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8123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发展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

挂图、地形名称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

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

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讲授新课:

一、世界第一大洲

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活动]:

P3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

①最北:

81°N;最南:

11°3′S;

第7章②最东:

169°40′W;最西:

26°3′E

第8章3.读图6.2、6.3,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第9章[小组讨论]

第10章1.计算:

第11章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

第12章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

第13章c.跨经度数(约164°,大部分在东半球)

第14章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第15章2.读图6.3《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

(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

第16章得出结论:

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第17章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第18章2.东西距离最大

第19章3.面积最大(4400千米)

第20章[活动]

第21章1.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读图6.2《亚洲的范围》)

第22章前后7人为一小组,以中心课桌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该课桌周边的同学依据地图,说明自己应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

第23章2.读图6.2《亚洲的范围》,仍由周边同学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第24章亚欧分界: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第25章亚非分界:

苏伊士运河

第26章亚-北美分界:

白令海峡

第27章3.通常,亚洲按照地理方位还可以划分为6个区域。

第28章读图6.4《亚洲地理分区》,结合图6.5《亚洲地形、政区》,回答问题:

第29章①新、马、泰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第30章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第31章③阿富汗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第32章④北亚部分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范围

第33章⑤哈萨克斯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第34章⑥中国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这个地理分区还包括哪些国家

第35章区域地理特征的学习通常要分为自然和人文两方面。

下面我们就要看看亚洲这里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有哪些。

第2节自然环境

第一课时

地形和河流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地形特征

2、能运用亚洲地形图,并掌握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情感态度目标:

1、分析地形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亚洲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亚洲主要的地形区,主要河流

[播放《亚洲雄风》歌曲,提问]从这首熟悉的歌曲里,你听到亚洲的大自然里有什么了吗?

你感受到了亚洲的骄傲在哪里了吗?

[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

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

(读海深陆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种?

[活动]P5

结合读图6.5和P.5阅读材料,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

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

哪些地形区?

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

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

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

(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纪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挂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高度。

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

教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势有什么特点?

(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

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

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

(见p.6图6.7)

[提问]亚洲河流众多,依据以上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应从哪个方位发源,流向哪里?

(呈辐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

总结:

1.地形大势:

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2.主要地形区:

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3.主要河流:

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

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

板书设计,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最大

3.面积最大(4400千米)

二、地形和河流

1.地形大势:

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自然环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准备:

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今日的天气等话题导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提示:

冬夏两季的气温差异和降水差别。

复杂的气候: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连云港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寒暑相宜,四季分明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

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

(展示P7“亚洲气候类型图”)

1、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主要分布在哪儿?

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3、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4、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

5、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

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6、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集中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

主要分布在哪儿?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

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7、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

农业

小结:

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8、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

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

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

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活动】

展示非洲气候图P9

提问:

在图中,非洲的饿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

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

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以赤道为中心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还有地势高低等

板书设计:

复杂的气候: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第七章

第一节日本第1教时

教学目标: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难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

课件《樱花》

课件<日本>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提问]:

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

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

为什么?

1、汽车2、火车3、飞机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

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