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2483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doc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doc

中国保健食品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国际食品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张志祥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食品委员会会长

目前,国际、国内对保健食品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论。

我国的定义是: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包括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补充剂,并且对人体不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尽管世界各国的保健食品概念和范围各不相同,但基本都包含以下条件:

①心须是无毒无害的食品,符合应有的营养卫生安全要求。

②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而且明确具体经科学验证的特定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膳食摄入和对各种必须营养素的需要。

③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的。

④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一、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

综观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先后经过了缓慢起步到迅速崛起,再到蓬勃发展、无序膨胀,最后国家进行标准规范管理的过程。

①缓慢起步阶段(1949——1979)。

少数补药、营养补剂成为主流。

据考证,我国的保健食品源自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及食疗养生学说,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历代药食同源、食疗养生理论及实践,为我国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9——1979年期间,在我国还没有保健食品这个名称,这个时期的保健食品统称补药或营养补剂,绝大多数属于传统的中药补品,如用人参、鹿茸、阿胶、灵芝等制成的丸、散、膏、丹、茶及传统药酒约百余种。

少数新开发的营养补剂如氨基酸类、麦乳精等,其中蜂乳、蜂王浆是20世纪60年代上市的,国内外都比较畅销,剂型也比较新颖,有蜂乳胶囊、蜂王浆口服液。

②迅速崛起阶段(1980——1985)。

在1980——1985年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保健食品的品种增多,产量逐渐上升,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各种口服液、维生素及蜂王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东北的人参王浆、北京蜂王精、杭州的双宝素名声大噪,维生素本来是老产品,此刻却焕发青春,有口嚼片、冲剂等剂型,其中“果味维生素C”,1980年上市后一鸣惊人,年销售量达到一亿多片;中药补品有龟苓膏、灵芝浸膏、田七片、至宝三鞭酒、北茋精口服液、人参蛤蚧精口服液、参桂鹿茸口服液等。

这一时期食品强化剂也逐渐增多。

到1984年上市保健食品约有1000种左右,生产企业800多家,年销售额约为20亿元,已初具规模。

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国保健食品协会”、“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也于1984年相继挂牌成立。

在此期间,保健食品迅速崛起,主要是滋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品种还是比较单一,但剂型发展较快。

主要剂型有口服液、胶囊、冲剂、片剂、膏剂、散剂、糖浆等,以及传统的中药剂型,其中口服液是由中药复方提取的口服溶液,能体现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功效。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绝大多数产品没有进行实验验证,仅根据产品的某些成分推测其功能,属于原始的第一代保健食品。

③蓬勃发展阶段(1986——1990)。

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出诸多新型产品。

在此期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保健食品市场的开拓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其特点是:

需求强劲、市场繁荣、产品增多、产量攀升。

一些科研单位及院校开始对保健食品进行科研开发,譬如北京大学分校生物系自1985年起将“功能食品的基本理论研究及新产品开发”作为该系的科研方向;中国农业科学院将“保健燕麦片”投放市场;1986年卫生部首次批准杭州产“中国可乐”为新资源保健饮料。

这一时期,国内的可乐饮料纷纷上市,如天府可乐、少林可乐、崂山可乐、健力宝、维力、益力佳、氨维康、人参茶、罗布麻茶等保健饮料。

此外,还有红曲健身酒、中华薏米酒等保健酒。

这些新产品使已崛起的保健食品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品结构开始改善。

除已有的剂型外,新增的还有保健饮料、保健茶及新资源保健食品,到1990年产品已超过2000种,年销售额约100亿元,生产企业达到2000多家。

同时,保健食品的功能结构也有改进,除传统的滋补型产品外,具有调节免疫、抗疲劳、减肥、降血脂等功能的保健食品逐渐崛起。

保健食品的迅速发展使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成为必不可少的约束机制,卫生部于1987年公布了第一批药品与食品兼用的品种名单共66种,避免了滥用药物加入食品,促进了中药保健食品的规范化。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有些性质温和、功能明确的中药不在药食兼用之列,为此,1990年7月,卫生部公布“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经过申报、监测、实验,发给“卫新食准(X)字第XX号”的批准证书,即可生产上市销售,为扩大保健食品的范围创造了条件。

④无序膨胀阶段(1991——1995年)。

保健食品成长过程,出现无序性膨胀。

在此期间“送礼送健康”、“花钱买健康”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时尚。

消费者普遍认为服用保健食品是拥有健康的有效手段,于是保健食品的种类、产量迅速增加,各地企业蜂拥而上,各行各业都争先恐后地开发保健食品。

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实现了现代化加工、标准化生产、工业化包装,技术设备比较先进,生产工艺日益完善,产品质量稳定,销售收入直线上升。

据1994年统计,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3000多家,上市产品按品名计算有4000多种,产值300亿元。

