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5篇.docx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5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5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
吾身边有一位“操”也。
那天,我和她一起回家。
一个人端着一盆水走了出来,好像是没有看见我们一样,径直把水泼了过来。
我闪开了,但她却成了落汤鸡。
我正准备冲上去质问一番,却发现自己的手被她给抓住了。
她冲我摇了摇头,粲然一笑:
“算了吧,她不一定是存心的。
就放了她吧。
”“好吧。
既然你这个当事人发话了,那,就算了吧。
”我把她往回家的路上推,“快回家换衣服啦。
小心感冒了。
”
她,就是我的、有菩萨般心肠的好邻居,沈新月。
我要向二“操”学习。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
《三国演义演义》是本历史著作,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不但让我懂得了许多历史故事,更懂得了许多军事谋略。
三国演义演义,讲述的是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故事,是一本荡气回肠的书,能够让人不但懂得许多的谋略知识,更能让人学会刘、关、张之间那情深厚意的兄弟情。
读完这本书,书中那生动形象的战争故事,令我仿佛身临其境,让我仿佛看到了万马奔腾,群雄厮杀的壮观场面。
但是,真正令我回味无穷的还是那计谋战略,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面对五十万魏国精兵猛将,并不会惊慌失措,反而以更冷静的头脑,使出了空城计,令司马懿感到怀疑,因此退走了司马懿的兵马。
这本书中,还有勇猛好战的吕布,也有奸诈狡猾的曹操:
还有心胸宽广的刘备,也有昏庸无能的刘禅。
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生动,令我回味无穷,百看不厌。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
真好!
暑假里,我有大把时间来读好书了。
首先读《三国演义》。
书中描写了一些气势磅礴的战争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是令我回味无穷,爱不释手。
最是刻入脑海的人物当属关羽关云长了,他是一位纯爷们,成了我的偶像。
我崇拜他威武强壮的形象。
关羽,身长九尺,鬓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
手持青龙偃月刀,足跨赤兔千里马。
好一个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美髯公”!
现在社会,年轻一代人的审美观有些特别,总推崇面若桃花,眼似葡萄,身如拂柳的“仙气”形象,男生也要施粉绣眉,看起来很娘,缺少男子汉应有的阳刚之气。
了解了关羽后,我端正了我的审美观,觉得男生就应该有纯爷们的范。
身为男生,就应该锻炼好强壮的身体,能吃苦耐劳,不撒娇取宠,有担当。
我崇拜他武艺高强。
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大敌当前无所畏惧。
啧啧,不愧号称“武圣”啊!
正所谓“没有精钢钻,不揽瓷器活”,关羽之所以如此从容有信心战胜强敌,都是因为他平日里苦心练习武艺,善于学习兵法。
我们小学生现在正处在学习阶段,吃够学习的苦才能获得智慧和技能,将来才有机会崭露头角,兼济天下。
我最崇拜的是他多么地忠义。
当他被曹操所俘获,勉强答应留下,心里想的却是大哥,当有了大哥的消息,曹操怎么也留不住他。
他过五关,斩六将,追随刘备而去。
生而为人,忠字当头。
我们要有忠于国家,忠于家庭的信念。
想到这,我不免想起国士钟南山,二十年前非典肆虐他六十多岁一马当先,救人民于死神之手;如今新冠猖獗他八十多岁,毅然逆行以身筑起抵挡在死神与人民之间的高墙。
还有疫情中、洪水中奋不顾身为了别人拼命的人,他们都是忠义当先的可敬可爱之人。
我还崇拜他有着钢铁的意志。
当他中了箭毒时,请华佗刮骨疗伤。
他不绑手,不蒙眼,华佗用刀割开皮肉,将骨上箭毒刮去。
血呼呼往下流,而他却仍与马良谈笑风生的下棋。
这是怎样的铁打的身躯钢铁的意志呀!
真爷们!
关羽,就是这样一个武艺高强、义薄云天、有万夫不当之勇、顶天立地的纯爷们。
他是我的偶像!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4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流传至今可谓是家喻户晓!
