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四阶段法.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3864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doc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规划四阶段法.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doc

前言 3

第一章 课程设计要求 4

1.1、设计题目 4

1.2、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4

1.3、设计的时间及分组 5

1.4、课程设计内容 5

1.4.1掌握交通规划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的原理方法 5

1.4.2学习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的操作方法 5

1.4.3对研究区域提出交通改善策略 6

第二章 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 6

第三章四阶段中各阶段做法及成果展示 7

3.1相关资料收集 7

3.2交通发生和吸引预测及平衡 7

3.2.1交通区划分原则及划分结果 7

3.2.2交通生成预测 8

3.2.3预测结果 9

3.3交通分布预测 9

3.4交通方式划分 11

3.5交通分配预测 11

3.6交通分配评价 13

3.7对我校道路网分析及建议 14

3.7.1道路网规划 14

3.7.2慢行交通系统设计 15

3.7.3道路横断面设计 15

3.7.4总结 15

第四章transcad中交通规划四阶段法具体操作 16

4.1生成初始路网图 16

4.1.1生成路网前准备 16

4.1.2新建路网层(线层) 16

4.2生成小区图 17

4.3在路网与交通区层填入数据并进行人口预测 18

4.4生成小区质心 19

4.5创建网络 21

4.6生成阻抗矩阵 22

4.7对未来年限小区发生与吸引量进行平衡 23

4.8用重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预测 24

4.9进行交通分配并查看结果 24

4.10绘制小区质心间的期望线 26

4.11交通方式划分 26

第五章总结 27

前言

此次课程设计名为“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指导教师为王振报老师。

此次课程设计为期两周,于2012年8月27日开始到2012年9月7日结束。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主要学习了交通规划的四阶段法的设计过程和transcad的使用方法。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组齐心协力、刻苦研究,于2012年9月7日完成了课程设计所设定的目标。

在此我仅代表我个人和我组的全体成员感谢王老师对我们的耐心辅导。

以下为我个人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所取得的成果。

望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

1.1、设计题目

以河北工程大学本部为研究对象,进行交通规划四阶段交通分析,并提出该校园交通规划改善方案策略。

1.2、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交通规划》是交通工程专业学位课,实践环节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旨在从应用角度出发,通过对交通规划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巩固和加深对交通规划理论的理解,熟悉实际交通规划的步骤与方法,并了解城市交通规划分析的具体内容。

熟练掌握“四阶段”交通预测的原理及方法

1.3、设计的时间及分组

第三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周泽骅;组员:

靳绍悦、何业兴、张晓明、邓贻

1.4、课程设计内容

河北工程大学本部与东校区:

1.4.1掌握交通规划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的原理方法

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和出行分配的基本原理方法。

1.4.2学习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的操作方法

了解交通规划软件的作用;了解TransCAD的软件结果与主要功能;熟悉TransCAD的工作模式。

学习使用TransCAD进行交通网络编辑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节点、路段和小区等的处理方法、属性数据描述等。

掌握使用TransCAD进行交通生成、交通分布预测和交通流分配的方法,了解使用TransCAD进行交通方式划分预测的方法。

掌握对交通需求结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TransCAD数据保存与转换方法等。

1.4.3对研究区域提出交通改善策略

从道路网、交通设施、交通管理、静态交通、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方面进行调查,初步提出交通规划改善方案策略。

第二章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

组长:

周泽骅:

主要完成小区七交通吸引调查、建立数据库、报告撰写、绘制路网图、建立交通量分配算法模型并交通量分配图、期望图、路网节点编号和协调各部分工作。

组员及任务分配:

何业兴:

主要完成小区一与小区六交通发生吸引量调查、交通分配资料收集以及报告撰写。

靳绍悦:

主要完成小区四、五交通发生吸引调查、交通分布资料收集和报告撰写。

张晓明:

主要完成小区六的交通发生吸引调查,查找相关资料,参与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

邓贻:

主要完成小区二、三交通发生吸引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并参与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

第三章四阶段中各阶段做法及成果展示

3.1相关资料收集

现状小区出行生成资料

小区交通生成统计表

调查地点

调查持续时间

小区发生

小区吸引

小区总容纳人数

小区一(计算机中心)

60min

368

3788

6800

小区二(研究生)

60min

768

960

1650

小区三(弘民苑)

60min

4512

3680

6400

小区四(东校区宿舍)

60min

10688

1920

10700

小区五(南北教)

第一节

432

6912

8200

小区六(临风轩)

第一节

7008

2080

8690

小区七(五、六、七教)

第一节

480

18025

29414

小区八(西校区)

60min

3200

928

5000

小区九(一二餐)

60min

6560

7200

2300

3.2交通发生和吸引预测及平衡

3.2.1交通区划分原则及划分结果

3.2.1.1交通小区划分原则:

(1).同性质:

区分内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尽量使其一致;

(2)尽量以铁路、河川等天然屏障作为区分仅限;

(3)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以便能利用行政区现成的资料。

3.2.1.2小区划分图:

3.2.1.3期望线图如下:

3.2.2交通生成预测

为了进行发生量和吸引量的预测,首先必须确定OD节点及路网。

然后分析影响交通生成量的主要因素,经过统计分析等手段建立预测模型,给出预测值。

3.2.2.1出行产生预测概述及方法:

⑴通过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居民出行产生预测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后,就可以针对这些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与出行产生量的相互关系,建立模型。

⑵此次课程设计采用的方法是生成率法(指标是单位人口)。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根据OD调查结果,统计得出对应单位用地面积、单位人口或单位经济指标等的交通产生、吸引量,如假定其实稳定的,则根据未来各交通区的用地面积、人口数量或经济指标等便可进行交通生成预测。

生成率模型是最早的交通生成预测模型,其特点是简单、方便,但由于其只能考虑单因素,在有多个因素影响交通生成时,会有很大误差。

因此,生成率法只可用于比较粗略的交通生成预测。

3.2.2.2出行吸引预测概述及方法:

⑴影响居民出行吸引的因素包括用地情况、交通区所处区位及建筑情况等特性,而且关系复杂,定心因素多。

⑵本次课程设计采用居民出行吸引预测方法是直接用用地面积等代替吸引情况。

采用如下步骤和方法:

①建立出行吸引与土地利用的基本关系

利用居民出行调查统计所得各交通区对各目的的出行的吸引,以及现状各交通区的用地情况,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各种出行目的的出行吸引与土地利用的基本关系

②确定区位系数

根据各交通区所处区位,可将交通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通过比较不同区域交通区的实际出行吸引权,可得出不同区域交通区的区位系数。

③确定交通区特性系数

除考虑用地面积、区位等一般因素对出行吸引的影响之外,还应考虑交通区特性的影响,因此引入反映交通区特性对出行吸引的影响的交

④交通区特性系数。

3.2.3预测结果

3.3交通分布预测

交通分布预测是在交通生成预测的基础上,找出各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量,即要得到由交通生成预测模型所测得的各小区出行交通量与其他小区交换的数据,使得交通预测模型进一步细化。

交通分布模型大体上分为两类:

增长系数法和综合方法,其中我们用的是综合方法中的单重力模型法。

重力模型法(主要用来研究当网络中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时未来年的出行预测)。

重力模型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它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即两物体间的引力与两物体的质量之积成正比,而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类推而成。

下式为Casey(1955)提出的重力模型。

               

其中,:

i,j小区的人口;d为i,j小区间的距离,α为系数。

上式的约束条件为:

         

同时满足守恒条件的α是不存在的,因此,将重力模型修改如下:

               

其中,为交通阻抗函数。

3.3.1交通分布结果

阻抗矩阵

OD矩阵

3.4交通方式划分

交通方式划分指,让一个出行(trip)与一种交通方式(mode)相对应,一个地区(zone)的全部出行数中利用该交通方式的人所占的比例叫做该交通方式的分担。

其中每个交通方式所分担的量叫做该交通方式的分担量。

由于在河北工程大学内学生只有步行和自行车两种出行方式,所以我组只进行了自行车和步行两种交通方式的划分,其中经调查得自行车所占比例为0.15。

将最终得到的OD表换算为车辆通行量,计算得OD矩阵,如下表:

自行车:

步行:

3.5交通分配预测

交通分配是交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将调查得到的起讫点的出行分布(OD矩阵)按照现有或规划中的路网分配到各条道路上,从而推测各道路上的交通量。

我组交通分配采用静态交通分配。

静态交通分配:

一般的交通分配,OD矩阵是已知且确定的,不考虑其随时间的变化,因此称为静态交通分配。

静态交通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1)路网拓扑空间结构已知;

(2)路网特性、路段旅行时间函数已知;

(3)动态的时变交通需求已知;

(4)出行者具有交通路网及交通状况的全部信息,而且能够持续做出正确选择;

(5)所有出行者的路线选择准则相同;

在此前提条件下,交通分配就是求解路网中各路径的交通流量,以对路网性能进行评价。

确定最短路线

由于本区划分有九个小区,可根据路段行驶时间得出最短路阻抗矩阵,通过此矩阵与平衡后的未来年限的发生吸引量对OD点间的交通流量进行分配,总流量分配结果如下图:

分配后的流量图

自行车分配:

步行分配:

3.6交通分配评价

OD1(Lnverse)

OD2(gamma)

对两个OD的分配结果,从路段交通量、饱和度、OD分布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

由于所用的函数模型不同,对于同一个阻抗矩阵产生的OD矩阵是不一样的。

但是就整个图个路段的交通流量和VC比而言,对两个OD矩阵的分配差距不是很大,属于误差范围之内。

3.7对我校道路网分析及建议

3.7.1道路网规划

(1)内部道路网布局结构。

道路网络的总体布局呈方格网型,在东校区则局部呈环形放射性路网。

从区域规划路网结构出发,道路主骨架由内外环组成,再通过丰富的联系道路将内外环与校区出入紧密联系起来。

(2)道路网功能。

综合上述区域总体交通需求分析道路网分为景观路、外环路、内环路、内部联系道路和步行带5个层次。

明确校区路网的各条道路的功能及其在校区内部所担当的不同交通作用。

(3)慢行交通组织管理。

非机动车交通以短程交通为目的,中、长距交通应鼓励以“停(自行车)一换乘(公交车)”的出行方式。

体现机非分离的思想,尽量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设施在空间上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