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8006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弯新月升起了,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B.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C.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D.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是不是出现敲击声。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硅谷的创始者之一肖克利与他八个学生意见不和,八位年轻人毅然与这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分道扬镳,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成立了柴德费尔德公司。

B.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昨日发表文章称,随着楼市和股市的强劲反弹,结构性泡沫浮现的风险也与日俱增。

C.南通借助上海世博会平台,大力推广展示各方面成就的举措初获成效,各省市的旅游者纷至沓来。

D.2010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老百姓“看得起病”的愿望终于可以如愿以偿。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消息,消息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B.《芦花荡》是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其作者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C.雨果,法国作家,他愤怒的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D.《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北宋著名诗人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现存诗作近万首。

二、现代文阅读

克隆猴“中华”姐妹要火!

中国这次又跑在世界前面

北京时间2018年1月25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

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12月5日,妹妹“华华”也顺利诞生。

除了个头略有差异,“姐妹”俩几无分别。

2000年1月,美国科学家宣称第一次成功地克隆出灵长类动物——克隆猴“Tetra”。

当时的克隆猴采用了胚胎细胞克隆的技术。

科学家反复实验13次,只有“Tetra”在胚胎分裂157天后幸运地降生。

不过,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未被攻克。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强率领的团队,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地突破了这个生物学前沿的难题。

“中中”和“华华”的基因,来自同一个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

科研人员提取了这个猕猴胎儿的部分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若干个“摘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结果产生了基因完全相同的后代,这个过程也就是克隆。

【体细胞克隆猴的重要意义】

体细胞克隆猴的重要性在于能在一年内产生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

使用体细胞在体外有效地做基因编辑,准确地筛选基因型相同的体细胞,然后用核移植方法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载体怀孕生出一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猴群。

这是制作脑科学研究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关键技术。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脑疾病模型猴的制作将为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推动我国率先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医药研发产业链,加速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此次突破实现了领跑和弯道超车等目标,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体细胞克隆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

【克隆猴被看作世界难题】

早在20世纪末,中国、美国、德国等多家科研机构就已经开始对灵长类实验动物(猴)的体细胞克隆进行研究,但都没能成功得到体细胞核移植来源的克隆猴。

2003年,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曾发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一篇论文,论文称,用现有技术克隆灵长类动物“是行不通的”。

面对如此困难的环境,我国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团队改进了猴体细胞核移植的显微操作技术,并通过表观遗传学修饰,促进体细胞重编程,显著提高猴体细胞胚胎囊胚质量和怀孕率,成功突破了20多年都无人克服的世界难题。

那克隆猴为什么这么费劲?

研究所的孙强主任介绍,克隆猴主要有三个难点:

第一,细胞核不易识别,“去核”难度大。

作为受体的卵细胞,必须先把细胞核“摘除”,才能容纳体细胞的细胞核这个“外来户”。

但是,猴的卵细胞核去核难度非常大。

第二,卵细胞容易提前激活。

克隆过程中,体细胞的细胞核进入卵细胞时,需先“唤醒”卵细胞,然后才启动一系列发育“程序”。

因此,“唤醒”的时机要求非常精准。

但是,使用传统方式,猴的卵细胞很容易被提前“唤醒”,往往导致克隆“程序”无法正常启动。

第三,体细胞克隆胚胎的发育效率低。

被转移到卵细胞里的细胞核,要扮演受精卵的角色,这需要科学家采取多种手段“保驾护航”。

如果“保驾”不力,绝大多数克隆胚胎都难以正常发育,往往胎死腹中。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的中科院团队不断技术攻关,优质囊胚率从零逐步提高到了7%,又从7%提高到了29%。

他们从6只供体猴上获取卵母细胞,最终克隆出两只母猴“中中”和“华华”,并通过27个微卫星DNA位点分析证明,它们的核基因组信息与供体体细胞完全一致。

【克隆人永远不会出现?

虽然已经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进步,但是研究专家表示,目前仍不考虑对人类进行相关的克隆研究,那为什么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当下,会停止对“克隆人”的探索研究呢?

因为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给人类带来许多利益的同时,也向人类及社会提出了许多挑战。

不久前,当美国某科学家宣布准备进行人体克隆实验的消息传出后,欧洲19国很快做出了反应,签署了禁止克隆人协议。

美国也宣布,研究克隆人“违反联邦法律”。

禁止克隆,是因为它涉及许多关于人的尊严、关于社会伦理道德等问题。

从伦理层面:

一、从社会伦理角度,克隆人是对人类发展的一种过强的干预,可能影响人种的自然构成和自然发展。

二、从家庭伦理角度,会加剧家庭多元化倾向,瓦解正常的人伦秩序,改变人的亲情关系,丧失基本的归属感。

三、从性伦理学角度,完全改变了人类自然的、基于性爱的生育方式,使人口的产生与性爱分离,破坏了人类的感情。

四、从生命伦理学角度,破坏了人拥有独特基因的权利,有可能导致人种的退化,还会使正常的生与死的观念发生动摇。

从生态层面:

克隆技术导致的基因复制,会威胁基因多样性的保持,生物的演化将出现一个逆向的颠倒过程,即由复杂走向简单,这对生物的生存是极为不利的。

从文化层面:

克隆人是对自然生殖的替代和否定,打破了生物演进的自律性,带有典型的反自然性质。

与当今正在兴起的崇尚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基本文化趋向相悖。

从哲学层面:

通过克隆技术实现人的自我复制和自我再现之后,可能导致人的身心关系的紊乱。

人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个性规定因大量复制而丧失了唯一性,丧失了自我及其个性特征的自然基础和生物学前提。

最后,克隆技术若被狂人滥用,还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社会恶果。

譬如,有人可能借克隆“优生”,把国民、把家庭的孩子分成值得克隆的优秀者与不值得克隆的劣等者,或者鼓吹复制“天才人物”,那么,整个社会就可能会陷入严重的分裂、争斗与不安之中。

这与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记背道而驰。

甚至有人还会通过克隆技术克隆出一些人猴杂种或人猪杂种、人身马体、牛头马面等等怪物,所以从这些角度来分析,“克隆人”的缺口一旦打开,就像打开了未知的潘多拉盒子,“魔鬼”一旦被放出瓶子,就很难再收回了。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为什么克隆猴被看作世界难题。

5.)在一节以“克隆人”为话题的讨论课上,同学们讨论未来是否要克隆人时,态度看法各不相同。

看了以上材料,你决定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参加讨论,请你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写作提示:

①围绕话题,从以上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表达条理;③语言得体,符合情境;④字数100—15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出类拔萃的秘密

厉彦林

①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深秋时节的那天,宿舍院里的园丁师傅忙着把小竹林四周刨开,逐一斩断竹根,刨出近半米深的沟,用砖垒砌围堵竹根的砖墙。

我蹲在一边帮助整理创出的竹根,听他口里念叨着:

“要不抓紧围截,明年这周围全是竹子了。

②十年前,我搬进位于城郊的新宿舍时,门外的这片竹子刚栽上,长得干干巴巴的,既无生机,又少灵气。

我真担心栽不活。

谁知道,仅几年的工夫,这簇竹子潇洒地长起来了。

开春那竹竿由枯黄变成草绿,冒出淡黄稚嫩的芽尖。

盛夏撑一片翠绿,秋冬依然挥舞着生命的绿手掌。

清展,我走在院内的石径小路,上,竹林里传出啁啁啾啾的乌鸣声和麻雀的打闹声,真有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趣。

③竹子靠窜根繁育生长,喜欢温和湿润的气候,主要生长在南方。

上世纪60年代末,山东等地南竹北移成功,竹子被移植在山地、水源、沟渠、田边、路旁,大大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

品种多是早园竹、淡竹、斑竹等。

④我见证了这簇竹子的成长过程。

栽植的前三年没看出生长,到了第五六年雨季过后,周围的土皮被拱出了裂缝,地上竟然冒出手指粗黝黑的笋芽,咧开小嘴喝着雨水,每天能蹿半掌高,到秋季竟然已长到三四米高,成为竹林中的长子。

但新竹生长之后,它周围方圆几米内的其它植物好像停止了生长。

⑤我问园丁师傅,原来新栽的竹子前三年不是没长,甚至没少长,只不过是以一种不易被人们觉察的方式在地下长根。

根憋着劲,在地下向四周默歌铺开成很少枯死的原由。

经过三年多的地下生长,一株系。

这也是竹子只要栽上大地,还未向上发芽的竹于,根已经在地下伸展了十多米,真可谓“博大精深”。

有时一整片竹林实际上是根连在一起的“一棵竹子”,地下的差根盘成一个疙落,分不清头尾。

当新竹开始蹿芽生长时,周围的各类植物都望尘莫及。

⑥我仔细观察竹林里当年冒出的新竹,深秋时大都高过往年的旧竹。

那日我问图丁师傅,他擦拭一下额头上的汗珠告诉我:

“竹子扎根三年不起身,憋着劲布根,为后代积蓄能量。

笋芽一旦破土,就底气十足,高过老竹子啦。

⑦人的成长,也要学习竹子的耐性,先脚踏实地,发达根系,再破土发力,拔节蹿高。

《人民日报》(2016年07月23日12版)

6.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你认为文中像竹子一样的人具有哪些特点?

