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上各种标志的起源与设计doc 18页.docx
《电脑上各种标志的起源与设计doc 1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脑上各种标志的起源与设计doc 18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脑上各种标志的起源与设计doc18页
电脑上各种标志的起源与设计(doc18页)
电脑上各种标志的起源和设计
(一)
关键词:
设计电脑标志起源
电脑上的各种标志就像马路上的交通指示牌,每天你用电脑时都会遇到,你无数次按下、点击、注视这些标志和图标。
但是,关于它们的起源你知道多少呢?
(一)电源
这个标志的起源曾被印在ThinkGeek的Tee(下图)上面,它意味着,这个按钮可以结束之前的一切操作,也能让机器重新开始。
这个标志还曾参加过纽约市安全套包装设计竞赛,并获得了头等奖(下图)。
而关于它的起源,要回溯到遥远的二次大战时期。
那时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需要用二进制来标记独立的电源按钮、开关和旋转切换开关。
那时用二进制中的「1」代表「开启」,用「0」代表「关闭」。
到1973年,国际电气工程委员会(IEC)模糊地设定了一个在两者之间的内循环,并命名为「备用电源状态(standbypowerstate)」。
不过,美国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工程师们觉得这个定义太含糊不清,就将其修改并重新定义为「电源」,并设计了这个标志。
你需要知道的是,这个标志是由数字1和0组成——现在就请仔细看看你电脑的电源按钮。
二、Command键
布斯讨厌他们在这个「功能键」上贴上苹果logo的做法。
据安迪·赫茨菲尔德回忆,乔布斯当时说:
“屏幕上的苹果已经够多了(注:
乔布斯是指最初的MacOS界面中多处用到苹果logo做为按钮元素)。
这很荒谬!
我们正在让苹果logo泛滥、失效(因为用户无法辨别其含义的不同)。
”
乔布斯下达了一个重新设计命令,他们匆忙找到位图艺术家苏珊·卡尔(SusanKare)帮助重新设计。
这位设计师拿出了一本《国际符号标志辞典》(internationalsymboldictionary),翻了翻,然后说她说选中了瑞典一个花形符号,“就用这个”。
辞典里写到,这个符号用在瑞典的野营或露营地,表示需要提醒人们注意和关注。
此外,它还有无限循环、统一码标准等含义。
今天,苹果电脑上仍然在使用这个花型符号作为Command键的标识。
较早的苹果键盘上Command键左侧都还保留有苹果logo。
但最新的苹果笔记本和外置键盘上都已经除去了,仅保留了花形符号。
三、蓝牙
公元10世纪丹麦的国王哈洛德·布美塔特(HaraldBlåtand)和蓝牙(Bluetooth)之间有什么关系?
很多!
哈洛德国王生活在约公元935-985年。
他骁勇善战,统治丹麦期间持续对外征战,统一了今天的挪威、瑞典和丹麦广大北欧地区。
早年,哈洛德曾是北欧海盗精神的发扬者,当时北欧地区的主要信仰是奥丁神,即「战争之神」。
但在他统治晚年,却受到来自欧洲大陆诺曼人的海盗行为的猖獗侵扰。
因此,他决定引入基督教信仰,取代原有的奥丁神信仰,对国民施以教化,使得北欧地区的人们逐渐摆脱了海盗的鱼腥气,加强了与欧洲大陆的联系,在整个欧洲历史的进程中有重要影响。
传说,这位哈洛德国王特别喜欢吃蓝莓,有一颗牙齿被染成了永久性的蓝色,因此人们都叫他「哈洛德·蓝牙」(HaraldBluetooth)国王。
1995年,由瑞典爱立信主导,包括芬兰的诺基亚、日本东芝和美国的IBM、英特尔计划成立一个行业协会,共同开发一种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
在给这项技术命名时,由于两个主导企业爱立信和诺基亚都是来自北欧国家,在他们历史中哈洛德·蓝牙(HaraldBluetooth)国王有「实现统一、加强联系」的含义,所以,他们最终决定以「蓝牙(Bluetooth)」为这项技术命名,这个行业组织也因此叫做BluetoothSIG(蓝牙特殊利益集体)。
而蓝牙这个标志的设计:
它取自HaraldBluetooth名字中的「H」和「B」两个字母,用古北欧字母来表示,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成为了蓝牙的logo(见下图)。
图中底部,引用了一段古北欧字母和英文字母的比较,可看出字母H和B用古北欧文字的写法,这正是蓝牙标志的来源。
你需要知道的是:
蓝牙的标志来自H和B这两个字母的古北欧文字写法,而H和B的来源是哈洛德·蓝牙(HaraldBluetooth)国王的名字。
四、USB
你可能每天都会在各种设备上看到USB的图标,从U盘、数据线到笔记本电脑,它的设计起源由是哪里呢?