生产企业中的乡镇、集体、私营企业保健食品厂很多,仅江苏某县生产鳖精的企业就有120家之多,再加上外国保健食品进入中国市场逐年增多,以西洋参、燕窝、燕麦、微量元素、维生素、鲨鱼骨、鱼油为原料的保健食品长驱直入,价格十分昂贵而其质量与中国保健食品相比却并无优势。

在这种无序竞争中,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在科研开发、设备更新、工艺改进等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盲目投资的现象。

这就使得保健食品行业一方面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一方面出现了无序膨胀现象。

⑤标准规范阶段(1996——2011年)。

通过治理整顿,保健食品管理趋于标准化、程序化、透明化。

1995年以前,我国的保健食品市场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为了遏制保健食品市场恶性膨胀,199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食品卫生法》,第22、23条首次明确保健食品的合法地位及管理规定,从而使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996年3月15日,卫生部公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并于6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了保健食品的定义及发展方向。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实施10多年以来,特别是《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保健食品实现了产品结构的大调整,全部保健食品一律经过功能检测,改变了过去按成分推测其功能,有的产品还必须做人体实验,实现了产品保健功能的可靠性。

这些规定的实施,已将全部保健食品升级,都是功能明确的第二代产品,少数产品已是功能因子明确的第三代产品,如“红曲降脂胶囊”的功能成分为“洛伐它丁”,“葛根素”的有效成分为“葛根黄酮”,有增加动脉血流量的作用。

自1996年——2011年累计批准10000多个产品。

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保健食品管理的透明度,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对可用的物品、禁用的物品、食品添加剂、真菌益生菌、新资源食品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保健食品的申报与受理、审批工作人员守则等也有了明确的规定。

《食品安全法》的颁布结束了中国保健食品无序竞争的状态,国家食药局成为保健食品的主管部门。

根据《食品安全法》,以及120多个以《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为核心的法规、标准等,基本形成了我国保健食品的管理体系。

近几年,中国的天狮、新时代等企业集团蓬勃发展,安利、宝洁等著名国际品牌也大举进入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的现状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起步晚、基数小,但发展快,已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市场品牌的认同度有所提高。

30多年来,保健食品产业经过几番周折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我国保健食品由20世纪80年代的“无知阶段”(以三株、中华鳌精等产品为代表),到90年代的“过热阶段”(以脑黄金等产品为代表),随着对脑黄金等违法违禁产品的查处和打击,保健食品一度处于“低谷时期”。

近几年触底反弹,开始回升,正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只有100多家企业,年产值16亿元,现在企业有3800多家,产值约1000亿元,产品也由第一、二代进入到第三代。

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保健食品产业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①规模小,质量差,寿命短。

呈现典型的“一小”、“二多”、“三低”、“四短”的现象。

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开发能力低;企业寿命短,既使是一些名噪一时的知名企业,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于是“太阳”落山了,“巨人”倒下了,“三株”枯萎了, “飞龙”落地了……。

②多头管理,监管滞后,执行不力,冒牌“保健食品”违规曝光而正规保健食品受过的情况时有发生。

执行起来问题比较多。

③虚假宣传,炒作概念,鱼目混珠,违法添加药物,市场信任度差。

保健食品历来是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区”,导致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产业产生了信任危机。

三、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的发展前景

据专家预测,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会走上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将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发展,2015年预计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

主要依据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策驱动。

胡主席说,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

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保护国民健康是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

保健食品必将是新兴产业、民生产业、健康产业,我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

1995年之前,我国的保健食品市场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保健食品命名规定(试行)》,特别是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及即将颁布的《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为推动中国保健食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市场拉动

1、经济增长带动消费升级。

权威部门普遍认为,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未来5年,中国GDP增速可保持在8%以上。

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们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支出也将逐步增加。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超越了世界上所有国家,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上,但中国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食品方面的花费只占其总支出的0.07%,全国城乡人均保健食品消费支出仅为每年31元。

而欧美国家消费者保健食品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

我国保健品花费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

这说明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人口城市化创造巨大的需求。

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人口城市化带动生活方式变化,为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拓展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3、消费观念变化拉动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保健知识的普及,与膳食相关的慢性非传染疾病造成的危害不仅被国家、社会关注,也引起了普通消费者的注意。

在美国,85%的国民食用膳食补充剂,1/3的人愿意采用天然食品疗法维持身体健康,68%的人选择以各种自助形式包括营养食品、强化食品等来预防感冒。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采用“健康寿命”指标来评价国民的健康状况,营养健康产业发育最好的日本国民平均健康寿命为83岁,居191个国家排名的首位。

这使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超出了产业发展的架构,与一国人力资源的增长关系密切。

因此,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保健食品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据PNDC调查,我国38.8%的城市居民有营养保健消费经历,80.73%的城市居民对营养素有所了解。

保健消费观念的形成,将成为拉动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4、老人和儿童市场快速成长。

据PNDC调查,42.5%的中国家庭最关心老人和孩子的健康状况。

目前我国每年新生婴儿的数量为2000万,0~3岁的婴儿共计7000万人,而且大部分“四二一”家庭,对高质量儿童食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