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宝宝班一周教案模板共8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0931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4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宝宝班一周教案模板共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幼儿园宝宝班一周教案模板共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幼儿园宝宝班一周教案模板共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幼儿园宝宝班一周教案模板共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幼儿园宝宝班一周教案模板共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宝宝班一周教案模板共8篇.docx

《幼儿园宝宝班一周教案模板共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宝宝班一周教案模板共8篇.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宝宝班一周教案模板共8篇.docx

幼儿园宝宝班一周教案模板共8篇

幼儿园宝宝班一周教案模板(共8篇)

宝宝1班教案

教具构成:

牙签树5根、橡皮泥1块、碟1个、水果筐1个。

教学目的:

拇食指的娴熟配合及插的练习。

适用年龄:

13-15个月操作过程:

1、取玩具放在毯中央,从筐中取玩具放于毯的右下角,筐放在身体的右侧。

2、碟放在毯中央,牙签树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在毯的上方。

3、右手示意二指捏的动作,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捏起牙签树插在橡皮泥上,全部插好后再取下放回原处。

4、从身体右侧取筐放在毯中央,把玩具放进筐内,双手端筐起身将玩具放回教具柜中。

变化与延伸:

将水果切成丁让宝宝自己用牙签插着吃。

错误控制:

橡皮泥兴趣点:

种树的过程。

注意事项:

向家长提出安全提示;教师操作熟练。

教学名称:

插口红教具构成:

口红盒一个,椭圆盘一个。

教育目的:

训练手的控制能力,双手的配合能力;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适用年龄:

13-15个月操作过程:

1、同上。

2、将口红盒放在毯子中央,拿起口红盒,左手拿口红底,右手将口红盖打开,口红开放在原处,右手二指摸口红盒圆口处,再将口红盖拿起套在口红口上。

3、收玩具。

游戏:

1、音乐:

《手铃和脚铃》(用腕铃做)目的:

通过游戏,初步感知简单的节奏。

方法:

听音乐,妈妈按节奏帮助宝宝拍手、踏脚。

2、球扔进筐

目的:

有目的的投掷。

方法:

从地上捡球扔进对面筐里。

第二节:

拍钮扣、画板教学名称:

拍钮扣

教具构成:

大钮扣5个、水果筐1个

教学目的:

培养宝宝视觉跟踪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

操作过程:

1、将玩具放在毯中央,纽扣散放在毯的右下角,筐放在身体的右侧。

2、将钮扣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在毯的中上方依次排成一排,然后拿起一枚纽扣在毯的正前方转动,再用手将扣子拍倒,放回原处。

剩下的四枚依次类推。

3、取筐放在毯中央,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收进筐中,双手端筐放回教具柜中。

变化与延伸:

可以准备陀螺或硬币让宝宝练习。

错误控制:

教具本身

兴趣点:

转动的纽扣和拍的动作。

注意事项:

对家长进行安全提示;教师动作熟练。

教学名称:

画板教具构成:

画板

教学目的:

学会正确握笔及运笔,做书写前的准备。

操作过程:

1、取玩具放在毯中央,左手将比取出,放在右手上,是以正确的握笔姿势,然后在画板上随意图画。

画完将比放回原处。

左手扶住画板,右手讲画图钓。

2、双手端画板,起身将画板放回教具柜中。

变化与延伸:

可准备笔和纸让宝宝练习。

错误控制:

画板兴趣点:

涂画的过程

注意事项:

正确握笔的姿势;安全提示。

游戏:

1、手铃和脚铃

2、球扔进筐

3、音乐:

《美妙音乐》

目的:

平稳情绪

方法:

妈妈把宝宝抱在自己腿上,随音乐的节奏左右摇摆。

第三节:

分水果、拉线玩具教学名称:

分水果

教具构成:

仿真水果3个、玩具2至3个、筐1个。

教学目的:

