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6143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doc

《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doc

山东大学学期作业论文

学期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

农产品价格研究

小组排名:

   

2012年6月4日

目录

内容摘要 2

1.前言 3

2.对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机制的分析 4

2.1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 4

2.2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机制 5

3.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制度 6

4.农产品市场出现大小年现象 7

5.如何稳定产品的价格 9

5.1供给方面 9

5.2市场方面 9

5.3政府做好宏观调控 10

6.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但总体呈现上涨的趋势。

即每年都会出现价格高点,随后又有所下降,但很难再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

而这种价格的波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对稳定农产品价格,建立农业长效发展机制,对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变动机制、最低收购价格制度等方面来分析了农产品市场的具体情况,向读者详细阐述了农产品在近几年的价格波动规律和整体的发展趋势。

另外,本文还就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出了我们自己的见解,从而可以找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价格波动;大小年

1.前言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产品问题事关农民收入和社会稳定大局。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价格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我国政府密切关注的经济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是调节农产品,包括食品供需的主要信号胡延松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波动性[J].经济导刊2010年第09期.

农业生产由于地域、时间,市场信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产品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

但是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过山车”式的异常波动,形成农产品市场的“大小年”现象。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上的供需。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还未形成现代化的规模生产,仍然难以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供给波动很大。

同时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供需不平衡的恶性循环使得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

入世后,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休戚相关,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仅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传导的影响,生物能源发展计划、金融危机等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政府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稳定农业生产,对农产价格实行了最低收购价格制度。

使得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成为国内外市场,政府政策互相叠加的产物。

农产品价格的“大小年”现象,不仅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对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诸多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的增加,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农业生产收益的减少,很多农业生产者停止从事农业生产转为非农业人口,从而给我国的农产品供给甚至社会安定带来一系列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变动机制入手,深入剖析农产品价格“大小年”现象的原因,结合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寻找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出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2.对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机制的分析

2.1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

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价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首先要研究的是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

价格形成机制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价格管理权限,即价格决策的主体是谁,由谁定价;二是价格形式,包括价格形成的方式、途径和机理;三是价格调控,包括价格调控的对象、目标和措施。

第一,农产品的价格管理权限。

农产品价格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也就是说,农产品价格决策的主体实际上是市场。

例如,我国农业以农户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农业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数量众多的农户只是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第二,农产品的价格形式。

市场中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相对性决定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如果供不应求,消费者都会愿意花费更多来购买农产品,因而形成的农产品的价格就会比较高;与此相反,如果供过于求,为了将多余的产品销售出去,农产品生产者不得不降低价格,形成的农产品价格自然比平时要低一些。

政府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农产品作为人类基本的物质需求,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战略的发展邹巧.农产品价格形成分析以及解决办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24期

因此通过价格补贴、物资储备以及强制性的价格限制等来积极引导农产品的价格。

第三,农产品的价格调控。

对农产品的价格调控是为了达到最终满足市场需要、稳定市场波动的目的,“让农民得益,让消费者得实惠”。

在调控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方向。

2.2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机制

农产品价格变动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国家政策影响,在这两方面的共同影响下,农产品价格呈周期循环变化。

变化原因和状态共同构成了变动机制。

关系如下图所示:

周期循环

价格变动

农产品

市场供求

变动机制

国家政策

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机制首先是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它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

当市场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下降,而市场价格的下降将使产品的供给减少;当市场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上升,而价格的上升经此及产品供给增加。

气候的变化常常这样影响农业生产,造成产量的增减,从而影响供给市场,形成价格波动。

农产品价格还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如对农民的生活补贴,粮食的收购等,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以缓解农产品短缺的矛盾;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导致了农产品连续增产,从而出现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进而产生农产品卖难的局面,此时农产品价格就会下降;当农产品产量再一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时,市场价格会迅速攀升,此时国家定购任务不能完成,迫于市场压力提高定购价格,从而农产品的基准价格上升。

农产品价格存在周期性变动。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产品产量会产生波动导致价格波动。

