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6466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7931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经济学6466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劳动经济学6466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劳动经济学6466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劳动经济学6466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劳动经济学6466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经济学64662.docx

《劳动经济学6466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6466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经济学64662.docx

劳动经济学64662

劳动经济学考试重点  

2007-10-0614:

23:

17|  分类:

人力资源|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交叉需求弹性:

是指一种商品或劳务的单位价格变动率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的变动率。

 

2、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该定理认为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第一,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

第二,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

第三,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第四,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

 

3、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参考64页)

替代性生产要素是指,当生产要素A的数量增加时,将会导致生产要素B的边际生产率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4.生产要素的互补性:

所谓互补性生产要素是指,当生产要素A的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边际生产率上升,则称为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的,或者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互补性生产要素。

在互补性生产要素的条件下,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则会增加对A的需求,由于生产要素A的增加,则提高生产要素B的边际生产率。

 

7、非劳动力:

这是美国劳动力市场统计和分类的一个基本概念:

非劳动力主要指16岁及其以上的没有工作,并且不寻找工作,也不是因暂时失业而等待雇主召回的人,这群人可能是由劳动力人群中途退出或退休的,但是他们也有可能新加入或重新进入劳动力的群体中。

 

8、失业者:

(美国)劳动力中没有获得报酬职业的人。

在技术上定义为在调查周内没有工作,但在此以前4周内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求工作,而在调查周内本人又适于工作的一切人。

(中国)失业者往往指城镇失业人员,即城镇常住人口中一定年龄(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9、就业者(参考73页)

就业者这一概念在技术上定义为正在受雇用的那一部分劳动力。

包括:

第一,正在工作者;第二,有职业但并未工作的人。

所谓“正在工作者”指为得到工资或利润而工作的人,或者在家庭或农场或行业中不领工资,每周工作15小时以上的人。

“有职业但并未工作者”指现在不工作也不寻找工作,但本人有职业或企业,只是由于休假、疾病、劳动争议或恶劣气候而暂时缺工,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而削减工时的人。

 

10.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参与率是与劳动供给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

劳动参与率是反映劳动力市场活动水平的一项总指标,它也可以以性别和年龄组分类计算。

劳动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一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

劳动力市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

劳动年龄人口是一定年龄之上的人口,该年龄线是为衡量经济特性而规定的。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

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劳动参与率指标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是居于重要的作用,也可以用来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

 

13.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是将投资收益折算成现值,并使其等于投资成本时的贴现率。

它是投资者能够接受的最低利息率,当它大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时说明投资是有利可图的。

 

14、劳动力市场歧视:

是指那些具有相同能力,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训练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

通常被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工资收入歧视、就业录用歧视、职业选择歧视、人力资本投资歧视等。

 

15、统计性歧视(参考226—229页)

 

 

统计性歧视是一种不同于个人偏见理论的劳动歧视理论,认为从统计意义上不同群体(性别、学历、民族等)的生产率存在差异,所以求职者的群体特征能够传递关于个人能力的信号。

而雇主在进行雇佣决策时,利用求职者所属群体具有的某些一般性信息来评估这些求职者的潜在生产率。

使得在占优势雇员群体与其他群体中的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可衡量生产率特征的情况下,雇主对来自优势群体的求职者产生系统性偏好。

这种歧视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雇主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成本,即可能雇用那些具有优势群体特征但生产能力低的人。

如果群体特征与生产能力相关性较低,同时群体内部各成员差异性越大,那么这种歧视的效率或成本就会越高。

 

16.失业的存量_流量模型:

如果劳动力市场大体上处于均衡状态,流入和流出失业状态的流量基本相同,那么某一群体的失业率(u)就取决于下列各种劳动力市场流量,他们对失业率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为此我们将各种流量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构成如下的函数关系,并就各种流量如何失业率进行分析:

+--++-

u=F(PEN,PNE,PUN,PNU,PEU,PUE)

