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城市区域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0553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城市区域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XX城市区域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XX城市区域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XX城市区域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XX城市区域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城市区域发展规划.docx

《XX城市区域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城市区域发展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城市区域发展规划.docx

XX城市区域发展规划

 

XX高科技园发展规划

(初稿)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3

第一节宏观政策背景3

第二节创建的必要性与意义4

第三节规划区域、依据及期限/规划说明6

(一)规划区域6

(二)规划依据6

(三)规划期限7

第二章发展基础8

第一节发展现状8

(一)经济发展现状8

(二)高新技术发展现状8

(三)政策支持现状9

(四)基础设施发展现状10

第二节发展优势10

(一)区位优势10

(二)科技优势11

(三)教育人才优势13

(四)配套设施优势14

(五)国际化优势14

第三节发展机遇15

(一)全球高新技术转移的机遇15

(二)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15

(三)长三角联动发展带来的机遇16

(四)XX“四个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16

第四节面临挑战17

(一)经济发展形势不明朗17

(二)差异化竞争的挑战17

(三)资源整合的挑战18

(四)可持续发展的挑战18

第三章总体规划19

第一节指导思想19

(一)指导思想19

(二)发展思路19

第二节基本原则20

(一)突出产业重点,聚焦优势产业20

(二)依托重大专项,构筑人才高地20

(三)加速园区发展,集聚科技企业20

(四)凝练高新技术,引领社会进步20

第三节战略定位21

(一)数字媒体产业高地21

(二)软件产业高地21

(二)总部型高科技企业高地21

第四节发展目标22

(一)总体目标22

(二)具体目标22

第四章空间布局24

第一节XX多媒体产业园区空间结构及战略24

第二节XX信息园区空间结构及战略24

第三节XX临空经济园区空间结构及战略24

第五章产业发展规划25

第一节信息服务业25

(一)数字媒体25

(二)电子商务27

(三)IT供应链29

(四)软件30

(五)通信31

第二节专业服务业32

第三节总部经济34

第六章生态环境36

第一节环境保护36

第二节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37

第三节环境保护目标37

第四节环境保护任务38

(一)污染物总量控制38

(二)水环境治理与保护38

(三)大气环境治理与保护38

(四)绿化建设与管理39

(五)固废、危废处置39

第七章保障措施40

第一节健全管理体制40

第二节加强政策引导40

第三节支持自主创新41

第四节保障人才开发42

第五节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42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宏观政策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随着国家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自主创新建设、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

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的颁布体现了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发展的决心,科技部《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指南》的出台也明确了我国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园区的愿景。

加快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已成为国家战略。

国家领导人对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关键科技问题。

国务院颁布《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部署,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国务院2009年颁布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国家高新区要充分发挥在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XX市出台《关于加快XX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增强XX产业综合竞争力,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XX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XX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聚焦九大高新技术重点领域,指明了XX市未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

XX市XX区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积极适应国家高新区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紧紧把握X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的重大机遇,切实做大做强XX区在XX市的份额,进一步放大X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品牌和政策优势,充分发挥XX区在区位、科技、产业、教育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优势,XX区政府拟创建“XX高科技园”并申请纳入到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系内。

第二节创建的必要性与意义

创建XX高技术园是服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国家已经明确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方向,XX又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使中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

XX区应紧紧把握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机遇,加快建立和完善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研发和产业化为目标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体系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更好地承接XX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者的关键定位。

创建XX高技术园是满足XX调结构促转型的需要。

XX目前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在转型方式上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密集的综合优势,大力提高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能力,率先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新一轮国际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中赢得先发优势。

XX区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创新企业不断集聚、服务平台功能完善、科研院所实力雄厚。

XX区围绕“拓展XX、提升功能、数字XX、国际城区”的发展方针,必将对XX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转型起到重要作用。

创建XX高技术园的意义。

创建XX高技术园这一设想必将对XX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一轮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有利于提升XX区在XX市的形象和地位,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升产业能级;有利于创新集群的发展,增强自主创新实力;有利于构建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动XX“四个中心”建设。

从而将XX高技术园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对XX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第三节规划区域、依据及期限/规划说明

