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基础问题解答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5504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基础问题解答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基础问题解答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基础问题解答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基础问题解答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基础问题解答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基础问题解答三.docx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基础问题解答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基础问题解答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基础问题解答三.docx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基础问题解答三

行政学基础问题解答(三)

一、什么是领导素质?

它具有哪些特点?

  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领导素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物质性和精神性;

  2、先天性与后天性;

  3、适应性与发展性;

  4、相关性与变异性;

  5、多样性与综合性;

  6、社会性与时代性。

  二、领导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领导素质只有后天性特征。

这种看法正确吗?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领导素质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的特征。

先天性是指领导素质的基础是遗传,从生理到气质、秉性、禀赋、智力等等心理因素都有遗传,这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条件构成领导素质的先天性特征。

后天性是指领导素质主要是后天学习实践锻炼的结果,即由有需要、有目的的培养而来,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的各方面素质,主要是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等。

  三、领导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领导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

1、政治素质;2、道德素质;3、能力素质;4、知识素质;心理素质;6、身体素质。

  四、我国领导政治素质的标准与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领导政治素质的标准与内容主要体现在:

  1、政治理论;

  2、政治知识;

  3、政治观念和政治意识;

  4、政治理想与政治信念;

  5、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

  五、什么是道德素质?

领导道德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

  领导道德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

1、事业心和使命感;2、进取心;3、胸怀宽阔;4、公正;5、自身廉洁。

  六、领导知识素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领导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

  1、宽广的知识面;

  2、熟悉现代管理知识;

  3、一般的科学知识;

  4、本职专业知识;

  5、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

  七、领导心理素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领导心理素质的主要内容包括:

  1、乐观的情绪;

  2、坚强的意志;

  3、广泛的兴趣;

  4、开朗的性格。

  八、领导素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素质作为领导主体重要的内在条件,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的成败得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领导素质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力;

  2、领导素质是一种重要的领导力;

  3、领导素质是形成优化高效领导班子的基础。

  九、什么是领导群体结构?

一个优化的领导群体结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领导群体结构是在一个系统内,构成领导群体的各种人员的构成比例及其组合方式。

  一个优化的领导群体结构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1、年龄结构。

领导群体年龄结构,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年龄成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年龄结构是群体结构中的重要子结构,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群体效能的发挥。

一个科学而合理的领导群体的年龄结构,应该是呈梯队构成的结构。

  2、知识结构。

领导群体的知识结构,是指在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知识积累和背景的成员之间的搭配组合状态。

现代化领导班子的成员,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在整个社会知识结构中,他们应该是属于高知识水平范围的。

  3、智能结构。

领导群体智能结构,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智能优势的人才个体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4、心理素质结构。

领导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主要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气质、性格的成员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十、领导智能结构与领导的知识结构没有区别。

你认为正确吗?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二者是有区别的。

领导群体的知识结构,是指在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知识积累和背景的成员之间的搭配组合状态。

领导班子的成员,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在整个社会知识结构中,他们应该是属于高知识水平范围的。

随着教育的普及,现代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现代化领导班子的成员,不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就很难有效地领导具有高知识水平的部属。

在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个人的知识有限,集体的知识就可以全面广泛得多。

  领导群体的智能结构,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智能优势的人才个体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领导的知识化及其效能与他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关,即领导不但要有知识,而且还要会运用知识,这就是智能的问题。

智能,是知识、技能、能力诸方面的综合体,反映了人类知识和实践的综合能力。

智能主要包括:

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领导班子应包括不同智能型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优的智能效能。

  十一、领导群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可以消除领导班子的内耗。

这种看法正确吗?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反映了一个领导群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领导群体,都是由若干人组成的系统,把不同心理素质类型的领导者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班子”,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群体心理素质结构的问题。

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如何,将对“班子”的整体效应产生重大的影响。

科学而合理的群体心理素质结构,能够弥补领导者个体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缺陷,产生最佳的整体效应。

反之,如果群体心理素质结构不合理,即使每个领导者个体都是优秀人才,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却也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人才能量相互抵消的“内耗”情况。

  十二、领导者性格对领导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领导者性格对领导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领导者的性格与政治品德的形成有直接联系;

  2、领导者良好的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改造不良的气质,使之服从领导工作的需要;

  3、领导者的性格对能力素质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

  4、领导者的性格直接影响着领导者的领导方式。

  十三、领导群体具备的基本功能主要有哪些?

