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1417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省昆明市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省昆明市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省昆明市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省昆明市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知识点.docx

《云南省昆明市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知识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昆明市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知识点.docx

云南省昆明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知识点

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言之现代生命

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

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

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

,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

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

“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

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

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

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

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

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

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

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

1.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学习文言虽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但是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B.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C.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因为它是体匿而性存。

[

D.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文言功不可没。

B.信息时代,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

C.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可见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D.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

B.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

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C.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就可以达到循序渐进,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的目的。

D.中华大家庭虽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但是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值一文的老奶奶

〔德〕布莱希特

我爷爷去世时,奶奶已七十二岁了。

爷爷在巴登的一个小城里开一家小小印刷厂,奶奶操劳家务,不雇女佣,照管着荒凉破落的老屋,为大人和孩子们煮饭烧菜。

她是一个瘦小的妇人,蜥蜴般的眼睛炯炯有神,但说起话来慢吞吞的。

她含辛茹苦把五个孩子抚养成人,为了孩子们,她年复一年地瘦下去。

孩子中有两个姑娘到美国去了,两个儿子也离了家。

只有最小的一个因为体弱多病,在小城里。

他是印刷工人,已成了家,家里人口很多。

因此爷爷去世时,老家只有她一个人。

印刷工人给我爹的信才使我对这两年内发生的事有一个粗略的印象。

看来,奶奶拒绝印刷工人搬到她那宽敞而现在却是空荡荡的屋子里去住,一开始就使他十分失望。

奶奶跟他们的关系并不怎么密切,印刷工人沉不住气,在信里大发牢骚。

有一次,我爹写信问他,奶奶现在干些什么,他的回答只是廖廖数语,说她常去看电影。

到那边去的只是少年,或者是一对对贪图那边光线黑暗的情侣。

她从来不赴小城的咖啡茶会,却常常到一个补鞋匠的工场里去,工场坐落在一条声名狼藉的小巷里,特别在下午,总有各式各样不大正派的人闲坐着。

在爷爷死后半年左右,印刷工人写信给我爹说,他母亲现在隔天就要在饭店里吃饭。

这消息多么令人震惊!

奶奶一生本来为一家十余口煮饭烧菜,吃的一直只是一些残羹,如今却上饭店吃喝起来了!

她究竟怎么啦?

不久我爹出差到家乡附近一带,于是去探望他的母亲。

他去看奶奶时,奶奶正想出去。

她重新把帽子放下,她看上去镇定自若,既没有特别兴奋,也并非默不作声。

她还跟过去一模一样。

房间自然一尘不染,她看上去也挺健康。

她的新生活方面,只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她不想跟我爹一起到墓地去扫丈夫的墓。

“你一个人去吧,”她漫不经心地说,“他的墓在第十一排左面第三座。

我还得去别的地方呢。

印刷工人事后又说,她想必是到补鞋匠那里去了。

他大发牢骚。

“我和家里人蹲在这几间小房里,只能干五小时的活,挣的钱又少,我的气喘病又发作了。

可大街里那间屋子却空着不住人。

我爹在旅馆里租一间房间,等着邀奶奶去住,但她置之不理。

看来她要和家庭生活一刀两断,现在想走一条适合自己脾胃的新路。

可她究竟想干什么呢!

根据下一步报导,她已订了一辆“布雷克”,想在某一个星期四到什么地方去远足。

我奶奶不是独个儿去K城的,有一个姑娘伴她同行,印刷工人现在简直惊慌失措了。

“现在她替那个‘怪姑娘’买了一顶帽子,上面还有攻瑰花。

”印刷工人灰心绝望地说。

“而咱们的安娜连圣餐时穿的衣服都没有!

”叔父的信写得歇斯底里气十足,信里一个劲儿数落着我们亲爱的奶奶,而且丝毫不肯让步。

别的情况,我是从爹那儿获悉的。

旅馆老板向他眨巴着眼睛,悄悄说老太太像大伙儿说开的那样,现在正在寻欢作乐呢。

实际上,我奶奶在最后几年,生活上一点也不宽裕。

不上饭店时,她一般吃少许蛋制品,喝些咖啡,主要吃的是她喜爱的干面包片。

为此,她破费买些便宜的红葡萄酒,每餐总要喝上一小杯。

她屋子收拾得很干净——不仅仅收拾她所住的卧室和所用的厨房。

但她瞒着儿孙偷偷在抵押。

大家始终不知道她的钱究竟花到哪儿去了,看来她都给那个补鞋匠了。

严格地说,她一生前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的生活。

第一阶段的生活前后长达六十年,第二阶段却不到两年。

夏天,她清晨三点钟就起床,在小城空荡荡的街上漫步,因为只有她一个人。

在补鞋匠那儿显然有一群兴高采烈的人们,他们在高谈阔论。

她在那儿经常带着自己一瓶红葡萄酒站着,只顾喝自己杯里的酒。

某一个秋日早晨,她突然在卧室里去世了。

她活到七十四岁。

我看到过她的一张照片,这照片是专为她儿孙们摄的。

我们看到的,是一张满是皱纹的小小的脸,嘴唇狭而嘴巴阔。

她的脸很小,但并不渺小。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多次提到印刷工人“大发牟骚”“惊慌失措”等词语,可以看出作为儿子,他只知索取,并不懂老人的内心,这也揭示出一定的社会何题.

