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764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doc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doc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5个方面向大家介绍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高中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它与本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起分别介绍了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

因此,本框在全书中具有不容替代的重要的地位。

它在第一、二单元介绍“文化的共性”的基础上,过渡到三、四单元介绍“中华文化”的个性所在,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学好本框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今后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而且能够为学生在学好语文、历史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体现学科间的渗透性。

2、说教学目标

以新课程核心理念为指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识规律,确定本框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要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及原因,重点培养学会运用全面、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探究参与文化生活的实践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从中获得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增强自豪感和认同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重点的依据:

只有掌握了中华文化的这一特征,才能完整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重点:

2、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重点的依据:

只有掌握这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台湾回归祖国是可以而且是必然会实现的”。

 难点:

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难点的依据:

主要是思维上的难点,学生往往会将二者混为一谈。

二、学情分析

  中华文化所及范围至为宽广,学生的知识面有限,有很多学生没有离开过浙江,他们对其他地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认识基本是来自书本,没有亲身体验,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方法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按照“微观事例——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式学习和探究——合作式学习

四、教学手段

 利用照片,音乐等制作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学流程我设计了5个环节

  第一环节:

情境导入

  根据背景我是这样解说的:

2002年12月3日,伴着《茉莉花》的神韵,蒙特卡洛的世博会申办现场一片欢腾:

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

耐人寻味的是,在投票前最后陈述的宝贵时间里,中国代表团选择“中国文化”作为申办世博会的理由。

是五千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

中华文化到底具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通过情境问题导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设计意图:

通过感性直观的图片和音乐的渲染,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欲望。

   第二环节:

活动探究(三个活动,探究三目内容)

   探究一:

学生举例,教师引导感受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中华文化。

做到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广泛举例,可能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的等等。

从丰富的内容中,引导学生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两方面来分析。

根据图片学生会举出很多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范例,利用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把零散的范例归类,表格里有时间,成就,世界地位这三项,根据表格提出这三个问题。

学生总结,形成观点。

科学技术的特点不容易把握,我用这幅图片引入李冰的成名作都江堰。

学生通过语文课文都江堰的学习,可以说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最后我做了下面的小诗来总结:

中华文化千古传,唐诗宋词元曲连,四大名著真名世,科学技术亦不凡!

 该设计意图:

本目重在知识感悟与情感体验,学生自己举的例子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完全根据学生自己举例来分析感悟本目内容,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探究二:

汉沽、滇黔、吴越文化对比  领悟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目的是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

学生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汉沽人,首先请学生介绍汉沽文化,可以参看网页。

然后请学生介绍他们所去过的其它地方的文化,与汉沽文化进行对比,最后请学生欣赏我去江浙和云南旅游的照片,比较吴越文化和滇黔和汉沽文化的异同。

最后学生总结,形成理念。

我用小诗总结:

一方水土一方人,区域特征不同文,求同存异趋融合,华夏文化永精深。

   探究二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景,加深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

通过了解其他地域文化,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求知欲。

生活中的照片,给学生一种真实感,并结合课本对材料进行评析,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探究三:

分组知识竞赛:

民族文化知多少?

品味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目的是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竞赛方式:

班级分为两组,4名同学做评委,最后结果取平均分。

第一步;每组1分半钟自由陈述民族文化。

( 10分)

第二步;两组互相提问,根据本课内容每组提问2个问题。

 (每个问题5分)

第三步:

必答问题   (30分)

   这是必答的三个问题:

(见大屏幕)

   通过一分半钟的陈述,学生感悟中华大文化,是轩辕子孙共同创造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三个必答问题中,两个是难点,一个是重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对第一个难点我从哲学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角度点播;第二个难点从这三个方面点播:

通过三个问题顺利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最后小诗总结:

中华瑰宝民族傲,四大石窟共同造,各族文学是奇葩,共创华夏文明花。

   探究三设计意图:

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三环节:

归纳小结

   首先,梳理本课时的知识体系,

   其次,我是这样升华本课情感的:

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祖国用文化将十余亿的心熔铸在一起,文化让祖国屹立于强国之林。

因为文化,使我们感觉祖国日显壮丽;因为文化,使我们与祖国紧紧相依。

中华文化是我们与祖国相连的血脉!

文化是民族之根,精神是民族之魂,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又孕育了怎样的民族精神呢?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

  第四环节:

体验探究

  第五环节:

学生践行

   板书设计(大屏幕)

   这个板书设计直观,简练,比较明确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总体呈现一棵大树状,预示中华文化将继续发展壮大。

本课内容是根据新课改要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而设计和选材的,重在通过学生的感受性,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

谢谢!

七、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不是太强,难度不大,主要要说明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教学环节在设计上鼓励学生列举事例分析说明了中华文化的这一特征,并且设计了探究环节,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但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引导和总结。

避免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

本节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程度,所以课前要组织学生去搜集有用信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获取、解读、及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这不仅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