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计算机专业复试面试题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97977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计算机专业复试面试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计算机专业复试面试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计算机专业复试面试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计算机专业复试面试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计算机专业复试面试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计算机专业复试面试题集.docx

《最新计算机专业复试面试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计算机专业复试面试题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计算机专业复试面试题集.docx

最新计算机专业复试面试题集

------------------------------------------作者xxxx------------------------------------------日期xxxx

 

计算机专业复试面试题集

计算机专业复试集锦

1。

 什么是程序局部性,为什么会有程序的空间局部性?

 

程序局部性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呈现出局部性规律,在一段时间间隔内,程序的执行是局限在某个部份,所访问的存储空间也只局限在某个区域。

 空间局部性是指若一个存储单元被访问,那么它附近的单元也可能被访问,这是由于程序的顺序执行引起的。

 2。

 比较TCP与UDP 

TCP与UDP都是传输层的协议,且都用端口号标识数据所达的进程. TCP提供的是面向连接服务,提供可靠交付。

且具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可用于可靠要求高的场合如:

SMTP,FTP,HTTP等 。

UDP提供的是无连接服务,提供不可靠交付,且无确认机制。

主要用于即时强的场合如:

视频聊天,语音电话等。

 

3. 网络协议的三个核心要素,及概念 。

各起什么作用?

 

语法,定义了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  

语义,定义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响应动作以及作出何种响应;  

同步,定义了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4。

 关系数据库都有那些操作,特点是什么?

 

◇查询:

选择、投影、连接、除、并、交、差 

◇数据更新:

插入、删除、修改 

关系操作的特点:

集合操作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

 5。

解释一下网络体系结构,它得实现和理论有什么区别?

 

是指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拓扑提供标准。

 网络体系统结构采用分层结构,各层之间相互独立、较易维护、灵活性好。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RM标准,该标准采用了七层结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既复杂又不实用,但其概念清楚,体系结构理论较完整。

而TCP/IP却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它采用了四层结构即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

6。

 为了实现重定位需要哪些硬件?

 

最简单的方式是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来存放正在执行作业的内存地址,每次访问数据时,由硬件自动将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起始地址相加,形成实际的特理地址。

 当然在分页式与分段式系统中,具地址变换机构,以及快表等硬件。

 

7. 数据库保护(访问)的内容有哪些?

 

利用权限机制,利用完整性约束防止法数据进入数据库,提供故障恢复能力,提供并发访问控制 

8。

 在交互式系统中,非剥夺是不是一个好的策略?

为什么?

 

非剥夺方式:

分派程序一旦把处理机分配给某进程后便让它一直运行下去,直到进程完成或发生某事件而阻塞时,才把处理机分配给另一个进程。

  剥夺方式:

当一个进程正在运行时,系统可以基于某种原则,剥夺已分配给它的处理机,将之分配给其它进程。

剥夺原则有:

优先权原则、短进程、优先原则、时间片原则。

  

在分时系统中不剥夺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

因为,在分时系统中,除了交互性以外,及时性是很重要的性能因素.当一个作业被阻塞后,CPU就完全空闲了,别的用户的及时性就无法保证了,而完全可以把这些时间分配给别的作业运行。

以提高整体的吞吐量。

9。

 DBA的职责是什么?

 

DBA则是这个机构的一个(组)人员,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职责有:

 

(1)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

数据库中要存放哪些信息  

(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

获得较高的存取效率和存储空间利用率  

(3)约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负责确定各个用户对数据库的存取权限、数据的保密级别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4)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

转储数据、维护日志文件、故障恢复  

(5)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

对运行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分析,以此来不断改进数据库设计  

10.  系统调用的定义 

系统调用是OS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它是用户程序取得OS服务的惟一途径.它与一般的过程调用的区别:

 运行在不同的系统状态。

调用程序在运行在用户态,而被调用的程序运行在系统态; 通过软中断机制,先由用户态转为系统态,经枋心分析后,才能转向相应的系统调用处理子程序; 一般的过程调用返回后继续执行,但对系统调用,当调用的进程仍具有最高优先权时,才返回到调用进程继续处理;否则只能等被重新调度; 

11.  死锁是什么?

 

指多个有关进程由于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在无外力的情况下这些进程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的状态。

 

12。

  CPU不执行程序的时候干什么?

 

当没有被任何程序使用的时候,计算机的处理器被认为是空闲的。

当然下面提到的空闲任务不在此列中。

 当有程序利用CPU空闲时间的时候,就意味着它以较低的优先权运行着,以便不会影响那有正常优先权的程序运行。

一般来讲,这会引起CPU消耗更多的电能,而大多数的现代CPU当它们空闲的时候是能够进入省电模式的。

 大多数操作系统都有个空闲任务,它是一个特殊的任务。

仅当CPU无事可做的时候由操作系统调度器载入它。

在现代的处理器中,HLT停机指令节省了大量的电能与执量,而空闲任务几乎总是由一个重复执行HLT停机指令的循环组成。

 

13.   举例解释一下同步和互斥  

同步表现为直接制约,如管道通信,一个进程写,一个进程读,它们是相互制约的。

 互斥表现为间接制约,比如多个进程同时请求打印机(没使用SPOOLing技术)、多个进程同时请求一张网卡发送数据包等。

 