B.“补鞋匠”“姑娘”等人物在文章中虽着墨不多,却给老太太的生活带来一些安慰,这使文章的主题更加耐人寻味。

C.儿子來看自己,老太太并没有特别兴奋,甚至不愿意和儿子一起去扫丈夫的墓,可以看出老人在有意和孩子们划清界限。

D.“电影院”“声名狼藉的小巷”,老太太和在这里出入的人们的身份并不相同。

人物的对比可以让人感觉到老人生活的变化。

5、“第一阶段的生活前后长达六十年,第二阶段却不到两年”,这句话是理

解老人转变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5分)

6、文章结尾的语言平实却很有张力,请结合文章分析结尾的妙处。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最近,公安部门打掉了一个以“解冻民族资产”为幌子、专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

这一事件再次将诈骗问题放到了舆论聚光灯之下。

事实上,老年人屡屡成为各种骗局的受害者,并不是一句“容易上当”就能解释的,而是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原因。

某保健品传销组织的员工培训手册,对这个问题的分析颇有启发意义:

一是老年人对死亡有恐惧,二是老年人爱贪小便宜,三是老年人缺乏倾诉对象,四是老年人大多有老年病。

种种心理诉求驱使之下,让老人更容易被那些空头许诺的骗局所迷惑。

“最好的孝顺,是让父母赶上这个时代。

”父母一辈,大多成长于物质不够丰富的时代,有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可能很难扭转。

而时代又变化太快,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仅靠父辈过去的人生经验已很难做到游刃有余。

面对那些对谣言和骗局的免疫能力相对较低的父母,为人子女者,不仅应该帮他们正本清源,更应该帮助他们保持不断学习新知识的状态。

一个空巢老人感慨,推销保健品的人竞能做到每天8小时陪伴,逢年过节都嘘窠问暖的,我说比亲儿子还亲,儿子就跟我生气,我觉得儿子不理解我,就一定要买。

这个反面去例说明,有时候上当受骗不仅是一个知识判断的问题,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问题。

身为子女不仅需要进行知识的普及、理性的说服,更需要给予父母更多温情的陪伴、亲情的依偎,才能防止老人在“情感营销“面前束手就擒。

别等到父母的养老钱都被骗光,才后悔自己平时与父母的交流太少,对老人的关爱不够,让骗子们有了可

乘之机。

要应对银发社会的“精准诈骗”问题,政府角色也不能缺位。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已达1

0.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

那些为老人设置的精准骗局,正是瞅准了银发市场这块“唐僧肉”。

政府部门如果能一手严厉惩处各种诈骗团伙、不良企业,一手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质量,就能引导企业以正确的方式打开银发市场的商机,既能让老人安享晚年,也能挖掘老龄化冲击下的发展新机遇。

材料二:

“作为中国五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放假三天到七天不等,不什么偏偏重阳节不放假呢?

”在2016年重阳节到来之际,湖南岳阳籍作家张一一呼吁将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设为国家法定假日并放假三天。

其实早在1989年,中国政府就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但是这一节日并没有成为国家法定假日。

张一一的呼吁,引发网络热议。

得到不少年轻网友支点赞。

有人说:

“国庆节刚放假七天,如果重阳节接着放假三天,那就有十天假期,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外求学和务工的游子而言,又多了一次回家陪伴父母家人的机会。

”不过中年网友对此持不同意见:

“尽孝也并不一定非得在重阳节放假方能体现。

只要大家心中有孝,每天都是孝亲节;而如果心中无爱,即使每天放假,老人也不会感受到丝毫孝心。

(摘自《新华网》2016年10月8日,有删改)

7、下列关于银发诈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类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行为在当前社会不断发生,屡试不爽,已经成为诈骗分子谋取不义之财的主要手段之一。

B.银发诈骗的盛行反映了老年人关注健康、畏惧死亡等心理,也和他们缺乏子女有效的陪护关爱、精神空虚的生

活状况有关。

C.银发诈骗是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老年人多数思维僵化,跟不上,加上对新知识缺乏学习意识,因此很容易受骗。

