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3162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3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小学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小学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小学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小学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研究.docx

《中小学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研究.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研究.docx

中小学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研究

 

毕业论文

 

题目九江市中小学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研究

英文题目TheResearchaboutRegionalNetwork

Research'sStrategyofJiujiangPrimary

andSecondarySchools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

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

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

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摘要

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脚步越来越快时;当对教师专业发展要求越来越严格时;当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时代,学科教研也呈现信息化趋势时。

随之出现一种新型教学研究形式,网络教研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能克服传统教研的缺点,与传统教研相辅相成,网络教研打破了时空限制,方便教师开展校际间或区域间的协作或合作学习,实现教研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

现在,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内外对网络教研日益重视,但是大部分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网络教研研究主要是一些实践经验的总结,对网络教研的理论依据还没有系统深入的研究,这些都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空间。

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网络教研的背景、定义、特征、相关理论进行分析;采用实际调查的方法,对九江市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地区以常规教研为主,网络教研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诸多问题。

接下来就针对这一现状,本着“以校为本,区校一体”的发展原则,主要对区域性网络教研的基础环节,对校本网络教研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

接着对区域性推进网络教研的核心部分进行研究。

最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网络教研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研究

Abstract

Ashumansocietyfullaccesstothenetworkasthemainfeatureoftheinformationage.Disciplinaryteachingandresearchalsoshowedthetrendofinformationtechnology.Networkteachingandresearchasaproductoftheinformationageovercometheshortcomingsoftraditionalteachingandresearchandcomplementthetraditionalteachingandresearchandprovidestrongtechnicalandcontentprotectionfor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Now,wecanunderstandthegrowingimportanceofteachingandresearchathomeandabroadtonetwork.Butmostoftheresearchisstillintheinitialstage.Networkandresearchstudyistosummarizesomeofthepracticalexperience.Andresearchonthetheoreticalbasisofthenetworkhasnotbeenasystematicstudy.Thesestudieshaveprovidedresearch-orientedspace.

Inthisstudy,usingthemethodoftheoreticalanalysisandliteraturereview,analysisthebackground,definitions,characteristicsandrelevanttheoryofnetworkandresearch.Usingthemethodoftheactualsurvey,analysisthestatusofnetworkteachingandresearch.Wefoundproblemsandresearchrelatedstrategies.Finally,wecanconcludethatthenetworkcanpromote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research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

Keywords:

Regional,NetworkTeachingandResearching,ResearchingofTactics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3)

1.3研究思路和方法(3)

2研究理论综述

2.1相关概念的界定(5)

2.2网络教研的理论依据(6)

3网络教研现状文献分析

3.1国外网络教研现状(9)

3.2国内网络教研现状(10)

4九江市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调查分析

4.1调查基本情况(14)

4.2教师个人基本情况分析(14)

4.3教师参与常规教研情况分析(15)

4.4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情况分析(17)

4.5问卷调查结论(23)

5校本网络教研策略

5.1建立网络教研组织管理机构(24)

5.2创建网络教研环境(24)

5.3丰富网络教研教研形式(25)

5.4提供多种网络教研工具(25)

5.5建立网络教研资源库(26)

5.6制定网络教研评价和激励制度(26)

6区域性网络教研的推进机制

6.1组织管理机制(28)

6.2激励机制(29)

结语(31)

致谢(32)

参考文献(33)

附录:

九江市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调查问卷(35)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教育政策目标的要求,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全面改革整个基础教育领域,首先需要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其次需要转换教育模式,具体从教学入手,然而,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高质量的教学便是空谈。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教师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有关纲要指出:

“鼓励师生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从根本意义上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转变教学和教学研究的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除此之外,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也做出了相应的要求。

首先,教师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教师不仅仅是传统的教,学生也不仅仅是传统的学。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单单是要做课程的复述者,而是做课程的组织者来整合教学资源;教师是教学研究的参与者,而不是辅助者。

其次,新课改提倡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教学行为;引导、帮助学生的教学行为;自我反思的教学行为;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教学行为。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协作的学习能力[2]。

新课程改革中的这些对教师的要求,强调了教学要重视探究与体验,因此,教师就需要思考:

新课程所需要的是怎样的课程?

怎样能够使学生投入课堂,积极思考?