(一)规划区域

此次拟创建的XX高技术园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东至。

,南靠。

,西临。

,北依。

(二)规划依据

1.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3.国务院《关于推进XX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4.科技部《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指南》

5.XX市《关于加快推进XX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

6.《XX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7.《X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8.《推进XX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

9.《推动XX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

2010年至2015年

第二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现状

XX区经济发展成果喜人。

截至2009年年底,XX高技术园共有企业X家,约占全区企业数的X%。

2009年总营业收入为X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总税收X亿元。

2009年XX区信息服务业总营收408亿,占XX市信息服务业营收25%,并呈现长足发展态势。

现代服务业完成税收50.21亿元,同比增长13.61%,占全区税收37.70%,其中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分别同比增长16.52%和11.82%。

经过几年的建设,XX区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进一步突显。

(二)高新技术发展现状

XX区高新技术成果丰硕。

XX区被命名为首批“XX高新技术产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

至2009年,XX高科技园共有企业X家,营业收入达X亿元,利润达X亿元;区域内规模以上企业X家,其中龙头企业X家,该X家企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的X%。

拥有***等X家小巨人企业;拥有***等X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表2-1XXXX高科技园重要评价指标

指标

标值

单位

千人拥有理工类本科(含)学历以上人数

人/千人

企业万元销售收入中R&D经费支出

元/万元

千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

件/千人

单位面积营业总收入

亿元/平方公里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总收入占高新区营业总收入的比例

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

(三)政策支持现状

XX区政府大力支持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XX区结合区域实际,坚持以“聚焦产业基地和重点领域,促进信息服务业集群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大力发展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线,逐步形成了信息服务业集群发展,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发展格局,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架构。

区政府相继制订了《XX区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XX区贯彻XX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推进计划》,编制了《科技产业政策指南》。

2009年,区政府制订了《推进XX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推动XX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产业主攻方向。

(四)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XX区生活设施配套完善。

XX区经济繁荣,商务优势明显,配套设施完善。

大型超市如易初莲花、世纪联华、家乐福、乐购等生活配套设施充分;国际体操中心等文体休闲场所齐备;中山医院、XX市XX区中心医院、XX区妇幼保健院等大中型医院齐聚;XX君豪商务酒店、XX宝京精品酒店、XX万宝大酒店、XXXX宾馆等星级宾馆云集;中山公园、玫瑰坊休闲广场、XX光大会展中心、XX展览中心集聚。

XX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XX高技术园区内绿地、道路、水电、公交站场、环卫设施、各类公用管线(自来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有线电视、雨水、污水等)、通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公共设施主要包括银行、邮电、酒店、商业、休闲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具有一定规模。

第二节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

XX区区位优势明显。

位于XX中心城区西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处于沪宁发展轴和沪杭发展轴汇合的“Y”型支点,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

XX国际机场作为国内外交流门户,是辐射整个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枢纽港。

区域内已建成由高架、地铁、内外环线、市内交通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并有高速公路直通沪宁、沪杭。

XX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入运营后,30分钟内可以到达苏州、嘉兴,45分钟内可以到达无锡、杭州,1小时交通圈将覆盖长三角核心地区,使XX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同城效应”更加凸显,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汇聚之地

(二)科技优势

科技发展成效显著。

XX紧扣“科教兴区”主线,紧密结合“科技进步区”贯标工作,科技产业优势明显,被命名为“XX市首批高新技术产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

XX区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2009年新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5个,申请专利1381件。

建成了多媒体技术二期和宽带二期等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多媒体产业园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引进高端人才35名。

XX区吸引了戴尔、LG、爱立信、朗讯、复旦上科多媒体,神州数码、联强国际等一批知名企业,并培育出分众传媒等新兴企业。

“分众传媒”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楼宇液晶电视广告商,并且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高新技术园区布局合理。

目前XX区已形成三大科技园区的发展格局。

1.东部——XX多媒体产业园。

XX多媒体产业园是中国第一个多媒体产业园,地处中山公园区域。

目前园区入驻企业有100多家,集中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多媒体相关协会。

XX多媒体产业园在建设发展中着力建设凯旋路多媒体走廊和多媒体商务楼宇,整合中山公园周边及XX区现有资源,设立发展了多个特色园,如铭光通信多媒体园、中科微系统信息科技园、水晶石数字媒体中心、百脑通数码服务中心、周家桥创意之门,形成了数字媒体产业集聚区。

