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3355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docx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docx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第5讲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考纲] 1.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课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太平天国运动

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背景

(2)历程

(3)全盛

(4)失败:

1864年__________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理解升华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不是民族矛盾。

因为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封建专制和封建生产关系占支配地位。

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

2.纲领

(1)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制定并颁布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____________所有制的愿望。

(2)天京事变后,为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于1859年提出《资政新篇》,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____________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

3.作用及教训

(1)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2)教训: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的理论武器,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思维拓展

 农民阶级局限性的体现

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④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二、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

(1)条件

(2)爆发: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的建立

(1)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__________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

(2)成立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

涉及国家主权、国民的自由与权利,以及按照____________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等方面。

②性质: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③意义:

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思维升华

 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本质的区别在于:

一个是君主专制政权,一个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历程。

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结局: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革命果实。

(2)性质: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功绩

 太平天国运动

主题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封建统治者的沉重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2)外部原因:

列强的商品倾销使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动,手工业者破产,激化了民族矛盾。

(3)直接原因:

广西灾荒,人民起义不断。

主题2 应记忆的重大历史事件

(1)金田起义——运动开始的标志;

(2)定都天京——初步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4)北伐、西征的胜利——达到了全盛时期;

(5)天京变乱——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6)《资政新篇》——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7)天京陷落——失败标志。

主题3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颁布时间

1853年

1859年

经济主张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消灭私有)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发展私有)

性质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群众基础

拥有群众基础

缺乏群众基础

特点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主题4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及与民主革命的关系

(1)新特点

①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③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④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⑤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⑥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2)与民主革命的关系

民主革命是指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的民主革命肩负着双重使命,即反抗列强的侵略和推翻本国的封建统治。

从这一意义上说,农民起义不应归属民主革命的范畴。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40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之后,不可避免地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主题5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史论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如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无法保持内部团结,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史料一 李秀成论“天朝十误”

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

五、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

六、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而忌,翼起狈(猜)心,将合朝将兵带去。

八、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九、误国不用贤才。

十、误立政无章。

——《李秀成自述》,《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史料反映出李秀成认为:

战略失误,领导集团内讧、分裂;不能发掘人才,提不出科学纲领等是失败因素,但未认识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失败根源。

史料二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伪天王舁夫(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以次递减,到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

洪逆从不出行。

惟杨逆每出行必盛阵仪仗。

——《贼情汇纂》

史料表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丧失进取心,大兴土木,奢侈享乐,严格等级特权,失去了民心是其失败的又一因素。

辛亥革命

主题1 辛亥革命过程中的“五个第一”

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辛亥革命完成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巨变。

主题2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

(1)制定目的:

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2)主要内容: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人民拥有民主自由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确立民主共和制度;实行责任内阁制——防止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3)评价: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的主张:

如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卢梭);天赋人权(伏尔泰)等。

史料一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节选自《临时约法》

史料体现了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给了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史料二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节选自《临时约法》

史料内容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近代民主代议制的一些特点。

主题3 对辛亥革命成败的认识

表解

对比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成功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失败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制度“有名无实”,社会性质未变

短暂的“春天”

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史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史料反映出民主、民权、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史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询问其国籍。

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

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

“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史料表明辛亥革命在城乡的宣传、影响不均衡,缺乏群众基础。

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新发展的表现

及其原因

1.表现

(1)组织形式:

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2)领导阶级:

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到近代民族资产阶级。

(3)革命纲领:

从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4)斗争目标:

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原因

(1)经济方面: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2)阶级力量方面:

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中下层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3)民族危机方面: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进入新阶段,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4)思想方面:

20世纪初,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革命思想已在中国广为传播。

例1(2011·全国新课标高考)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答案 A

审题突破 材料充分说明了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是原因。

题型突破 最佳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最佳选择题,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和辩证思维能力。

其特点是题干与选项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选项与题干之间不是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程度关系。

其题干中,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解题方法:

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例2(2011·江苏高考)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