认识水果和玩具。

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取玩具放在毯中央,把玩具和水果散放在毯的右下角,筐放在身体右侧。

2、依次取玩具或水果摆在毯的上方,拿起一个玩具或水果欣赏后进行命名并进行分类。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可以在吃水果或玩玩具的时候重复告诉宝宝哪个是水果,哪个是玩具。

错误控制:

教具的命名兴趣点:

操作的过程

注意事项:

只命名水果和玩具而不说出具体名称。

教学名称:

拉线玩具教具构成:

拉线小猪、水果筐

教学目的:

全掌抓握及小肌肉群的训练;双手的配合。

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

操作过程:

1、取玩具放在毯中央,从筐中取出拉线猪放在筐前,筐放在身体右侧。

2、双手各抓住一个小猪,进行拉的动作,同时说:

“拉”然后松手观,察小猪回原位,可多做几次。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拉松紧带错误控制:

教具本身兴趣点:

观察小猪的运动。

注意事项:

语言提示游戏:

1、音乐:

《小手小脚捉迷藏》目的:

音乐律动。

方法:

听音乐做动作:

按照个词的内容做动作,把小手和小脚拿出来,藏起来。

2、音乐:

《跟随音乐打节奏》

目的:

音乐律动。

方法:

听音乐,根据音乐的乐句按节奏拍头、拍肚子,拍膝盖、拍脚。

3、音乐:

《骑马》

目的:

感受音乐的节奏。

方法:

宝宝面对妈妈骑在妈妈的腿上,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弹跃的动作。

-

第四节:

百变立人、拉链包教学名称:

百变立人教具构成:

百变立人、方筐

教学目的:

认识红颜色;手眼协调及手的控制能力。

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取玩具放在毯中央,将玩具放在毯的右下角,筐放在身体右侧。

2、玩具放在毯中央,一手扶住底座,另一只手将积木逐一取下(取时可换手),将红色积木从左到右依次摆放在毯的左上方,其他颜色放在右上方。

放好后手指红色积木说:

这是红色,红色。

然后再将积木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传回木棍上。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指认红色物品错误控制:

珠子的颜色。

兴趣点:

穿的过程。

注意事项:

语言提示

教学名称:

拉链包

教具构成:

拉链包、红色海洋球、水果筐教学目的:

学拉拉链及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取玩具筐放在毯中央,将玩具放在毯的右下角,筐放在身体右侧。

2、将拉链包放在毯中央,一手扶住拉链包,另一只手示意拇食指捏的动作,然后捏起拉链头说:

拉,将球取出并指认:

红色。

再将玩具放回包内,用一只手扶住拉链包另一只手捏住拉头将拉链拉好。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可以把玩具装进带拉链的书包或衣服来吸引宝宝。

错误控制:

拉链。

兴趣点:

包内的玩具和拉链发出的声音。

注意事项:

示意动作标准,语言提示清楚,不要挡住宝宝视线。

游戏:

1、《骑马》

2、《跟随音乐打节奏》

3、《小手小脚捉迷藏》

第五节:

跳棋、套杯教学名称:

跳棋

教具构成:

跳棋三颗、香蕉碗一个教学目的:

二指捏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取玩具放在毯中央,玩具散放在毯的右下角,碗放在身体右侧。

2、将棋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百放在毯的中上方,再按

顺序摆成竖行及斜放。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可准备带揪的杯子盖练习二指捏。

错误控制:

兴趣点:

摆放的过程。

注意事项:

动作标准(收起其他手指)

教学名称:

套杯

教具构成:

套杯大、中、小各一个、水果筐一个教学目的:

认识大小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取玩具筐放在毯中央,将套杯放在毯的右下角,筐放在身体右侧。

2、将套杯放在毯的中央,依次取出套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成一行放在毯的中上方,分别将最大的和最小的取出向前放,然后手指最大的说:

这是它们当中最大的,这是它们当中最小的。

3、将大的和小的放回原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将小的放到大的里面。

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准备样式相同而大小不同的玩具来认识大小。

错误控制:

兴趣点:

套的过程。

注意事项:

语言的提示。

游戏:

1、《骑马》

2、《开越野车》

目的:

增强触觉

方法:

妈妈在宝宝的胳膊上、头上用食指、中指做走的动作。

第六节:

插葫芦娃、触觉袋教学名称:

插葫芦娃

教具构成:

葫芦娃5个、葫芦2个、水果筐1个。

教学目的:

二指捏及有目的的工作。

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同上

2、将两个葫芦放在毯中央(左满右空),右手示意二指捏,然后捏起一个葫芦娃插入另一个葫芦中,可换手操作,再将葫芦娃插回原来的葫芦中。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错误控制:

葫芦兴趣点:

插的过程注意事项:

安全提示

教学名称:

触觉袋

教具构成:

神秘袋1个、粗糙的、光滑的、硬的、软的玩具教学目的:

触觉的训练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同上

2、将神秘袋放在毯中央,双手拉带两侧将袋打开,取玩具,取出时先触摸再命名并依次放置在毯的中上方,然后将玩具逐一放回袋中。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错误控制:

兴趣点:

触摸的感觉

注意事项:

从袋中拿玩具时要有神秘感,触摸时表情生动。

游戏:

1、《骑马》

2、《不倒翁》

目的:

掌握平衡。

方法:

宝宝背对妈妈坐着,妈妈扶宝宝的腋下,跟音乐前后左右摇摆。

第七节:

插笔帽、套筒教学名称:

插笔帽

教具构成:

铅笔2支、笔帽2个、白碟1个、白托盘教学目的:

训练双手的配合及手的控制力。

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个

1、同上

2、将笔竖直并排放在毯中央,小碟放在笔的右侧,取出笔帽放在铅笔对应的上方。

3、左手拿笔,右手拿笔帽,对准将笔插入笔帽内,放回原处,再插第二支,完成后拿起第一支笔拔下笔帽放回,第二支同上,笔帽收紧白碟中,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插口红。

错误控制:

笔帽兴趣点:

插的过程注意事项:

安全提示

教学名称:

套桶

教具构成:

套桶、水果筐1个教学目的:

认识大小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同上

2、将套桶放在毯中央,拿起套桶在耳边摇一摇,再放毯上滚一滚,将其打开并把打开的一对套桶上下各放一半,其他依此类推,从左到右排成两排。

在从左起依次盖好。

3、把最大的和最小的向前挪,并进行命名,然后退回原位,把套桶依次打开(最小的不打开),从小到大套好。

4、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套娃错误控制:

大小配套兴趣点:

打开、套上的过程注意事项:

动作熟练游戏:

1、《不倒翁》

2、《开越野车》

第八节:

搭积木(4块)、木棍穿珠教学名称:

搭积木

教具构成:

积木4块、竹筐1个教学目的:

学会搭高;训练手的控制能力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同上

2、将积木放在毯的中上方,从左至右排成一排,左手拿起第一块积木打在第二块积木上,右手拿第四块积木打在第三块上,再取下放回原处;右手拿第一块积木打在第二块上,第三块和第四块也同样打在上面,取下积木放在第二块积木的后面,左手拿第一块,右手拿第四块并排放在毯中央双手去剩余的两块分别打在上面,最后取下放回原处。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错误控制:

兴趣点:

搭的过程

注意事项:

安全提示;动作熟练

教学名称:

小棍穿珠

教具构成:

小棍穿珠5块、方筐1个教学目的:

手的控制力及手眼的协调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同上

2、将玩具底座放在毯的中央,小棍放在底座的下方,积木从左至右摆成一排,放在毯的上方。

一手拿起小棍另一只手扶住底座将小棍插入底座,右手示意二指捏,然后拿起左边的积木插入小棍(中间可换手),全部插好后再依次取下放回原处,再将小棍取下放在底座下方。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错误控制:

兴趣点:

穿时发出的声音注意事项:

安全提示游戏:

1、《小马驹钉马掌》目的:

感受音乐的节奏。

方法:

宝宝背对妈妈坐在地上,妈妈扶宝宝的脚有节奏地踏地。

2、《拔竹笋》

目的:

学习拔的动作,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方法:

听音乐,把地垫上的竹笋拔下,放进老师的筐里(每次只把一根竹笋)。

第九节:

舀豆子、插棋子教学名称:

舀豆子

教具构成:

豆子、勺子1把、粉碗2个、方筐1个教学目的:

学会使用勺子;手的控制能力。

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同上

2、将两个碗并排放在毯中央,勺子放在碗的下方,左

手拿勺头将勺子拿起,右手伸出三指将勺把放在右手的虎口处,三指握住勺把,左手松开,语言提示:

舀,将左碗中的豆子舀到另一个碗中(中间可换手),舀完后将勺放回原处,双手将碗中的豆子到会左碗中。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锻炼宝宝自己用勺子吃饭

错误控制:

舀到另一个碗中;操作时可做错空展示。

兴趣点:

舀的过程注意事项:

安全提示

教学名称:

插棋子

教具构成:

贵族棋(5粒棋子)、白碟1个、竹筐1个教学目的:

手的控制能力及手掩的协调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同上

2、将棋盘放在毯中央,碟子放在棋盘右侧,二指示意捏,捏起一粒棋子,语言提示:

插。

然后将其自插在棋盘上(中间可换手),全部插好后,再取下放进碟中。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错误控制:

兴趣点:

插的过程注意事项:

安全提示游戏:

1、《小马驹钉马掌》目的:

感受音乐的节奏。

方法:

宝宝背对妈妈坐在地上,妈妈扶宝宝的脚有节奏地踏地。

2、《拔竹笋》

目的:

学习拔的动作,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方法:

听音乐,把地垫上的竹笋拔下,放进老师的筐里(每次只把一根竹笋)。

第十节:

套环火车、形状板教学名称:

套环火车

教具构成:

套环火车(

1、2)、水果筐1个教学目的:

认识形状;手的控制力及手眼协调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同上

2、将火车放在毯中央,取下火车上的圆形和方形,从

左至右摆成一排,语言提示:

这是圆形;这是方形。

然后套在火车上(做1到2个错空)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错误控制:

兴趣点:

套环的过程注意事项:

语言提示

教学名称:

形状板

教具构成:

自制圆形板、托盘1个、白碟1个教学目的:

认识圆形;根据大小镶嵌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同上

2、将嵌板纸放在毯中央,碟子放在右侧,取圆形依次摆放在嵌板纸的上方,手指嵌板纸和圆形对比后放入嵌板,完成后放回原处。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找家中圆形的物品错误控制:

兴趣点:

操作的过程注意事项:

语言提示

教学名称:

穿珠子

教具构成:

大珠子四个,绳一段,水果筐一个

教育目的:

训练手的控制力,学会倒手并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

适用年龄:

13-15个月操做过程:

1、同上

2、将珠子依次摆在毯的正上方,绳放在珠子下面,右

手两指捏起绳的左端,左手拿起第一颗珠子,说:

“穿”,将绳穿入珠子内,倒手说:

“拉”,将绳拉出,剩余的珠子依次穿上,然后将穿好的珠子展示给大家看。

将穿好的珠子横放在毯中央,右手按绳右端,左手将珠子从绳上逐个取下放回原处,再将绳折好。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穿钮扣错误控制:

是否穿上。

兴趣点:

穿的过程。

注意事项:

语言提示。

游戏:

1、音乐:

《开越野车》

2、音乐:

《gogogo》

目的:

感受音乐的快慢。

方法:

听音乐围着蒙圈快走和慢走。

第十一节:

锤盒、穿珠子教学名称:

锤盒教具构成:

锤盒、方筐

教学目的:

训练宝宝手的控制力及手眼协调的能力;按照颜色一一对应。

适用年龄:

13至15个月操作过程:

1、同上

2、将锤盒放在毯的中央,锤子放在锤盒的下方,左手

拿起锤头,右手握住锤柄,语言提示:

敲,然后将球逐个敲下来,放下锤子,再将不同颜色的球放回相对应的圈上(可做一个错空)。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

错误控制:

敲球及颜色的对应。

兴趣点:

球掉下去即发出的声音。

注意事项:

语言提示及安全提示。

游戏:

1、音乐:

《开越野车》

2、音乐:

《gogogo》

目的:

感受音乐的快慢。

幼幼B班第八周上午教案

教师:

卢媛李丹阳

第八周:

2011年1月4号—2011年1月7号星期一:

元旦放假

星期二:

生活礼仪:

我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创意美劳:

好吃的冰糖葫芦星期三:

故事:

白白的雪,白白的猫

创意美劳:

盒子里的秘密星期四:

逻辑狗:

彼得比大小

创意美劳:

尾巴长星期五:

国学诵读:

弟子规

歌曲: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活动内容:

生活礼仪:

我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活动目标:

增进和不同年龄同伴的友爱。

活动班级:

幼幼班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小糖果若干个。

3、歌曲《新年好》作为背景音乐。

4、事先跟高年龄老师沟通好。

活动时间: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上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背景音乐《新年好》,

师:

小朋友们,过年我们都有什么好吃的呀?

今天我们班级来了几位大哥哥,大姐姐,他们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吃的糖果哦,,(大班的小朋友为宝宝们发糖果,感受一起过年的甜蜜和喜悦。

2、(引导宝宝和哥哥姐姐一起品尝糖果,请宝宝们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在活动去游戏,然后再背景音乐的伴随下跳舞,感受与哥哥姐姐一起玩的快乐。

师:

小朋友们我们跟哥哥姐姐一起吃糖好吗,(引导宝宝剥糖纸,不会剥的小朋友可以请哥哥姐姐帮忙。

小朋友们,我们和哥哥姐姐一起来跳舞好吗,(播放背景音乐)

——可引导宝宝跟哥哥姐姐一起手拉手,或者抱一抱。

——让宝宝和哥哥姐姐一起唱歌《新年好》,一边唱一边跳感受一起玩的快乐和节日的气氛。

3、让宝宝和哥哥姐姐进行简单的交流,鼓励宝宝跟哥哥姐姐用动作或者语言说再见。

师:

今天玩的很开心吧,哥哥姐姐要回去上课了,我们跟哥哥姐姐说再见,下次我们在一起玩吧。

活动内容:

创意美劳:

好吃的冰糖葫芦活动目标:

1.尝试在轮廓内用手涂色。

活动班级:

幼幼班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实物山楂糖葫芦(数量与宝宝人数相同)

3、画好糖葫芦的图画纸人手一张。

4、调好的红色和黄色水彩颜料两人一份。

活动时间: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上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

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糖葫芦吗?

那你们喜欢吃糖葫芦吗?

今天啊,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自己动手做糖葫芦,看看谁做的糖葫芦又甜又漂亮。

——边念儿歌边示范给“糖葫芦”湖色,让宝宝观察。

师:

“小山楂,圆溜溜;小棍棍,串成串;咬一口,酸有甜。

二、用拟人化的语言引导宝宝尝试用手涂色。

师:

我们先给山楂果地外边沾上糖,再把中间沾上糖(先涂边边,在涂中间)。

我们要粘多多的糖才甜(涂满色)。

我们不要把糖沾到外边去哦(涂色不出边)。

——如宝宝不会涂,可握住宝宝的手涂一个“糖葫芦”,让宝宝学习涂色的方法。

——将宝宝涂好的作品晾在美工区,请宝宝相互欣赏。

待宝宝全部涂好后,将准备好的事物糖葫芦分发给宝宝,让宝宝感受共享葫芦的快乐。

师:

小朋友做的糖葫芦真好,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吧!