《三国演义》里有许多令人闻风丧胆的人物,如英勇善战的关羽,张飞;又如料事如神的诸葛亮、阴险狡诈的周瑜,武力高强的吕布……
《三国演义》里面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个个武力高强,头脑灵活。
就比如说关羽不仅武艺高强,能在众将面前斩华雄,颜良和文丑。
而且他还很重情义,虽然一开始投靠了曹操,但始终身在曹营心在汉,最后得到故主的消息,便回到了刘备身边,孙权虽抓到关羽,但关羽绝不投降,孙权最后下令把关羽给斩了。
真是的假如是我的话我一定会投降,等孙权和刘备交战时我立刻在战乱中拿一把箭向孙权射去。
这样的计谋不是很好吗?
这样吴国不久就能被占领。
正所谓作战还是要靠大脑不能硬闯呀!
吕布,一听这名字你们就知道一个成语:
有勇无谋,最后还是被刘备在曹操面前说了几句话给害了。
还是当年程宫说的好一山容不下二虎。
《三国演义》的故事能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取胜要靠的就是大脑!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
三国演义中,个人最喜欢的人物是曹操,然而在小说中“尊刘抑曹”的思想很明显,把曹操描绘成了一个爱猜忌、残忍、容不得贤士的虚伪之徒,其实历史上曹操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从刺杀董卓到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无不体现了曹操“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本色,也是小说中个人所最喜欢的时刻。
提到曹魏,不得不说曹操的五大谋士跟五子良将了。
曹操的五大谋士:
1、郭嘉;2、荀彧;3、荀攸;4、程昱;5、贾诩。
五子良将:
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他们都为曹魏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可惜最后曹氏的基业都落入了司马氏之手,只怪司马懿活的太久,又太能忍,熬过了曹氏三代君主,徒留一声悲叹。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6
俗话说:
“不读水浒,不读三国。
”意思是年轻人不要读《水浒传》,老年人不要读《三国演义》。
原因是水浒里打架杀人太多,会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但是三国勾心斗角太多,会损害老年人的身心。
所以古人才会对这两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发出这样的感叹!
但说到三国勾心斗角,最精彩的是诸葛亮与周瑜的较量。
他们两个的第一场比赛是在周瑜的总部。
周瑜因为降曹或者抗曹的问题纠结了很久。
结果诸葛亮指出大小乔是曹操想要的,又背诵了《铜雀台赋》,惹得周瑜怒不可遏,当即发表:
“我与老贼不和!
”这个观点。
从两人第一次交锋来看,诸葛亮略胜一筹。
周瑜意识到诸葛亮是个人才,就想拿来自用。
周瑜派诸葛亮的兄弟诸葛瑾去游说诸葛亮归顺东吴。
结果诸葛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险些游说诸葛瑾。
这场比赛,周瑜又输了。
周瑜见如此优秀的人才不能为己所用,就认为应该把诸葛亮排除在外。
他设下一个用刀杀人的计划,让诸葛亮抢粮。
他想通过曹操之手杀死诸葛亮。
我本来不想要这个小把戏,但是诸葛亮看穿了。
他不仅没有被周瑜愚弄,而且还使用了一种挑衅的方法:
“周公谨只擅长水战,不擅长陆战。
”周瑜被骗:
“为什么骗我不能陆战?
”他不必走!
我自己去!
诸葛亮笑道:
“曹贼足智多谋。
”。
他一生都在切断人们的食物供应。
今天,他将用重兵防守。
如果公瑾走了,他会被抓住的。
”不能迁就诸葛亮的话,这说明周瑜的气量很小。
这件事之后,周瑜摇摇头,跺跺脚,说:
“这个人知识比我强十倍。
如果你今天不摆脱它,那将是我们国家的灾难!