14.  解释一下管程 

管程是由一组局部变量、对局部变量进行操作的一组过程和对局部变量进行初始化的语句序列组成。

引入它的目的是因为Wait/Singal操作太过分散,对它的维护很麻烦且容易造成死锁。

管程的特点是:

管程的过程只能访问管程的局部变量,管程的局部变量只能由其过程来访问;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进程进入管程执行;进程只能通管程提供的过程入口进入管程; 

15.  在可变分区管理中,需要哪些硬件机制

采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时,一般均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作业。

地址变换要靠硬件支持,主要是两个寄存器:

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限长寄存器存放作业所占分区的长度,基址寄存器则存放作业所占分区的起始地址,这两个值确定了一个分区的位置和大小。

 

转换时根据逻辑地址与限长值比较,如果不有超过这个值,表示访问地址合法,再加上基址寄存器中的值就得到了绝对地址了,否则形成“地址越界”中断。

 

16。

  中断和陷入有什么异同?

 

外中断时指来自处理机和内存外部的中断,如I/O中断、定时器中断、外部信号中断等。

狭义上也叫中断; 内中断主要指在处理机和内存内部产生的中断,也称陷入,如校验错、页面失效、溢出、除数为零等; 

中断和陷阱的主要区别:

 

(1)陷入通常由处理机正在执行的现行指令引起,而中断则是由与现行指令无关的中断源引起的. 

(2) 陷阱处理程序提供的服务为当前进程所用,而中断处理程序提供的服务则不是为了当前进程的。

 

(3) CPU在执行完一条指令之后,下一条指令开始之前响应中断,而在一条指令执行中也可以响应陷阱. 

17。

   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相比有什么优点?

 文件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某一应用 

18。

  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区别?

 

  两者在计算机硬件连接、系统拓朴结构和通信控制等方面基本都是一样的,它们都具有通信和资源共享的功能。

 区别关键在于: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支持下,进行分布式数据库处理的,也就是说各互联的计算机可以互相协调工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多台计算机上并行运行。

且具有透明性,用户不知道数据、资源的具体位置,整个网络中所有计算机就像是一台计算机一样;而计算机网络却不具备这种功能,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各计算机通常是各自独立进行工作的。

 

19。

 为什么引入多道程序技术?

 

因为引入多道程序技术后,可以进一步提高了CPU利用率(阻塞),提高内存和I/O设备利用率(小作业把内存浪费了),增加系统吞吐量(两都提高后的必然)。

 

20.  什么是管态?

什么是目态?

它们与进程运行状态的关系是什么?

 

CPU交替执行操作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

管态又叫特权态,系统态或核心态.CPU在管态下可以执行指令系统的全集.通常,操作系统在管态下运行。

 

目态又叫常态或用户态。

机器处于目态时,程序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

用户程序只能在目态下运行,如果用户程序在目态下执行特权指令,硬件将发生中断,由操作系统获得控制,特权指令执行被禁止,这样可以防止用户程序有意或无意的破坏系统。

 

21。

   n个任务一个cup,阻塞,运行,就绪的进程最多有多少个?

 

阻塞n个;运行1个;就绪n—1个; 

22。

  波特和比特的区别?

 

波特是码元传输的踵率单位,说明每秒传多少个码元。

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  

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是,信息的传输速率"比特/秒"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在数量上却有一定的关系。

 

23。

   什么是网络延时 

时延(delay或latency)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24。

  什么是完整性约束 

强制数据完整性可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质量。

 

25。

  什么是码元?

什么是码元长度?

  

在数字通信中常常用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一位二进制数字.这样的时间间隔内的信号称为二进制码元,而这个间隔被称为码元长度。

 

26。

  结合Internet,说说有连接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面向连接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

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必须终止这个连接。

在传送数据时是按序传送的,是可靠交付。

面向连接服务比较适合于在一定期间内要向同一日的地发送许多报文的情况。

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因此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事先进行预定保留。

这些资源将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

无连接服务的优点是灵活方便和比较迅速。

但无连接服务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

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尽量大努力支付"。

 

 

27. 点对点和端到端工作在哪层?

工作机制?

 

28. DBMS支持那几种数据模型 

29. 父子进程是否可以并发运行 

30。

 SQL的四个组成部分?

 

31. 数据库操纵语言举例 

32.  介绍下有哪些应用数据库?

 

33.  什么是数据独立性。

 

34。

 网络时延又拿几部分组成?

各产生于何处?

 

35。

  实体 协议 服务  

36。

 1NF是啥,数据模式 

37. 缓冲的定义,为什么引入 

38。

  TCP/IP网络协议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引出“ over everything”和“everythingover ?

” 

39. 数据库的关系操作有哪些?

各有什么作用?

 

40。

  用白军和蓝军解释下没有100%可靠的通信     

 

数据库  

1.文件系统和DBS的最大区别在什么地方,DBS还有哪些特点.   

2. 和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文件有什么优点?

  

3。

试述DBMS的数据模型;,DBMS 支持那几种数据模型    

4。

系数据库的关系操作都有那些,特点是什么?

    

5。

数据库保护(访问)的内容有哪些?

    

6。

INF是啥,数据模式,    

7.数据库操纵语言举例    

8.DBA的职责是什么?

    

9.完整性约束是什么  

10.介绍下有哪些应用数据库?

    

11。

.SQL的四个组成部分?

 

1。

cpu在不执行任何程序时在做什么。

  

2,根据蓝军白军分析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协议。

 

3:

什么是系统调用..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