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04125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三年级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三年级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三年级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三年级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第六单元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第六单元教案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教时

第一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4月22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夜幕初垂、涟漪、鲈鱼、斩钉截铁、允许、铭刻”等词语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

4、能用“允许”造句。

重点与

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夜幕初垂、涟漪、鲈鱼、斩钉截铁、允许、铭刻”等词语的意思。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社会公德四字歌(节选)

锦绣中华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屹立东方公共场合严守规章无序则乱有序则畅……

诵读积累

交流社会公德四字歌的意思

 

 

 

 

 

 

 

 

 

一、启发探究,理解题意

1.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谁来读一读课题?

这课题和我们以往学习的课文课题有什么不一样?

是个句子,句末有感叹号。

感叹句该怎么读?

3.看了这个课题,你们脑子里产生了什么想法?

想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弄清楚哪些问题呢?

读课题。

思考课题与以往的不同之处。

质疑。

集体交流。

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及时评价。

二、引导探究,辨析生字

1.古人说:

学贵有疑。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读课文。

现在,请大家放声读课文,同时看看课文后的生字表,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自读课文。

3.请同学们看屏幕,这是我画出来的词语,谁愿意来读一读?

(幻灯片出示生字词)

必须汤姆允许从未见过

规定丝毫鱼竿夜幕初垂

钓鱼鱼钩坚定小心翼翼

铭刻低沉鱼饵拖出水面

遵守斩钉截铁这辈子

4.这些生字里,有2个字偏旁相同,容易写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板书“钓”和“钩”。

你怎么正确的区分它们?

我们一起书空这2个字。

5.生字中还有哪些字也容易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字混淆起来?

你能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来说说这些字吗?

对照生字表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读词语

 

辨别“钓”和“钩”。

 

交流识字的方法。

 

全班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

 

指名朗读词语,齐读。

 

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及时评价。

三、合作探究,了解课文

1.大家的学习效率非常高。

现在就请大家第二次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同桌互相讨论、请教老师等多种方法,弄清字词的意思,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2.生自学、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3.“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这句话是谁说的?

爸爸是怎样说的?

谁能在括号里加一个词?

爸爸()说: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4.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的?

说了之后,汤姆又是怎样做的?

5.谁愿意来交流自己的看法?

6.师小结:

同学们,这几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句是事情的起因,第二句是经过,第三句是结果。

我们读完一篇文章,就应该能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

如果是写事情的文章,就要基本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同桌互相讨论、请教老师等多种方法,弄清字词的意思,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交流。

 

 

集体交流,教师补充。

(诚恳地、低沉地、坚决地、斩钉截铁地、语重心长地、意味深长地……)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导识记。

2、范写,师巡视指导

1、认读生字,交流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2、认真描红、临写。

学生说说个别字书写的注意点。

学生书写时,师下位指导。

总结延伸拓展提升

1、熟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3、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鲈鱼放掉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教时

第二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4月23日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重点与

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过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社会公德公益广告语:

1、你的言行,是别人心灵中最美的音符吗?

2、规规矩矩走路,实实在在做人。

3、礼貌不用花钱,却能赢得一切。

诵读

讨论交流公益广告语的意思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2.同桌互相修改。

3.重点纠正“垂”字,最后一横稍短于上面一横,并读黑板上的字,词。

默写

修改

个人默写

同桌批改

集体交流

二、精读感悟。

1.深入阅读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

(1)出示小黑板四个句子(课后题4),连续两遍;

说出每句中汤姆的心情。

2.分小组展开角色朗读。

(1)第一组担当作者,第二组担当美国小男孩汤姆,第三组担当父亲。

(2)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教师在关键位置提醒,点拨。

(3)读完后讲评鼓励。

读句子,思考

 

交流

 

分角色朗读

 

出示小黑板四个句子(课后题4),连续两遍

 

逐步说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用一条词概括,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肯定学生用的词,口头奖励。

如第一个句子,学生用的词有:

高兴,惊喜,惊奇,惊讶,诧异……都予以表扬,请他们把自己喜欢的词写在题号下,同时老师提醒“惊喜”一词较为恰当。

三、进行激烈讨论。

1.刚才我们分角色读了一遍课文,知道课文是讲一位美国小男孩汤姆和他父亲之间的一件事,我们设身处地地去揣摩他们父子两个的言行,模拟他们的语气,神态。

下面我们来一次大讨论,说说这一对父子怎么样?

