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文文言文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
《语文语文文言文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语文文言文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语文文言文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德,字崇一,泰和人。
甫冠举乡试。
之赣州,从王守仁学。
不应会试者再。
嘉靖二年策问论守仁,德与魏良弼等直发师训无所阿,竟登第。
除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聚生徒论学。
入为刑部员外郎。
六年诏简朝士有学行者为翰林,乃改德编修。
迁南京国子司业,作讲亭,进诸生与四方学者论道其中。
寻改南京尚宝卿。
召为太仆少卿。
以便养,复改南京鸿胪卿。
父忧,服阕,留养其母,与邹守益、聂豹、罗洪先日讲学。
以荐起故官。
累迁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掌詹事府。
母忧归服未阕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想见”之说讳言建储徳恳请会有诏,二王出邸同日婚。
德以裕王储贰不当出外,疏言:
“曩太祖以父婚子,诸王皆处禁中;宣宗、孝宗以兄婚弟,始出外府。
今事与太祖同,请从初制。
”帝不许。
德又言:
“《会典》礁词,主器则曰承宗,分藩则曰・承家”。
今裕王当何从?
”帝不悦曰:
“既云王礼,自有典制。
如若言,何不竟行册立耶?
”德即具册立仪。
帝滋不悦,然终谅其诚。
裕王母康妃杜氏薨,德请用成化朝纪淑妃故事,不从。
德遏事侃侃,藏制诸宗藩尤有执。
或当利害,众相顾色战,德意气自如。
当是时,德与徐阶、聂豹、程文德并以宿学都显位。
于是集四方名士于灵济宫与论“良知”之学。
赴者五千人。
都城讲学之会,于斯为盛。
德器宇温粹,学务实践,不尚空虚。
晚见知于帝,将柄用,而德遽卒。
赠太子少保,谥文庄。
(节选自《明史》)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
B.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
C.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
D.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
因考试在春天,又叫“春闱”。
B. 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由隋朝开始设置,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C. 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人选翰林院的被称为“点翰林”。
由科举至翰林,是非常荣耀的。
D. 赠,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其死后,追授给他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追封功臣的先人也叫“赠”。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德为人正直,曾跟从王守仁学习,策问中曾议论王守仁的思想,他与魏良弼在考卷中坦率地阐发老师的学术却并无阿识之意。
B. 欧阳德学问渊博,皇帝诏令选择有学问和德行的读书人为翰林,欧阳德改任为编修,他设置讲亭,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在那里讲学论道。
C. 欧阳德讲求孝道,他曾被召入京做太仆少卿,但是为了便于奉养父母,他调任南京鸿胪卿。
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后仍留在家中奉养母亲。
D. 欧阳德敢于直谏,欧阳德曾认为裕王不应出京,并给皇帝上疏,皇帝没有同意他的建议欧阳德就继续上奏,皇帝虽不高兴,也原谅了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甫冠举乡试。
之赣州,从王守仁学。
②德器宇温粹,学务实践,不尚空虚。
晚见知于帝。
【答案】
(1)B
(2)B
(3)B
(4)①(欧阳德)刚二十岁就乡试中举。
