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改变教学模式-处处渗透生命教育.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881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刻改变教学模式-处处渗透生命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深刻改变教学模式-处处渗透生命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深刻改变教学模式-处处渗透生命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深刻改变教学模式-处处渗透生命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深刻改变教学模式-处处渗透生命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刻改变教学模式-处处渗透生命教育.doc

《深刻改变教学模式-处处渗透生命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刻改变教学模式-处处渗透生命教育.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刻改变教学模式-处处渗透生命教育.doc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深刻改变教学模式,处处渗透生命教育

--我对构建生命化英语课堂的理解与探索

威海工业新区苘山中学刘素英

有专家说,“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因此,新课改明确提出必须关注教学主体的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意义,构建生命化课堂,应立足于生命教育来进行。

那如何构建生命化英语课堂呢?

我主要从课堂教学和课堂教育两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以下是我的一些理解和做法。

一、丰富灵活,深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倡导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该怎样把这些生命化课堂的理念落实到英语课堂上呢?

1.执行课本设置,实现学为主体。

首先,我仔细研究了新教材。

我发现新课标下的Goforit教材本身的设计就非常好地渗透了生命化课堂的理念。

当你每翻开一个新的单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精美的插图。

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然后根据单元内容进行describethepictures以及pairwork。

接下来一般是listenandnumber,listenandmatch,orlistenandfillintheblanks,即一系列的听力活动。

然后就会有reading(阅读),playgames(游戏),groupwork(小组活动),writing(写作),exercise(练习),justforfun(开心一刻)。

等等。

生命化课堂应该是丰富的,包括活动的丰富,语言的丰富,信息的丰富,方式的丰富。

而Goforit教材就像一套丰富的大餐,既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也直接设计好了丰富的活动形式。

但是,有的老师翻看了新教材之后就说:

“真罗嗦,就教了一个句型还用进行那么多活动?

我们把这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提炼出来好好讲一讲,再多做题就行了。

”这就体现了典型的“老师讲,学生听”“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旧教学模式,完全摒弃了新课本为学生准备好的活动大餐。

所以作为英语老师,首要任务就是转变思想,能认识到新教材的科学性,顺应课本设置,认真执行课本活动,把自己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知识建构的引导者、组织者,把单向传递、独白式教学转向交往对话式教学,把自己占用过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允许学生有机会参与和体验课本上的那些活动,实现“学为主体”。

那么我想,我们的英语课堂就大部分是生命化课堂的模式了。

2.创设更多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除了课本上的模式之外,我们还可以设计更多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使用英语,进一步实现“学为主体”。

例如口语训练的设计。

课前五分钟,除了可以让1-2个学生到台前做一个dutyreport外,也可以让学生作抽签式语段表达。

教师把很多口语题目写在很多纸条上。

口语内容可以是以前学的,也可以最近学的。

例如:

Tellmesomethingaboutyourfamily.

What’syourfavoritesport/food/festival?

Describeapersonyoulove.

HowdoChineseusuallycelebratebirthday?

再把纸条都放在一个大纸盒内,让学生轮流上台抽取纸条来谈论。

还有其他一些活动也比较容易操作的,例如对话表演,调查报告,推介新书、新电影、旅游城市,交流学习方法、生活烦恼等等。

注意这些活动的内容必须是贴近学生生活的。

活动之前,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语言帮助,如本话题所需的一些句型或短语。

教师还可以开动脑筋,从生活中寻找挖掘和搜集更多的教学材料引入教学活动中。

例如,老师或学生的家庭照片,旅游照片,明星的张贴画,报纸,磁带,VCD片,从网络下载的歌曲、电影、动画视频、习题、课件等,还有一些学英语的网站。

3.小组合作,培养自主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以往的师生关系,更新了课堂模式,能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协作能力和自主能力。

小组的活动内容有很多。

例如小组预习。

每一单元的生词,对话,课文都可以教由小组预习,不会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解决,不会的问题由组长汇总报告。

又如小组竞争。

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值日报告、抢答问题、对话表演、单词默写、课文朗读、书法展示、课堂小测等竞赛,能使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活动面增大,学习的效率有很大提高,并且能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二、春风化雨,处处渗透对生命的教育

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师应从思想上真正地顾及到学生多方面的成长,真切地关注学生生命活动的多方面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对学生的生命成长高度负责。

有了这些理解之后,我渐渐发现,其实在我们的课堂活动中,几乎时时处处都能对学生进行这种生命的关爱和教育。

我对自己的做法总结如下;

1.重视对学习动机的教育

在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英语课上,我没有急于让学生打开课本开始学习ABC,而是向他们介绍了英语这一门语言在世界上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国家在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又是如何需要外语人才;每一位同学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又将如何需要英语这一工具。

学生被我旁征博引的演说深深吸引。

他们瞪大的眼睛和鸦雀无声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已经懂得了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了,他们已经建立了明确的学习动机,这一动机将给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2.重视对习惯的培养

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明确回答:

在幼儿园里学到的一些良好习惯是他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可见,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成功,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意义。

因此,我在英语课堂上很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

这些习惯包括:

物品摆放整齐。

桌箱内不允许有垃圾。

桌面上的书不许超过5厘米。

卷子不许夹在课本里,应该用夹子另行整理。

坐姿要端正,保证骨骼的良好发育,养成端庄的气质与仪表。

必须用红笔订正错题。

必须设立记录每天作业的小本子。

书写英文字母时要写满中格。

每一页的作业都要条理清晰,版面美观。

朗读时要声音响亮,充满自信。

默读时要保持沉默,不许小声咕噜…这些习惯看起来渺小而微不足道,但其实,却包括了智慧型习惯,社会型习惯。

这些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必定给他们今后的成长带来良好而深远的影响。

这不就是关注生命的教育吗?