教师也需要对教学有更加全面的研究与学习。

然而,传统的教学研究受时空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教师学习需求,网络教研模式应运而生。

网络教研则为教师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学习和交流讨论以上疑问的平台。

然后把新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可以各取所需:

初出茅庐的新教师可以借鉴网上的优质资源尽快使自己得实际经验充实起来;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则可以展开诸如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激烈研讨,迸发新的启发。

1.1.2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对教师专业发展要求越来越严格。

教师专业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反思、创新和学习。

教师不仅是教学者,也是学习者和研究者。

当今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仅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方面,如学科知识的积累量,教学方式、方法和技能水平,而是教师专业整体发展情况。

不仅仅只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学意识、态度和情感的发挥,还应注重对教学理论深入的理解,对教育前沿的预见性,对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专业发展中包括教学研究。

教研活动是一项将实践性知识显性化的活动。

参与的每位教师将实践中获得的知识通过交流进行了汇总,针对期中某一个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最终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实践性的教学认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经过感悟和反思,建立与过去经验的联系而形成的。

因此,教师的教学研究态度就很重要,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研究积极性也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教研这一全新的教学研究组织形式,区别于传统的教研,教师不再是听从指挥,按照教研主题参与活动,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需求,运用自己的思维,参与讨论交流,最大限度调动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并且,博客等一系列平台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其对教学进行准备,对教学过程、思想心路历程进行记录,下载教学资源,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反思,创造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除此之外,网络教研以互联网为依托,可以实现区域性的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一些权威的观点能够在最醒目的地方出现,被其他教师借鉴。

因此,网络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发挥很大作用。

1.1.3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也难以阻挡网络对其的影响,教育科研也呈现信息化趋势。

传统教学研究呈现一些弊端:

首先,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活动范围过小,组织质量不高,浪费教师过多时间等结果。

其次,教研活动形式过于单一,不能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深入地进行教研交流研讨,教研活动的效果很不理想。

再次,资源共享比较困难。

传统的教研思路和工作方式已不适应教育科研发展的需要,只有对传统的教研方式进行改进,改善教研活动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为其注入新的内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满足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我国在基础信息设施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网络环境建设方面已经采取了措施,“农远工程”和“校校通”成功的开展为此做出了最好的证明。

网络教研方式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它能够克服传统教研时空局限,在虚拟的空间里,参与者可以各抒己见,资源充分共享,还可以与全国各地的名师探讨教学经验等。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站在理论的角度看,网络教研是传统教研良好的补充,继承了传统教研的理论精髓,在此基础上结合学习共同体等理论构成新的教研理论体系,指导教学、教研活动。

任何实践都有理论的支持,网络教研不仅有技术的支持,还在教研理念等方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1.2.2现实意义

随着教育教学迈入信息化的脚步越来越快,教研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拓展其功能。

网络教研创新了教研方式,确定了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地位,研究了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教学反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交流共享实现区域交流共享,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引领和资源支持,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教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研究思路

首先,通过查阅网络教研相关资料,从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化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分析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明确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介绍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查阅相关资料,理解网络教研内涵,对比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分析网络教研的本质,阐述网络教研的相关理论基础。

再次,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国内外网络教研现状。

并且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现阶段九江市中小学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意识以及对网络教研的需求等,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最后,对区域性网络教研的基础环节,也就是校本网络教研的策略进行阐述,并且对区域性网络教研推进机制进行阐述。

如图1-1所示。

背景、意义及思路方法研究综述

文献分析

研究主题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调查研究

国内外网络教研

现状文献分析

九江市中小学网络

教研现状调查分析

区域性网络教研策略

 

图1-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

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阅CNKI等数据库中与网络教研相关的研究文献,对其进行梳理和理解,确定本论文的研究落脚点,阐明研究意义,阐述网络教研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研究现状以及对区域性网络教研的研究。

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九江市中小学开展网络教研的现状,有没有形成区域性网络教研。

2研究理论综述

什么是教研?

什么是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有什么不同?

弄清这一系列概念,并且理解网络教研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后面的研究。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教研

教研即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的原义是指教学时,教师自身、教师与教师以教学过程中的现象为研究对象,科学的方法和夯实的理论为指导解决教学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活动。

教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教师课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3]。

2.1.2网络教研

关于网络教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以下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李艺认为:

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深入的背景下,网络教研是一种实现教育资源充分共享、促进教师隐性知识转化的新型教研形式。

它能够提供专家引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4]。

肖正德认为:

网络教研是一种新型教育教学研究模式。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发现真实情境中教学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不断改善教研方法和过程[5]。

桑新民、焦建利认为:

网络教研是依托互联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跨时空教研活动,促进不同地域的教师进行教学效果与经验的交流,教学信息与资源的共享[6]。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网络教研在广义上指利用网络技术的教研活动。

从狭义上讲,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构建虚拟教研环境,从而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探索学习的教学和研究活动。

网络教研在范围上还可分为全国性的网络教研、区域性的网络教研和校本层面的网络教研,本研究所指的网络教研主要是区域性的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的实质是教师研究的实践领域。

教师以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发现的存在的问题,利用这个平台和校内校外的专家取经,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等,不断进步。

同时,借助网络教研与网络合作者进修交流与共享资源、经验和感受,并且可以借助一些网络工具进行记录,利于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教师知识体系更加清晰化。

2.1.3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就是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教学研究[7]。