“因为合作对付曹操,我不得不暂时抑制住心中的怒火。
接下来,他们的第三场比赛是著名的草船借箭。
诸葛亮与周瑜签署军令状,三天之内造十万箭。
是周瑜嫉妒,谋事害孔明。
诸葛亮运用巧妙的方法和天文地理知识,计算出三天后将有大雾,于是他驾着二十只小船佯攻曹颖。
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10多万支箭。
当鲁肃把诸葛亮射箭的方法告诉周瑜时,周瑜惊呆了,感叹道:
“孔明有妙计,我不妨!
”
周瑜屡败诸葛亮,心中不平。
当蜀吴火烧赤壁,打败曹操,使三国鼎立之时,周瑜想追求胜利,一举攻占南郡、荆州、襄阳。
但此时刘备和诸葛亮也想以这三座城为根据地,于是刘备出兵右江,周瑜看出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意思,就对鲁肃说:
“我自己去和他说。
好就是好;不好的时候没等他去南郡,先出了刘备!
”诸葛亮这次稍微好一点。
他看出了周瑜的来意,让刘备对周瑜说:
“让周瑜先拿;如果没有,就让刘备拿去。
”
结果周瑜和曹仁大打出手,周瑜自己也被毒箭打伤,最后打败了曹仁。
第二天,他去了南郡城,却发现一个白袍将军:
站在城楼上的赵云。
周瑜欲以武力攻城,城楼上箭矢雨点般落下,只得退兵。
他派兵攻打襄阳、荆州,却发现被关羽、张飞从诸葛亮手中夺过来。
于是周瑜气得喷血晕倒在地。
之后周瑜恼羞成怒,用美人计骗了刘备,但还是逃不过诸葛亮的眼睛。
他给了赵云三招,其中刘备安然脱身。
周瑜领兵攻荆州,却遭诸葛亮部下埋伏。
周瑜战败。
蜀兵大叫:
“周郎的妙计是拯救世界,他失去了妻子和
周瑜失败,派鲁肃与刘备、诸葛亮商议:
刘备攻下淅川,就把荆州还给东吴。
于是周瑜又想了一个计策:
打着让刘备给吴栋兵粮草的幌子,攻打淅川,乘机夺取荆州。
我不想让诸葛亮看到周瑜的如意算盘。
我派赵云守城严令,又派张飞、关羽、魏延、黄忠四面围攻周瑜,断了周瑜灭郭的假道。
气得周瑜又把金疮破了。
回到这个营地后,诸葛亮派人给周瑜写了一封带有讥讽和讽刺的信。
周瑜看完,晕了过去,醒了,大叫:
“生瑜,何圣亮。
”而死,才36岁。
其实在我看来,周瑜的死完全是因为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诸葛亮根本不能怪。
他的死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就去羡慕别人。
如果我们善于向别人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就真的可以提升自己。
同时,我们要热情地帮助别人,因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也会提高自己。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7
在短短的寒假中,我读了好多书,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三国演义》。
这本书内容主要讲的是魏、蜀、吴三国纷争的故事。
它叙述了东汉帝到晋武帝的近一百年发生的事情。
它反应人民在动乱年代的灾难和痛苦,以及反对战争、分裂,希望和平。
让我看的想哭,有时让我拍手赞好,感到津津有味。
在书中,讲了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廷腐败,官吏贪渎,豪强横行,使得百姓民不聊生。
此时出现三位英雄:
关羽、刘备、张飞,他们桃园三结义共同报国。
他们不怕危险、奋力拼杀、逐渐壮大起来,拯救百姓,赢取民心。
在书中,我觉得精彩的故事是关羽的《刮骨疗毒》。
关羽竟然能强忍疼痛刮骨,没有大声喊叫。
这种精神最令我佩服了。
我读后感到自己胆量太小了,怕天黑,因为天乌黑一片,有时还会发出奇怪的声音,让人毛骨悚然。
我佩服关羽,我想要向关羽一样勇敢。
读完《三国演义》之后,我感到收获诸多,我觉得我们应该像英雄人物一样全心全意帮助别人、无私奉献,具有大无畏精神,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8
在这个快乐的寒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有很多人物,他们各有各的特点。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
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
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刘备是一个爱民如子的人,最终成为了蜀国的皇帝。
关羽刚正不阿,重情义,重承诺,曾经过五关斩六将,无人可挡,但最终因为太轻敌而中了孙权的埋伏,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张飞是一个作战勇猛、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的人,死在了部下手中。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是人中之龙。
他通天文、知地理,别人有什么计谋都瞒不了他。
以至于刘备三顾茅庐来请他当军师,他用兵很巧妙。
其中让我觉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起因是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诸葛亮,知道没有做船的条件,却让他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如果完不成就要受到重罚。
但是诸葛亮却在三天之内“借”了曹操十余万支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读完《三国演义》后,我了解了三国的历史,学到了很多知识,知道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能成为像诸葛亮一样机智勇敢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9