生产组织规模小,势单力薄的农户不能有效地搜集和利用市场信息,不能预判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都是简单的跟随价格做出生产决定,价格高的时候增加生产,价格低的时候减少生产,这样就形成了周期循环。

3.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制度

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制度是针对生活中常说的“谷贱伤农”这一现象而言的,谷贱伤农是农产品市场常见的现象,指的是粮食在丰收季节农民不仅不会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反而还会因为粮食价格的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

为了使农民的收益不会遭受较大损失,政府采取了最低收购价格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近几年来,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持续走高。

农产品收购价提高释放重要信号.[J]乡村科技2010年第03期

2010年3月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宣布,国家决定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10年生产的稻谷最低收购价分别比去年提高3.3%~10.5%,相当于每千克提高0.06~0.20元不等。

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张平称,将继续提高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小麦每50公斤平均提高7.4元,稻谷每50公斤平均提高16元。

而造成谷贱伤农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

通俗地讲,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

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原因前文已经说明),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

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

由于收益的减少,人们就会在第二年减少对农产品的生产,这样会导致农产品的产量降低,即造成粮食短缺。

而粮食的短缺将会对国家的经济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因此,一方面,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损。

另一方面,从宏观角度看,为了保障粮食供应,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避免因粮食短缺造成社会经济的动荡,国家必须采取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

4.农产品市场出现大小年现象

农产品市场的大小年现象:

就是当期价格的持续下跌可能来源于前期价格的持续疯涨,也即价格的“过山车”。

下文就其原因给予具体阐述。

(均以我国农产品为例进行分析)

其一,供求是根本原因。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当所有其他影响买方计划的因素不变时,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一个无单位衡量指标。

大多数农产品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如果价格上升,其总收益增加;如果价格下降,其总收益减少。

供给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当价格变动幅度大于供给变动幅度时,供给缺乏弹性;当价格变动幅度小于供给变动幅度时,供给富有弹性。

商品价格价格波动幅度与其供给和需求弹性密切相关。

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小,其价格波动幅度越大;反之越小。

从供给来看,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所以其短期供给弹性较小,而长期较大;从需求来看,农产品需求弹性一般较小。

所以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会导致价格的大幅变动。

近年来随着非农业人口的增加,总人口的增加,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产品需求也受到禽蛋、肉类价格的影响,从而导致需求不稳定。

供需的变动导致价格的变动。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出现生产过剩,价格下降;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出现生产不足,价格上升谢长伟,张冬平.农产品价格销售变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第44卷6期

而从长期来看,农产品供给是富有弹性的。

价格会作用于供给,当价格上升时,会增加供给,价格下降时,会减少供给。

而供给增加后往往出现生产过剩,供给减少后往往出现生产不足,供需的不均衡作用到价格上形成“大小年"的价格波动现象。

其二,成本因素。

农产品价格与其生产成本紧密相关。

农产品的生产要素种子、化肥等的市场价格变动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

机会成本是为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价值最高的选择。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项活动而产生的成本。

边际收益是曾加一项活动而获得的收益。

由于农业生产收益相对较低,农民纷纷投入其他行业,非农业人口不断减少。

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人工成本,而且使得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

边际成本的增加会作用于价格,价格会对生产者产生激励。

如果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就有收益,会对生产者产生正的激励,增加生产;如果价格低于边际成本,就会亏损,从而对生产者产生负的激励,减少生产。

生产的波动又从供给上影响了价格的波动。

其三,国家政策。

任何市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策的的影响,农产品市场也是如此。

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产品关乎国计民生。

而农业生产有常常受制于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产量不稳定。

而国家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产品的供给,对农产品进行补贴维护农民的利益。

补贴是政府对生产者的支付。

如对农民的生活补贴,粮食的收购等,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以缓解农产品短缺的矛盾;而受到价格补贴的农产品会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从而压低农产品基准价,维护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平稳。

补贴还会溢出到世界其他市场。

由于生产过多,一部分生产者会将农产品供给到世界其他市场,从而降低了其价格。

同样,我国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也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其四,信息不对称。

我国农业是以农户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市场集中度低程瑞芳.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波动效应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7年第0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