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1467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docx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docx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1.经济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1.历史归纳法。

2、计量分析

3.抽象演绎法

4.系统分析法

5.区域与比较经济史研究

6、社会学方法。

2.气候变化(P9)

从公元前3000年以来,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

公元前3000——1100年,夏商及以前时期,黄河流域有象、犀牛、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

平均比现在高2°C。

2.第一个寒冷期:

公元前1100——公元8世纪,西周时期,“江、汉俱冻”,现在江汉不冻。

“驱虎豹犀象而远之”。

气候寒冷,热带动物退出中原。

3.第二个温暖期:

公元前8世纪中叶——公元5世纪,春秋时期。

戍边政策;

第三次,明清时期的政策导致无限制的开发,如明初的“开中法”,清朝解除不准耕垦的禁令等

(2)人类活动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从放、北方迁往南方,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人口中心,人口的过度增长和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

5.我国人口发展的四个阶段(p16)

阶段一,从夏商到秦末的1900多年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台阶。

(最多时达到2000万人)

阶段二,汉初到盛唐时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二个台阶,到天宝年间人口达到8000万(两汉“与民休息”政策)

阶段三,两宋时期我国人口超过了1亿,比汉代多出了一倍,这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三个台。

阶段四,清代人口在100年间从1亿猛增到4亿,使我国人口迅速跃上了第四个台阶。

6.古代社会人口的分布与流动(p18)

农民的保守性:

农民=人和地的结合,固守乡土,安土重迁,安居乐业。

不愿背井离乡。

政府有严密的户籍、保甲制度,束缚在土地上。

人口流动为非常时期:

战乱与灾荒。

(一)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的总趋势(突变式流动)

1由西北向东南流动

(1)政治中心的南移

(2)经济重心南移

2古代人口迁移的两阶段:

秦至两宋:

黄河中下游地区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元明清:

长江流域自东而西(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二)两次突变式流动的原因

根本原因:

导致人口迁移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超过了经济承载力,从而造成人口过剩。

具体原因:

第一次,王莽篡权到东汉建立的十几年间的动乱导致了第一次人口突变迁移;

第二次,安史之乱照成此次人口大迁移迁移

(三)古代社会人口流动与分布情况

1人口分布情况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2经济中心的转移关中经济区江南经济区

7.“耜耕农业”的发展阶段

●大约在8000年前。

●标志:

①石制农耕工具;②“刀耕火种”和“抛荒制”为主的耕作方式。

③经过长期的栽培驯化,野生的谷物逐步进化,品质得到改良,初步脱离了野生状态,产量相应提高,农业也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名词解释刀耕火种:

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

刀耕,其意为用木具,石刀或者类似金属(青铜)类的器具来翻耕土地,让土地变松,利于作物种子的生长发育,一如当今爬犁和锄头等器具的作用。

火种,那个时候生产力不够发达,且少有可以直接开垦种粮的土地,大多是森林,要耕种的话就要把森林砍伐了变成平地。

但是当时的生产力低下,砍伐完整座森林不晓得要好久,所以采取用火烧的方式,并且火烧之后森木的灰烬富含钾等元素,对土地有很大的补充营养,更利于耕作

农学著作:

《吕氏春秋·任地》《氾胜之书》、《齐民要术》

8.新作物在明清时期的传入

新大陆发现后,高产耐旱新作物在明清时期辗转传入。

⒈玉米(苞谷):

16世纪传入中国,耐旱,适应性强,产量比大麦、高粱高5~15%。

⒉红薯(甘薯):

16世纪传入,适应沙土地栽种,产量比其他旱地作物高二倍。

3.马铃薯(土豆):

17世纪传入。

三种为高产山地作物,对“人口爆炸”提供了食物来源。

4.烟草、花生:

16世纪传入,适应沙土地栽种。

此为经济作物,为农产品商品化提供了条件。

9.中国传统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一)中国传统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驯化了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优良品种,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栽培植物的重要发源地和食物品种资源最富有的国家。

依据:

1200种栽培作物中有200种直接发源于中国。

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国传统农业在利用土地、保持地力方面创造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1、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1)精耕——耕、耙、耘等;

(2)施肥——粪肥(动物和人)、绿肥、泥肥、饼肥等;

(3)水利灌溉;

2、耕作制度:

轮作、间作、混作、连作制——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制。

特点:

集约利用——榨取土地

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制度租佃关系

上古时期的井田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休耕轮作,换土易居。

农村公社是农业生产的基层组织。

公田有扩大趋势,其收益由公益金变为国家税赋。

井田制有无尚无定论。

12.传统社会土地所有制

一、地权关系及其变动

地权关系主要为地主、国家和自耕农三种土地所有制。

它由国家授田给农民耕种的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

(一)土地所有制

1.地主土地所有制及其发展中国传统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之一。

地主土地所有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1)战国秦汉时期。

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时期,相继出现了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和商人地主。

(2)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以大地主庄园经济为特征的士族门阀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

(3)隋唐五代时期。

门阀士族地主土地所衰落,开始向以纯粹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庶民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的转型。

(4)宋元明清时期。

以纯粹租佃制为特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完全确立。

2.国家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主要包括:

(1)大量未开垦的土地,诸如山林川泽沙漠荒地等。

(2)国家所有的耕地,即官田(包括屯田、营田、官庄、没入田、户绝田等)。

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直接控制的可耕土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中国传统社会最大量、普遍存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这种土地所有制实际上是一种小土地所有制,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为一体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结构。

它是维系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力量和坚实基础。

经营规模小导致了精耕细作。

土地商品化导致了地权的不稳定。

特征:

(1)规模小

(2)形式极不稳定、地权流转速度快。

4.三种制度间的关系

三种地权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划分,存在着多种转化的可能。

其运动机制为土地买卖机制(把土地作为交易的对象);土地兼并机制(指各种社会财富不断地产化,如“以末致富,用本守之”等);土地离散机制(分户析产的继承制度)。

13.租佃关系及其变动

在中国传统社会地主制经济下,地主的土地除部分自营生产之外,大部分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形成租佃制度。

土地是资本,购买土地的经济目的是投资,收取地租。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地租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

有租佃契约,规定双方的义务和责任。

由于双方地位不平等,承租方往往处于不利状况。

中国传统社会租佃制大致经历了以依附农为主(役使庶子、庸奴或奴婢从事生产)、以分成租契约佃农为主、以定额租契约佃农为主体的租佃制三个时期。

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渐松弛,向自由租佃关系发展。

⑴魏晋南北朝时的“田客”,明清时残存的“佃仆”,有主仆名份,依附性极强,类似农奴。

⑵唐宋以后的“佃客”、“庄客”,仍有较强的依附性,有独立经济,无平等法律地位。

⑶明清时普遍存在的契约佃户,依附性较弱。

租佃制三个时期:

依附农为主体的时期------以分成租契约佃农为主体的时期-------以定额租契约佃农为主体的时期。

14.永佃制

(1)时间:

北宋时出现,明清时有所发展。

(2)内容:

是一种自由的租佃契约关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

(3)特点:

田底权、地骨权:

地主拥有土地所有权,向国家缴纳田赋。

田面权、地皮权:

农民取得土地的永久使用权向地主交纳地租。

永佃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⑴土地经营从粗放转向精细,土地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对土地的投入,佃权变得重要。

⑵人口和土地严重比例失调:

人多地少,农民愿付更高的代价谋求佃权的稳定;地多人少,地主用永佃权拴住农民。

⑶土地买卖更加方便。

15.中国赋役制度变化规律:

(1)中国古代的赋役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总起来看不外两种情形,一是税人,一是税物,且其发展趋势是逐渐由税人向税物转化。

(2)赋役制度的发展变化,经历了赋役并重(秦汉至唐代中叶)、赋重于役(唐中叶至明中叶前)、役并入赋(明中叶后至清雍正)的三个阶段。

16.政府对精耕细作农业的调节机能主要体现在:

第一,调节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配置。

1、原因:

土地所有权的垄断集中,造成土地、劳动力资源的不均衡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2、措施:

(1)实行“限田”和“均田”等政策。

(2)迁徙富豪。

(3)制定限制商人占有土地的政策。

(4)通过一系列财政经济改革。

第二,修筑各种防旱抗洪的水利灌溉设施。

1、原因:

小农家族经济的脆弱性,没有能力修建灌溉用渠道和抗洪排涝的水利工程。

国家则可利用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兴修水利工程。

2、实例:

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白渠等。

3、设置官署:

司空(汉)、水衡都尉(曹魏)、放水部(西晋)、水部郎中(唐)

第三,提倡、推广先进生产工具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优良品种等,以促进农业生产。

第四,赈灾救荒。

措施:

(1)直接赈济。

(2)派官吏到救灾区组织民众抗灾自救。

(3)荒后减免赋税。

(4)建立各种仓储制度。

17.中国古代社会手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

汉代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反映在铁器的广泛应用、丝织品的发展与造纸业的创建三个方面。

第二:

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反映在矿冶业、调班印刷工业以及纺织业规模扩大及印染技术的进步等方面。

第三: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突出反映在制瓷、棉纺等生产领域。

18名词解释秦半两: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19名词解释“飞钱”:

自德宗建中元年(780)实行两税法后,钱币不足,各地渐有禁钱出境的的事。

商人就将钱交给本道在京的进奏院、驻军、节度使或富人,换取取钱凭证,回乡合券取钱。

飞钱也叫便换。

20.名词解释“扬一益二”:

唐代,古代经济文化达到封建社会的巅峰,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扬一益二”是对唐代东南、西南两大都市,即扬州、益州,其经济发展的谚语表述。

全国工商业经济最繁荣的是扬州,次为益州。

21.名词解释“交子”:

世界最早纸币。

交子,是发行于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的货币,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称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

“交子”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

起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

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

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22.名词解释十大商帮:

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

陕西、山西、山东、安徽徽州,江苏苏州市吴中区太湖边两个镇,江西省,浙江宁波市,浙江龙游县,福建,广东。

晋商:

经营食盐、汇兑,盐商、票号。

徽商:

盐、茶叶、木材、粮食等,

鲁商:

盐等。

福建,广东为海商。

大商人以盐商最多。

百万到千万两财富。

反映时代特征:

从事长途贩运,类似于16世纪西欧“专业商人”或“特殊的商人阶级”,现代化的先驱。

23.名词解释均输平准法——官营商业制

1、均输法:

汉武帝时桑弘羊创设,各地贡品就地交给均输官,均输官将这些贡品在价高的地方卖出,政府获得巨额利润。

2、平准法:

汉武帝推行,政府平准机构在商品价高时卖出,价低时买进,以平抑物价,赚取差价的制度。

24.市舶制度及其演变。

(1)时代:

出现于唐代,完善于宋元。

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创设市舶使于广州,总管海路邦交外贸,派专官充任。

(2)实质:

管理进出口贸易的制度。

(3)特征:

海关与外贸的结合。

(4)职责:

①向来华贸易的外商发许可证。

②征收舶税。

(抽解)

③收买舶货。

(征榷与贸易)

25.行商制度

行商制度是清政府利用行商垄断对外贸易的制度。

其业务主要是:

①垄断对外贸易,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购外商所需货物,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保证交纳外商进出口船钞和货物税。

②代理政府管束外国商人的行动,传达政府对外商的政令,办理政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事宜。

行商成了清政府与外商之间的正式媒介,兼有商务和外交的双重职能。

26.重农抑商政策的成因分析

(一)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必然选择。

1、维护社会秩序:

人地矛盾突出,国家首先应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

2、维护经济秩序:

财政原因。

与商人争利,天下财财富归入中央。

历代官营与禁榷制度。

(二)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持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

1、中央集权专制的基础:

地主制土地所有制、租佃制生产方式下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2、巩固皇权,维护贵贱尊卑秩序。

(1)小农经济使民众永远互相分散孤立而不富裕,使其永远无法以财力与官府抗衡。

(2)商人可以以财力谋得政治上的权力。

消灭吕不韦等富商大贾,避免政权隐患。

(3)商业会使社会风气变得虚浮奢华,不利于社会安定。

(三)文化传统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巨大影响。

1、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

孔子曰:

“君子喻于义。

孟子曰:

“何必曰利,唯有仁义而已矣。

2、消灭奸商,民风淳朴。

商人多惟利是图,行奸弄巧,甚至贩卖禁物。

农业使人厚朴,使人民思想单纯。

27.货币形态的变迁

多元金属称量货币——计数贱金属货币——计数贱金属、称量贵金属、纸币共用货币计数贱金属货币:

汉代五铢钱(币文纪重,使用700年)——唐代开元通宝钱(币文纪年,使用1300年)