上式中,u位F中各种流量的函数,其中PEN为就业这种脱离劳动力队伍的人员所占的比例;PNE为非劳动力中进入劳动力队伍并且找到了工作的人员所占的比例;PUN为失业者中脱离劳动力队伍的人员所占的比例;PNU为非劳动力中进入劳动力队伍但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的比例;PEU为就业者中成为失业者的人员所占的比例;PUE为失业者中成为就业者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我们通常将该式称为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简答题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也是一般经济学的研究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两个层次。

在实证分析中在稀确性和个人理性假设基础上分析个体经济行为,并运用均衡分析方法来预测个体互动结果,解释经济现象,回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并预测各种政策组合的可能的结果,不涉及价值判断。

而规范分析则要分析判断各种结果的是否合理。

 

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那些?

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包括厂商所使用的技术、厂商的经济目标、时间的长短以及社会制度环境等。

 

3、试推导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参考38—42页)

(1)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性企业对的劳动需求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完全竞争企业对劳动的需求量L与劳动价格w之间的关系。

我们首先看完全竞争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原则。

对于完全竞争企业而言,企业是劳动力价格(工资)的接受,在给定价格下决定劳动力需求量,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劳动力需求,劳动的边际收益为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

劳动的边际产品×产品价格(MP·P);劳动力的边际成本为:

工资(W)。

所以完全竞争性企业劳动力需求原则为:

MP·P=W。

由于边际产品时劳动力使用量的函数,即MP=MP(L),所以,我们得到劳动力使用量与工资水平W之间的函数关系:

MP(L)·P=W

因为边际产品是劳动力使用量的递减函数,所以,当工资(W)上升时,企业将降低劳动力使用量,恢复MP(L)·P=W等式成立。

因此,完全竞争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曲线一样向右下方倾斜,如图1所示。

 

W

 

L

 

W0

 

L0

 

A

 

VMP=MP·P=D

图1:

完全竞争性企业劳动需求曲线

 

 

 

(2)完全竞争性市场劳动需求曲线

在分析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时,我们假设其他企业的选择不变,所以单个企业的劳动力选择的变化不会影响产品价格。

但是当所有企业都进行调整时,产品价格就会发生变化,例如当工资水平下降时,如果所有企业都作出调整,那么产品的市场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导致劳动力边际价值曲线(VMP)向左下方移动:

从MP·P0移到MP·P1。

所以企业的最优劳动力需求量不再是L2,而是L1。

这样我们得到一条经过调整的企业劳动力需求曲线HI。

 

L0

L2

L1

I

W

W0

W1

L

H

MP·P0

MP·P1

图2:

经过调整的单个企业的需求曲线

 

 

我们将市场上所有企业这种经过调整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加起来就得到相应的完全竞争性市场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

 

 

 

4.什么是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在劳动经济学中,对影响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的因素的讨论可以归结为所谓的: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该定理认为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第一,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第二,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第三,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第四,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

从经验命题的角度来看,上述定理一般是正确的,并且前三条总是成立的,最后一个命题只是在有些情况下不成立。

 

 

7: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那些?

从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           影响劳动供给的自然因素:

1、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之下,比如劳动力参与率不变,高人口增长必然引起劳动力供给总量的增加但是因为劳动力定义有严格的年龄限制。

只有出生后的人口达到法定劳动年龄才对劳动供给总量产生影响。

所以一国的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短期内不会马上产生影响,我们称之为“滞后效应”。

换句话说人口规模只在长期内起作用。

2、人口的自然结构对人口供给的影响

1)     人口性别比例不同劳动供给也不同

2)     人口年龄结构不同劳动供给也不同

3)     人口中的民族构成不同劳动供给也不同

3、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身体条件是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二、           影响劳动供给的自然因素:

1、劳动者的工作偏好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它是通过劳动者对工作和闲暇的不同选择态度而产生的。

这种不同的态度通过工资率的变化而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可以集中的反映出来。

2、经济周期的波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它是通过劳动需求变化所产生的市场运行结果。

