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0087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学教案

五年级(3)班

 

2011.2.25

五年级(3)班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的学科培养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

物;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5、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6、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7、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内容:

1、分数乘除运算意义及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应用分数运算及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展开与折叠、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班级学情分析及针对性措施:

本班51名学生,从过去的学习情况来看,总体上看学生比较爱学、会学,爱动脑筋,思维活跃,善于质疑问难,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

但是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一些。

因此,在本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并进一步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与指导,对学困生实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促使其自觉学习。

在书写上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培养其责任感。

四、课时划分:

(一)分数乘法(8课时)

1.分数的乘法

(1)   2课时

2.分数的乘法

(2)2课时

3.分数的乘法

(2)2课时

4、整理和练习

(1)2课时

(二)长方体(7课时)

1.长方体的认识和练习

(1)   2课时

2.长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

3.整理和练习2课时

(三)分数除法(9课时)

1.倒数1课时

2、分数除法

(1)1课时

3、分数除法

(2)2课时

4、分数除法(3)2课时

5.复习1课时

6、数学生活1课时

7.折叠1课时

(四)长方体

(二)(10课时)

1.体积与容积

(1)   2课时

2.体积单位2课时

3、长方体的体积、练一练2课时

3.体积单位的换算2课时

4、练习四1课时

5、有趣的测量1课时

(五)分数混合运算(10课时)

1.分数混合运算

(一)2课时

2.分数混合运算

(二)2课时

3.分数混合运算(三)2课时

4、数学万花筒2课时

5.练习五                2课时

(六)百分数(14课时)

1.百分数的认识2课时

2.合格率2课时

3、蛋白质含量2课时

4、这月我当家2课时

5、练习

6、整理与复习2课时

7、数学与购物2课时

8、购物策略1课时

9、包装的学问1课时

(七)统计与总复习(10课时)

1.扇形统计图1课时

2.奥运会1课时

3、中位数和众数1课时

4、练习七2课时

5、了解同学1课时

6、总复习3课时

7、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问题银行1课时

二、各单元实施建议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建议课时数

分数乘法

(一)

3

分数乘法

(二)

分数乘法(三)

4

练习一

机动

1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

8课时.

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建议课时数

长方体的认识

2

展开与折叠(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长方体的表面积

3

露在外面的面

练习二

2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

7课时。

长方体

顶点

个数

个数

形状

大小关系

条数

长度关系

8

6

长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12

可以分为3组,每组棱的长度都相等

8

6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六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

所有的棱都相等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建议课时数

倒数

2

分数除法一

分数除法二

4

分数除法三

练习三

2

机动

1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

9课时.

第四单元长方体

(二)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建议课时数

体积与容积

3

体积单位

长方体的体积

3

体积单位的换算

练习四

2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

8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教学目标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借助图形语言,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了解倒数的含义,能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应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具体情境,能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4.第六单元“百分数”。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等,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经历展开与折叠、寻找规律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2.第四单元“长方体

(二)”。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不同特征;能从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大的专题性的综合应用,即“数学与生活”、“数学与购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

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

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

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

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和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对分数乘除运算意义及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注重应用分数运算及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注重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建立实际操作、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内在联系。

教材还注重运算与应用的有机联系,使学生能自觉地将分数运算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教材注重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关注结合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和百分数的意义。

教材还非常重视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表面积和体积,发展空间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的基础上,其中,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

因此,长方体、正方体及其表面积和体积的学习中,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操作活动,包括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展开与折叠、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

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量描述数据。

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是统计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

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

因此,教材注重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探索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有效地描述数据,并分析并表示数据的特征。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目标归纳

内容

知识技能

数学素养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认识百分数。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通过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认识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认识倒数,了解倒数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数的运算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分别掌握分数(不含带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掌握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以两步为主,不超三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掌握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的应用。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会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及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探索规律

探索物体堆放中的规律。

式与方程

会运用方程知识解决简单的分数问题。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点。

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规律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展开与折叠)。

测量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理解容积、体积的实际意义。

认识容积、体积的计量单位米、分米、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1分米、1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探索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统计与概率

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

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理解并会计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

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能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的数据或统计图表获得有用的信息。

综合实践

数学与生活

综合应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学生通过活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数学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发展实际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与购物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51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

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

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力争使我班的合格率大大提升。

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尚未形成,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均大有文章可做。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1)分数乘法;

(2)长方体

(一);(3)分数除法;(4)长方体

(二);(5)分数混合运算;(6)百分数;(7)统计;(8)总复习。

2、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使学生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以单元为单位)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第一周

2月23日---24日

报名

第二周

2月25日---29

分数乘法

第三周

3月3日----7日

长方体

(一)

第四周

3月10日----14日

长方体

(一)

第五周

3月17日---3月21日

分数除法

第六周

3月24日----28日

分数除法

第七周

3月31日—4月4日

整理与复习数学与生活

第八周

4月7日----11日

长方体

(二)

第九周

4月14日----18日

长方体

(二)

第十周

4月21日----25日

期中复习及检测

第十一周

4月28日----30日

分数混合运算

第十二周

5月5日---9日

分数混合运算

第十三周

5月12日---16日

百分数

第十四周

5月19日---23日

百分数

第十五周

5月26日----30日

整理与复习数学与购物

第十六周

6月2日---6日

统计

第十七周

6月9日---13日

总复习

第十八周

6月16日--20日

全面复习

第十九周

6月23日日

检测

第二十周

6月30日

总结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法

(一)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

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

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

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3×=,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

3×==;学生2:

3×====……)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3×==3×====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分数乘法

(一)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

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

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

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3×=,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

3×==;学生2:

3×====……)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3×==3×====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分数乘法

(二)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

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二、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21×=

教师:

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

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

6×=;学生2:

6×=……)

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5页试一试,36的和分别是多少?

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二)

6×=6×=

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分数乘法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