你是否喜欢这一位父亲?

为什么?

你是否喜欢汤姆?

为什么?

2.分组讨论,

3.交流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回答出:

A汤姆的父亲是一位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是一位严格管教自己孩子的人,是一位好父亲,我们很喜欢他,他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B汤姆很聪明,很懂事,他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劝告,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分组讨论

教师参与他们的讨论,引导他们明白:

A父亲对孩子要求很严格,首先他自己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自己一定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做得很好,并且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B汤姆垂钓的技术很老练,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他非常听话,并且很懂事。

当他明白了爸爸讲的道理后,就把那条鱼放掉了。

虽然舍不得,可是他还是放掉了。

说明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C汤姆的“无可奈何”和他对鱼的“依依不舍”,我们要参考着他的年龄去理解。

对于钓鱼方面的规定,大人遵守起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相当的自觉性和毅志力,更何况一个容易受诱惑的孩子,况且,第一课时已经反复分析了,那是一条大得罕见的鲈鱼,它对孩子的诱惑力就会更大一些。

而当汤姆听了爸爸讲的道理后,明白了自己刚才行为想法的错误,最终放掉了那条鱼,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总结延伸拓展提升

这一节课,我们从一对美国父子身上学到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品德。

大家表现非常好!

虽然我们在许多方面做得并不怎么好,但学了这一课后,我们会做得越来越出色!

当一名记者,就我们身边的人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进行调查,采访,并写成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汤姆惊喜不情愿

爸爸赞赏斩钉截铁

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8、狼和鹿

教时

第一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4月25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机勃勃、嬉戏、贪婪、繁殖、威胁、狩猎、哀嚎、暗算”等词语的意思。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以及文本的感悟,初步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种联系,就打破了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重点

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机勃勃、嬉戏、贪婪、繁殖、威胁、狩猎、哀嚎、暗算”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如狼似虎狼心狗肺

狼奔豕突狼狈为奸

读词语交流词义

师适当评价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先玩个游戏。

我请四组同学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依次为(板书:

狼、鹿、森林、人类),记住自己的角色了吗?

好,下面听好了,老师叫到谁,就立即站起来,比一比,哪组反映快!

2.现在,我要增加难度了,谁能说一说,你看到这些词语,你分别想到了哪些词语?

3.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永远是坏蛋,是坏蛋就要杀之;鹿永远是可爱的,因此我们人类一直在想方设法地保护着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狼、鹿、森林和人类的故事——第19课《狼和鹿》

师生共同轻松地玩游戏。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有些困难。

三、检查自学情况

同学们课前已经初步地阅读了文本,让我们一起来闯预习关——

⊙第一关:

读准每一个词语。

提防血泊威胁狩猎

生机勃勃青烟袅袅

[教师引导:

你认为哪些词语在朗读时容易读错音?

]

⊙第二关: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功臣祸首王国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文本内容:

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功臣?

什么是“祸”?

什么是“首”?

课文中谁是“功臣”?

谁是“祸首”?

谁是谁的“王国”?

]

⊙第三关:

读好下列短句。

活泼而美丽的鹿

贪婪而凶残的狼

狼与其它一些鹿的天敌

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教师引导学生留意每组短句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联系。

]

⊙第四关:

读通下列长句。

●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

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教师小结:

连闯四关,四战四捷。

良好的开端必然是成功的一半。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

个人读,齐读

 

自由交流

 

指名读,评价

齐读

 

自由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预设:

容易错的词:

提防的提,血泊的泊

 

预设:

反义词

绿色——枯黄

消退——蔓延

总结延伸拓展提升

1、出示生字,指导识记。

2、范写,师巡视指导

1、认读生字,自主识记。

2、描红,写习字册

多媒体演示写字指导

板书设计

18、狼和鹿

活泼而美丽的鹿

贪婪而凶残的狼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8、狼和鹿

教时

第二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4月27日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这个故事。

