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857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doc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放线技术交底.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doc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测量放线

交底提要

测量放线的相关材料、工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安全

交底内容

一、准备工作

1.1测量放线前要认真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对图纸的设计尺寸及标高,要认真核对,检查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总平面图和大样图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及时提出,进行核对修正,不得擅自处理,否则后果自负。

1.2测量放线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必须是经检验过的合格品,每次测量前应先检验校正,否则不得使用。

二、建筑测量放线

2.1建筑主轴线的测设

2.1.1主轴线的布设形式:

根据建筑物的布置情况和施工现场实际条件,主轴线可布置成三点直线形、三点直角形、四点丁字形、五点十字形。

2.1.2根据建筑物红线测设主轴线:

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批复的总平面图所给定的建筑红线进行定位放线。

定位放线时依据建筑物主轴线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建筑物主轴线的测设。

2.1.3根据已有建筑物测设主轴线,根据拟建的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建筑物主轴线的测设。

2.1.4根据建筑物方格网测设主轴线,在施工现场有建筑物方格网时,可根据建筑物各角点的坐标,进行建筑物主轴线的测设。

2.2建筑物定位放线

2.2.1基础放线:

根据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点先将建筑物外墙轴线的交点用木桩定于地上,并在桩顶上钉上小钉作为标志(或用粗钢筋上划十字),再将所有房间轴线测出,然后检查建筑物轴线距离,其误差不得超过轴线长度的1/2000,最后根据轴线,用石灰在地面上撒出基槽开挖线。

2.2.2控制桩的设置:

由于龙门板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被施工机具或运输车辆碰坏,因此可采用控制桩的方法作为开挖后各阶段施工中确定轴线的依据。

控制桩在轴线延长线上钉设,距基槽外边线2~4m。

也可用经纬仪将轴线延长,投射到附近建筑物上,用红色油漆作为标记,以代替控制桩。

2.3建筑物基础施工测量放线

2.3.1基坑抄平:

为了控制基坑开挖深度,当基坑快挖至退台和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在坑壁上每隔3~4m测设一些小水平桩,作为基坑开挖深度的测量依据。

2.3.2砌体皮数杆的设置:

立皮数杆时,可先在立杆处钉一木桩,用水准仪在木桩上抄一水平线,然后将皮数杆标高线对准木杆上的水平线,并用钉子将木桩和皮数杆钉牢在一起,作为控制砌筑标高的依据。

2.4墙体测量

2.4.1墙体的标高控制:

将标高点引测至临时水准点上,作为墙体及顶板标高控制的依据。

2.4.2临时水准点的做法为:

预先挖一个深50宽20长20的坑,预埋钢筋,钢筋切口必须平整,并浇筑混凝土,露出钢筋2~3cm,并设围挡进行保护。

2.5主体施工测量

2.5.1地下室顶板封顶后主体施工前,要先对建筑物的控制网进行全面校验,合格后再进行定位放线。

2.5.2首层定位放线:

利用建筑物四周及中间轴线控制点,架设全站仪向首层地面施测轴线,用钢尺复核建筑物轴线尺寸,误差在孕育范围内,中间轴线整尺分出。

依轴线放出墙柱边缘、电梯井、楼梯间边线及控制线。

利用钢尺沿结构外墙向上竖直测量,从每一流水段向上引测,以便于互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需要。

2.6窗口门口的测量

窗口模板的位置控制:

顶板模板支设完成之后,测量人员将窗口的位置在顶板上弹出,调整窗口边的暗柱位置。

保证浇筑完顶板混凝土以后,窗口两侧的暗柱钢筋不位移,影响窗口模板的支设,同时外墙每层墙体浇筑完成后,测量人员在外墙上将窗口两侧的边线由下之上全部弹出,同时将窗口模板的标高线弹在墙体钢筋上,依据标高线和窗口的控制线支设窗口模板,同时将窗口模板与墙体模板固定在一起,确保不位移。

门口模板的位置控制:

,摁扣模板的位置控制与窗口模板相同,在顶板模板支设完成以后,即将门口模板的边线弹出,调整门口两侧的暗柱位移钢筋,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弹出门口位置线,再次调整暗柱钢筋,保证暗柱钢筋位置准确,同时保证门口模板的位置准确。

2.7预留洞的测量控制

顶板预留洞的控制:

顶板模板支设完成后,采用下述的天定法将顶板的轴线引测到顶板模板上,木工依据预留洞与各轴线的相对位置将洞口模板固定在顶板上。

墙体预留洞控制:

墙体预留洞的位置、标高、尺寸要求必须精确,根据预留洞的位置与轴线的相对关系,架设经纬仪将预留洞的位置投测墙体钢筋上,依据测量结果支设预留洞模板。

2.8楼层大角的控制

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同时控制楼角。

内控依据天顶法施测,将轴线控制点引测到作业面,并进行复核,合格后将各外墙,内墙的墙身线、50cm控制线弹出,以此为依据支设墙体模板。

外控:

外墙模板拆除之后,在地面架设经纬仪,从一层开始投测垂直线,一直到作业面。

随时监控大角的准确。

2.9竖向控制

本工程竖向控制采用天顶法进行控制,根据每一栋楼的流水施工段设置轴线控制点:

每一栋楼至少四个轴线控制点,第一流水段设四个轴线控制点,以后每个流水段设两个。

投测点设置方法为在投测点位置的首层地面混凝土中预埋一块200*200的钢板,通过监设,在预埋钢板上放出投测点的位置,用水泥钉打上一个眼。

具体步骤是:

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投测点的位置留好直径为20cm的预留孔。

预留孔的位置要保证相对准确。

避免不能通视施工放线时,将激光垂准仪放置在首层,整平对中,检查无误之后,在顶板的预留洞上放置玻璃板,下层打开激光装置,旋转垂准仪分别在四个不同的方向位置在玻璃板上画出显示点。

取在玻璃板四点组成一个四边形,取该四边形的中点作为该层的投测点。

测量允许偏差:

层间竖向偏差±3mm,全高偏差15mm。

所有的投测点引测到作业面以后,对投测点进行闭合复测,合格后架设经纬仪进行测量放线工作。

用钢尺复核建筑物轴线尺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10mm),中间轴线整尺分出,依轴线放出墙柱边线、电梯井、楼梯间边线及控制线。

2.10墙体测量控制

在支设号顶板模板时,利用天顶法将墙体的控制线弹到模板上,施工人员依据控制线,放好预留洞的模板及将位移钢筋调整到位,经过检查无误后,依据墙体位置线,将顶板钢筋线弹到模板上,依据钢筋线绑扎顶板钢筋。

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测量人员利用天顶法将控制点引测到作业面上,放出墙身线、50cm控制线。

以此依据支设墙体模板。

在墙体钢筋的竖向梯子铁上,在上中下三个部位焊与墙厚相同的控制筋,控制墙厚。

控制筋的端部刷红色防锈漆。

2.11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沿结构外墙向上竖直测量。

测量时采用通吃进行,避免累计误差。

本工程在建筑物的四周中间部位向上引测,引测时对各个施工段进行校核。

2.11.1引测步骤如下:

2.11.1.1根据±0.00水平线,测出相同起始标高(+1.000)

2.11.1.2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标高+1.00m处,作为施工层水平控制。

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

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引测的依据。

2.11.1.3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核由下向上传递上来各条水平线,误差±5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后视两条水平线做校核。

2.11.2标高施测要点

2.11.2.1观测时,尽量前后等长。

测设水平线时,采用直接调整水准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时视线正对准水平线。

2.11.2.2所用钢尺必须经过检测,量高差时,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校正。

2.12楼梯测量放线

楼梯的平立及踏步尺寸见楼梯详图。

楼梯放线时要先复核楼梯间尺寸,然后依据+50cm线确定中间平台上、下标高和平台长度,梁两侧混图墙上弹出墨线,依上下平台标高及踏步高宽弹出各个踏步。

2.13卫生间隔墙测量

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对主体工程施工时留下的墙体控制线进行复测,经过检查合格后,放出隔墙板的位置线和控制线,作为安装墙体和水暖管道的依据。

对于需要抹灰的加气混凝土墙体,须先在顶板上弹出墙体的外边线,然后依据墙体的外边线进行贴饼子,抹灰。

确保室内净面积准确。

2.14装饰工程测量

2.14.1在装修工程施工测量前,除应熟悉图纸、验算有关测量数据外,还应该核对图上的平面和高程坐标与现场是否相符,对所用的测量控制点及其成果进行检查和校测,无误后方可作为装修控制引线。

2.14.2结构施工时,主体拆模后及时将+50cm线抄测在墙身,弹上墨线,以此做地面面层施工、门窗安装、吊顶施工标高控制线,要求结构施工按装饰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时将装饰工程所需的控制点、线弹划并固定在已建好的地面、墙面、梁、顶板、门窗洞口等处。

2.14.3装饰工程施工测量所测设的水平线、铅垂线与竖直投测应符合如下要求:

2.14.3.1水平线(室内、室外)每3m两端高差应小于1mm,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

在不便于使用水准仪的地方,可安装连通管水准器找平。

2.14.3.2室外铅垂线使用经纬仪投测,两次投测偏差应小于2mm。

2.14.3.3室内铅垂线可用线坠投测,其精度应高于1/3000。

2.14.3.4外墙装饰测量主要依据结构轴线按设计图纸尺寸,分出窗口两侧控制线及外墙分隔控制线,依据首层外±50cm分出窗口上下控制线,允许偏差±5mm。

2.14.3.5建筑物四大角吊铅重钢丝用以控制大角及墙面垂直,平整度修补。

2.15建筑沉降观测

建筑沉降观测点依据设计提供埋设位置我方负责埋设。

施工期间每月观测一次,沉降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观测,做好详细记录。

三、工程测量质量要求

3.1标高要求:

标高测量偏差不得超过±10mm。

3.2各施工部位放线、标高抄测精度要求均必须满足相关验收质量标准。

四、测量中注意的事项

4.1施工过程中各阶段测量放线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4.2测量仪器必须经检测,并在全过程中保持完好状态。

4.3引测使用的预留洞,在不使用的时候,用挡板临时封堵,避免伤人。

4.4测量时候天气过冷或者过热时,要将测量仪器提前拿到室外。

使仪器与室外气温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4.5所有测量设备必须专人看管使用,发现碰撞或者读数明显不准时,及时报修送检。

五、安全注意事项

5.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严禁吸烟。

5.2作业时必须避让机械,躲开坑、槽、井,选择安全的路线和地点。

5.3上下沟槽、基坑应走马道或安全梯。

在槽、基坑底作业前必须检查槽帮的稳定性,确认安全后在下槽、基坑作业。

5.4高处作业必须走安全梯和马道,临边作业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5.5在社会道路上作业时,应遵守交通规则,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防护、警示措施,避让车辆,必要时设专人监护。

5.6进入井、深基坑(槽)及构筑物内作业时,应在地面进出口处设专人监护。

5.7机械运转时不得在机械运转范围内作业。

5.8测量作业钉桩前应检查锤头的牢固性,作业时与其他人员协调配合。

不得正对人员抡锤。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