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疗健康教育.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9898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疗健康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静疗健康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静疗健康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静疗健康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静疗健康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疗健康教育.ppt

《静疗健康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疗健康教育.ppt(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静疗健康教育.ppt

静脉输液治疗健康教育篇,静脉输液治疗,2,静脉输液是我国住院病人进行治疗最常用的护理操作,3,据统计:

超过80%的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要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疗,而且输液治疗往往持续到住院结束。

4,临床护士每天要进行大量的静脉输液治疗工作,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对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静脉输液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6,主要内容,一、静脉输液治疗病人健康教育概述1)基本概念2)静脉输液治疗病人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目标二、静脉输液治疗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1)静脉输液治疗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2)静脉输液治疗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3)静脉输液治疗病人健康教育的形式,7,基本概念,健康教育是指健康信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有自我健康保健意识,并自觉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

狭义的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活动,并通过教育活动促使人群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消除或降低患病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加速康复、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静脉输液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是由护士进行的、针对静脉输液治疗病人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

静脉输液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其核心是教育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促进静脉输液治疗顺利完成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以保护、促进静脉输液治疗病人的健康。

8,目的和目标,目的:

通过对病人系统完善的健康教育,改变病人对静脉输液治疗的认知程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保证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目标:

病人理解静脉输液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了解静脉输液治疗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简单过程、配合方法,熟知不良反应的症状掌握治疗期间的护理知识。

出院回家后能自觉按规程做好相关家庭护理或定期回院护理,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证静脉输液治疗期间的安全。

9,静脉输液治疗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调查结果显示:

95.6%希望了解自己所用药的名称及作用88.9%希望了解液体滴完时的处理方式80%希望了解全天用药量61.1%希望了解输液速度37.8%希望了解输液中的微粒污染35.6%希望了解拔针后的护理21.1%希望了解输液前的准备,10,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病人的健康教育的情况,95%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病人的健康教育只是操作前“大小便的准备”,操作后“不要乱动”等简单的说教,这些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

11,病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担心的主要问题,液体滴完发生空气栓塞(是病人最担心的问题)药物反应液体滴速输液中微粒污染,12,静脉输液治疗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一般静脉输液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使用特殊药物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健康教育静脉输液治疗中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静脉输液治疗中使用不同血管通路器材病人的健康教育,13,一般静脉输液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1.输液前的健康教育

(1)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前,向患者或家属讲解输液的目的,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及不良反应,全天用药量,输液速度,输入液体所需要的时间,输液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等。

(2)交待病人输液前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例如:

先解决大小便问题,穿好病人衣服,去舒适的卧位,心理准备等。

如静脉较细,可先用温热毛巾或加布套热水袋局部热敷使血管充盈。

注意水温不要太高,以防烫伤。

冬天,将准备输液的肢体放进被窝里保暖。

(3)穿衣指导:

平时衣袖不可过紧,穿衣时应先穿穿刺侧,脱衣时应后脱穿刺侧。

14,(4)对化疗病人讲解化疗方案以及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

(5)向病人说明外周输注化疗药物的风险,建议病人尽量选择中心静脉化疗。

(6)向病人讲解选择血管的方法和保护血管的重要性。

(7)讲解药物外漏、外渗及静脉炎的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处理原则,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并积极配合治疗。

(8)教会病人观察化疗过程中及时发现渗漏的临床表现,以便及时给予治疗。

15,(9)输液前需要使用输液泵等仪器的病人,需要告知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0)鼓励病人提问,对他们的疑虑及医学盲区给予耐心详细的解释,以消除疑问。

(11)动态观察病人心理反应,及时给予心理安慰、疏导,保证病人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16,2.输液中健康教育

(1)穿刺时告诉患者如何配合治疗。

例如:

选择合适的静脉后,嘱病人握拳,穿刺肢体制动等。

(2)在输液过程中,请病人输液时不要自行调节滴速,滴速过快会引起急性心力衰竭或其他问题,太慢会影响疗效。

(3)减少输液中的微粒污染的注意事项:

保持病房环境的清洁。

17,(4)指导病人进行自我病情的观察:

有无相关的输液不良反应,如果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心慌、憋气、寒战、发热、局部皮下血肿或组织水肿、皮肤过敏等情况,先关闭调节器,马上按铃呼叫护士;根据病人的病情做好相关的病情观察指导;留意输液瓶中的液体,快滴完(输液瓶中的针头快露出液面)时按铃呼叫,如护士未及时赶到,可将输液管调节器关掉,短时间内回血不会堵塞住针头,也不会导致空气栓塞;输液瓶中有时可见微粒常为橡胶塞,由于输液器末端有终末滤器,不必担心会进入静脉。

如发现液体中有絮状物、浑浊或结晶等,请立即关掉调节器并按铃;输液速度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

年老体弱、心血管疾病根据病情调节滴速,某些特殊用药需快滴或慢滴护士会另行告知,如发现滴速过快或过慢,请按铃呼叫。

18,(5)在保证输液针头不滑出的同时,可以适当的活动肢体,改变卧位、排便等。

(6)如输液泵,注射泵等仪器报警时,告知病人不能自行按仪器的按钮,应告知护士,进行处理。

(7)化疗中,指导预防化疗药物渗出的措施,如穿刺部位制动,遵守护士调好的速度输液,输注部位的观察,有红肿疼痛和烧灼感及时报告等。

(8)告知病人,如发生化疗药物外渗,不能自行热敷,应听取护士的指导。

19,3.输液后健康教育

(1)讲解拔针后的处理:

按压的正确部位、方法、时间等,有无再次出血的观察及处理。

指导病人拔针后大拇指按压针眼3-4分钟,至针眼局部无渗血为止。

若病人的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时,应按压针眼10分钟以上。

因为凝血功能降低时,按压时间短,有可能造成皮下出血。

(2)不要在局部揉擦,以防皮下淤血。

(3)如局部肿胀起包,一般会自行吸收,可于第二天用温热毛巾热敷。

20,(4)不要再拔针后马上热敷,这样会加重局部渗出。

化疗后不要立即使用热敷,坚守静脉中余留药物的渗透,避免静脉周围组织的化学性损伤。

(5)化疗后不能马上用热水泡手和洗澡。

(6)在输液完成后,请病人不要突然起身或变换体位,以防意外发生。

(7)交待病人注意观察是否会出现输液后静脉炎或药物等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有发现应及时告知护士。

输液后静脉炎是在输液或给药结束,穿刺针拔除后表现出来的,通常在拔针后的48小时内出现。

21,使用特殊药物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健康教育,1.过敏反应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

(1)过敏性休克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

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

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评估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

告诉病人过敏性休克大都猝然发生;约半数病人在接受病因抗原(例如青霉素G注射等)5分钟内发生症状,仅10%病人症状起于30分钟以后,极少数病人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本症。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

一是血压下降,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

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

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22,

(2)皮肤黏膜表现:

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

(3)呼吸道阻塞症状:

是最重要的死因。

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病人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发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4)循环衰竭表现:

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学院,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病人可并发心肌梗死。

23,(5)意识方面的改变:

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生抽搐、肢体强直等。

(6)其他症状:

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必须让病人知道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都应该要及时通知护士。

24,2.静脉炎

(1)化学性静脉炎成因:

输注药物及液体对静脉的刺激。

症状:

穿刺静脉顺走行方向发红,局部疼痛。

处理: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

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病人不适。

预防:

选择较粗大的静脉输注,以便有足够的血液稀释,减慢输注的速度。

25,

(2)机械性静脉炎成因:

选用的导管材质过硬,导管固定不牢,导管型号不当。

症状:

穿刺静脉出现发红,局部疼痛。

处理:

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

预防:

选择材质较软的导管,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有效固定导管和输液器。

26,3.渗漏性静脉损伤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

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引起渗漏性损伤的常见药物有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阳离子溶液,如氧化钙、葡萄糖酸钙;高渗液,如50%葡萄糖,20%甘露醇;抗肿瘤药物,如甲氨喋呤等,特别要交代病人或家属要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有无肿胀、疼痛,肢体感觉异常,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护士。

告知病人、家属如发生渗漏性静脉损伤的处理方法如下:

27,

(1)立即停止在原部位静脉滴注,病人或家属可先关闭调节器,马上按铃告知护士。

(2)护士正确评估渗出或外渗情况,少量渗出机体可自行吸收。

(3)根据护士的指导适当抬高患侧肢体。

(4)根据护士的指导给予局部热敷。

28,(5)如果渗出液是高渗或刺激性药液,应根据护士的指导进行特处理:

局部外敷,包括冷敷、热敷、硫酸镁湿敷、中药外敷等。

如冷敷适宜于化疗药物及一些非血管药物外漏可减轻蒽环类抗癌药物在皮损部位所致伤害的程度。

热敷适用于植物碱类抗癌类药物的外漏,如CVC,VLB等,局部热敷可以加快外漏药物的吸收与分散,减轻药物外漏所致的皮肤伤害。

草酸铂有外周神经毒性,遇冷加重,用药后不能冰敷。

护士根据情况予病人做局部封闭,用0.25%或1%利多卡因和玻璃酸酶(透明质酸酶),或两者合用。

普鲁卡因可阻断局部恶性传导,减少局部组织血管收缩,改善局部组织缺氧。

玻璃酸酶有促药物扩散、稀释和吸收作用。

护士根据情况予病人做局部注射渗漏药物拮抗药。

29,4.特异性反应是少数病人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

其反应与病人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

氯霉素和两性霉素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使用此类药物前告知病人/家属。

30,5.各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根据具体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化疗的毒副作用跟病人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

例如循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种。

(1)可能出现心动过缓、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纤维性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

(2)可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引发疲劳、传导阻碍和肢端发凉。

(3)外周血管扩张而致体位性低血压、眩晕甚至昏厥。

根据情况做好相应的健康指导,例如评估病人用药后有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眩晕甚至昏厥等情况的,应嘱病人卧床休息,做好病情观察。

31,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主要是儿童、老年病人、意识障碍、不合作等的病人,要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输液安全。

评估病人不安全危险因素,向病人、家属、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1.儿童一般不能自觉配合治疗,且儿童比较好动,更容易发生穿刺针脱出及穿刺出皮肤渗漏,造成局部皮肤损伤,增加患儿痛苦。

护士应根据需要适当使用小夹板固定,向家长做好宣教工作,多鼓励患儿,对其配合治疗要适时作出表扬。

2.老年病人、意识障碍病人感觉不敏感,有时液体外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