  一个合理的领导群体结构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1、群体感应功能;

  2、群体互补功能;

  3、群体功率放大功能;

  4、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十四、领导群体中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使职责与权力相称。

这种观点正确吗?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符合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职权分明标准。

在领导群体内部,要明确划分和规定各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各有职,职有专司。

每个领导成员对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要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完成。

不能事不分大小都要集体讨论或请示上级,这样会造成该办的事办不成,亟待解决的事解决不了,出现久拖不决的局面。

所以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往往要贻误工作。

领导成员要有职有权,按责定权。

有责无权,或有权无责的职位,是不应该设置的。

有责无权,完成所负责任无保障;有权无责,一种可能是权力发挥不了作用,空有其权而无所作为,另一种可能就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欺人,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来。

在领导群体内部,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要干涉其他成员职权范围内的事,要各守其职。

对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如有意见,有看法,可以沟通情况,或者反映给上一级领导,通过领导集体研究解决。

但个人不能任意干预,否则将可能造成内部磨擦,影响领导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十五、什么是领导素质的测评?

测评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领导素质的测评就是对领导素质进行检测、测试、测量、验证、判断和评价的总称,是对领导的专项素质或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客观把握的系统化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

  领导的测评方法可以分为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绩效的测评两个方面。

  1、领导个体素质的测评方法:

(1)因素评鉴法;

(2)心理测验法;(3)情景模拟测评法。

  2、领导群体绩效的测评方法:

(1)双层测评法;

(2)群体行为测评表;(3)人际关系的测评法;(4)角色知觉测验法。

  十六、领导个体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主要有哪些?

  领导个体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条:

  1、教育。

教育是最普通的领导素质提高途径,领导者的全面发展或者全面提高领导素质都要依靠教育。

  2、实践锻炼。

领导者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是素质培养和提高的最关键环节。

  3、修持。

修持是公认的各种德才标准内化、德才水平提高的修炼过程,是在自我要求、自我推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进行的品格锻炼、精神锤炼和才干提高的综合性过程。

这是一种内向和内省的方法,完全依靠人的自觉性,依靠原来就具有的一定程度的领导素质,而后才有可能进行并有所提高。

  十七、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个优化的领导群体结构,有利于实行集体领导,有利于各个领导成员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有利于领导群体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1、领导结构优化,有利于实施系统性领导;

  2、领导班子结构的优化,有利于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科学方法;

  3、领导结构优化是高效能领导的需要。

  十八、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标准有哪些?

  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标准主要有:

1、立体构成;2、自我适应;3、协调稳定;4、职权分明;5、高效性。

  十九、领导群体结构的优化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领导群体结构的优化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目标原则;2、互补原则;3、精干原则;4、开放原则;5、绩效原则。

  二十、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实现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一是采取组织措施,也就是适当调整,以重新选拔或招聘群体成员的方法,改变群体结构;二是发挥群体中每个成员的内因作用,改善各自的素质状况,使结构不断优化。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从整体上选配领导人才;

  2、努力开发人才资源,重视提高领导者后备队伍的建设;

  3、大力开展领导者的“继续教育”工作;

  4、加强领导群体自身建设,这是提高领导群体“自优”能力的关键措施;

  5、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能上能下、有进有出”的干部制度。

  二十一、WTO对领导素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WTO市场化的观念及以公平公正,互惠为主的游戏规则对我国领导素质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领导观念

  立足中国实际,应对WTO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领导者应强化如下观念:

(1)战略思维;

(2)创新观念;(3)法治观念;(4)市场观念;(5)竞争观念;(6)开放观念;(7)效率观念。

  2、领导知识

  

(1)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2)要优化知识结构。

  3、领导能力

  

(1)要提高决策能力;

(2)要优化谈判能力。

  二十二、什么是领导关系?

它具有哪些特点?

