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86612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模拟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15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一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

下列哪一支船队的航行印证了地圆学说

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

2.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

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完成了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3.《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英国生物学家: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4.1914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世界大战爆发,其导火线是()

A.三国同盟形成

B.三国协约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德国突袭波兰

5.下面一组图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C.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D.罪恶的殖民扩张

6.1945年7月,指挥新四军在大冶九眼桥歼灭日、伪军一百三十余人,俘敌三十余人的是

A.张体学

B.王首道

C.王震

D.罗通

7.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思想,并将其视为西方民主的开端。

”这里所谈的“它”是指

A.迦太基

B.雅典

C.斯巴达

D.古罗马

8.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英国()

A.光荣革命的进行

B.君主立宪政体

C.殖民扩张的加强

D.工业革命的开展

9.为维护联邦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开辟道路的是()

A.独立战争

B.南北战争

C.十月革命

D.西进运动

10.科技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

下面关于科技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B.瓦特——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狄塞尔——发明汽油内燃机

D.夏尔多内——发明塑料制造技术

11.世界大战在亚洲策源地的形成的标志:

A.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B.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C.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

D.德国闪击波兰

12.“……它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其建立的分权制衡体制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这段材料与哪一法律文件有关

A.《独立宣言》

B.1787年联邦宪法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民法典》

13.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强幕府统治

B.承认土地私有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14.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

1850-1914年是第一个“黄金时代”,1950-1973年是第二个“黄金时代”。

出现这两个“黄金时代”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B.科技成果迅速应用

C.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繁荣

D.国际局势稳定

15.以下是19世纪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统计表。

据此可知()

城市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6

2618

4767

6581

东京

800

1050

1600

莫斯科

250

365

612

1000

上海

300

250

300

600

孟买

200

500

773

776

A.各国农村生活条件普遍恶劣

B.亚洲城市化水平比非洲低

C.世界各地城市化发展不均衡

D.欧美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

16.土地问题是各国革命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俄国农民通过赎买获得土地,中国农民通过土改获得耕地”。

请问,俄国和中国的农民分别在什么事件中获得了土地

①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②中国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

④中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这表明印度结束了_____直接统治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18.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这段话中所指“后来苏联的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A.斯大林上台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赫鲁晓夫上台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19.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凡尔登战役  ②五四爱国运动  ③巴黎和会的召开  ④三国协约的形成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20.某纪念馆馆长介绍道:

“这些奴隶从他们的家乡被绑到这里,然后通过臭名昭著的‘不归之门’被运到外国。

约有五分之一的黑奴死在海上。

他们语言不通,在美国市场上被卖掉。

在奴隶主的皮鞭下卖命到死。

”馆长的话揭露了

A.西欧农奴制的残酷

B.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C.“三角贸易”的罪恶

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弊端

21.中国古代的皇帝多追求长生不老,这是受哪一教派的影响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2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重要发明是()

A.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改良蒸汽机

D.蒸汽机车

2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并为其作出了重大贡献。

下列宣言和文件,中国参与签署或发表的有

①《联合国家宣言》  

②《开罗宣言》

③《大西洋宪章》    

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时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1868年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在日本的统治

25.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

石棺的发现,更加证明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建造的。

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巨型陵墓

B.它是埃及国王权力尊严的象征

C.它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D.它是国王和奴隶主智慧的结晶

二、填空题

26.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________,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27.请列举出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献,并简述其中某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四、综合题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柳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界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二: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

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代表人物

克伦威尔

罗伯斯底尔

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政体

总统制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材料三:

材料四:

今天,网络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利的交流空间,人们能够在瞬间弄清楚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哪里,自己生产的东西哪里有需求。

一个地球村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空前密切。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

这场运动有哪些影响?

(2)阅读材料二的表格,结合所学,分别写出表格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内容。

(3)为材料三图1,图2提供动力的机器分别是什么?

以上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4)据材料四中网络计算机的发明源自于哪一历史事件?

这一历史事件起源于哪一个国家?

“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821年初,他抓住西班牙国内发生革命的有利时机,并经过充分的准备,再次越过安第斯山,进兵委内瑞拉的北部。

……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他在战争中以政治家敏锐的眼光,顺应形势,抓住时机,排除障碍,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推动美国北方走向胜利。

他强调“革命的转折时机显然已经到来”,“放过目前的时机,就等于断送革命”。

11月6日晚,他再次指出“现在正是千钧一发的关头”,“无论如何必须在今天晚上逮捕政府成员,解除士官的武装”。

(1)上述三则材料中的“他”分别是谁?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他”的重大贡献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归纳“他”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

30.情境分析:

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世纪20年代初,23岁的阿曼德·哈默成为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

成功后,他还劝说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福特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

20世纪30年代因苏联政策和体制的变化,哈默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他建议美国当局借鉴苏联的做法解决美国面临的困难,其建议被罗斯福总统采纳并实施。

——《哈默的传奇人生》

(1)哈默、福特能在苏俄开设工厂是顺应了苏俄当时实行的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开始于哪一年?

后来苏联的政策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致使哈默返回了美国?

(2)20世纪30年代美国面临怎样的困难?

罗斯福总统接受哈默的建议实施新政,其“新”在何处?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填空题

1、

三、简答题

1、

四、综合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