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讲义doc.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8166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61 大小:20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法学讲义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1页
民法学讲义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1页
民法学讲义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1页
民法学讲义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1页
民法学讲义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法学讲义doc.docx

《民法学讲义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学讲义doc.docx(3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法学讲义doc.docx

民法学讲义doc

 

民法学

第一编民法总则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民法的概念

一、民法是私法

公法和私法是法律最基本的分类。

公法与私法各自所调整的法律关系不同。

规范人们之

间平等的、自主关系的法律为私法(国家也可以出现在私法关系中,

但这时国家是以非公权

的身份出现);规范其中一方为国家的、单向的、管理与服从关系的法律为公法。

公法和私法适用的法律效果不同。

如《刑事诉讼法》规定:

在刑事诉讼中,代理人不得

协助犯罪嫌疑人伪造证据。

《民法通则》规定:

代理人不得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

这两种规

定从形式上看,都是禁止性的规定,

但违反的结果却不同。

违反了前者的规定,国家要予以

追究,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

而违反了后者的规定,则只需承担民事上的损害赔偿责任

(且

责任承担与否仍取得当事人的意思)

私法和公法的区分,除了有理论上归类、研究的方便外,在救济程序上也有所区别。

我国,一般来说,私法争议(民事、经济案件)直接由法院依《民事诉讼法》处理,而公法

争议则由行政机关处理或者由法院依《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处理。

公法和私法是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的关系:

公法用以防止私权的滥用,私法则用以限制

公权的无限扩大。

民法是最典型的私法。

在民商分立国家,私法包括民法和商法,如法国、德国。

在民商

合一国家,民法和私法具有同等含义。

我国没有独立的商法典,采取的是民商合一的体制。

因此,“民法”,从最广义的含义上讲,就等同于私法。

1

《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了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

法人

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这是在现行法上确认我国民法私法属性的规

定。

二、民法的历史

学者考证,汉语中“民法”这个词来自日本,日语中“民法”这个词则是从欧洲语言中

翻译来的。

2民法,在英语中与之基本相对应的词为

civillaw,法语里为droitcivil,德语里

为BurgerlichesRecht,

民法的历史可追溯到罗马法上的市民法(juscivil)。

大陆法系中民法典的制定,直接参

照了罗马法律汇编——“民法大全”。

“民法大全”是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从公元527年开

始组织汇编、整理源远流长的罗马法的成果。

早在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就制定颁布了

《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大部分条文都是调整民事关系的规范。

《十二铜表法》的直接源头就

是古罗马的万民法和市民法。

以现在的法学分类标准来看,“民法大全”只是一部庞杂的、不成体系的甚至实体法和

程序法不分、公法私法不分的法律汇编。

以“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对后诸多法律部门

都有深刻影响,但其中最深刻的,当数其民法规范。

大陆法系中影响深远的《法国民法典》

和《德国民法典》便都是在罗马法的基础上制定的。

近现代民法的主要概念、基本制度大都

来自罗马法。

民法真正的繁荣兴盛始于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

学者称这两部民

法所代表的是近代民法。

近代民法强调抽象的人格、形式上的平等和绝对的私法自治。

20

世纪以来,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两部民法所代表的民法模式也发生的转变。

这种

 

1

本书以下所称的“民法”,若无特别说明,取其广义。

2

至于具体是哪种语言,有不同意见。

有人认为是荷兰语,有人认为是法语等。

见王利明等:

《法学新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2页。

 

转变总的趋势就法律变得更贴近实际生活,更注重对个体的保护,更强调实质的平等。

 

第二节民法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GeneralruleorGeneralprinciple),指法律上那些统领全法的规范。

这些规范

主要用来引导对法律的理解,有时候也被直接作为裁判的规则或行为的准则而被引用。

在民

法典上规定基本原则,始于《瑞士民法典》。

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德在制定民法典时虽

然没有规定基本原则,但其学说判例仍然承认其存在。

《日本民法典》于制定时未规定基本

原则,但1947年修订时,增加了基本原则的条款(第一条):