经济增长快速发展时,资本投资需求增大从而导致对劳动需求增加。

市场运行的结果会导致劳动供给增加,反之则导致劳动供给减少。

 

三、           影响劳动供给的社会制度因素:

1、劳动制度因素

一国的劳动制度中一般都规定了休假期限,这些制度安排对劳动供给有很大的影响。

2、工资制度

一国的工资制度也是影响劳动供给重要制度性因素,不同的付酬制度对工作动力和效率的影响是不同的。

 

总而言之,当我们分析某一具体劳动者或者某一国的总的劳动供给问题时我们必须结合以上三方面角度加以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8、什么是劳动—闲暇模型?

如何利用该模型推导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建立一个简单模型以考察人们怎样决定工作小时,以推导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在此基础上退到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这个模型就是所谓的劳动—闲暇模型。

(太简单了)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通过分析个人对闲暇与工作收入这两种商品的权衡与选择来分析个人的劳动力供给选择。

因为个人的时间要么由于闲暇要么用于工作以获得收入。

闲暇时间的长短就决定了劳动供给的多少。

通过分析工资率变化对闲暇时间选择影响来分析推导劳动力供给曲线。

首先假设个人对闲暇与收入存在理性的偏好,我们可以用无差异曲线I来表示这一偏好结构。

在给定工资水平W下,个人的总财富为24·W,其中收入的价格为1,闲暇的价格就是它的的机会成本W,所以个人的预算线为:

Y+R·w=24·w。

由此可以得到个人的最优选择:

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S,得到其最优闲暇时间为R1,相应的劳动供给量为L1=24-R1。

当工资水平变化时,预算线转动,得到新的最优选择点,以及相应的劳动供给量,由此得到不同工资水平的劳动供给量——即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SL。

I

收入

闲暇

R1

Y1

S

L

W

0

W1

24-R1

SL

W2

24-R2

 

 

 

9、分析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参考104—106页)

经济学一般根据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将所得税区分为3个不同的类型,它们分别是比例税、累进税和累退税制。

比例税是税率不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递减的一种税,即按固定比率从收入中征税,多适用于对所得收入进行征税。

累退税是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减少的一种税。

累进税是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增加的一种税。

西方国家的所得税多属于累进税。

所得税对劳动供给影响的方式可以通过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的区别来加以理解。

边际税率的含义是对个人最后增加一单位货币所征收的税率,而平均税率是总税收与总收入的比率。

在比例制下,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恰好相等。

在累进制下,边际税率却总是超过平均税率,因为税率随收入而上升。

边际税率适合于评价替代效应,因为它决定了边际处的闲暇价格,在此边际处劳动供给决策可能变化。

但是,对于收入效应,我们必须确定按原来的工时一个人富了或穷了多少。

因为平均税率反映了交纳的总税额,所以正是平均税率的变化才适用于评估收入效应。

这个区别是重要的。

一些税收变化主要影响平均税率而非边际税率,而其他变化则主要是影响边际税率。

如果税收增加,替代效应减少劳动供给(闲暇比较便宜些);收入效应将增加劳动供给(因为比以前相对更穷了)。

减税时的两个效应恰好相反。

尽管我们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但应该强调以下结论:

减(增)税对边际税率的影响比对平均税率的影响越大,就越可能增加(减少)劳动供给。

上述结论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政府在设计一种税收政策时如果不考虑该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不明智的,尤其在设计累进税制时更应如此。

对高收入者征收高的边际税率,可能会导致劳动供给的减少,从而使得一国的收入最终会受到影响,但是这并不一定说我们应该放弃累进的结构而代之以一种更能促进劳动供给的税收结构。

 

10简述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与类别。

答:

人力资本投资是指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

这种活动就叫做人力资本投资。

也就是说,凡是能够有利于形成与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

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别:

(1)各级正规教育

(2)在职培训活动(3)健康水平的提高(4)对孩子的培养(5)寻找工作的活动(6)劳动力迁移

在以上六项活动中,前四项是关于如何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后两项则涉及怎样最有效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

 

13.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它们是怎样影响劳动力流动的?

