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中国药典》.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86321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牡丹皮《中国药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牡丹皮《中国药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牡丹皮《中国药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牡丹皮《中国药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牡丹皮《中国药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牡丹皮《中国药典》.docx

《牡丹皮《中国药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牡丹皮《中国药典》.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牡丹皮《中国药典》.docx

牡丹皮《中国药典》

牡丹皮《中国药典》:

牡丹皮

【拼音名】MǔDānPí

【英文名】CORTEXMOUTAN

【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

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cm,直径0.5~1.2cm,厚0.1~0.4cm。

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

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

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鉴别】

(1)本品粉末淡红棕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3~16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飞鸟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

草酸钙簇晶直径9~45μm,有时含晶细胞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含数个簇晶。

木栓细胞长方形,壁稍厚,浅红色。

(2)取本品粉末0.15g,加无水乙醇25ml,振摇数分钟,滤过。

取滤液1ml,加无水乙醇至25ml,照分光亮度法(附录ⅤA)测定,在27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铜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

【炮制】迅速洗净,润后切薄片,晒干。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用法用量】6~12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

(1)牡丹皮善清血,而又活血,因而有凉血散瘀的功效,使血流畅而不留瘀,血热清而不妄行。

故对血热炽盛、肝肾火旺及瘀血阻滞等症,都恃为要药。

本品配鲜生地,能清热凉血;配大生地,则滋肾泻火;配山栀,则清肝泄热;配赤芍、桃仁,则活血散瘀;配侧柏叶、鲜茅根,则凉血止血。

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高热、舌绛、身发斑疹,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以及阴虚发热等症。

牡丹皮清营血之实热,同时还能治阴虚发热。

清血分实热,常与鲜生地、赤芍等同用;疗虚热,常与大生地、知母、青蒿、鳖甲等药相配伍;治血热妄行,常与鲜茅根、侧柏叶、山栀等同用。

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肠痈等症。

经闭、损伤,皆有气血瘀滞,由于络道瘀阻,常发生疼痛。

丹皮能活血散瘀,使瘀滞散而气血流畅,疼痛得解,常和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同用。

对于疮痈肿毒、肠痈等症,本品也是常用的药物。

疗疮痈可配合清热解毒药如银花、连翘、地丁草之类;治肠痈初起未能脓者可和大黄、芒硝、桃仁、冬瓜子等同用;已成脓者合红藤、连翘、败酱草之类应用。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辞典》:

牡丹皮

【出处】《珍珠囊》·《本经》原作牡丹

【拼音名】MǔDānPí

【别名】牡丹根皮(《纲目》),丹皮(《本草正》),丹根(《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选择栽培3~5年的牡丹,于秋季或春初采挖,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及茎苗,剖取根皮,晒干。

或刮去外皮后,再剖取根皮晒干。

前者称为"原丹皮",后者称为"刮丹皮。

"

【原形态】

牡丹,又名:

鹿韭、鼠姑(《本经》),白术(《广雅》),百两金、吴牡丹(《唐本草》),木芍药(《开元天宝遗事》),花王(《洛阳名园记》),洛阳花(《群芳谱》),铁角牛。

多年生落叶小灌木,高1~1.5米。

根茎肥厚。

枝短而粗壮。

叶互生,通常为2回3出复叶;柄长6~10厘米;小叶卵形或广卵形,顶生小叶片通常为3裂,侧生小叶亦有呈掌状3裂者,上面深绿色,无毛。

下面略带白色,中脉上疏生白色长毛。

花单生于枝端,大形;萼片5,覆瓦状排列,绿色;花瓣5片或多数,一般栽培品种,多为重瓣花,变异很大,通常为倒卵形,顶端有缺刻,玫瑰色,红、紫、白色均有;雄蕊多数,花丝红色,花药黄色;雌蕊2~5枚,绿色,密生短毛,花柱短,柱头叶状;花盘杯状。

果实为2~5个蓇葖的聚生果,卵圆形,绿色,被褐色短毛。

花期5~7月。

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及土壤肥沃的地方,常栽培于庭园。

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状】

①原丹皮

根皮呈圆筒状、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两边向内卷曲,通常长3~8厘米,厚约2毫米。

外表灰褐色或紫棕色,木栓有的已脱落,呈棕红色,可见须根痕及突起的皮孔;内表面淡棕色或灰黄色,有纵细纹理及发亮的结晶状物。

质硬而脆,断面不平坦,或显粉状,淡黄色而微红。

有特殊香气,味微苦而涩,稍有麻舌感。

②刮丹皮

又名:

粉丹皮(《滇南本草》),表面稍相糙,粉红色。

其他均与原丹皮同。

上述二种药材,以条粗长、皮厚、粉性足、香气浓、结晶状物多者为佳。

主产安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山东、贵州等地。

此外,云南、浙江亦产。

以四川、安徽产量最大。

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的质量最佳,称为凤丹皮;安徽南陵所产称瑶丹皮;四川垫江、灌县所产称川丹皮;甘肃、陕西及四川康定、泸定所产称西丹皮;四川西昌所产的称西昌丹皮,质量较次。

【化学成份】根含牡丹酚、牡丹酚甙、牡丹酚原甙、芍药甙。

尚含挥发油0.15~0.4%及植物甾醇等。

【药理作用】

①对中枢的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或口服牡丹酚,具有镇静、催眠、镇痛作用;使正常小鼠体温降低(腹腔注射或灌胃),对人工发热小鼠(注射伤寒和副伤寒杆菌所致)也有退热作用;还有抗电休克或药物引起的惊瞅的作用

②降压作用

静脉注射丹皮水煎剂(相当生药0.75克/公斤),对麻醉犬、猫和大鼠皆有降压作用;牡丹酚和除去牡丹酚的水煎液,在急性动物实验中亦有降压效力;实验性高血压("原发"型和肾型)犬或大鼠口服,都能出现一定降压作用,但作用出现较慢,可能由于在胃肠道吸收缓慢。

③抗菌作用

试管内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抗菌作用。

牡丹皮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作用显著(试管内两倍稀释法),在pH7.0~7.6杀菌力最强。

琼脂平板挖沟法等也证明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副饬寒杆菌、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多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牡丹酚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丹皮浸液在试管内对铁锈色小芽胞菌等10种皮肤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④其他作用

牡丹酚对大鼠后肢足蹠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牡丹皮除去牡丹酚后即失去上述作用。

用鸡胚实验表明,牡丹皮有一定抗病毒作用,但给小鼠灌胃、再感染流感病毒,则结果不一,故其抗病毒作用尚不能肯定。

喜马拉雅山产之喜马牡丹热浸液对各种动物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但对蛙心则抑制,对兔、豚鼠肠管有解痉作用。

药用牡丹之乙醇提取物,蒸去乙醇,对蛙心有洋地黄样作用,能兴奋子宫,抑制大鼠及兔肠管,轻度降低大白鼠血压,但无镇痛及抗惊厥作用(电休克及五甲烯四氮唑的休克)。

【炮制】牡丹皮:

拣去杂质,除去木心,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炒丹皮:

将丹皮片入热锅内,不断翻炒至略有黄色焦斑时,取山,凉透。

丹皮炭:

取牡丹皮片入锅内,以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为度,喷淋清水,取出,凉透。

【性味】

辛苦,凉。

①《本经》:

"味辛,寒。

"

②《滇南本草》:

"性寒,味酸辛。

"

③《本草备要》:

"辛甘,微寒。

"

【归经】

入心、肝、肾经。

①《珍珠囊》:

"手厥阴、足少阴。

"

②《纲目》:

"手足少阴、厥阴四经。

"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肺经。

"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和血,消瘀。

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症瘕,痈疡,扑损。

①《本经》:

"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

②《别录》:

"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

③《药性论》:

"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

"

④《日华子本草》:

"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

⑤《珍珠囊》:

"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无汗骨蒸。

"

⑥《滇南本草》:

"破血,行(血),消癥瘕之疾,除血分之热。

"

⑦《医学入门》:

"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

"

⑧《纲目》:

"和血,生血,凉血。

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注意】

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

"畏菟丝子。

"

②《古今录验方》:

"忌胡荽。

"

③《唐本草》:

"畏贝母、大黄。

"

④《日华子本草》:

"忌蒜。

"

⑤《本经逢原》:

"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也。

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不无根脚散阔之虑。

"

⑥《得配本草》:

"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

"

【附方】

①治伤寒热毒发疮如豌豆:

牡丹皮、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炒)、木香、麻黄(去根、节)。

上六味等分,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圣济总录》牡丹汤)

②治妇人恶血攻聚上面,多怒:

牡丹皮半两,干漆(烧烟尽)半两。

水二钟,煎一钟服。

(《诸证辨疑》)

③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

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

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④治胎前衄血:

丹皮、黄芩、蒲黄、白芍、侧柏叶。

共为细末,早米糊为丸。

空心白汤下百丸。

(《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⑤治妇人骨蒸,经脉不通,渐增瘦弱:

牡丹皮一两半,桂(去粗皮)一两,木通(锉、炒)一两,芍药一两半,鳖甲(醋炙,去裙襕)二两,土瓜根一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人,炒)。

上七味粗捣筛。

每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心食后各一。

(《圣济总录》牡丹汤)

⑥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

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

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⑦治悬痈生于谷道之前,小便之后,初发甚痒,状如松子,-月赤肿如桃,迟治则破,而大小便皆从此出,先服国老汤不消者:

牡丹皮、大黄、贝母、白芷、甘草、当归各五钱。

共为细末,酒调服二钱,空心吃。

(《本草汇言》将军散)

⑧治下部生疮,已决洞者:

牡丹方寸匕,日三服。

(《补缺肘后方》)

⑨治金疮内漏,血不出:

牡丹皮为散,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

(《千金方)

⑩治腕折瘀血:

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

(《千金方》)

⑾疝气(觉气胀不能动)。

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⑿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

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⒀伤损瘀血。

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

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⒁刀伤后内出血。

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

瘀血自尿中排出。

⒂下部生疮(已破口)。

取牡丹末一匙煎服。

一天三次。

【临床应用】

①治疗高血压

取牡丹皮1~1.5两,水煎成120~150毫升,每日3次分服;或初次量用5~6钱,如无不良反应增至1两。

治疗20余例,一般服药5天左右血压即有明显下降.症状改善;经服药6~33天,舒张压平均下降10~20毫米汞柱,收缩压平均下降20~40毫米汞柱。

本组病例近期内均能使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症状亦随之消失或改善,但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

个别患者服药后有恶心、头昏等副作用,无需停药即能自然消失。

②治疗过敏性鼻炎

用10%的牡丹皮煎剂,每晚服50毫升,10天为一疗程,治疗31例,痊愈12例。

又治疗9例,服药后症状很快好转,但无1例根治。

此外,用10%丹皮煎液内服(每晚50毫升),试治乳突凿开术后,因伴有变态反应而致迟迟不得干耳的患者6例,结果5例痊愈,1例减轻。

【备注】

(一)西丹皮除上述正品丹皮外,在陕西尚用矮牡丹、紫斑牡丹的根皮。

西昌丹皮品种复杂,除正品丹皮外,尚用黄牡丹、野牡丹、保氏牡丹、四川牡丹的根皮。

此外,四川尚产一种茂丹皮,为茂纹牡丹。

云南所产的云南丹皮,则为黄牡丹和云南牡丹的根皮。

(二)牡丹的功用。

在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能治心、肾、肝等经的伏火(阴火,相火)。

治伏火,许多人多用黄蘖;其实,牡丹更胜于黄蘖。

李时珍指出:

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

【摘录】《*辞典》

页首

《中华本草》:

牡丹皮

【出处】

陶弘景:

牡丹,今东间亦有。

色赤者为好,用之去心。

1.《唐本草》:

牡丹,生汉中。

剑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雕,根似芍药,肉白皮丹。

土人谓之牡丹,亦名百两金,京下谓之吴牡丹者是真也。

今俗用者异于此,别有臊气也。

2.《四声本草》:

牡丹,今出合州者佳。

白者补,赤者利。

出和州、宣州者并良。

3.《本草图经》:

牡丹,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

【拼音名】MǔDānPí

【英文名】TreePeonyBark

【别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来源】

药材基源:

为芍药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PaeoniasuffruticosaAndr.[P.moutanSims;P.yunnanensisFang]

采收和储藏:

种子播种生长4-6年,分株繁殖3-年收获,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地上部枯萎将根挖起,去泥、须根,趁鲜抽出木心,晒干,即为原丹皮。

刮去丹皮后,去除木心者,称刮丹皮。

【原形态】牡丹落叶小灌木,高1-2m。

根粗大。

茎直立,枝粗壮,树皮黑灰色。

叶互生,纸质;叶柄长5-11cm,无毛;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或二回羽状复叶,近技项的叶为三小叶,顶生小叶常深3裂,长7-8cm,宽5.5-7cm,裂片2-3浅裂或不裂,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有时被白粉,沿叶脉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cm;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cm,宽2.5-4cm,2-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