(1)私权应服从公共福利;

(2)

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时,应恪受信义,诚实实行;(3)不许滥用权利。

我国《民法通则》主

要规定了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自愿原则

1、自愿的含义

自愿原则,又称意思自治原则或者私法自治原则,指民事主体有决定自己行动的自由,

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

《民法通则》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

(第四条)。

这是自愿原则的规范基础。

自愿原则在合同法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具体而言,

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在明辨利弊的基础上达一致(合意),即可以使他们

之间的合同具具有法律效力,受到法律保护。

当事人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合同,自主决定

合同的内容,自主决定合同的形式,自主选择合同的相对方,自主选择他方违约后自己的救

济方式等等。

什么是自愿?

当事人面临做或者不做(doitornot)的选择是不是自愿?

有一些不情愿,

但又迫不得已是不是自愿?

这些问题不好一言以蔽之,但至少说明“自愿”二字本身可以有

不同的理解。

这种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可以称为形式的自愿和实质的自愿。

从自愿原则的

发展史来看,近代民法中规定的自愿原则比较绝对、僵化,忽视了当事人之间经济地位上可

能存在的不平等以及这种不平等所可能产生的不公平。

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法律主体经济地位的分化,自愿原则受到了限制。

这种限制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施加干预的

性质是相同的。

2、自愿原则的意义

民法,是将经济关系直接翻译为法律原则,是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

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的产物。

自愿原则是个人主义、平等观念的体现,直接反映了

市场经济的要求。

虽然世界经济发展到现在,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日益加强,但自由市场

经济仍然是各国经济的基石。

故民法上自愿原则仍然是民法最重要的原则。

3、自愿原则的功能

自愿原则的主要功能在于:

首先,保障当事人以民事权利对抗非正当行使的国家权利。

国家权利之行使,以法律有明文规定为限度。

其次,保障当事人的自由意志不受来自他人的非法干预。

4、法律对自愿原则的限制

法律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发挥行为规范的作用,指引当事人的行为。

民法作为规范人应当

如何行为的法律,在使用人“可以”这样或那样行为的用语时,乃是完全贯彻了自愿原则,

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由意志。

但有时民法也使用人“应当”这样或那样行为的用语。

从最广

义的角度上说,这些规定便是对自愿原则的限制。

这种限制在民法的各个部分都有体现。

如:

法律规定,被继承人在处分自己的遗产时,应当为未出生的胎儿保留必要的份额,这是

对遗产处分自由的限制;法律规定承租人对所承租的房屋享有优先购买权,这是对房屋所有

人处分自己房屋自由的限制;法律规定,融资租赁合同,要以书面的形式订立,这是对当事

人选择合同形式自由的限制;法律规定,免除对造成他人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和免除因故意

 

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责任的条款无效,这是对当事人决定合同内容自由的限制;法

律规定,要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处理相邻关系的规定,这是对不动产所有权人或占有人权利的限制。

法律对自愿原则进行限制是非常必要的。

甚至我们应当认为,这些规范就是自愿原则本

身应有的含义。

二、诚实信用原则

1、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

诚实信用是一切正当社会行为所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它强调人在行为时应讲究信用、恪

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诚实信用是道

德信念的基本要求。

将诚实信用上升为基本原则,最早见于《瑞士民法典》,该法规定:

何人都必须诚实信用地行使其权利并履行其义务,明显地滥用权利,不受法律保护。

《法国

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也都在具体条文中设有关于诚实信用的规定。

2、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

诚实信用原则具有如下功能:

第一,指导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这是诚实信用原则作为行为规范所具有的作用,它要求当事人应以诚实、善意从事民事活动。

