中的岩粉及杂物,清理干净炮眼周围的碎石、杂物等,炸药要装到眼底,药卷间要紧密接触,孔口炮泥要充填好,周边眼炮泥长度不少于1000mm,其它炮眼要充实填满。

装药时要定人,统一指挥,按爆破图表要求进行装填药卷。

采用反向连续装药结构,自井筒中心向外逐圈起爆。

所有炸药、雷管事先必须检查,对过期失效等质量不符和要求的严禁使用。

联线:

采用大并联联线方式,放炮电源380v交流电,井筒中敷设一趟放炮专用电缆,井口棚外设放炮开关。

装药工作开始之前,要切断井下一切电源。

联线时,雷管脚线、工作面基线、放炮母线、放炮电缆间相互接头要紧密联接,母线与电缆联接前,对工作面整个联线必须逐一检查,确保无误。

放炮:

放炮前,要将工作面机具、设备提至安全高度,人员全部升井,全部人员撤至安全距离20米以外,放炮员大呼数声警号后,方可起爆。

回风立井爆破原始条件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岩石硬度

f

4-6

4

凿岩机台数

3~4

2

涌水量

m3/h

≤4

5

炸药直径

mm

35

3

掘进断面

m2

9.14

6

雷管

34

爆破参数表

炮眼

名称

数(个)

眼深(m)

眼距

(㎜)

炮眼

角度(°)

装药量kg

雷管段号

爆破次序

装药方式

封泥

长度

联线方式

水平

单孔

辅助眼

1-20

20

2

700

90

90

0.3

6

1

1

1m

周边眼

21-50

30

2

500

90

90

0.2

6

3

2

合计

50

12

预期爆破效果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炮眼利用率

%

89

5

每米巷道炸药消耗量

Kg/m

6

2

每循环工作面进尺

m

2

6

每循环炮眼总长度

m

100

3

每循环破岩实体

m3

22

7

每立方米原岩雷管消耗量

个/m3

2.27

4

单位原岩炸药消耗量

kg/m3

0.54

8

每米巷道雷管消耗量

个/m

25

3、排矸

前期采用爆破后自动填入原井筒内,待原井筒填满矸石后采用人工装岩,绞车提升。

4、永久支护

支护采用锚、网、喷,Ф20×2000mm树脂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10号铁丝网,网格80×80mm,喷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