花两性,单生枝项,直径10-20cm;花梗长4-6cm;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宽卵形,大小不等,绿色,宿存;花瓣5,或为重瓣,倒卵形,长5-8cm,宽4.2-6cm,先端呈不规则的波状,紫色、红色、粉红色、玫瑰色、黄色、豆绿色或白色,变异很大;雄蕊多数,长l-1.7cm,花丝亦具紫红等色,花药黄色;花盘杯状,草质,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裹心皮,在心皮成熟时裂开;心皮5,稀更多,离生,绿色,密被柔毛。

蓇葖果长圆形,腹缝线开裂,密被黄褐色硬毛。

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生于向阳及土壤肥沃的地方,常栽培于庭园。

资源分布:

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供观赏。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耐旱、怕涝、怕高温,忌强光。

喜上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上或粉砂壤土。

盐碱地、粘土地不宜栽培。

忌连作,隔3-5年再种,种子千粒重198g,适宜随采随播。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或嫁接繁殖。

种子繁殖:

牡丹种子具有上胚轴休眠特性,以秋播为好。

播期北京地区9月中下旬;安徽8月上旬至10月下旬;山东8月上旬至9月上旬。

种子播前以50℃温水浸24-30h,促使发芽。

春播种子需进行湿沙贮藏后播种。

选地施足基肥,每1hm260000-75000kg,撒均匀,深翻15-30cm,耙平,做长方形高畦,按行距6-9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于沟中,每1hm2下种量375-525kg,覆土盖平稍镇压,越冬覆保墒土6cm,或牛马粪1.5-3cm,再盖草以保温保温。

翌年早春去掉覆盖物,随地温回升,再扒去保墒土。

在幼苗出土前浇1次催芽水,幼苗出齐后追肥l-2次。

秋季,选健壮幼苗按行株距30cmX50cm移栽,栽后培土6-9cm,保护过冬。

分株繁殖:

整地作成高垄,在收获牡丹皮时选择健壮、无病虫害小根,按根丛形状分劈,每根留芽子2-3个,以1%硫酸铜抹伤口,防止感染。

按行株距40cmx60cm栽于整好地内,每1hm2栽植12000株,栽后浇水、保墒,封冻前培土。

嫁接繁殖:

此方法多用于观赏品种,大面积栽培上不用。

田间管理每月中耕除草1-2次,幼龄期中耕宜浅,全年松土7-10次,春、秋各追施土杂肥2500-3000kg,或饼肥150-250kg,于行间沟施。

北方寒冷地区,需防寒越冬,于10月下旬在植株四周培土或鞋面盖草。

病虫害防治灰霉病,喷波尔多液1:

1:

100倍液,每10dl次。

斑点病,喷600借代森锰锌。

锈病,初期喷波美0.4-0.3度石硫合剂7-10dl次。

【性状】

性状鉴别

(1)原丹皮根皮呈简状、半筒状或破碎成片状,有纵剖开的裂隙,两面多向内卷曲,长5-20cm,直径0.1-1.5cm,厚0.l-0.4cm。

外表面灰褐色或紫褐色,粗皮脱落处显粉红色,有微突起的长圆形横生皮孔及支根除去后的残迹;内表面棕色或淡灰黄色,有细纵纹,常见发亮的银星(牡丹酚结晶)。

质硬而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显粉性,外层灰褐色,内层粉白或淡粉红色,略有圆形环纹。

有特殊浓厚香气,味微苦凉,嚼之发涩,稍有麻舌感。

(2)刮丹皮外表有刀刮伤痕,表面红棕色或粉黄色,有多数包浅的横生疤痕及支根残迹,并有极少数灰褐色斑点,系未去净之粗皮。

以条粗长,皮厚,无木心,断面粉白色,粉性足,亮银星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皮横切面:

木柱层为4-8列木柱细胞,浅棕红色,类长方形或类方形,切向24-60μm,径向8-24μm。

皮层十数列薄壁细胞,多切向延长,靠近木柱层3-5列细胞壁稍厚。

韧皮部宽广,约占横切面径向的4/5,筛管群明显;韧皮射线宽l-3列细胞。

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2-50μm。

粉末特征:

淡灰白色。

①淀粉粒众多。

单粒类球形,直径3-19μm,脐点明显,点状、星状、三叉状或裂缝状,层纹不明显;复粒较大,由2-6分粒组成。

②草酸钙簇晶直径6-50μm,含晶细胞无色,长方形,一般较小,有的细胞含数个草酸钙簇晶。

③木柱细胞横断面观长方形,长24-60μm,浅棕红色;表面现类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