”同样,网络教研的主体也是教师,要求教师多思多想,促进专业化发展;网络教研也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落实并发展网络教研,最终实现校际合作和区域性网络教研;网络教研也是以实践为主的教研活动,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产生的网络教研问题,通过网络教学和研究计划的形式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践问题。

然而,传统面对面的校本教研过程中,以下局限遏制了其有效性:

首先,传统校本教研通常是大型的活动,解决的是一些普遍的和缺乏深入的问题;其次,更加注重传统学科的传播和研究新的想法和做法,缺乏考虑为教师所需要的专业发展;最后,过分依赖教研员,而不是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以上这些局限,在网络教研环境中便能得到很好的克服。

网络教研又补充和拓展传统的教研,是对传统的教研的新发展。

2.1.4区域性网络教研

区域性网络教研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起一定区域内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达到教学、研究、培训一体化的过程。

2.2网络教研的理论依据

2.2.1学习共同体理论

学习共同体是指在寻求与确定目标时,为了满足共同的需要的群体,包括学习者和助学者。

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通过参与交流、协作、反思等活动,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竞争,以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8]。

学习共同体的特点是:

第一,同一追求领域的学习共同体的所有成员,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或参与一个主题的讨论,通过相互间的作用,达成共同的组织愿景。

第二,因为学习共同体是由不同地域、时空和社会关系的,有共同的思想的人组成的群体,所以学习共同体成员间需要建立尊重和信任的和谐关系。

提倡民主平等;提倡对疑难问题的分享;提倡遵循客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促进共同体成员发展的目的。

学习共同体有两个功能:

其一是社会强化。

构建学习型社区是满足学习者需求的重要途径。

其二是信息交流。

通过学习者、学习内容和助学者三者之间的相互的交流来建构和分享知识。

交流时,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会有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这反过来又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并重新组织他们的想法[9]。

区域性网络教研平台的用户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不管你是教师还是什么角色,一律平等,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互相促进,互相帮助,有利于共同体的集体智慧和教研水平提高。

2.2.2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一词是由美国知识研究学会董事长卡尔•维格首次提出和使用。

综合APQC(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安达信咨询公司等对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是指在知识经济环境下,除了管理知识,还管理其相关资源和无形资产的一系列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总称。

因此它既是对知识进行管理,又是管理知识的过程。

信息时代教师的工作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而是知识的组织者。

传统的知识多是可以编码化的文字书籍等显性知识,而现在更需要教师共享的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难以编码的,在特定语境中传播的隐性知识。

野中郁次郎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社会化:

通过观察,模仿和其他形式的个人实践是隐性知识的转移,教师间共享隐性知识的过程。

第二,外在化:

用显性化的语言等表达隐性知识的过程。

教师通过概念的转换将知识转化为其他教师可以接受的形式。

第三,组合化:

通过各种媒体产生的语言或数字符号,将各种显性知识组合的过程。

教师将个人知识转化为共享知识。

第四,内在化:

将显性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过程。

新的显性知识又被组织中其他教师利用去实践。

知识管理为教师网络教研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知识管理建造了一个知识共享的网络教研环境。

通过交流,将优秀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共享给其他教师,通过再利用进行知识创新,形成这样一种网络教研氛围,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知识管理从知识的共享和转换这一角度,为网络教研提供了理论基础。

 

3网络教研现状文献分析

3.1国外网络教研现状

通过相关的文献查阅和整理,国外和网络教研相关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随着主题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运动在欧美的开展,教师意识到了教研的重要性。

随后,校本兴起。

接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在网上进行教研活动。

为了提高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开始利用网络保障有效的教师培训基层化和全程化,1999年美国教育部启动了名为“用技术武装明天的教师”项目,其目的是使用新的合作模式理念促进教师教育发展[9]。

之后,美国关注网络区域性研修活动研究。

相关的课题研究有:

TappedIn等教师培训的网络平台研究;MathTeacherLink实现了系统的网络化教师培训模式;CaliforniavisualCampus,一个综合型的培训平台[10]。

除此之外还有虚拟社区人际关系的研究,研究在虚拟社区中如何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进行知识共享。

教师通过网络学习来更新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技能等。

美国教育联合会等几家著名的全国性教育组织联合建立“21世纪教师”网站,目的是“鼓励、组织和支持教师使用新技术对学生进行革新教育”。

苹果公司为该组织的教师培训工作设立了“21世纪教师工作室”,专门提供网络服务[11]。

日本的信息化水平很高,并且非常重视培养教师利用网络进行专业素质的提高。

日本的文部科学省要求,在2005年之前,所有公立学校的教师都要具备有效利用IT进行教学指导的能力。

后来又提出e-教师:

开发和鼓励教师利用e-learning培训体系在自由时间进行学习。

在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实施方面,由担任同一学科的教师组成研究团体,探讨并研究在教学指导中有效利用IT的方式方法,提供和分享研究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