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动因是最直接、最主要的,这种动因通过以下各种因素发挥作用。

1.   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

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供给需求状况在各国或不同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

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赶不上生产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于是会对劳动人口相对过剩的地区的劳动力产生吸引,导致这些地区劳动力的流动。

2.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创造的就业机会远远高于不发达地区,劳动力自然从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流向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3.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差别。

因为同一质量的劳动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工资收入不同,造成劳动力的国际或地区间迁移,,即从低工资地区向高工资地区移动。

4.   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

一般情况下经济繁荣或高涨时,对劳动力需求大,就业机会多,工资较高,劳动力市场对外来工人既有吸引力又具备一定的容量,将会有较多劳动力流入,反之,不仅劳动力流入会停止,还会引起劳动力外流和外来工人的倒流。

此外,劳动力市场周期对流动也同样产生影响。

当劳动力市场宽松的时候,流动较多,反之,流动就较少。

5.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当一个跨国公司在国外建立分公司、子公司时,总要带去一些本国的职工,这时,这些劳动力就随着这些国际资本流入了输入国。

6.   强化工作匹配的意愿。

当一位工人的技能和一位雇主的需求之间出现不吻合时,他们的雇佣关系就会结束,流动就会出现。

而如果两者之间达成了一种良好的匹配关系,那么这种雇佣关系就可望得到较长时间的延续。

 

14、什么是广义工资和狭义工资,工资和薪水有何区别?

广义工资是指劳动者因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收入。

它包括固定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货币的,或者是非货币的福利收入。

劳动所得、薪酬、劳动成本等都是广义概念的不同形式的表述。

狭义工资是指员工因从事雇用劳动而获得的仅仅限于固定货币报酬收入的部分。

也即狭义的工资不包括奖金、津贴,更不包括其他福利性收入。

工资和薪水存在重要联系,但也有重要区别。

从二者的联系来讲,工资与薪水都是雇用劳动的报酬形式,但二者又存在不同。

首先是支付方式不同。

工资通常是雇主以现金的方式直接支付给雇员的一种报酬形式。

而薪水通常是雇主通过银行再转支付给雇员的报酬形式。

其次是支付时间不同。

薪水通常是以月或年作单位,固定定期支付给雇员,而工资则以日或周,对雇员劳动或者服务的一种支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支付对象不同。

一般而言,对以工作品质要求为主的报酬支付称之为新水;而以工作数量要求为主的报酬支付称之为工资。

换言之,劳心者的收入为薪水,而劳力者的收入为工资。

 

15、效率工资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参考205页)

效率工资理论是解释非自愿失业的一种理论,其关键的假设是雇员的工作努力程度或“效率”是工资率的函数,雇主支付的工资越高,那么雇员就会乐努力工作。

其前提是雇主无法有效观察雇员的努力水平,在这种情形下,通过向雇员提供一个高于市场均衡水平的工资率,一方面可以激发雇员的对企业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工资水平低于企业支付的工资,而且存在大量失业压力,所以加大了倍解雇时的代价,从而促使雇员努力工作保住现有的工作。

由于没各企业都选择效率工资,使得市场实际工资水平高于均衡工资率水平,从而导致市场劳动力供给量大于需求量,造成非自愿失业。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效率工资的办法只是在员工与企业保持长期的雇用关系的情况下,才会有效。

显然,对于一个随时准备辞职的人来讲,解雇并非是一种有效的惩罚。

因此,在企业报酬水平设计时也存在效率工资的适应性问题。

 

16.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理解前市场差别和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关系?