活动内容:

故事:

白白的雪,白白的猫

活动目标:

1、感受冬日静谧的氛围以及散文诗的优美。

2.感受小猫诞生的神奇与喜悦。

活动班级:

幼幼班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上4)。

2宁静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

活动时间: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上午活动过程:

一、伴随宁静,舒缓的音乐,有感情的朗读故事《白白的雪,白白的猫》,请宝宝安静的聆听。

师:

今天啊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个很好听的故事,小朋友们要竖起你们的小耳朵,认真的听听老师说的是什么故事?

故事里德主人公是谁?

二、出示故事书,与宝宝一起一页一页的欣赏故事。

师:

这个故事啊很受大家的喜欢,有个叫黄缨的画家也很喜欢,所有她就给这个故事画了画。

第一页:

花儿谢了,树叶掉了,屋顶的白烟升起了。

冬天到了。

师:

小朋友你们画面上有什么呢?

(有落叶缤纷的草地,光秃秃的大树,红色的房子,白白的烟)

——帮助宝宝初步理解“屋顶的白烟升起来了”师:

小朋友知道为什么有白白的烟升起来啊?

——有烟升起来说明天气冷了,冬天到了,房子里有人在生火取暖呢。

师:

冬天好冷的是不是,所有宝宝要穿棉衣,戴帽子和手套,房间里要开空调才会暖和。

第二页:

下雪了!

下雪了!

白白的雪花,轻轻落在树上;白白的猫咪,轻轻跳到树上。

——请宝宝观察雪花飘飘的情景,引导宝宝顺着猫咪视线的方向看过去,并猜猜猫咪在看什么。

师:

小朋友,你们看看从哪里跑出来一个啊,它爬在树上看什么呢?

第三页:

白白的雪花,轻轻的落在草地上;白白的猫咪,轻轻的走在草地上。

——引导宝宝观察画面,感知雪下了很久,天空白了,草地也白了,窗口的灌木也由绿的变白了,猫咪走到了窗口边。

——引导猫咪根据猫咪的动作和神态,想象猫咪在做什么。

师:

猫咪在屋子外面等了很长时间,现在它还在朝窗口张望,那小朋友你们猜猜屋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第四五页:

厚厚的雪花,盖着大树,盖着草地,盖着屋顶,全都睡着了。

厚厚的棉被,盖着小猫,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全部都睡着了。

——引导宝宝感受时间的变化,以及了解房间的变化,感受生命诞生的惊喜。

师:

天慢慢的变黑了,可是啊雪还是在下,灯光啊从窗口射了出来,猫咪走门口。

你们知道门里面有什么吗?

_——现在啊,老师请一位宝宝来打开门看看,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原来猫咪正盖着厚厚的小被子睡觉呢。

——那我们再请一位宝宝将被子掀开,看看里面有什么?

——原来猫妈妈生了四个猫咪小宝宝,你们看小猫咪睡得多香啊,猫爸爸看到自己的宝宝,多开心,多幸福啊。

活动内容:

科学探索:

盒子里的秘密活动目标:

1、会开关纸盒的盖子。

活动班级:

幼幼班

活动准备:

1、各种有盖的纸盒子,如茶叶盒子,牙膏盒子等

2、事先在盒子里放一颗糖。

3、小玩具若干。

活动时间: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上午活动过程:

一、引导:

师: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

——(出示纸盒子摇一摇),小盒子给小朋友送礼物来啦,你们猜猜看里面是什么呢?