后去赣州,跟从王守仁学习。
②欧阳德风度温和,学问讲求实际,不崇尚空谈。
很晚才被皇帝了解。
【解析】【分析】
(1)本题断句,只有首句和尾句不同,中间答案一致,故可以采用排除法,快速得出答案。
如“恳请”是一个人的动作行为,发出这个行为的是欧阳德,故“德恳请”不该断开,可以排除A、C。
“母忧归服未阕”大意是“母亲去世,回家服丧,丧期未满”,从语法角度,“未阕”前应该有个主语。
排除D。
故选B。
(2)B项解说错误,“军令”属于“兵部”。
故选B。
(3)B项,“欧阳德改任为编修,他设置讲亭,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在那里讲学论道。
”分析错误,原文“迁南京国子司业,作讲亭,进诸生与四方学者论道其中”,说明欧阳德是在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时设置讲亭,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在那里论道。
故选B。
(4)本题翻译特别注意得分点:
①“甫”解释为“刚刚”、“冠”译为“二十岁”、“举”译为“中举”、“之”译为“到”。
②“务”译为“讲究”、“尚”译为“崇尚”、“见”表被动、“知”为“了解”之意。
故答案为:
⑴B;⑵B;⑶B;
⑷①(欧阳德)刚二十岁就乡试中举。
后去赣州,跟从王守仁学习。
②欧阳德风度温和,学问讲求实际,不崇尚空谈。
很晚才被皇帝了解。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培养语感。
另外,这类题也有规律可寻:
首先看四个选项,一般在第一处分歧可以排除两项,之后另一分歧处排除另一项,得出答案。
这个过程比较简单,但也要有文言断句基本知识。
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紧紧抓住“曰”“云”“言”,这些字后面要停;熟记常用虚词;把握词性词义、语法结构;分析排比对偶与反复的句式帮助断句。
⑵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熟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记忆。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文意的把握,完成这类题,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要全理解。
另外,针对每一个选项,标明时间、事件,到原文一一对照。
⑷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包括实词理解能力、虚词理解能力、句式理解能力、整体理解能力。
总的来说,翻译题需要做到关注字词句,落实得分点。
【附参考译文】
欧阳德,字崇一,是泰和人。
(欧阳德)刚二十岁就乡试中举。
后去赣州,跟从王守仁学习。
两次不参加会试。
嘉靖二年(1523),策问中曾议论王守仁的思想,欧阳德与魏良弼等在考卷中坦率地阐发老师的学术却并无阿谀之意,结果进士及第,授六安州知州。
他在六安建立了龙津书院,聚集生徒讲学。
后调入京城任刑部员外郎。
嘉靖六年,诏令选择朝中有学问和有德行的读书人为翰林,于是欧阳德改任为编修。
后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设置讲亭,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在那里论道。
不久,改任南京尚宝师。
随后,召入京为太仆少卿。
为便于奉养父母,又调任南京鸿胪卿。
父亲去世,守孝期满后仍留在家中奉养母亲,与邹守益、聂豹、罗洪先等每日讲学。
其后,因被荐举起任原官,又经过多次升迁至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掌管詹事府。
母亲去世,回家服丧,丧期未满即起用为礼部尚书,但等到服丧期满才赴任,召命他当值无逸殿,当时,迟迟不立皇太子,因为世宗相信陶仲文的“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立皇太子之事。
欧阳德恳请建储。
适逢世宗诏令二王出京至其分封藩地,并于同日完婚。
欧阳德则认为裕王是太子不应出京,并上疏说:
“从前太祖以父婚子,诸位王子都住在宫中;宣宗、孝宗以兄婚弟,才搬到外府,现在的事和太祖时候的情况相同,请按照当初的旧制。
”世宗不答应。
欧阳德奏道:
“《会典》关于婚礼中说,太子结婚曰‘承宗’,分藩诸王结婚日‘承家’。
现在裕王是承宗还是承家?
”世宗不高兴地说:
“既然是王礼,自有典章制度。
如你所言,何不册立裕王为太子?