与此相联系的,当当事人对某项法律行为的性质和意义发生产生分歧时,应依诚实信用原则加以解释、评价和补充。

第二,解释、修正和补充法律。

当法律条文含义模糊或明显有失公平或存在漏洞时,应依诚实信用原则加以解释、修正和补充。

3、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诚实信用原则是法官通过自由裁量加以贯彻的。

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但也没有明文加以否定。

实际上,法律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法官在裁判时总会

遇到“无法可依”的情况,这就需要参照国家政策3、其他法律、参照有关判例、根据法官

的经验和智识加以裁量。

关于法官的裁量,《瑞士民法典》的规定值得借鉴:

①凡本法在文

字上或解释上有相应的任何法律问题,均适用本法。

②如本法无相应规定时,法官应依据惯

例;如无惯例时,依据自己作为立法人所提出的规则裁判。

③在前款情况下,法官应依据经

过实践确定学理和惯例(第1条)。

具体说来,法官运用自由裁量适用诚实信用原则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有关案件法律有具体规定时,应当优先适用该具体规定,而不能直接适用诚实信用原则。

在法律适用上有“禁止向一般条款逃避”的规则:

法律必须具有可执行性,为

此人们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规则和一整套的个别制度,法院在处理民事案件时当然应当优先适用法律上的具体的、个别的、有针对性的制度。

除非法律的具体规定明显的不公平合理,不能用诚实信用原则代替法律的具体规定。

(2)在存在法律漏洞时,应当优先适用类推适用等补充漏洞的方法,只有在类推适用等方法不能解决时,才能适用诚实信用原则。

例如,我国《合同法》规定:

本法分则或者其

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第124条)。

(3)诚实信用原则属于强行性的法律规范,不允许当事人以约定排除或限制其适用。

例如,当事人约定的合同条款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或当事人以特别约定排除诚实信用原则的适

用,该条款或特别约定都当然无效。

4在仲裁或者诉讼中,纵然当事人没有主动援引诚实信

 

3《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4《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1.7条规定:

①每一方当事人在国际贸易交易中应依据诚实信用和公平交易的原则行事。

②当事人各方不得排除或限制此项义务。

 

用原则,仲裁庭或者法院也应当依职权主动予以适用。

5

三、公序良俗原则

1、公序良俗原则的概念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简称。

民事行为除了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外,

还不得违反一般观念上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善良风俗。

这一原则在现行法上的根据是《民法通则》第7条的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

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另外,《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

民事行为违反公共利益的无效。

《合同法》也规定: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第7条)。

2、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

公序良俗原则是和“法无明文禁止皆自由”6这一经典的一般法律原则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应当有不禁止就是合法的推定——人当然可以为任何不为法律所禁止的行

为,但这项推定并非绝对,我国法律要求任何人在行为时至少要遵守公共秩序,符合一般的道德规范。

可以这样讲:

在我国,并不是一切不被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做,但也不是只有法律

明文许可的才可以去做。

由于立法者立法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秩序的

行为而预先做出规定,为了保护这两项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秩序),设立公序良俗原则,可以很好地弥补现行法规定的不足。

 

3、公序良俗原则的内容

公序良俗原则在我国《民法通则》中体现为“公共利益”、“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德”

等用语。

这些用语并没有特别限定的含义,内容比较模糊。

在中国,到目前为止,因无法可

依而正确引用了公序良俗原则的案例仍然很少。

实践中,很多情况难以简单地一概而论,例

如,与他人同居,明显是违反一般道德的行为,但是否违反社会公德可能还不一定。

这一原

则需要法官通过自由裁量来具体实施,而在我国倾向于限制法官自由裁量的司法体制下,直

接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而不是法律的具体规定作出判决往往很难得到认可。

在实体法没有明确

禁止的情况下,法院很难以某项协议与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相抵触为理由而否定其效力,除

非能拿出强有力的论证表明该协议违反了基本的道德观念,或者表明该协议的实施会危害社

会组织的完整性。

 