(一)战国秦汉的金钱并行阶段

1、原始社会的交易:

物物交换,抱布贸丝

2、西周以前的货币:

贝币

贝旁字:

财、货、买、卖、购、贾、贩、贸、贪、贫、贵、贱、贿、赂、赚、赔、资、账、赃、赏、赐、贡、赠

3、战国青铜铸币:

布币、刀币、圜钱

4、秦半两,汉武帝五铢钱

黄金的作用:

铜钱为主要货币,黄金为上币,主要见于赏赐。

布币,因形状似铲,

又称铲布,是中国古代货币,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演变而来的。

圜钱也称圜金、环钱,主要流通于战国时的秦国和魏国。

圆形,中央有一个圆孔。

是方孔钱的前身。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的钱帛兼用阶段。

1、绢帛的地位和作用。

各类实物中,绢帛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的地位最为突出,大宗商品交换、政府征收赋税皆以绢帛计价。

2、主要原因,金属货币不够流通。

3、铸币的地位。

唐高祖(621年)币制改革,废除流行700年五铢钱,铸造开元通宝。

三)宋及明初的钱钞共存阶段

1、纸币的出现与嬗变。

(1)交子:

货币代用券,铁钱代用券。

诞生1023年的四川。

最初商民自由发行;接着十六家富商发行,后不能兑现;再后地方政府接办,益州交子务;最后中央政府办理。

(2)形态:

交子、会子、关子——合券取钱,相交、相会、相关;

钱引——领钱的证书;

钞票——纸币,抄写的钱票;兑换券。

世界最早纸币,比欧洲使用钞票早600多年,(欧洲瑞典最早于1690年发行纸币)。

重大的金融制度创新。

为何最早出现中国?

,商品经济发展;希克斯——中国货币一开始没有建立在贵金属上,没有经过“价值贮藏”为主阶段,直接过渡为支付手段。

(四)明中期至清的银钱咸通阶段

1、白银货币化的完成及其形态特点。

明代中后期,日本、美洲等地输入,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2、15世纪后,银元大量流入中国。

如墨西哥鹰洋是在我国流传最广的外国银币。

1973年,墨西哥总统访华,周恩来总理将“墨西哥鹰洋”作为国礼赠送给墨西哥总统。

3、铜钱的辅币地位,钱用于小买卖。

28.古代货币制度的特点

独特的货币文化

(一)货币形态多样,货币的职能不集中于一体

金、银、铁、铜,纸币、谷帛等,无本位制度

流通——铜钱,储藏——金银

(二)货币的铸造和流通具有显著地域性

(三)铸造技术粗糙,成色参差、轻重不一

(四)主要钱币重量在长期几乎稳定不变

汉代五铢钱使用700年——唐代开元通宝钱使用1300余年,到清末两种钱仍在流通、重量不变。

29.私人经营的借贷活动——高利贷

1.借贷经营主体

(1)当铺(质库):

贷款者把财物抵押或质押给当铺,按约定负担利息并赎回财物,若逾期不赎,则财物归当铺所有。

①产生与发展:

南朝寺院的质库是最早的当铺。

南朝经营抵押放款的寺院有南齐的招提寺和梁朝的长沙寺。

唐代质库成为独立的金融机构。

宋代的质库又名“解库”、“典库”。

寺院的质库称“长生库”。

明代当铺成为主要金融机构。

当铺都为私营,寺观质库不见记载,为富人理想投资场所。

②利息:

明末艾南英说通例是:

“周年取息二分,以二十四月为期,不赎则毁卖原所当物。

”(《天佣子全集》卷六《三上蔡太尊论战守事宜书》)

(2)钱铺:

明代产生新的金融机构,最初业务是经营货币兑换。

钱庄、钱桌等的总名。

清代钱铺成为主要金融金钩。

一些钱铺还经营抵押放款。

(3)银铺(银号):

明代除银铺本行业务即打造、买卖金银器饰外,还经营倾溶银锭,货币(银钱)兑换,抵押放款等业务。

(1)“羊羔利”

(2)年息100%普遍。

10倍也常见。

30.“飞钱”(便换):