”欧阳德立即准备册立礼仪。
皇帝更加不高兴,但是最终原谅了他的忠诚。
裕王的母亲康妃杜氏去世,欧阳德奏请按成化朝纪淑妃的旧例丧葬。
皇上不答应。
欧阳德说话理直气壮,裁断诸位宗王和藩王尤其有凭据,或者当面指出利益与损害之处,众人面面相觑脸部发抖,欧阳德却神态自然,十分镇静。
正当这时候,欧阳德与徐阶、聂豹,程文德都因学识渊博居显要地位。
他们在灵济宫聚集四方名士,共同讨论“良知”之学,前去聚会的有五千人。
都城讲学的集会,因此盛行。
欧阳德风度温和,学问讲求实际,不崇尚空谈。
很晚才被皇帝了解,将被任用掌握大权时,欧阳德却突然去世。
赠太子少保,谥号文庄。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后徙家洛阳。
汉乾佑初,隶周祖帐下,性纯谨,甚亲任之。
从平李守贞,以功署厅直左番副将。
世宗召禁军诸校宴射苑中,审琦连中的,世宗嘉之,赏赍有加。
俄领勤州刺史。
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及司超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刺史,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
令图既入城,审琦等遂救黄州,数日,令图为舒人所逐。
审琦选轻骑衔枚夜发,信宿①至城下,大败舒人,令图得复还治所。
从征李筠,为御营前洞屋都部署,为飞石所伤,车驾临视。
建隆②二年,出为忠正军节度。
在镇八年,为政宽简。
所部邑令以罪停其录事吏,幕僚白令不先咨府,请按之。
审琦曰:
“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闻者叹服。
审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骑射。
镇寿春,岁得租课,量入为出,未尝有所诛求。
素不能饮,尝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
“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
方与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
”祝毕,顾谓审琦曰:
“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
”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
自此侍宴常引满,及归私家即不能饮,或强饮辄病。
开宝二年,从征太原,为御营四面都巡检。
三年,改镇许州,赐甲第,留京师。
太祖尝召审琦宴射苑中,连中的,赐御马、黄金鞍勒。
六年,与高怀德并加同平章事。
七年,卒,年五十。
初,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及卒,又幸其第,哭之恸。
赐中书令,追封琅琊郡王,赙赠加等。
葬日,又为废朝。
(节选自《宋史·王审琦传》,有删改)
【注释】①信宿:
连宿两夜,也表示两夜。
②建隆:
北宋宋太祖开国年号。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B. 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C. 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D. 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衔枚指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形状如筷子的器具,防止喧哗,以免被发觉。
B. 出是指京官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如自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
C. 布衣交,指贫贱之交,也指有地位的人与平民的交往,布衣是古代平民的衣着。
D. 赙赠是指古代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拿出钱财帮助丧家办理丧事的习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审琦历仕多朝,深受宠信。
他曾经先后在后汉、后周、北宋任职,多被委以重任。
作战受伤,皇上亲自探望;去世时,皇上亲临其家吊唁。
B. 王审琦擅长骑射,不喜饮酒。
周世宗、宋太祖都曾在苑中宴射,请他表演射箭,他连连中的,受到丰厚赏赐;身为武将,他酒量很好,但一向不喜饮酒。
C. 王审琦能征善战,不避危险。
他曾带领精骑一夜打下舒州城,之后又神速回师救援郭令图,立下奇功;征讨李筠时,他亲自上阵,被飞石击伤。
D. 王审琦为政宽简,体恤百姓。
他辖区内的县令不向他请示就擅自处理他手下的官吏,王审琦不但不生气反而嘉许;征收租税从不过分,够用即可。
(4)把文中画横线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世宗召禁军诸校宴射苑中,审琦连中的,世宗嘉之,赏赍有加。
俄领勤州刺史。
②初,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及卒,又幸其第,哭之恸。
【答案】
(1)C
(2)B
(3)B
(4)①世宗召集禁军各位校官在园林中饮宴射猎,王审琦连连中的,世宗称赞他,大加赏赐。
不久兼任勤州刺史
②当初,王审琦突患重病,不能说话,皇帝亲自前来探望,等到王审琦去世后,又到他的宅第,为他哭得很哀痛。
【解析】【分析】
(1)本题中,首先把句子放回文本,理解其大意。
“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这句话的意思是,五代以来,诸侯强横,县令不能够独断管理县里的事。
现在天下平定,我有幸忝任藩镇,而我管辖的县令能够清除狡诈的官吏,确实是值得嘉奖的,为什么要查办他呢?