④草酸钙方晶稀少,直径5-14μm。

品质标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丹皮酚(G9H10O3)不得少于1.20%。

水分不得过13.0%。

总灰分不得过5.0%。

商品规格商品按加工方法及产区分有凤丹皮(安微铜陵凤凰山,习称凤丹皮)、原丹皮(连丹皮)和刮丹皮3种,均分为1-4个等级。

凤丹皮、原丹皮一等:

长6cm以上,中部围粗2.5cm以上;二等:

长cm以上,中部围粗1.8cm以上;三等:

长4cm以上,中部围粗1cm以上;四等:

不符合一、二、三等的细条及断支碎片,最小围租不低于0.6cm。

刮丹皮一等:

长6cm以上,中部围粗2.4cm以上;二等:

长5cm以上,中部围粗1.7cm以上;三等:

长4cm以上,中部围粗0.9cm以上;四等:

不合一、二、三等长度的断支碎片。

【化学成份】根皮含芍药甙(paeonifol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牡丹酚(paeonol),牡丹酚甙(paeonoside),牡丹酚原甙(paeonollide),牡丹酚新甙(apiopaeonoside),苯甲酰基氧化芍药甙(benxoyloxy-paeoniflorin),2,3-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2,3-dihydroy-4-methoxyacetophenone),3-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3-hydroxy-4-methoxyacetophenone),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galloylglucose)没食子酸(gallicacid)等。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的影响:

牡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

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丹皮煎剂,去牡丹酚后的煎剂1.0-3.0g/kg或牡丹酚80-120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犬和大鼠均有降压作用。

原发和肾型高血压犬,用牡丹皮煎剂5g/kg灌胃,连续5天,于第6天,第7天剂量增至10g/kg,血压明显下降。

肾型高血压犬,用去牡丹酚后的煎剂10g/kg灌胃,连续10天血压下降。

用牡丹酚0.5-1.0g/kg给肾型高血压犬和大鼠也出现一定的降压效果。

牡丹酚能显着抑制正常心肌细胞快相(5分钟)和慢相(120分钟)45Ca摄取及搏动频率,显着抑制钙反常心肌细胞45Ca摄取和降低胞内过氧化脂质含量,且呈剂量依赖性,表明牡丹酚减轻钙反常损伤与阻止Ca2+内流及抗氧化有关。

牡丹酚磺酸钠除能抑制钙离子摄取外,且能显着抑制钙反常心肌细胞的45Ca摄取及其胞膜SA含量,与剂量呈相关关系。

另用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研究牡丹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结果造型加牡丹酚组主动脉内膜病变肉眼定级及形态学组化分析,均比造型对照组显着减轻。

表明腹腔注射牡丹酚100mg/kg·d,连续6周能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丹皮酚对口服伤寒、副伤寒菌苗引起的小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降低正常小鼠体温。

口服丹皮酚能抑制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鼠尾压痛反应,并能对抗咖啡因所致小鼠的运动亢进,能明显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时可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能明显对抗戊四氮、士的宁、烟碱和电休克所致的惊厥。

作用部位在中脑网状结构和丘脑。

3.抗炎作用:

用丹皮酚灌胃,对大鼠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醋酸或5-羟色胺引起的小鼠腹腔或豚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实验证明丹皮水煎剂对角叉菜胶性浮肿、佐剂性关节炎及Arthus反应等所致多种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这与其抑制炎症组织的通透性和抑制PGE2的生物合成有关,丹皮不能抑制残存肾上腺的代偿性增生,对肾上腺维生素C的代谢也无明显影响,提示它既无类可的松样的作用,也无类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即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系统。

Ⅰ、Ⅱ、Ⅲ型变态反应是由特异性抗体介导的反应,丹皮对抗体的形成并无明显影响,但对之均有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非特异性抗炎机制发挥作用,而抑制血清补体活性,也就增强其抗炎效应。

丹皮不抑制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不影响补体旁路途径的溶血活性,提示牡丹皮在发挥抗炎作用的同时,不能抑制正常体液免疫功能。

4.抑菌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牡丹皮煎剂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牡丹叶煎剂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着抗菌作用,其有效成份为没食子酸。

鸡胚实验表明,牡丹皮煎剂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但小鼠治疗实验结果不一致,故其抗病毒效果尚不能肯定。

有人对牡丹皮不同煎煮时间其水煎剂的抑菌成份对热稳定性关系进行探讨。

提示牡丹皮经30分钟煎煮后体外抑菌能力明显优于煎剂时间为15分钟的水煎剂,而与煎煮时间为60、90分钟的水煎剂抑菌能力未见显着差异。

5.抗凝作用:

体外对人血小板试验,发现牡丹皮水提物及芍药酚均能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