第三节民法的渊源

民法的渊源,指民法规范表现和存在的形式。

我国民法渊源有以下几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民法通则》于1986年4月2日通过,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通则》是建

国以来第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成文民法渊源,是我国的民事基本法,是制定一切民事特别

法的立法依据。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民事特别法

《民法通则》在内容上涉及我国民事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由于《民法通则》条文比较少、

线条比较粗,还不足以为全部民事活动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导,故我国又以单行法的形式制定

了一系列的民事特别法。

《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专利法》、《商标法》、《担保法》等即是。

三、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民法规范

 

5以上三点同样适用于其他民法基本原则。

6例如,1789年法国的的《人权宣言》明文规定:

法律只能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是法律不禁止的,都是许可的(第5条)。

 

在我国,国务院及其部委也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了一些民法规范。

四、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释。

(第33条)实践中,我国最高法院作了很多民法方面的解释,如最高人民

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

这些解释在我国被认为是有效的法律渊源。

五、存在于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法规范

部门法的划分本身就是相对的,民法规范也存在于很多其他部门法中。

属于行政法、劳

动法等部门法的诸多法律、法规、规章中往往也有一些属于民法规范的条文。

六、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民法通则》规定:

在涉外关系中,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可以作为法律渊源;国

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适用国际惯例(第142条)。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人的社会生活,是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会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例如财产使用关系、买卖关系、婚姻关系等等。

法律就是调整这种社会关系的具有国家

强制力的规范。

简而言之,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确认或保护的社会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内容所构成。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又叫民事主体或者权利义务的主体,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而享有

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一个民事法律关系中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民法上人的主体资

格源于法律的规定。

凡是依法有资格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都可以成为民事法律

关系的主体。

在我国,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这里的“人”,包括自然人

和法人。

7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例如,买卖法律关系的

基本内容是:

买方承担的付款的义务、买方享有的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权利、卖方承担的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的义务、卖方享有的取得标的物价款的权利等。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间民事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等:

1、物

(1)物的概念和特征

民法上的物指能够满足人生活、生产需要,可以为人所控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体。

特征有三:

第一,民法上的物一般指有体物。

即,物应占有一定的空间而有形存在。

如商标

权具有财产属性,但不是民法上的物。

第二,民法上的物应是人力可以支配的。

日月星辰虽为有体、也能满足人的一定需要,但尚为人力所不及,故不是民法上的物。

第三,民法上的

物不包括自然人自身。

人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当然,人身体的一部分与人体分离后,可能成为物,如用于移植的肾脏、用于装饰的头发等。

另外,在不违反社会公德的前提

下,尸体也可以成为物。

 

7本书所称的“人”,若无特别说明,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物的种类

①动产和不动产。

这是民法上物的最重要的分类。

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严重减损其其

经济价值的物为不动产。

包括土地及地上定着物如房屋、

林木等。

不动产之外的,可以移动

且并不减损其经济价值的物为动产。

货币为特别的动产。

此项分类的意义在于,

动产和不动

产权利得丧变更的要件不同。

一般来说,动产以占有为公示方法,不动产以登记为公示方法;

动产物权经交付而变动,不动产物权的变动则需要经过登记。

②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

法律允许在民事主体之间自由流转的物为流通物。

民法上大部

分物为流通物。

法律限制或者禁止在民事主体之间自由流转的物为限制流通物。

如土地、金

银、武器、弹药、麻醉药品等为限制流通物。

此项分类的意义在于,对于限制流通物,其权

利的转移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有的还要经过管理部门的批准。

③主物和从物。

两个以上独立的物相互配合、

为一定经济目的组合到一起时,

起主要作

用的为主物,起从属作用的为从物。

构成从物的要件有三:

须独立而非主物的成分、须助主

物的效用、须与主物同属于一人。

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

除非当事人有特别约定,

否则对主

物的处分及于从物。

例如,出租一栋别墅,当事人如果没有特别约定,

则诸如修整草坪用的

剪草机等从物也应一并交由承租人使用。

④原物和孳息。

原物的收益为其孳息。

孳息又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天然孳息指依

物的自然属性而获得的收益,

如树木的果实和动物的子畜。

法定孳息指依法律的规定或者当

事人的约定而产生的收益,

如存款的利息、房屋因出租而获得的租金等。

这种分类的意义在

于,一般情况下,孳息归原物的所有权人所有。

⑤特定物和种类物。

依当事人的意思具体指定的物为特定物。

当事人仅依抽象的种类、

品质、数量予以限定的物为不特定物。

区别的意义在于,

对特定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当事

人可以自由约定。

⑥替代物和不可替代物。

可以相同数量相互代替的物为替代物,

如大米、煤炭等。

不能

以相同数量替代的物为不可替代物,

如房屋、土地、建筑、艺术品等。

此项分类的意义在于,

两种物灭失的法律意义不同。

例如,双方就一幅名画(不可替代物)达成买卖合同,名画灭

失则免除卖方的交付义务,

买方只能请求卖方为损害赔偿。

而如果就

10000吨煤炭(可替代

物)达成买卖合同,该10000吨煤炭灭失,在条件具备时,买方还可以请求卖方为替代履行。

(3)物与财产的关系

我国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一节的标题是“财产权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

在这一节中,法律除了对所有权作了规定,还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权

等权利。

无疑,这些权利在我国民法中都被看作是财产权。

“财产”二字,严格地说,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

它是一个经济上的称谓。

我们通常所说的财产,其范围可以包括法律上的动产、不动产、知识产权、债权等等。

财产的范围过于广大,以至于我们不能找出他们之间

的共性,用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它,所以,我们没有一部叫“财产法”的法律。

至于英美法上的“propertylaw”,其内容主要是不动产法。

2、行为。

例如在表演合同中,演员的行为即为合同法律关系中给付的标的。

3、智力成果。

指脑力劳动的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如著作、发明等。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概念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受法律保护的实现某项利益的可能性。

2、民事权利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民事权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财产权和人身权

这是根据权利标的不同性质所作的分类。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权和人身权的法律。

财产权,指与人身相分离的、有财产价值的权利。

如物权、债权等。

非财产权,指以人

身利益为标的的权利,如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等。

当然,这种分类也并非绝对,例如,继承权、著作权、股权等权利,就既有财产权属性,又有人身权属性。

区别财产权和人身权的意义在于,财产权受到侵害,一般不发生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

(2)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这是根据民事权利的作用所作的分类。

支配权,指对权利标的直接进行支配而不受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

如物权、知识产权、

人身权等。

请求权,指权利主体请求他人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请求权的发生和存在,需要先

有基础权利。

该基础权利在民法上称为请求权基础。

因请求权基础不同,请求权可以分为基

于债权的请求权、物上请求权、基于人格权的请求权、基于知识产权的请求权等等。

请求权

具有保障民事权利得以实现和使权利回复到不受侵害之圆满状态的作用。

形成权,指权利主体依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

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选择之债中的选择权等。

形成权的作用是,权利人可以通过行使

形成权,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

抗辩权,又叫异议权,指不同意他人的请求,而提出证据加以抗辩的权利。

如买卖合同

中,双方约定同时交货、付款,若买方没有支付货款便请求卖方履行交货义务,卖方可以提出同时履行抗辩。

(3)绝对权和相对权

这是根据权利效力的不同而作的分类。

绝对权,又叫对世权。

指义务人不特定,权利的行使无须经义务人认可即可实现权利。

如物权、人格权、知识产权等。

绝对权受到侵犯可以请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等救济。

相对权,又叫对人权。

指义务人为特定人的权利。

相对权的实现,需要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加以配合。

如债权。

(4)主权利和从权利

这是根据相互联系的几个民事权利中各权利所处的地位不同而作的分类。

主权利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