曹操奉命前去保护献帝,战中遇到了徐晃,惜才之心难以掩盖,遇人才不愿放过一个这或许是曹操后来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良木择禽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
徐晃在满宠的劝说下投靠了曹操。
曹操虽在保护献帝,但恐刘、吕结合起来打他个措手不及,荀彧就出计欲让刘备,吕布反目成仇,曹操好坐收渔翁之利。
计划是美好的,现实是不走理想轨道的,刘备不愿做不义之士,欺吕布势穷。
张飞直来直去,只想杀了吕布,被备拦下,此次未绝后患,吕布就趁刘备不在城中,守城的张飞大醉之时夺了徐州。
张飞悔恨不已,欲拔剑自刎,玄德将其拦下,此时后悔也晚了,本来喝酒是为了壮壮士气,谁也不会想到吕布会趁机反客为主。
待刘备回来之时,前去探望家眷,吕布还假惺惺地说要将徐州还于刘备,若刘备应下了,恐怕又是一场恶战,不过刘备力辞了,反去居于小沛。
曹操的计划彻底落空。
吕布确实不义,但乱世中,战场上,能赢的就是好兵,哪管他义不义。
战场上哪有敌人会真正变为朋友,就连谈话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说错一句,便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所走的每一步棋都得谨慎再谨慎,下错一步便可能万劫不复。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0
小的时候,活泼好动的我常常静不下心来读书,觉得书太无聊了,还是游戏好玩。
真不知道大人说的黄金屋和颜如玉到底在哪里。
直到有一次,我随手翻了翻了一本姐姐的《三国演义》,他的作者是罗贯中。
刚看到了桃园三结义,就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
刘备、关羽、张飞萍水相逢,三人都有为国效力之心,而且志趣相投,于是桃园结为异姓兄弟,投靠刘焉。
接着书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书中塑造众多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重如山的关羽,爽直粗犷的张飞……还有我最喜欢的浑身是胆的赵云。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赤壁之战。
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商讨破敌良策,两人不谋而合,都主张只有火攻,才能打败曹操。
周瑜叫庞统假作献计,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
周瑜又打黄盖,让这老将用“苦肉计”去诈降曹操。
实际上,黄盖在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以诈降的方式冲向曹营,发起火攻。
半夜三更,忽听风响旗动,周瑜急忙走出军帐观看,真的刮起了东南大风,他连忙下令发起火攻。
黄盖借着风势带船猛冲进曹军水寨放火。
曹军的船阵很快地都烧了起来。
一眨眼工夫,已经烧成一片火海……
前几天我和爸爸讨论张飞之死时,我俩互不认输。
爸爸认为是张飞睡觉的时候,被敌军所杀。
而我认为张飞临出兵前,因为平时他对手下经常鞭打,手下将领为了报复他,将其杀害。
最后妈妈决定买一本原著《三国志》,让我在书海中找寻答案。
盼望着新书的到来,我又可以品味这些精典故事了,期待i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1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
我感觉在不同的时期读它,会有不同的感受。
现在,读少年版的《三国演义》,我对里面的人物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我最崇拜的偶像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
都显现参观出他的才华横溢、雄才大略······
读一年级时,它在我的心中是一个个传奇故事:
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
“三个臭皮。
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含义······
在三年级时,我看《三国演义》,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住了那一个个好汉,一个个英雄。
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英勇、善战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阴险的曹操······
它里面有许多让我敬佩的人物。
关羽单刀赴会、水淹七军、乱骨疗毒······关羽的忠义之举。
其实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哪国亦不少见,像马超,姜维,张松······或许在当时威名远扬,但当历史沉淀到了今日,他们都已经暗淡无光了。
一巨待二主可以长安无乐的,但关羽宁死不降说:
“蜀国的耻辱就是关羽的耻辱”。
有一集叫白马坡,关羽降曹操,曹操对武艺高强、非常守信誉的关羽十分敬佩。
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还选了十个美女和许多礼物给关羽。
关羽把美女、礼物全送给了他嫂嫂,曹操十分感动,就认为关羽是个义士。
曹操送给了关羽一件新战袍,关羽把新的穿在里面,把旧的穿在外面。
曹操又把吕布的赤兔马送给关羽,关羽十分感谢。
曹操说:
“我以前送你美女都不说谢谢,这次却十分感谢,为什么呢?