自德宗建中元年(780)实行两税法后,钱币不足,各地渐有禁钱出境的的事。

商人就将钱交给本道在京的进奏院、驻军、节度使或富人,换取取钱凭证,回乡合券取钱。

飞钱也叫便换。

31.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运行机制

(一)自主经济。

非西欧庄园制下的依附经济,地主、自耕农有土地的产权,农民(含佃农)有经营的自主权。

(二)竞争机制。

各经营主体之间是平等竞争关系,非命令和垄断关系

(三)社会管理。

发达的官僚机构和村社组织,将分散的小农经济组织起来,形成国民经济。

32.古代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

(一)自然灾害。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周期是构成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

(二)少数民族的进攻南迁。

(三)周期性的土地兼并和农民战争。

土地兼并导致农民丧失土地成为流民,大量会和,引起农民战争。

(四)小农经济的固有特征。

灵活性与脆弱性。

总的来说:

以上四个方面经常纠结在一起,造成古代经济破坏与恢复交替出现。

整个社会经济表现出停滞不前的状态和同一状态的循环反复。

33.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初始条件

一、外部条件(世界市场形成)

二、内部条件

1、人口(充裕的劳动力)

2、自然资源(丰富)

3、农业生产技术(稳步提高)

外部条件¡ª¡ª世界市场形成

(一)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

1、地理大发现

2、产业革命

3、贸易组织的变化

4、交通通信的变革

34.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1、世界货币的产生

2、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

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1、世界货币的产生。

19世纪,黄金逐渐演变为单一的世界货币。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相继过渡到金本位制,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标志。

(2)经济危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标志。

经济危机的世界性和周期性,反映出世界各国已经成为统一的整体,标志着世界市场已经高度统一。

二、内部条件

(一)人口状况

(二)自然资源

1、耕地资源

2、矿产资源

(1)煤矿

(2)铁矿

(三)农业技术

35.铁矿

①钢铁地位——需求量大

②储量与分布:

储量世界第三;

辽宁、河北、四川三省占52%;山西、内蒙古、山东等省也较多;西北较少。

③近代钢铁厂:

汉阳铁厂(1890)→汉冶萍公司(1908)

(3)有色金属资源非常丰富。

36.耕织结构的分解过程。

1、19世纪60年代

2、步骤:

(1)纺织分离¡ª¡ª洋纱取代土纱

①洋纱价格低廉。

②棉花价格相对稳定。

(2)耕织分离¡ª¡ª洋布取代土布

洋布排挤和代替土布的关键仍然是低廉的价格。

37.中国近代化路径选择:

历程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民民主义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化道路特色

1)其主导者由地主阶级中的开明派,发展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其目的为巩固封建统治。

当“变法”失败,转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其工业结构则由军事工业扩展到民用企业;由重工业扩展到轻工业。

3)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民营。

3、本质:

以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撞击而引起的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本质上就是完成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或转型

38.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

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滋长

三、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进步

39.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滋长表现

于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出现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即经营地主、富农经济、农牧垦殖公司。

1、经营地主

(1)定义

(2)进步性(3)社会性质¡ª¡ª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地主

2、富农经济

(1)分类:

旧式富农、新式富农

(2)特点:

与一般农民、经营地主的区别

3、农牧垦殖公司

(1)产生:

通海垦牧公司

(2)分类:

非生产性垦务公司;兼有自垦和出租业务的垦务公司;主营园艺、果树及饲养业务的公司。

(3)地位与评价

40.近代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设立农政机构2.创办各级农务学堂3.设立农事试验场4.劝办农会5.制定农业政策和法规6.对农业提供金融支持。

41.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缺乏现代的理性政府。

1、在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届政府没能在政策上做出根本性的制度改革。

2、来自传统的习惯、法律、观念与制度依然强有力地制约着新的经济政策的实施。

(二)商品市场不发达。

1、市场环节多,交通运输困难,增加了交易费用。

2、由于农业自身积累困难,农业近代化的步伐缓慢。

(市场、人口)

(三)缺乏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

农产品不能迅速商品化,使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这一传统的中国农村经济核心不能打破,生产力不能由家庭内分工转化为社会分工而得到发展。

(四)农业再生产投资的制约。

1、军阀、官僚、豪绅收取地租大多转化为城市的消费资金,很少投入农业。

2、近代国家财政困难导致了赋税徭役的加重。

(五)缺乏稳定的政局。

天灾与人祸交织,造成饥荒与农民流离失所。

近代中国战争不断: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列强入侵→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国共内战→抗日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