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中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个人情感对劳动力市场有影响作用的一个例证。

歧视是指某些劳动者在劳动报酬以及劳动条件等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

一个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取决于影响边际生产率的所有供给和需求因素,但是如果与生产率无关的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正向或负向影响,就可以说出现了歧视行为。

确切地说,歧视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劳动者与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的估价。

对劳动力市场歧视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1.歧视是可以衡量的劳动力市场行为结果,如工资,就业水平,晋升机会等。

2.歧视概念应略去偶然性的常态随机差异,只包含有规则而不相互排斥的差异。

在给劳动力市场歧视下定义时所遇到的困难,是如何看待过去的歧视情感对于目前劳动者的教育水平,职业构成,就业选择现状的影响。

由此而造成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上的差别称为前市场差别,它不同于劳动力市场歧视。

前市场差别和劳动力市场歧视对劳动力市场的状况都会产生影响。

前市场差别可能是由于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社会使得有些成员只能接受较少的教育或者得到较差的健康照顾,他们的父母可能让儿子上大学而只让女儿读到中学等等。

劳动力市场歧视则是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一切经济方面都相同的个人之间的报酬差别。

这些人具有相同生产率,只是在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上有所不同,如种族,性别,信仰,区域,年龄等方面不同,从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就业机会。

例如,具有某一标志(如性别,年龄,民族等)的群体,平均生产率水平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在性质上可以归位前市场差别;如果生产率水平相同,仅仅由于某一标志(如性别,年龄,民族等)而产生的报酬或工作机会上的差异,可以作为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证据。

 

19.简述流量——存量模型的主要内容。

如果劳动力市场大体上处于均衡状态,流入和流出失业状态的流量基本相同,那么某一群体的失业率(u)就取决于下列各种劳动力市场流量,他们对失业率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为此我们将各种流量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构成如下的函数关系,并就各种流量如何失业率进行分析:

+--++-

u=F(PEN,PNE,PUN,PNU,PEU,PUE)

上式中,u位F中各种流量的函数,其中PEN为就业这种脱离劳动力队伍的人员所占的比例;PNE为非劳动力中进入劳动力队伍并且找到了工作的人员所占的比例;PUN为失业者中脱离劳动力队伍的人员所占的比例;PNU为非劳动力中进入劳动力队伍但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的比例;PEU为就业者中成为失业者的人员所占的比例;PUE为失业者中成为就业者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我们通常将该式称为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在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中,各变量顶部的加号意味着该变量的增加将提高失业率,而减号则意味着该变量的增加将降低失业率。

因此,该等式表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那些自愿或非自愿离开工作岗位,从而成为失业者或退出劳动力队伍的人员所占的比例的上升机会将会提高该人口群体的失业率,而那些从非劳动力队伍进入劳动队伍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员所占比例的上升,也同样会提高该人口群体的失业率。

类似的,那些脱离失业状态,从而成为就业者或脱离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该人口群体的失业率就会越低。

最后,那些进入劳动力对物质后马上找到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该人口群体的失业率就会越低。

从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失业水平,或者某一群体的失业水平,取决于各种劳动力市场状态之间的流量的相对流动比率,是各种流量之间综合作用的结果。

社会对任何既定失业水平的关注都应当集中在失业的影响范围以及失业的持续时间这两个方面。

如果在一种情况下,群体中的少数人失业很长的时间;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群体中有很多人视野,但他们都能很快渡过失业期,那么前一种情况可能更引起社会的重视。

论述题

 

2、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与措施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与特征

人力资本是一种非物种资本,它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永久收入的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

它具有五个特征:

(1)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资产;

(2)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3)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性;(4)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5)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潜在创造性。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与内容

贝克尔认为:

这一学科研究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

这种活动就叫人力资本投资。

也就是说,凡是能够有利于形成与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本的范畴。

一般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正规教育;

(2)在职培训活动:

(3)健康水平的提高;(4)对孩子的培养;(5)寻找工作的活动;(6)劳动力迁移。

在以上六项活动中,前四项是关于如何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后两项则涉及怎样最有效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

三.我国人力资本的现状

(1)我国的人力资本结构失衡:

高智能、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