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全册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1033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31 大小:14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全册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全册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全册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全册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全册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全册部.docx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全册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全册部.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全册部.docx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全册部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全册(部)

 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读准字音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

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数:

二课时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

”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

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遗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撞憬之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简介作者。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二、范读正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

俨然豁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

(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3、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

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

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如:

“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

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三、合作翻译

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

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

理。

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为具言所闻向,对

2)乃不知有汉:

竟乃大惊:

竟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向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两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起

4)一为具言所闻:

详细地具答之:

详细地

5)甚异之:

对……感到惊异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

都黄发垂髦:

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

请处处志之:

同“誌”,作标记

谐太守:

到…去,寻病终:

6)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

妻子儿女。

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

更不用说。

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说如此:

像这样。

现在指“这样”。

芳草鲜美:

鲜嫩美丽。

现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四、诵读训练。

(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己朗读。

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3.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

4.若时间允许,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五、知识归纳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

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今义:

(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

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

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

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

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今义:

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

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

像这样说如此今义:

这样

缘:

古义:

沿缘溪行今义:

缘故,缘分

延:

古义:

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

延长.延伸

津:

古义:

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今义:

口液

2.一词多义

舍:

舍弃便舍船寻:

寻找寻向所志

房子屋舍俨然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处处志之向:

以前寻向所志

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其:

这、那欲穷其林为:

作为捕鱼为业

他的得其船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给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布置作业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恰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2.背诵课文。

六、反馈练习

1、陶渊明又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诗《______》,首句是“种豆南山下”。

2、解释加黑的词。

  1.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  2.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3.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  4.诣太守_______________

  5.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6.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

7.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 8.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9.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10.寻病终_______________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  12.无论魏晋___________

七、自主小结

“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于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

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

下堂课我们将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八、布置作业:

1.完成相关练习

2.背诵课文第1——2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一、复习导入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交流互动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寻找}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4.为什么会“甚异之”?

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5.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

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

“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6.提问: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奇丽美景)

7.提问: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宁静)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安乐幸福)

8.提问: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9.提问: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10.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桃花源村?

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⑵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11.提问: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12.提问: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

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3.提问: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

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14.提问: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

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

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呢?

明确:

当时的社会黑暗纷乱,作者是借此表达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既是作者的精神寄托,也是广大人民愿望的体现,所以说这是作者的一个美丽的梦。

四、感受桃源

(1)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师小结:

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2)感受桃花源幸福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2.男女:

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渔人(侧面烘托):

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3)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

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

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4)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5)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6)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学生小结。

(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7)拓展延伸:

讨论

1.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陶渊明为何要虚构?

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3.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自由辩论)

五、自主小结(中心思想)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故事曲折回环。

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相关练习

2.背诵全文

七、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

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

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导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问津者

似有而无的理想社会

八、教后反思

 

10.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熟练的诵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

2、结合描写顺序,整体把握文意;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4、体会课文简洁、丰富而又有节奏感的语言特点,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把握文中描写顺序,理解文意,掌握句子翻译。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融情于景的写法,读懂作者流露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现实生活中的“韩流”想到“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柳)”导入。

二作者简介、解题

1、介绍作者,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永州八记》。

2、解题: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也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给生字词注音。

悄怆()篁()竹清洌()为坻()为屿()翕()忽为嵁()差()互寂寥()幽邃()

3、理解一词多义与短句;

4、课文字词解释

5、快速解释课文。

(要求:

学生轮流进行;每人负责一句,先讲字词解释,再翻译整个句子)

三分析结构,归纳段意。

全文共五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1),写小石潭的方位和概貌。

第二部分(2~3),写小石潭中的游鱼和潭中的水源。

第三部分(4),写小石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

第四部分(5),介绍与自己同游小石潭的人。

四、探究讨论(学习小组思考并讨论)

1、这篇散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

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2、作者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有哪些动词?

3、潭中有什么景物?

潭中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用了什么写法?

4、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

5、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情景交融手法的综合运用。

6、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为什么?

五、小结

1、主题

2、情感

3、写作方法

其他写法的运用

(1)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点拨:

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2)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

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chu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

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六、巩固训练:

1、用原文回答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

⑴、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⑵、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⑶、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⑷、溪流和溪岸有什么特点?

2、文言实词与虚词归纳

(1)一词多义

以:

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为:

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②为坻,为屿,为堪,。

(动词,“成为”)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2、重点句翻译

①卷石底以出:

②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③影布石上:

④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⑤犬牙差互:

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3、完成练习册的习题

教学后记:

 

11.核舟记

魏学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读想法。

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现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示意图。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画出来。

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发现法、探究法。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发现法”阅读,便于整体感知文意;在学生绘制核舟示意图、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3.点评法。

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

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课堂训练,强化文言知识积累和运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

(一)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

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

(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ī)的《核舟记》开开眼界。

(板书文题)

设计

(二)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

(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 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

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

”“核舟上有什么?

”“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

”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

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

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

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

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

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2~5段)

(3)探究思考。

提问:

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

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第二课时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

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

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

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教师可就第2个问题稍作点拨:

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

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若啸呼状。

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

总结:

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

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揣摩下列语句:

(1)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齐读四句话。

教师示范分析

(2)句:

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学生选例,师生一起评点:

(1)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情深意笃。

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

如(3)(4)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