1994年,康柏、IBM、英特尔、微软和DEC等几家公司计划开发一种通用的数据交换接口,以取代当时各种电脑上互不兼容的各种数据接口。
1995年,英特尔工程师 AjayBhatt开发出第一个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1996年,作为行业标准的《USB1.0细则》正式发布。
根据《USB1.0细则》,USB图标设计灵感是来自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Neptune)(也是海王星的名字)的武器「三叉戟」,一支强有力的三齿鱼叉。
手握三叉戟的海神尼普顿雕像
不过,为了避免鱼叉形状的设计暗示人们拿着自己的USB存储设备到处乱插(叉)。
设计师对三叉戟的三根尖齿进行了修改,将左右两根的三角形分别改成了圆形和正方形。
这三个不同的形状意味着,各种不同的外部设备都可以使用USB这一标准进行连接。
《USB1.0细则》中对USB图标设计的详细图样
你需要知道的是:
USB图标的设计,来源是海神尼普顿手中的三齿神叉。
五、播放和暂停
尽管播放和暂停的标志,并非最初诞生于电脑,但它们仍然普遍出现在键盘、媒体播放器(从实体的到虚拟的)上,以及其他许多能音频和视频的设备上。
不幸的是,不论是「指向右边的正三角形」的「播放」标志,还是「双竖条」状的「暂停」标志,似乎都没有非常确切的来源。
它们首次被使用大约是在上世纪60年中期,卷盘到卷盘(reel-to-reel)磁带机诞生的时候。
有时候,会用两个叠在一起的三角形代表「快进」标志,而箭头的指向则代表磁带前进的方向。
所以,「播放」标志应该是一个精简「箭头」标志。
老式卷盘到卷盘磁带机
而暂停的标志来源,最可信的说法是,它是乐谱中的休止符(caesura)的符号,代表音乐停顿、中止的意思。
乐谱中的「休止符」符号
数字音乐播放器(MP3)流行起来之后,播放和暂停逐渐从之前的两个独立按键整合成为一个独立的「播放/暂停」按钮,这种设计从第一代iPod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电脑上各种标志的源起与设计
(二)
@(音at),在以上所有标志中,它是唯一入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建筑与设计收藏的标志。
它也是网络世界最常用的符号。
每个电子邮件都要用到它,在Twitter和微博里通知他人也要用到@。
这或许跟它是完全意义上的「执行符号」和神秘起源有关。
在不同的国家,它有不同的称呼。
在法国和意大利人们叫它「蜗牛」,中国有些人叫它「小老鼠」,德国人管它叫「猴子的尾巴」。
它在数字世界的起源要回到1971年,美国技术研究公司BBN的一位程序员雷蒙德·汤姆林森(RaymondTomlinson)正负责开发一个程序让计算机用户能够连接到ARPAnet(阿帕网络,即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也是今天互联网的始祖)。
汤姆林森决定在电脑网络的地址中间插入这个符号,来区分「用户」和「终端」,这个做法后来被广泛采用,成了今天电子邮件地址的标准写法。
因此,雷蒙德·汤姆林森也被人们称为电子邮件之父。
但是并非汤姆林森首先创造了@这个字符。
事实上,在他创造@的用法前很久——1885年美国安德伍德(AmericanUnderwood)打字机出现时,@这个符号已经存在于键盘上了。
当时它是作为一种会计速记符号,表示「以……的比率」作计算用处。
(Underwood打字机上的@符号,位于按键数字4的上方)
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话,@这个符号大概起源于公元6世纪。
当时的修道士开始用这个符号来代替拉丁文中的ad。
在拉丁文中ad的意思相当于at(在某处)或toward(朝向)。
他们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区别于单词AD(AnnoDomini缩写),即耶稣纪元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元」。
(1536年,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书信中使用的@字符,图中绿色部分)
以下信息来自维基百科
“@”符号(半角文字表示:
@;全角文字表示:
@),是英文单词“at”或英文短语“attherateof”的缩写,表示“在”、“以某一速率或比率”等意思。
它是一现在常见的符号,因为在电子邮件地址中,它是用户名和邮件服务器的域名之间的分隔符。
此外,“@”符号也被用作斯沃琪互联网时间(SwatchInternetTime)的前置符号,代表的是目前以“拍”(Beat)做单位的时间。
“@”的正式名称为“commercialat”,不过一般读作英文单词“at”。
而根据其外形,中国大陆亦有人称其为“圈a”或“花a”,在台湾普遍使用“小老鼠”一词,另外英文中也有“A-Tail”(带尾巴的a)、“monkeytail”(猴尾巴)和“asperand”等别名。
关于该符号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
符号@是从商业上的“eachat”(单价)发展而来的,因为@看起来像是放在小“e”里面的小“a”。
它被用于区分表示总价的“at”(只用一个字母“a”表示)或者“per”。
例如,“12apples@$1”(12个苹果,每个1美元)的价钱为12美元,而“12applesat$1”(12个苹果共1美元)的价钱为1美元,所以将他们区分清楚很重要和必要;
它是中世纪的僧侣对拉丁单词ad(在,向,约)的简写,书写在数字旁;
一意大利学者宣称,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弗朗切斯科·拉比(FrancescoLapi)1537年5月4日签署的一份威尼斯商业文书上发现了符号@。
该文件是关于与皮泽洛的生意的,特别是秘鲁一个@的葡萄酒的价格;@表示双耳瓶(意大利语:
anfora;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arroba)。
而现时,单词“arroba”表示的即是at符号以及一个重量单位。
这一用法中,该符号代表一个“双耳瓶”,这是一个根据每个标准双耳瓶的容量所制定的重量和容积单位,传入北欧后又有了现代“以某一速率或比率”的意思和用法。
使用@来代表法语的“à”(意为“每”)的证据,出自1674年瑞典一低级法院和司法长官的协定(Arbogarådhusrättochmagistrat)。
对at符号演变的假想
它出自诺曼法语“à”,意思为“每”,例如“2widgetà£5.50=£11.00”(每件5.50英镑,两件共11.00英镑)就是英国人在会计上一直使用到1990年代的一种速记形式。
而在现代法语和瑞典语中仍有这样的用法。
从这个角度看,@是人们为了书写简便(写à时笔尖要从纸上抬起来)而将à变形得来的,这种介于@和à之间的折衷写法在法国的路边市场上仍可见到。
纽约朗伯打字机公司1902年生产的朗伯打字机上开始包含@。
这个字符也被收录于原始的1963年ASCII字符集中,不过这不足为奇,因为@本来就是一个标准的商业打字机字符(1961年的IBM电动打字机的键盘上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