”关羽说:
“马一天可以走一千里,我要是知道了哥哥的下落一天就可以赶到那!
”
《三国演义》是本好书,我建议大家看一看。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2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仅仅是三言两语,却诉尽了苏东坡对三国人物之敬佩,对英俊豪杰的追忆……
《三国演义》讲述了一个“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有关东汉末年战争的故事。
魏蜀吴三足鼎立,各不相让,最终促成了一个个有关义气、谋略的故事,塑造了一批义薄云天、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里面有雅量高致的全才周瑜;鞠躬尽瘁的神算子诸葛亮;心怀天下的阴谋家曹操……他们在历史的见证下,在时光的碑刻上,永久的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当后人翻阅史料,记忆便会随历史的长河一起,穿越古今,去领略当初的铮铮铁骨,战场硝烟。
当初,桃花树下,三人焚香祭拜,那“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诺言,让人不禁热血沸腾。
彼时他们可能并不知晓,十几年后,他们的命运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周瑜伪造投降书,想要骗过充当曹操说客的蒋干,当二人彼此假装热情,内心却冷冽如冰,同床酣睡时,心里是否忐忑不安,企图用心中最后一丝暖意温暖对方;忆起,赵子龙单骑救主,一人深入敌军,鲜血染红了他的铠甲,他却不为所动,如入无人之境,奋勇杀敌。
不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只为将阿斗救出;念起,关羽进曹营,曹操以礼相待,不动他一分一毫,款待有加。
渴望贤才的曹操尽全力想留下关羽,却从未留住关羽的心。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讲义气,不忘初心。
可怜那曹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却并没有如此忠心耿耿的将士,实在是一种遗憾。
草鞋皇叔、机智奸雄、仁爱君主,三个人的时代,三个人的战争,好似一盘砂砾,握住一时却握不住一世,太过贪心从而使渔翁得利,最终天下归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个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向我们印证这个道理。
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最终成为城府颇深的阴谋家。
时光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道道印记,带走了稚嫩,留下了老练;带走了天真,留下了算计。
可是,战场上的阵阵寒风,吹不透他们热血沸腾的心,刀枪横行,砍不断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
即使物是人非,他们也不忘记统一天下的初心,保国安民的决心,一较高下的信心。
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依然会记得那铁汉柔情,依然会想起出生入死不相离的诺言,依然会怀念起周瑜与诸葛亮合作作战时的所向披靡。
岁月即使蒙上了灰尘,也不会抹去他们留下的足迹。
岁月变迁,带走的是逐渐衰老的容颜,带不走的是那颗炽热的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三分天下,皆是英雄!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
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
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
下方,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
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
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能够拿来虚构的。
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
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
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
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
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
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
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
下方,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
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
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理解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贴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理解的。
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
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
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
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
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
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
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
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留意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述,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
《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
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
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
《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
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个性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
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
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
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状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我“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我长期构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
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
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
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述。
类似的问题,还能够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述的人物。
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
《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
《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贴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
明、清的统治者以前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