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事件的b应急b处理_精品文档.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6532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物中毒事件的b应急b处理_精品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食物中毒事件的b应急b处理_精品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食物中毒事件的b应急b处理_精品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食物中毒事件的b应急b处理_精品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食物中毒事件的b应急b处理_精品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物中毒事件的b应急b处理_精品文档.ppt

《食物中毒事件的b应急b处理_精品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中毒事件的b应急b处理_精品文档.ppt(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物中毒事件的b应急b处理_精品文档.ppt

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省卫生监督所严隽德,2,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事件的分级、应急响应原则及终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及保障措施,3,第一节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一、食源性疾病的概念根据WHO的定义: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4,食源性疾病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传染疾病的媒介食物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食物中的病原体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5,食源性疾病的范畴,食物中毒经食物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由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引起的中毒性疾病由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6,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中某些污染物引起的慢性中毒性疾病其他或原因不明的食源性疾病,7,二、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微生物危险因素细菌及其毒素:

包括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李斯特氏菌,以及新发现的阪崎肠杆菌等病毒和立克次体:

包括甲型、戊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诺沃克病毒,与疯牛病有关的阮病毒等,8,寄生虫和原虫:

包括囊虫蚴(绦虫)、棘球属、毛线虫(旋毛虫)属,以及其他一些寄生虫化学性危险因素有毒动物:

有毒鱼类、贝类和其他有毒动物等有毒植物:

毒蘑菇和发芽马铃薯、曼陀罗及其他有毒植物,9,针对摄食生鲜水产品可能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健康风险卫生部2005年对餐饮单位出售的1165份水产品样品进行抽检,发现其中147份水产品含有寄生虫或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12.6%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有华枝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又称肺吸虫)、姜片虫、广州管圆线虫等,10,真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以及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杂色曲霉素、展青霉素、节菱孢霉等,产毒藻类(微囊藻毒素)环境化学污染物:

重金属、有机氯和氯原子苯环化合物(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亚硝酸盐等二恶英、激素、兽药残留物,11,食品掺假:

甲醛、过氧化氢、苏丹红和“吊白块”等,“安徽的阜阳事件”造成229名婴儿营养不良,其中12人死亡转基因生物(GMO)和新的食物,12,致病微生物的生态学,有些来自动物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

H7有些来自土壤和植物霉菌蜡样芽胞杆菌肉毒梭菌,13,致病微生物的生态学,有些来自水源副溶血性弧菌霍乱产毒藻类有些来自人类病毒伤寒痢疾,14,寄生虫的传播,人被感染,随粪便排出,农田施肥,污染水源,污染水产品、蔬菜、水果,污染加工的食品,包囊污染手,经口进食,产生包囊,15,三、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系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同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是食源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16,食物中毒不包括以下疾病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旋毛虫)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多次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疾病,17,食物中毒分类及流行病学特点,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发病率高,病死率因中毒病原而异。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在各类原因的食物中毒中最高;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病程短,恢复快、预后好、病死率低但肉毒梭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李斯特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病死率通常较高,为20%100%。

18,夏季发病率高,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但绝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在暖湿的510月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主要是畜肉类、水产品等禽、奶、蛋类占一定比例植物性食品如剩饭、菜、米糕、米粉等曾引起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食物中毒家庭自制豆类及面粉类经厌氧条件下的发酵制品可引起肉毒梭菌食物中毒,19,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发病与摄入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有关潜伏期短,最短的仅10min病情重,可出现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全年均可发生,无季节性剩余食品或呕吐物、胃内容物可检出毒物,20,(三)真菌毒素食物中毒的特点,特定的食物品种,如野蘑菇、霉变麦类、玉米等谷物(赤霉病)、霉变甘蔗(节菱孢霉产生的3-硝基丙酸)毒素耐热;一般加热不能被破坏毒素没有传染性,也不产生抗体,21,(四)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特点,有明确的有毒动植物食物史临床表现、预后与所摄食的有毒物质有关植物性食物中毒多散发,并多见于家庭,22,第二节食物中毒事件的分级、应急响应原则及终止,23,一、食物中毒事件的分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数达到30人及以上时,或造成严重影响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理,具体分级如下:

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级):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或食物中毒发生在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24,较大食物中毒事件(级):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或食物中毒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

一般食物中毒事件(级):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25,对影响特别重大的食物中毒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可确定为特别重大食物中毒事件(I级)省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特殊环境和场所的食物中毒事件分级标准进行调整和补充,26,二、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响应原则,特别重大食物中毒事件(I级)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级)由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较大食物中毒事件(级)由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27,一般食物中毒事件(级)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直接参与下级管辖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响应,必要时,也可将直接管辖的食物中毒事件指定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28,省卫生厅成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省发生的特别重大和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成立本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负责辖区内较大、一般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29,三、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响应的终止,终止条件中毒食品已消除中毒相关危险因素已被有效控制未出现新的中毒患者且原有患者病情稳定24小时以上,30,终止程序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响应的终止坚持“谁启动,谁终止”的原则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由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省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并向卫生部报告,31,较大食物中毒事件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市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并向省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般食物中毒事件由县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请县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并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2,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及时组织专家对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响应终止的分析论证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33,第三节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及保障措施,34,一、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省、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分别成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按照有关规定和指令,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食物中毒事件的响应原则,依法统一组织、指挥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35,向本级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提出结束应急状态的建议;组建与完善食物中毒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对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专业人员进行有关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按规定对外发布食物中毒事件的有关信息。

36,省卫生监督机构

(1)协助或负责特别重大、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卫生学调查和取证工作;对可疑食品、工具和场所等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2)协助或负责对造成特别重大、重大食物中毒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查处;监督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及时将食物中毒事件进展及处理情况报送省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7,(3)建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保障系统,做好必要的技术、物资和设备储备,并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随时可投入正常使用。

(4)为下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处理提供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

(5)定期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撰写全省年、季度食物中毒事件分析报告,并报送省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8,市、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

(1)分别负责本辖区较大、一般食物中毒事件的卫生学调查、取证、控制和查处工作,及时将食物中毒事件进展及处理情况报送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建立和培训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专业队伍和人员。

(3)做好必要的技术、物资和设备储备,并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投入正常使用。

(4)定期进行食物中毒事件汇总分析,撰写本市、县(市、区)年、季度食物中毒事件分析报告,并报送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9,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协助或负责特别重大、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及其他有关样品并迅速检测,在最短时间内确定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及时将结果报送省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有关医疗救治机构。

40,

(2)建立食物中毒检测实验室,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因学诊断、溯源及实验室质量控制。

(3)储备常见食物中毒检验标准品、中毒标准菌株和诊断试剂等,并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投入正常使用。

(4)开展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健康教育工作。

(5)负责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6)按有关规定,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网络直报。

41,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分别负责辖区内较大、一般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检测工作,迅速确定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及时将结果报送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有关医疗救治机构。

42,

(2)具备能够胜任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专业人员,能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建立食物中毒常规检测实验室,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因学检测。

(4)开展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健康教育,提高社会各部门和公众防范食物中毒的意识。

(5)按有关规定,对辖区内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网络直报。

43,二、现场调查处理程序,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后,应按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上的项目,详细记录和核实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和临床表现等有关内容食物中毒报告登记表.doc同时应告知报告者,除及时抢救患者外,要保护好现场,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泻物,44,应按照本预案的应急响应原则,立即安排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派出有关专业人员,携带有关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调查、取证和采样工具、医疗救治药械等赴食物中毒事件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发生疑难和影响较大的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参与事件的调查处理,对食物中毒事件调查、中毒原因确定、可疑食物鉴定、采取控制措施等提出指导意见,45,卫生监督机构立即保护事件现场,开展卫生学调查、取证和控制工作对剩余食品、食品原料及可疑中毒食品,填写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予以封存对已售出的可疑食品,设法追回,必要时可通过新闻媒体公告追回对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等,责令其彻底清洗消毒,4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开启检验快速通道对采集样品进行检验由于技术原因需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其他检验机构协助检验的,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接提交采集的样品进行检验情况特殊需延长出具检验报告时限的,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4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束后,撰写技术分析报告,并按规定报送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

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卫生学调查、取证结果提出卫生监督意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行政处罚建议,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执行处罚决定。

48,三、现场调查处理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保健养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