2、能凭借对课文的朗读以及文本的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种联系,就打破了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重点

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这个故事。

2、能凭借对课文的朗读以及文本的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种联系,就打破了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教学过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关于环保的谚语:

1、环境与生命共存,环保与健康同在。

2、失去生态平衡,人类寸步难行。

3、保护环境是责任,爱护环境是美德。

生读谚语,理解其意。

师适当评价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和鹿》,看老师写课题。

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1、齐读课题

2、回答问题

板书课题

二、插图比较,显现矛盾

1、同学们看,这就是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你觉得那时的凯巴伯森林怎么样?

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她呢?

2、课文是怎样来描写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呢,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把描写森林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再读一读。

3、看来大家都十分喜欢这样美好的森林。

那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又是怎样的呢?

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相应的句子,用浪线画出来。

4、指名回答。

现在你脑中的森林又是什么样的?

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什么在不断向四周扩展,什么在慢慢消失?

看,这就是枯黄的森林。

这样的森林又给你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6、同学们,看了这两幅图,读了这两句话。

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

读句子,思考

 

交流

1、回答。

2、谈两种森林给自己的感受。

并把感受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出示:

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

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出示: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齐读

分角色朗读,要读出森林的荒凉。

比比谁读得更投入

指名读,齐读。

预设:

(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学生可能不能把生机勃勃的景象和看到枯黄的森林时的感受读出来,这时老师做出相应的指导,学生会有所改善。

 

预设:

难过,心痛,后悔

三、总结课文,情感升华

1、是呀,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读课文,找找原因。

2、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

为什么要捕杀狼呢?

课文第几小节写人们捕杀狼的?

3、狼越来越少,鹿呢?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现在鹿的数量是原来的多少倍?

快速口算,为什么会增长得这么快呢?

看来,狼越少鹿就——越多。

4、鹿没有了狼和其他天敌的威胁,生活得可自由,可快乐了。

你能想象鹿群们是怎样自由生活的吗?

凯巴伯森林可真是鹿的——自由王国。

如果你是当地的居民,看到这番美好的情景,心情怎样?

会怎么想呢?

但凯巴伯森林真的成了鹿永远的自由王国了吗?

发生了什么事?

5、请同学们再将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对照着读,想想狼被捕杀前后,哪些事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发生了什么变化?

是呀,美丽的森林正慢慢地枯黄,活泼可爱的鹿也正陆续地死去。

同学们,这是多么令人心痛啊!

想想此时当地的居民心情又会怎样?

会怎么想?

6、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罪魁祸首是谁呢?

是呀,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当地人们的“无知”,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却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7、可恶的狼怎么会成了“功臣”?

可爱的鹿怎么倒成了“大坏蛋”了呢?

8、老师从网上的资料中了解到大量捕杀狼这一政策是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制定的。

如果罗斯福还没有下令消灭狼,你是他的总统助理,你准备如何说服他取消这项政策呢?

指名说原因。

读读第二小节,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人们捕杀狼的数量之多的?

如果你能读好这些词,你就能读好整段话,不信试试。

指名读。

齐读。

 

仔细读读第三小节,然后告诉我。

将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对照着读,想想狼被捕杀前后,哪些事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

指名回答。

为什么是当地的人们呢?

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其中的原因。

 

通过上面的学习,可能大多数同学能简单说说。

总结延伸拓展提升

1、其实,除了狼和鹿,世间万物之间都存在着这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平衡关系,(指图说)这种平衡关系一旦被破坏了,将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你还能给大家举个生活中因为没有注意生态平衡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例子吗?

或者说明事物间互相制约关系的例子。

2、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还真不少,那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3、没错,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生举例说明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板书设计

狼吃鹿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9、放飞蜻蜓

教时

第一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4月28日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理解“慈爱、七嘴八舌、口吻、成千上万”等词语的意思。

3、能初步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

重点

难点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理解“慈爱、七嘴八舌、口吻、成千上万”等词语的意思。

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

 

教学过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陶行知的名言: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4、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诵读,赏析,讨论名言意思

师生评价

 

 

 

 

 

 

一、解读课题,引发质疑

1、谈话引入课题,学习蜻蜓”:

板书:

蜻蜓、学习“蜻蜓”

(1)提问:

认识这两个字吗?