2.中部——XX信息园。

XX信息园依托“XX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重点鼓励发展信息处理服务业、网络服务业、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

以慧谷白猫科技园、思创大厦为核心,向捷运大厦、远东国际广场、安泰大厦、XXXX城等楼宇拓展,充分利用区域内XX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建有的“数字化公共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从环境、政策、设施、建设方面强化XX信息园的集聚功能,形成集应用软件开发、网络集成、电子产品交易、展示培训于一体的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3.西部——XX临空经济园区。

依托XX国际机场等便捷的交通优势,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供应链和通信产业。

形成以史泰博、携程网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产业群;以神州数码、佳杰科技、联强国际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供应链产业群;以明基为代表的通信产业高地。

创新服务平台完善。

XX区一共建立了四个公共服务平台:

“XX信息园信息基础服务平台”、“XX市多媒体公共服务平台”、“XX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平台”和“多媒体专业孵化器平台”。

1.“XX信息园信息基础服务平台”。

将思创大厦、慧谷白猫科技园和多媒体产业园连成一体,为科技企业提供信息高速公路,并实现了与国家863“高性能宽带信息网”互联互通。

2.“XX市多媒体公共服务平台”。

有渲染、影视、产业信息等三个子系统组成,以集群渲染为核心,配置了180个CPU,提供高性能渲染服务,得到国家863计划立项资助,成为XX最大的动漫渲染中心。

3.“XX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平台”。

重点致力于光纤入户的应用服务,提供超宽带环境下多媒体互动应用的试验环境,包括交互电视、协同办公、虚拟展示等多媒体应用试验研究的环境空间。

4.“多媒体专业孵化器平台”。

为申请入孵企业提供战略发展规划、财务管理、法律事物处理、人力资源策划、IT技术支持等各方面专业服务。

这些平台的建立,有效发挥了政府的推动作用,促进资源共享,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加快成果转化,推动人才、技术和资本有效结合,提升了高新科技产业化能力。

(三)教育人才优势

XX区教育资源丰富。

区域内拥有XX交大管理学院、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XX对外贸易学院、XX工程技术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延安中学、市三女中、耀中国际学校等名校。

XX区人才总量较大。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XX区人才总量达到134929人,占全区人口的19.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大学专科学历的有63379人、大学本科学历的有65766人、研究生学历的有5784人)。

据抽样调查,XX区每十万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口为10189人,在全市中心城区中排名第二。

全区区属单位人才总量达到15372人(公务员3648人、国有企业经营者414人、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1310人)。

高科技人才服务平台完善。

XX区率先在全市中心城区建立了留学人员工作站,又在XX临空经济园区建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有效地吸引了一大批海外留学人员来区投资办企业,其中70%左右都是从事IT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

(四)产业配套优势

XX区配套设施功能完备。

XX区的国际经贸与商务功能较为突出,拥有XX市外资服务中心、XX跨国采购中心、XXWTO事务咨询中心等经贸服务机构;拥有大型展馆3家,(名称)是XX最大的三大会展集聚区之一。

拥有4所国际学校、3所国际幼儿园和一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保健机构。

XX区生态环境良好,绿化覆盖率达32%,景观优美,宜商宜居。

(五)国际化优势(加内容)

XX区国际化优势明显。

XX区是XX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化程度较高,有利于长三角与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XX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国家级开发区,目前有一大批国际知名的高科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了一大批海外高科技人才和外资高科技企业。

综合以上要素,XX区在科技创新、教育人才、配套设施、国际化和地理交通方面都已经达到高新区水平,创建XX高科技园将进一步发挥区域内知识创新、文化教育、产业基础及配套设施优势,对XX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第三节发展机遇

(一)全球高新技术转移的机遇

全球的高新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给XX区带来新的机遇。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已步入成熟发展期,开始进入大规模技术扩散转移的时代。

国际产业新一轮转移看好中国,在区位上,发达国家或地区正在积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知识技术,这为中国更广泛更深入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技术资源和两个市场,集成全球优势要素提升自身的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因此,XX应紧紧抓住全球高新技术向中国转移带来的机遇,做好承接国际高新技术的准备,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一轮发展作出贡献。