然后依据标志性的词进行排除。
画线句子中,“令宰”是名词,指县令,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
再比较C、D两项,“藩维”是一个词,是指边防要地,这里指藩镇,在句中做“守”的宾语,故其后应断开,排除D项。
故选C。
(2)B项,“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不正确。
“出”是京官外任,也特指出任,不一定是因获罪被贬谪。
故选B。
(3)B项,“他酒量很好”错。
从文中“素不能饮”“及归私家即不能饮,或强饮辄病”可看出他酒量不好。
故选B。
(4)本题中,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①“宴射苑中”,状语后置;“嘉”,称赞;“赏赍”赏赐;“俄”,不久;“领”,兼任。
②“暴疾”,突患重病;“语”,说话;“幸”,皇帝到某处;“其”,代词,他的;“第”,宅第;“之”,代词,他;“恸”,哀痛。
故答案为:
⑴C;⑵B;⑶B;
⑷①世宗召集禁军各位校官在园林中饮宴射猎,王审琦连连中的,世宗称赞他,大加赏赐。
不久兼任勤州刺史②当初,王审琦突患重病,不能说话,皇帝亲自前来探望,等到王审琦去世后,又到他的宅第,为他哭得很哀痛。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
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
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
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
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王审琦字仲宝,他的祖先是辽西人,后来把家迁到洛阳。
后汉乾祐初年,王审琦隶属周太祖帐下,本性纯良谨慎,(周太祖)很亲近信任他。
跟从太祖平定李守贞,因功暂任厅直左番副将。
世宗召集禁军各位校官在园林中饮宴射猎,王审琦连连中的,世宗称赞他,大加赏赐。
不久兼任勤州刺史。
皇帝亲自征伐淮南,舒州加固营垒攻不下来,下诏让郭令图兼任刺史,命王审琦率精锐的骑兵攻城,一晚上攻了下来,擒获舒州刺史,获得铠甲武器军需储备数十万。
郭令图入城后,王审琦等人就去救援黄州,几天后,郭令图被舒人驱逐。
王审琦挑选轻装的骑兵连夜衔枚出发,两夜行军到达舒州城下,大败舒人,郭令图得以又回到治所。
王审琦跟从皇帝征讨李筠,任御营前洞屋都部署,被飞石击伤,皇帝亲自前来探视。
建隆二年,出京任忠正军节度使。
在地方做官八年,为政宽和简明。
辖区内县令因犯罪而停了王审琦的录事吏的职,幕僚报告说县令不先征求府官意见,请求查办县令。
王审琦说:
“五代以来,诸侯强横,县令不能够独断管理县里的事。
现在天下平定,我有幸忝任藩镇,而我管辖的县令能够清除狡诈的官吏,确实是值得嘉奖的,为什么要查办他呢?
”听到这些话的人都赞叹佩服。
王审琦为人稳重温厚有谋略,尤其擅长骑射。
镇守寿春时,每年收得的租税,量入为出,从未有过额外索求。
王审琦一向不能饮酒,曾经陪侍皇帝用宴,太祖酒酣后仰天祷告道:
“酒,是天赐好礼;审琦,是我的布衣之交。
正与我共享富贵,为什么吝惜不让他饮酒呢?