3.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为什么后者更好呢?

因为它关注了个体今后的发展,成全了生命的生成性。

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我比以前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

例如,学单词始终是英语学习的头等大事,也是令学生头疼的一件事。

因此,我就向学生授以“锦囊妙计”:

第一条,总结与熟记字母组合的发音;第二条,及时复习。

第三条,自制单词卡片,循环复习。

第四条,横向联想其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同类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了真正理解第二条里所包含的遗忘规律,我特意给学生打了这样一个比方:

你们看见过瓦匠抹墙吗?

新鲜稀溜的水泥刚被抹到墙上时,粘得很不牢固,会噼里啪啦纷纷掉落,瓦匠会赶紧用瓦刀再抹一下,掉得少了,瓦匠又及时抹上第三刀,第四刀,就几乎都能粘在墙上了。

记忆单词也是同样道理,对于你们新学的单词一定要及早复习,及时巩固,才不会纷纷遗忘。

推而广之,你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这样,要及时复习。

有了这个比喻,学生很好地理解了遗忘规律,也深深懂得了及时复习的必要性。

这样的学习策略对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都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4.重视捕捉动态的教育契机

作为一名能关注到学生生命发展的教师,就应该用一双慧眼去看到,课堂上的教育资源无处不在。

稍纵即逝的生成性目标与事先预备的预设性目标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宝贵。

例如,在学期初的几节英语课上,到表演对话时,只有寥寥几人敢举手。

这时,我没有急于往下推进课堂进度,而是趁机插入了一段要“敢于表现自我”的教育:

“现在的社会不提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生存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等着别人发现你是人才这个过程或许太漫长了,我们等不起,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抓住机会,充分展示你的才华和魅力。

用出色的工作能力,吸引别人及早关注你,给你发展的机会。

乐于表现自己的人会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这番教育虽然耽误了一点课堂时间,但效果立竿见影,举起的手臂像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

而且,出人意料的是,经过这次教育,开始有人主动帮老师拿教具,帮课代表收发作业,还有人不是班干部也大胆对班上的不良现象提出制止。

这真是莫大的收获啊!

还有一次在英语课上,我抓住机会进行了一次“创新”教育。

在学习六年级上册unit2时需要表演这样一个对话:

What’sthisinEnglish?

It’sabook.

Spellit,please.

B-O-O-K

叫了五组同学起来表演,都很顺畅熟练,但他们不是谈论book,就是谈论pen,千篇一律。

于是我说:

“动脑筋想一想,你身边好多物品的英文名称都学过,看谁编的对话最新颖。

”于是第二轮表演中出现了eraser,sharpener,backpack,甚至还有dictionary,jacket等非常丰富的物品。

这一次我评论到:

“这次大家都很新颖。

但是你们听出来哪一组有点别人没有的句子吗?

”很快有人高喊:

“敏那组。

她说了一个Excuseme.”我说:

“对啊。

打扰别人时先说Excuseme.用在这里多么恰当啊!

希望大家也能把以前学过的英语恰当地编入你的新对话中!

”经过我的提示,有的同学编入了“Howareyou?

”的问候语,有的同学编入了”Nicetomeetyou”的寒暄语,有的同学编入了“Thankyou”的感谢语,有的同学编入了“bye-bye”的道别语。

在所有同学都能把这些编入他们的对话之后,我又特别表扬了某组同学说:

“大家表演得都很棒,但是姜子涵组又略胜一筹。

因为他们有握手的动作,使他们的对话显得多么热情和自然啊!

”就这样,在我的层层启发下,同学们不断创新,把一个小小对话不断推向完美。

更重要的是,他们似乎恍然大悟:

要勇于创新求异,有创新才会有更好!

我想,在这堂课上,同学们对这个道理的领悟远远比他们学到的那个小对话更有意义。

生命化课堂活动是层层深入的。

教学过程用比喻来说,不是到处挖坑,而是着力打井,打出一汪清泉,滋养生命。

所以,我们要善于捕捉和运用课堂上这些有价值的动态教育资源,提高生命的素质。

5.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帮扶

生命化课堂上,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关爱,得到激发和发展,每一个生命成长的愿望都应该得到满足。

尤其对那些弱势群体,应给予更多帮助。

我的做法就是,一方面多指导其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多疏导教育其心灵。

例如对于后进生,我首先教育他们要有人生理想,要有短期目标。

然后教育他们不耻下问:

“问老师,不怕老师批评你上课不专心听讲;问同学,不怕同学嘲笑你愚笨。

甚至去问那些学习比你差的同学,只要能把这个问题搞懂就行!

不拘形式,为我所用!

这样,还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欣赏,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

对于的确跟不上甚至想放弃学习的同学,我就对他们进行“尽我所能,今生无悔”的教育。

我给他们列出了这样一道数学算式:

10+10+10+……=10000

9+9+9+9+…….=9000

8+8+8+8+……=8000

……..

5++5+5+……=5000

……..

1+1+1+1+……=1000

0+0+0+0+……=0

瞧:

有的同学一天学到了10点知识,1000天后他们收获了一万点知识。

有的同学能力弱些,每天只收获了5点知识,1000天后他们收获到了五千点知识。

就算有的同学能力很弱,每天只收获了1点知识,但是一千天后,他依然收获了1000点知识。

最可怕的是每天收获是0的同学,过了一千天后他的积累依然是零!

0和1的差别本来不大,但是0和1000的差距何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