  领导关系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及领导者和领导者相互之间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和感情交往的关系,即领导主体在领导活动中与组织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发生的工作关系和非工作关系的总和。

  领导关系的特点有:

1、客观性;2、社会性;3、动态性;4、强制性;5、扩张性和渗透性;6、复杂性。

  二十三、领导关系的作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领导关系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分为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两个方面。

良好的领导关系,能够形成良好的领导格局,使领导集体富有活力和创造力,从而创造出优秀的领导业绩。

  1、良好的领导关系能使领导集体内部形成优势互补,激发领导活力,增强领导集体整体的适应能力,优化领导格局;

  2、良好的领导关系有利于保证领导活动和领导事业的持续发展;

  3、良好的领导关系有助于提高领导效能。

  总之,领导关系是对领导活动的综合反映,它产生于领导活动的实践,同时又直接制约着领导行为,直接导致某种现实领导结果和社会结果。

正确地把握和处理领导关系并加以充分合理地运用,有助于领导职能职责的履行和领导成功的实现。

  二十四、群体行为与领导关系的联系是如何的?

  领导关系是在群体中产生和发展的。

人是任何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行为主体,也是领导关系中的核心。

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特性表明:

个体行为并不能够随意发生,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群体的约束,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下是以社会活动的具体单位——“群体”的形式存在的,而不是以“个人”这一个体的形式存在的,更不是以“类”的形式存在的。

领导者要想建立和维系积极良好的领导关系,既要善于调整与组织内部个体成员的合作关系,更要善于营造与组织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融洽氛围。

领导者应该使群体形成比较强的凝聚力,创造良好的领导关系状态。

  群体不但是领导关系建立和存在的基本元素,而且领导关系的发展和完善更有赖于群体间的良好合作和友好互助。

  二十五、什么是群体?

它具有哪些特征?

  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群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1、各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在心理上彼此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各成员在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群体有自己的结构,有自己的规范和首领;

  3、群体成员怀有共同的兴趣与共同的目标,并且由共同的活动结合在一起;

  4、群体成员有群体意识和归属感,并在群体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

  二十五、什么是非正式群体?

它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关系、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可以在正式群体之内,也可以在正式群体之外,或是跨几个群体。

在一个正式群体内部可以有多个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不总是处于稳定、平衡的状态中,而是处于不断地重组、不断调适的状态中。

  二十六、非正式组织在领导关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许多组织目标和组织职能的实现都是直接通过或借助于非正式群体来完成的。

由于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广泛性和必然性以及在领导活动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使其成为诸多群体类型中与领导关系关联最为密切、影响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在正式群体的沟通和指挥协调遇到问题时,非正式群体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领导关系的关键因素。

  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和行为取向与正式群体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时,非正式群体往往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助于营造良好融洽的领导关系。

主要体现在:

  1、协调组织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缓和或改善领导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2、调节组织成员的心理情绪,有利于保持和创造组织内和谐的领导关系;

  3、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提高领导效能。

  当非正式群体不配合正式群体的工作时,特别是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行为与正式群体的领导行为发生严重冲突时,非正式群体就会发挥消极作用,破坏既有的良好领导关系,或者激化矛盾、使得已经出现问题的领导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十七、如何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客观性?

  竞争与合作作为领导关系互动行为的运动形态,实质上是构成领导关系的各种因素和力量之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的必然反映。

领导关系中竞争与合作的存在,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1、从广义上说,竞争是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

我们这里论述的竞争则是狭义的,即社会互动类型意义上的竞争,它是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领导关系中存在竞争主要是由于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在客观上都有差异性和特殊性,与这种差异性和特殊性相联系的是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

这种特点,决定了各组成部分在具有共同的群体利益和目标的同时,还具有不同的个体利益和目标。

在群体成员追求各自利益和目标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竞争。

竞争不仅存在于领导关系的同级之间,而且还存在于上下级之间。

在开放、民主的领导关系系统中,上下级之间的平等竞争,往往导致领导关系的分化和重组。

  2、与竞争相对立的,是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

如果说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竞争的客观性,那么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统一性和共同性决定了其合作的客观性。

协同的基本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克服由于竞争产生的各种内耗,形成最大组织合力,最优化地实现领导目标。

  二十八、如何理解竞争与合作的矛盾统一性?