”祷告完毕,回头对王审琦说:
“上天一定会赐给你酒量,试着喝,不要怕。
”王审琦接受诏命,喝下十杯酒也不感到痛苦。
从此陪宴常常斟满酒杯,等到回到家里就不能喝了,有时勉强喝了就会生病。
开宝二年,跟从宋太祖征讨太原,任御营四面都巡检。
开宝三年,改为镇守许州,皇上赐给他豪宅,留在京师。
太祖曾经召王审琦在园林中饮宴射猎,王审琦连连中的,皇上赐给他御马和黄金装饰的马具。
开宝六年,与高怀德一同加任同平章事。
开宝七年,王审琦去世,终年五十岁。
当初,王审琦突患重病,不能说话,太祖亲自探望,等到王审琦去世后,又到他的宅第,为他哭得很哀痛。
赐中书令,追封为琅琊郡王,赐钱办丧事待遇加等。
下葬那天,又为他取消朝会。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官学士。
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
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土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仨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屡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
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
守仁急趋吉安,因集众议曰:
“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
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
”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
“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
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所至有司缺供者,以军法论。
”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恿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
宸濠果疑。
与士实、养正谋,则皆劝之疾趋南京即大位,宸濠益大疑。
十余日诇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
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
或请救安庆,守仁曰:
“不然。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不如直捣南昌。
贼精锐悉出,守备虛。
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
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
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
乙卯遇于黄家渡,诸军殊死战,贼大败,退保樵舍,联舟为方阵,尽出金宝犒士。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
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
守仁不赴,请归省。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簿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B.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C.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D.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梄守仁/
(2)下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由朝廷举办的殿试的考生的称号,文中“进士第一”指考中状元。
B. 学士,原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演变成掌管文学撰述的官员名称,也可泛称有学问的人及文人学者。
C. 归省,文中指回家省亲(探望父母),不同于鲁迅《社戏》中“归省”:
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
D. 乞骸骨,意为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与“致仕”的意思不太一致。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守仁遇事足智多谋。
使用离间计离间宁王和伪相之间的关系,这一计谋后来虽然被宁王识破,但起到了贻误叛军战机的作用。
B. 王守仁为官忠诚职守。
宁王叛乱发生之后,他听从朝廷调度,率领军队和边疆守兵、京城驻军一起水陆并进,直捣叛军驻地南昌。
C. 王守仁能够总揽大局。
在平定宁王的叛乱当中避实就虚,没有派兵救助安庆,而是抓住战机,攻破了叛军实力薄弱的南昌。
D. 王守仁善于随机应变。
在黄家渡决战中,叛军初战失利败退,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阵,王守仁于是用火攻的方法一举击溃了叛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
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
②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恿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
【答案】
(1)B
(2)C
(3)B
(4)①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
王华已经七十多岁,仍睡草席吃粗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
②(王守仁)又写了一封用蜡密封的信送给伪相李士实、刘养正,讲述他们归顺朝廷的诚意,让他们怂恿(宁王)早点发兵向东攻打(南都),然后放纵间谍泄露这件事。
【解析】【分析】
(1)正确断法:
第一处“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苗僚”少数民族名称,作主语,“杂居”为谓语,应在“苗僚”前断开;第二处“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夷人喜”,是完整的主谓,应在其前后都断开;“伐木为屋”,结构对称,语意连动,应在其后断开。
整句译为:
守仁向皇帝上书相救,刘瑾大怒,把守仁廷杖四十,又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
龙场群山万重,树木丛生,少数民族杂居一处。
王守仁依循着他们的风俗教化引导,少数民族的人们十分高兴,一个接一个地砍伐树木建造房屋,来让王守仁居住。
故选B。
(2)C项说法错误。
文中的“归省”,结合语境“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
守仁不赴,请归省”可知,指回家省亲(探望父母)。
和鲁迅《社戏》中的“归省”意思是相同的。
故选C。
(3)B项“他听从朝廷调度,率领军队和边疆守兵、京城驻军一起水陆并进,直捣叛军驻地南昌”说法有误。
原文中说“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恿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可见朝廷并没有派遣边疆守兵、京城驻军和王守仁等人所率领的军队进攻叛军驻地南昌,这是王守仁派间谍故意散布的迷惑叛军的虚假消息。
故选B。
(4)本题关键词有:
①逾:
超过;卒:
去世;寝苫:
睡在草席上;蔬食:
吃粗食;多:
称赞。
②遗:
送给;国:
朝廷;东下:
向东进攻;纵:
放纵、任凭;补充省略的主语。
故答案为:
⑴B;⑵C;⑶B;
⑷①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
王华已经七十多岁,仍睡草席吃粗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
②(王守仁)又写了一封用蜡密封的信送给伪相李士实、刘养正,讲述他们归顺朝廷的诚意,让他们怂恿(宁王)早点发兵向东攻打(南都),然后放纵间谍泄露这件事。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
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翻译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其次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然后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最后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
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