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盛夏撑一片翠绿,秋冬依然挥舞着生命的绿手掌。

8.文章第⑤段为什么要在竹子前三年的生长过程上大花笔墨?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

①最近有媒体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全身瘫痪的霍金在65岁生日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计划做一次太空旅行。

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这样的功绩和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撼。

②探究霍金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我们固然可将之归于他的天资聪颖,但我觉得霍金和他母亲的解释或许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③“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霍金如是说。

“如果他不生病,他可能不会这么专注,因为一个健康的人兴趣是广泛的。

”他的母亲这样解释。

一句话,专注、安静下来、丢去广泛兴趣,是霍金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

他们能够取得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于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

经济上可能有人一夜暴富,学术上却不可能一夜成功。

做学问是一个“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长期的研究过程,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老老实实下功夫,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在学术领域,研究者需要具备像霍金这样的专注和恒心,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超越。

④反观我们有些人,功利思想严重,心浮气躁,三心二意,对一些域外新知不愿做紧密的跟踪和研究,对本土的研究难题不愿做踏实细致的研究。

即使是迫不得已要学习、钻研一点东西,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结果对诸多学问都只是一知半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就科学精神而言,他们所能达到的境界与霍金相差岂止“十万八千里”。

⑤因此,急功近利心理不除,学术界就难以成为一个清静之地,而长此以往,势必要殃及整个社会的创造能力。

如何医治?

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真心向霍金学习,不仅要学他身残

志坚的意志,更要学他“术业有专攻”的专注精神,科研人员必须下恒心挤掉杂念,排除浊气,甘心埋头书房或实验室,充分利用“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静下心来,真心实意地搞点研究,做点学问。

可以说,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这是一名学者取得成就的前提条件,正如著名科学家丘成桐所说“好的科学家首先要坐得住”。

(摘自《搜狐教育》)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请为本文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11.本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12.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启示?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一)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公孙闬谓邹忌曰:

“公何不为王谋伐魏?

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

”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

“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

”卜者出,公孙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

田忌遂走。

(《成侯邹忌为齐相》)

(注)①闬:

念hàn ②不进:

指不再威胁到周忌。

③曲桡náo;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十金:

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13.下列句子由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不相说/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B.而复问其妻曰/复前行,欲穷其林

C.朝服衣冠/朝而往,暮而归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

(1)把“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翻译成现代汉语。

(2)用三个“/”给文段

(二)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15.不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

(一)结构严谨:

第一段“比美”,三问三答,第二段“讽谏”,三比三喻,第三段“纳谏”三赏三变。

并且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B.文段

(一)中邹忌能够讽谏成功,除了他有高超的讽谏艺术之外,也与齐威王善于纳谏分不开,这一点可以从齐威王广开言路的“三赏”中看出来。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文段

(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

文段

(二)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四、情景默写

16.古诗文默写。

(1)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2)__________________,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3)《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言情,诗亦言志。

尽管冰河、歧路会让人心境茫然,但是强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必将冲破内心的苦闷抑郁,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那便是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言情,诗还言理。

惋惜、惊喜花燕归的物候变化,感慨人生便在这变化中衰老、消亡,从而感悟人生有限而时间房屋的哲理,那便是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古诗词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7.“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冷露”写出中秋月夜__________的氛围。

18.“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六、名著阅读

19.名著阅读。

(1)在《儒林外史》中,______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对象。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出身于安徽全椒一个“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的______。

(2)“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

”这句法国谚语,俨然成为当下人们调侃婚姻的流行语。

这无疑要“归功”于______(作者)的小说《围城》。

(3)小人国的人“身长不到6英寸”格列佛到了那里就成了一座大山;在大人国里,一切都颠倒过来,当地居民都是巨人,格列佛则成了小小的“宠物”。

这些奇特的幻想就出自英国作家______的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

七、综合性学习

20.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学校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歌颂友谊)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歌颂友谊的不朽诗句,请你写出最喜欢的两句,标明朝代和作者。

(2)(同桌交流)假设老师安排你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走到她的面前说:

         

(3)(选择朋友)请你从“猪八戒、孙悟空、武松、鲁滨孙、诸葛亮”中挑选一个做朋友,并写出与他交友的理由。

八、作文

21.作文:

在印度新德里的一条穷人街上,穷人街的孩子没有钱,不能进学校读书,整天在街上游逛。

试验者为了探明穷人孩子是否有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便在墙上开了一个小洞,洞的大小正好能嵌进一台电脑,洞的高度和孩子的身高差不多。

孩子只要触摸,就可以上网,但必须用英文。

这一装置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新奇感,大家围拢在一起讨论起来,有的还动起了手。

一个星期过去了,有少数几个人触摸到了门道。

两个星期过去了,不少孩子初步学会了用英文上网。

三个星期过去了,穷人街上的孩子,你帮我,我帮你,几乎都会用英文上网了。

请你从上述材料中,提取观点,结合自身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二、现代文阅读

1、

2、

3、

三、对比阅读

1、

四、情景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