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854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x

《浅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x

浅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指导小学低年级孩子看图说话,是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孩子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更是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

无论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在写作入门阶段都要经历看图说话、写话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图片,结合说、写这两个重要环节从小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思想的教育。

看图说话首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图的能力。

在每次看图时都先明确要求:

仔细看图,理解图意。

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每幅图的意思连起来,完整的、有顺序地说一段话,表达一个意思,再给每一幅写一句话,最后明确一个道理。

这样,便使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一步步完成教学要求、逐步发展他们有意注意的品质。

低年级的看图说话、写话要从观察单幅图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幅图,从“看、想、说、写”四个环节依次进行,让死图变活图,同时根据图意,适时对学生渗透德育思想的教育。

(一)、有序观察、把握图意,从说一句话开始。

观察单幅图时要先引导学生弄清时间、地点、任务、事件,然后再把图中事物联系起来,这样学生不但易于接受,也有助于把握图意。

如这幅图中的地点(家里)、时间(晚上)、人物(小红),做某事(给妈妈捶背),最后联系起来想象,学生既明白了图中的意思,也学到了观察单幅图的方法。

(二)、指导学生把说过的话写下来,实现由说到写的过渡。

口头语言的发展总是先于书面语言,‘说’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看图写话也必须遵照从说到写的规律有顺序的进行训练。

在引导学生看图、想象、说话的基础上,及时地引导学生把说过的话写下来,告诉学生怎样说的就怎样写,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只要能连贯的把话写出来,符合图意就可以了。

如上幅图可以这样写:

小红晚上在家里给妈妈捶背。

写好了,就让孩子们大声地读一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就重说一次,再把它写通顺了。

(三)、启发学生开展合理的想象看单幅图写几句话时,可以将瞬间的情景拓展开去,针对画面上的情景去想象,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再“画”出几幅图来,将图外必要的内容补充进来。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图意,加深理解,为“说好”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参与演示。

如:

(还是上幅图)教师可以扮演妈妈,让一名学生扮演小红,再现小红给妈妈捶背的情景。

通过直接演示学生观看,观者和演者都如同身临其境其事,这既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可以进行现场采访:

“小红你为什么要给妈妈捶背?

”“小红的妈妈又是怎样想的?

”在小红和妈妈回答的同时,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母亲、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教育。

(四)、观察多幅图,增加难度,循序渐进练习说话。

观察多幅图时,先把几幅图连起来看一看,大致了解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再一幅一幅地仔细观察,把握图中的意和情。

例如《知错就改》共有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四幅图都有明明,而明明在四幅图中又做着各不相同的事,但这不同之中又有共同点,与“鸟”分不开。

这样四幅图连起来看一看,就不难看出这是用弹弓打鸟的事。

图中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就知道了,具体到每一幅图又各自表达什么呢?

这要求通过学生有层次按顺序的逐图仔细观察,明白明明是怎样知错就改的,以达到完整准确理解图意的效果。

其步骤是:

1、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后,确定“点”——重点词。

让学生分别用一个最洽当的词或短语加以概括,说出每幅图讲什么,即“打鸟”、“抓鸟”、“养鸟”、“放鸟”。

2、在有了重点词的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说清每一幅图的主要意思,确定“线”——句子。

可围绕重点词提问:

图上画的是谁?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做了什么?

通过这些提问,学生就不难用一句话答出每幅图的大意为:

明明用弹弓打鸟。

明明抓住鸟。

明明看见“爱护益鸟、人人有责”的标语。

明明放鸟。

3、在学生讲清每幅图意的基础上,把四幅图连起来讲一段话。

先启发学生观察每幅图之间的衔接,指导学生抓住画面事物之间的联系,展开合理想象。

然后连贯起来说。

为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可进行发散性的提问:

明明为什么打鸟?

明明为什么又把鸟放了?

通过引导,学生说出了如下的一段话:

“一天明明在花园用弹弓打鸟,一只小鸟被打了下来,明明抓到鸟把它放进笼子里。

这时明明看见树上的牌子写着“爱护益鸟、人人有责”。

明明觉得自己错了,就把鸟放飞了。

这样就完成了“点——线——面”的渐进过程,实现了看图说话训练整体的统一。

学生通过《知错就改》这幅图,既掌握了看多图说话的方法,又在看图说话中对学习进行了“爱护益鸟、保护益鸟”的教育。

(五)、因图而异,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画面,思考了解画中表现的内容,然后指导学生根据图意,按一定顺序观察。

如《找春天》,教师引导学生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进行观察。

学生掌握了以上的观察顺序,一经图画出现、就能通过思考,有选择地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

教师在此时渗透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只要教师选好切入点,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浅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沈阳市法库县开发区西闫小学傅爱英2010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