“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答案 A

审题突破 牢记史实是关键。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是美国政体的复制品。

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实行联邦制,中国也没有超过日本,袁世凯专制独裁,说明B、C、D三项表述错误。

例3(2011·海南高考)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答案 A

审题突破 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看其要完成的任务,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主要是反侵略反封建,追求独立、民主、富强,比较备选项,A项与此主题一致。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题点

 辛亥百年纪念

1.为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某历史课题小组将一课题分为如下四个子课题进行研究,即政府、党派纪念辛亥革命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民间组织与社会大众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认识,对海内外辛亥革命阐释的学术进程及学派的再认识,纪念空间与辛亥革命记忆。

你认为该课题的名称最为准确的应该是(  )

A.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阐释

B.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C.武昌起义的整理与研究

D.辛亥革命史事长编

题点

 太平天国运动隐形热点

2.某史学家在评价太平天国时说:

“洪杨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

”洪秀全不能解决中国近代史上“换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D.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题点

 主干知识——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鲁迅说:

“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

C.太平天国、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题点

 史观——多种史观评辛亥革命

4.史观不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也不相同。

(一)不同的史观有:

①文明史观;②革命史观;③现代化(近代化)史观;④社会史观。

(二)下面是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评价:

甲说: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乙说: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丙说:

“辛亥革命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

”丁说:

“辛亥革命影响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甲B.②——乙

C.③——丙D.④——丁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题点

 图解民主革命的探索

5.谁主沉浮: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的一部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先后开展的救国探索过程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问题 任选一人,说一说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主要贡献。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某班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结果出现以

下四种理由,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是(  )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2.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

内容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3.“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

依据史实,

“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D.永安封王建制

4.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

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

下列哪一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5.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  )

A.利用宗教形式发动起义

B.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

C.反封建的同时又反对外来侵略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6.“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

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

(  )

A.辛亥革命使中国开始了全盘西化

B.辛亥革命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

C.辛亥革命将传统文化彻底击败

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7.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

“点燃革命之火”“武

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

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

8.“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三:

“改良!

改良!

越改越凉,冰凉!

……哼!

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这幕对白揭示了(  )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产生影响

B.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9.辛亥革命后,时人悲愤地感叹道: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这说明辛亥

革命(  )

A.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被帝国主义扼杀了

C.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

D.领导人软弱、妥协

10.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

如果请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11.“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

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2.“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从法律上成了正统,同样取得

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引起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2011年,辛亥革命迎来100周年纪念。

多角度地研究辛亥革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

握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

史料研习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

《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

其中一条标语是:

“中华民囻万岁”。

……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

“共和造端,一人首揭。

毂我蒸民,振兴实业。

四万万众,人足家给。

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6分)

(2)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

(4分)

角度二:

理论研究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3)按照近代化的研究角度,结合史实对辛亥革命进行评价。

(10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

“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

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

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

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

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

居民一般衣着良好。

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

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本身的选取角度来看,你认为是否相对客观?

简要说明理由。

(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概括说明在近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辛亥革命所起的伟大作用。

(12分)

答案

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

一、1.

(1)①鸦片战争 

(2)②永安③天京 (4)天京

2.

(1)封建土地 

(2)资本主义

二、1.

(1)③中国同盟会 ⑤保路运动

2.

(1)五色旗 (3)①三权分立

3.(3)①君主专制 ③民主共和

命题探究

1.A 2.B 3.A 4.D

5.提示 洪秀全:

发动并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革命纲领,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及外国侵略势力,客观上起到了阻碍中国殖民地化的作用。

孙中山:

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完成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

康有为:

宣传变法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领导发起百日维新运动,促进了当时

人们思想的解放及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课时规范训练

1.D 2.A 3.B 4.B 5.C 6.B 7.D 8.B 9.C 10.C 11.D 12.B 

13.

(1)态度:

从漠视、非议到认同、赞赏。

原因:

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建立。

(2)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

(3)政治上: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经济上:

辛亥革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上: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民族、民主意识提高,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社会生活:

辛亥革命还推动了服饰、饮食、交通、礼仪等变革,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