二、请每位宝宝选取一个盒子,并尝试将其打开,找到盒子里的礼物。

师:

小朋友我们打开盖子,就能看到盒子送给你们的礼物啦。

——如果宝宝不知如何打开盖子,可一到宝宝一手扶住盒子,一手打开盖子。

师:

小盒子送了我们礼物,我们小朋友也送小盒子礼物吧,

四、盖好盒子后,请宝宝摇一摇、听一听礼物撞击盒子的声音。

师:

小朋友你们摇一摇,听听小盒子在唱歌呢!

活动内容:

逻辑狗:

彼得比大小

活动目标:

1、能在同类事物中比较大小,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2、初步认识橙色,能说出颜色的名称。

3、通过比较,找出最大的蝴蝶结,提升幼儿的分辨能力和色彩应用能力。

活动班级:

幼幼班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大小海豚、海龟、海星各一个。

活动时间:

2010年1月6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过程:

导入

一、教师设置海底世界的情景。

师:

熊妈妈今天带小熊去海洋公园,小熊看到了很多很多海里的动物呢。

我们和小熊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海洋动物啊?

看,游来了两只海豚,好漂亮哦,你们看他们是不是一只大,一只小啊。

师:

来,小朋友们,我们跟大小海豚打招呼吧!

——“你好大海豚,你好小海豚。

”(教师模仿海豚跟小朋友打招呼)

二、以同样的方法感知大海龟和小海龟、大海星和小海星。

师:

哇,海洋里的动物真多啊,真是太好玩了,可是彼得去哪儿了,她怎么没有来海洋公园呢?

三、卡片游戏

方法一:

观察题目栏中每组物品的大小,找出最大的物品,并在答案栏中找出相应的物品。

(1)请小朋友看看彼得在干什么?

卡片上都有什么呢?

——教师请幼儿观察卡片

(2)师:

对啦,,是手套(鞋子、袜子),那你们看看卡片里的手套(鞋子、袜子)是一样的吗?

他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呢?

(3)推钮游戏:

对啦,那现在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按老师说的颜色顺序,小朋友把彩色小汽车(圆钮)按顺序推到停车场里,看看那个小朋友推得最棒。

(4)师:

小朋友都做的很好,那小朋友看看题目栏,我们把题目栏里每组的手套(鞋子、袜子)比一比,找到最大的,然后我们在答案栏里找找看能不能找到相应的手套(鞋子、袜子),在看看他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我们再把跟物品颜色相同的彩色小汽车推到答案栏旁边的停车场好吗?

那我们行动吧!

方法二:

观察答案栏中的物品,并在题目栏中找到相应的一组题目。

(1)小朋友都非常棒,那我们换个方法试试,看看你们还能不能找到?

(2)我们一起先观察答案栏中的手套(鞋子、袜子)的大小,然后再找找题目栏里有没有和答案栏里一样的手套(鞋子、袜子)好吗?

(3)现在我们把卡片翻过来,看看小朋友们做的对不对?

卡片背面

1、请小朋友看一看卡片上有什么啊?

2、上面的蝴蝶结是什么颜色的?

这两个蝴蝶结一样大吗?

3、哪个大,哪个小,请小朋友指给老师看看?

4、那你们能不能自己动手把没有颜色的蝴蝶结涂上颜色呢?

活动内容:

创意美劳—尾巴长

活动目标:

1、感受传统童谣问答调的特点。

2、知道猴子、兔子和松鼠尾巴的不同特点。

活动班级:

幼幼班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上3)“传统童谣”《尾巴长》

活动时间: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上午

活动过程师:

一、师:

小朋友,你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听听老师念的儿歌,猜猜今天我们班来了哪几位小动物?

什么尾巴长?

什么尾巴短?

什么尾巴像把伞?

师:

哪个小朋友知道啊?

那让老师来揭开谜底吧!

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把伞。

二、师:

那我们翻开书本看看书里面有哪些小动物?

(未遮盖部分)猜猜他们的尾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