读一读。

(2)都是什么偏旁?

怎样记?

(3)提示:

易错处:

“蜓”右边不是“延”,对于蜻蜓,你都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蜻蜓的课文,板书:

放飞。

齐读课题:

放飞蜻蜓。

 3、板书:

捉放?

学习词语:

蜻蜓

 

学生自己说。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看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预设:

学生质疑:

谁捉了蜻蜓?

谁放飞蜻蜓?

为什么放飞?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导入:

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

不过,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

快读读课文吧!

2、初读,理清脉络:

(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

(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填上恰当的词,弄清文脉。

按照要求读课文

预设:

学生对蜻蜓的了解不够深入,对陶行知更是缺乏了解,要补充一些资料。

 

教师巡视指导。

 

三、简析首尾,聚焦“放飞1、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读第三段(11自然段)

(1)从“纷纷”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

(2)从“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3、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

(在“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读课文,想象。

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集体交流。

预设:

学生能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总结延伸拓展提升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学生找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

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

3、教师范写:

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

个人读,齐读

自主描红,记忆字形

 

集体交流,教师纠正。

 

预设:

陶、慈、抢,比较难写,教师范写。

板书设计

19、放飞蜻蜓

(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19、放飞蜻蜓

教时

第二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5月4日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细读课文,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3、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重点

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

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教学过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诵读诗句

交流诗意,评价。

 

 

 

 

一、复习回顾

1、我们继续学习《放飞蜻蜓》。

2、通过学习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板书:

捉)

生齐有感情地读题

激趣:

喜欢蜻蜓吗?

读出你的喜欢。

二、揭示结果

 过渡:

我们知道那只不幸被捉的蜻蜓最终是幸运地又被放了,课文哪儿告诉我们?

(板书:

放)

  1、指名读文

  2、出示课文最后一句,学生齐读

思考

交流

 

个人读

齐读

 

重点指导朗读。

三、再读全文,了解蜻蜓的习性特点,体会人物的情感。

过渡:

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

为什么?

  请大家再细细读文,边读边划出应该放飞的原因的句子。

  (同桌交流)

  1、学生自主学习,在读文中进行了解研究蜻蜓的习性特点,认识它是益虫,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

 2、出示句子,指名读,出示复眼的结构图。

  朗读指导,在充分读地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形象,让学生认识到陶行知这个人物的谆谆教导,以及对孩子们的尊重、关爱等。

  3、指导小结:

  通过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孩子,此时你会怎样?

你们说这只蜻蜓我们应不应该放?

  4、再读第11小节,深化对课文的认识。

  

 

边读边划出应该放飞的原因的句子。

(同桌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

 

大组讨论交流

 

再读第11小节,深化对课文的认识。

 

(师应认真巡视,了解自学情况)

大组讨论交流,分三块进行,可随学生的发言随机展开,以一点带动一块的学习。

  交流:

你同意把蜻蜓放掉吗?

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

  

(一)蜻蜓吃什么?

出示2—6小节:

为什么说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尾巴有什么作用?

出示7----10小节的前部分句子。

(三)眼睛的结构

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些什么?

指名说,相机指导朗读,同时注意学生之间的评价。

(你听了他的读,有什么想说的?

)如:

商量的口吻(教师范读理解)、急切的语气、想象蜻蜓的高兴。

特别是对“孩子们入神地听着”这一句的想象与理解。

总结延伸拓展提升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写蜻蜓的两首诗

    

师总结:

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吗。

学生齐读

四人小组交流准备的有益动物名片,说说你听懂了什么?

大家交流。

(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19、放飞蜻蜓

       孩子    陶行知

        捉    循循善诱

        谈 蜻蜓

        放  ↓ 和蔼可亲

是我们的好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