(二)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

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给XX区带来新的机遇。

在今年“两会”上,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能源局等5部委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表示,将通过多方面举措,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已经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编制的出台,将对XX区对接国家战略要求,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XX区依托区域内众多的科研院所、集聚的高新技术企业、完善的配套设施,已具备了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

因此,XX区要牢牢抓住新一轮国家战略所带来的机遇,成为XX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开创高新技术新时代。

(三)长三角联动发展带来的机遇

长三角联动发展是国家重要的区域统筹发展战略。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涉及领域日益宽泛,联动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XX区地处长三角区域的中心位置,为对接国家长三角发展战略的需要,融入长三角这一世界第六城市群的发展,实现携手长三角,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交流与经贸协作,促进“优势互补、持续协调、开拓创新、合作共赢”提供了难得机遇。

(四)XX“四个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

XX“四个中心”建设必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XX“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

形成“四个中心”的基本功能,形成走在全国前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体系,实现发展方式由依赖资源要素和出口向依赖服务经济和驱动转变,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资源消耗显著降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XX区应积极把握“四个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以部市合作和市区联动为契机,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通过建设贸易功能性项目及综合服务平台,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内大企业总部集聚,特别是IT、软件、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引领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企业的集聚,将XX打造成IT总部及IT供应链基地,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推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第四节面临挑战

(一)经济发展形势不明朗

2009年全球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受到了影响。

2010年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中国经济仍存在两点不确定性,一个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另外一个是内部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统一领导下,虽然XX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依然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但今后的经济发展形势仍不明朗。

如何通过政企合作,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保障区域经济有好又快增长是XX区将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二)差异化竞争的挑战

在XX市科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各区你追我赶,强势推进发展,已经形成多个具有特色产业的高新园区。

浦东的XX网络游戏和数字出版行业发展较快;XX形成了互动电视、影视动画创作与技术开发为主的发展格局;静安的文化传媒产业集聚;而虹口以数字出版、传媒、电信和数字电视为主要发展产业。

虽然XX数字媒体业实力雄厚,但在产业定位上不免与其他区域产生重合,如何找准切入点,与其他区域形成差异化发展,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将是不小的挑战。

(三)资源整合的挑战

实现高新技术发展新目标是XX高技术园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XX区重视和提升XX高技术园的战略地位。

如何从政策上和资金上倾斜XX高技术园,集全区之力使XX高技术园的优势资源整合并集中到XX高技术园,提升自主创新、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强化辐射带动作用,使园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是一项重大挑战。

(四)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长三角地区是一个高新技术园区聚集的地区,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投资的“热土”。

各地区都为园区的招商引资制定了税收和产业优惠政策,以鼓励和吸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进驻,带动本地经济加快发展。

XX区目前的总体经济实力、技术创新水平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等XX的优势地位不明显。

在周边环境竞争激烈的情况下,XX区如何突出自身优势,突破发展瓶颈,以产业错位求发展、走差异化经营道路,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的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是XX区需要面对的挑战。

第三章总体规划

第一节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XX“四个中心”建设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拓展XX、提升功能、数字XX、国际城区”的发展方针,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丰富与提升XX高科技园的内涵与功能,进一步扩大XX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夯实把XX高科技园建设成为国内知名、XX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发展基础。

(二)发展思路

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紧紧抓住XX“四个中心”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坚持XX区“优势互补、持续协调、开拓创新、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围绕XX区东、中、西三大园区的明确功能定位,大力推进XX多媒体产业园、XX信息园和XX临空经济园的共同建设、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

发挥XX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依托区域内完善的创新服务和配套体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线,以政策指引为导向,以人才集聚为重点,以突破为动力,以创新求发展,以市场为目标,全面激活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高级生产要素的巨大能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努力将XX高技术园打造成创新要素高度集中、创新平台丰富完善、创业创新能力显著,主导产业特色鲜明,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园区。

第二节基本原则

(一)突出产业重点,聚焦优势产业

在创建高新技术基地的过程中,发挥XX区已有的创新载体集聚和创新平台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