D.一方面老年人缺乏防范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合理开发银发市场缺乏足够引导,是银发诈骗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从诈骗分子、子女、政府和老年人自己四方面分析了银发诈骗产生的原因,规劝子女要多帮助老人提高警惕,远离银发市场,避免上当受骗。

B.银发诈骗的盛行从一个侧面折射了空巢老人的精神寄托严重匮乏的实际状况,老人明知诈骗陷阱,却依然上当,说明老人对子女的不满。

C.两则材料都提到老人需要子女陪护关爱的问题。

材料一中子女是忽略了父母的精神博大需求,材料二则表现子女因没有假期无法陪伴的无奈。

D.材料二针对重阳节是否应该放假的问题,年轻人与中年人意见不一,说明对对待老人的态度上,年轻的子女更强调表象,中年人更注重实际。

E.子女对父母不仅需要理性的说服,更需要感情的温暖和生活上的陪伴,这是金钱所无法代替的。

9、结合两则材料,政府在保障老年人权益方面怎样做到“角色不缺位”?

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

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

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

仲淹极言之,且曰:

“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

”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

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

“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

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夷简不悦。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

“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

”奏至,帝大喜曰:

“吾固知仲淹可用也。

”进枢密直学士。

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

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

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

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

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项是(   )(3分)

A.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B.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C.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D.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的别名,由父母或师长来取。

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

B.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介于小寒和大寒之间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C.亲一般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在中国古代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亲戚。

D.疏是奏议的一种。

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仲淹读书勤奋。

在应天府读书期间,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

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B

.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

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

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

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

C.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

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

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

D.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

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

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2)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

长安。

②《世说新语.黜免》载:

“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4、下列对这首诗颔联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描述了长安黄昏时分从乱云低垂到风急雪紧的天气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

B.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乱云和飞雪的状态,表达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愤怒。

C.侧面照应标题“对雪”,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到急雪回风。

D.营造了一种冷清而萧索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室内的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

E.“乱云低”“风雪舞”又暗指社会的混乱动荡,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15、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结合全诗分析作答?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

(2)鲁迅评价《史记》说:

“,无韵之《离骚》”

(4)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熟悉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每一梁每一柱的作用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B.针对古建筑上信笔涂鸦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痼疾。

C.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活动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业活动中也要提倡。

D.在清静的街道上,在鳞次栉比的住宅区,有一处很不引人注意的房舍,它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目标。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国家面临的国际局势变动的新考验。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我公司是生产电线电缆的大型民营企业,坐落于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城郊工业园区,为公司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为父亲写传记时,他并没有感情用事,而是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出发,务求真实。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近年来,随着出版业市场化转型的深入以及针对目标读者的精准定位,通俗化和娱乐化越来越成为大众畅销书所具有的物质。

         ,         。

         。

         。

         。

         。

①在这一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

②无独有偶,在本月开卷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中,《钢铁是怎样烧成的》和《平凡的世界》两大文学经典也分别各有两个版本入榜

③使用手机、平板或者电子书阅读器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正在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趋势

④我们似乎很难再见到经典名著作为大众畅销书被广泛讨论的景象

⑤然而在本月,《老舍集·

骆驼祥子》再一次进入大众畅销书排行榜前三十名

⑥由此产生的浅层阅读行为使读者更加关

注简单、轻松的文学小品

A.③⑥①⑤②④                 B.③⑥④⑤②①C.①③⑥④⑤②                              D.①③⑤⑥④②

20、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读书人所需要警惕的是,只把做官当作了读书的目的, ① 。

读书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对一个人精神情怀的陶冶与涵养,在于帮助一个人获得高尚的品格、卓越的识见,以及因为对自然社会的洞悉了解而养成的既有所敬畏又无所挂碍的智慧与勇气。

书读得好不好,理解得对不对, ② 。

如果把读书与实践加以割裂,那么既是对学习资源的一种浪费,   ③ 。

21、下图是某地“读书活动”宣传图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80字左右)(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喜鹊每天都为大树唱赞歌:

“你长得多么高大,多么挺拔!

你的枝叶多么繁茂!

”这歌声使大树深深地陶醉了。

一天,正酣睡的大树被一阵“咚、咚、咚”的响声惊醒了,原来是一只啄木鸟在不停地用它那又尖又硬的长嘴啄着树干。

“啄木鸟,你吵得我心烦意乱,啄得我皮肉疼痛,快滚开吧!

”啄木鸟含着泪水飞走了。

此后,大树成了蛀虫的乐园,树干几乎被蛀空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它在痛苦的呻吟中倒下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题卷座号:

题型

选择题

(43分)

古诗文主观题(21分)

现代文主观题(15分)

语言运用主观题(11分)

作文(60分)

总分

得分

选择题,共43分

题号

1

2

3

4

7

8

10

11

12

14

17

18

19

选项

 

一、现代文阅读

5.(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