  竞争与合作的矛盾性是由竞争与合作的不同性质和功能决定的。

活跃和富于变化是竞争的特点,它具有使系统不断发生变化的功能。

这种性质和功能,既可能使系统发生积极变化,也可能使系统发生破坏性变化。

在领导关系中,竞争的破坏性往往造成系统的动荡和裂变,导致内耗现象的发生。

  与竞争相对应的是合作。

以内容为标准,合作可以分为目标合作、权力合作、信息合作、心理合作、利益合作等。

无论哪种合作,其基本功能都在于最大限度地克服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各种内耗,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最优化地实现组织目标。

  竞争与合作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1、竞争与合作都能促进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

  2、竞争与合作都能推动系统的有序化;

  3、竞争与合作同时存在于领导关系中,他们既对立又统一,反映了领导关系运动的基本规律。

合理的竞争并不纯粹是一种对立,它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合作和互助。

  二十九、什么是冲突?

冲突定义包含的要点有哪些?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冲突定义包含的要点有:

  1、冲突可能发生于个人之间,也可能发生于群体之间;

  2、冲突是在目标和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目标和利益完全一致,则不可能发生冲突;

  3、冲突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只有单方面的态度或行为,即使十分激烈和极端,也构不成冲突。

  三十、冲突等同于竞争。

这种看法正确吗?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冲突不同于竞争,它的特殊性质在于目标的不相容性。

也就是说,冲突双方都认为对方的目标是己方达到目标的障碍,双方的目标是不可调和的。

冲突属于高对抗性行为。

在竞争中,参与的各方都具有相同的目标,都必须在相同的规则下采取行动,任何一方都不能以阻碍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为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二者的区别只是在于,一方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另一方目标的实现。

  三十一、个体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个体产生冲突的原因主要有:

1、个人目标冲突;2、个人角色冲突;3、个体之间冲突;4、个体与群体冲突。

  三十二、群体产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群体产生冲突的原因有:

1、目标因素;2、资源因素;3、责权因素;4、信息沟通因素;5、结构因素。

  三十三、什么是调适?

  调适是以不同的方式调节或缓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的一种互动方式。

针对冲突的具体调适方式有和解、妥协、容忍、调节和仲裁等。

  三十四、领导角色的特征是什么?

  领导角色的主要特征是:

1、导向性;2、服务性;3、感染性;4、非我性;5、多重性。

  三十五、非正式群体也是群体,群体都有自己的首领,因此非正式群体的领袖是组织任命产生的。

这种看法正确吗?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其进入与退出都是自愿的,不必履行任何繁琐的手续,也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合则聚,不合则散,群体的稳定性自然较低;有自发的领袖人物且作用突出。

非正式群体的领袖都是自发产生的,他往往是靠个人的影响力来领导。

  三十六、非正式群体不是因为完成组织任务而是自发产生的,所以领导者不应该承认非正式群体。

这种看法正确吗?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非正式群体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群体类型。

在领导活动中,作为领导行为主体的领导者不但要对正式群体进行科学的规范和有效的领导,而且要对正式群体中大量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对待非正式群体,领导者首先的和根本的就是要承认其客观存在的普遍性,承认其作用和能量对工作的影响,并将其列入管理范围,决不能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

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

因此对非正式群体的无知或鸵鸟政策是极其有害的。

  三十七、冲突是由于利益不同而产生的对抗性行为,因此冲突只有消极作用。

这种看法正确吗?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它一般表现为对抗和目标受挫,属于高对抗性行为。

从现代的观点看,冲突本身并无所谓好坏,任何冲突都可能导致消极的或积极的后果,实际上结果如何,就看领导者的处理水平。

  三十八、什么是角色学习?

它具有哪些特点?

  角色学习是指组织成员掌握社会理想角色的行为准则、技能,提高角色认知水平,缩短与理想角色的差距的过程。

  角色学习的特点有:

1、实践性;2、互动性;3、连续性;4、综合性。

  三十九、在新时代,领导者应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在新时代领导者应扮演三类角色:

  1、领导者应是知识、经验和智慧的传播者,这种新角色被称为“教师”、“师傅”、“教练”和“导师”等;

  2、领导者应该联合群众,设计组织,成为变革的控制者,这类角色常被称为“设计师”、“社会建筑师”和“组织缔造者”等;

  3、领导者应该传播领导技能,做未来潜在领导者的培养者,这类角色被称为“领导铸造者”、“栽培者”和“超级领导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