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6252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1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台区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汉台区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汉台区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汉台区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汉台区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台区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新人教版.docx

《汉台区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台区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新人教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台区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新人教版.docx

汉台区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新人教版

4 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

会认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中国美食的特色以及中国汉字的造字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16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美食的特色以及中国汉字的造字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

中华美食,源远流长.同学们,你最喜欢吃什么美食呢?

为什么喜欢呢?

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2.学生畅所欲言。

3。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美食》吧!

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

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

三、创设情境,学习课文。

1。

学习第一组词串.

(1)人们都说“中国美食,天下一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播放优美的音乐)

(2)出示词语。

凉拌菠菜 香煎豆腐 红烧茄子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烧”“茄”等生字。

(4)介绍这些菜肴的特色.

菠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

很多家庭习惯直接用油炒菠菜或用菠菜做汤喝,但是菠菜最安全、最有营养的吃法是凉拌.

香煎豆腐是上海地区特色名菜,主要材料有硬豆腐、虾仁等,辅料有猪肉、冬菇等,属于沪菜系。

红烧茄子是家常菜,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5)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指名读,比赛读。

2。

学习第二组词串。

(1)出示词语。

烤鸭 水煮鱼 葱爆羊肉 小鸡炖蘑菇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烤”“炖"等生字.

(3)介绍这些菜肴的特色.

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中式菜式。

用料为优质肉食北京鸭,用果木炭火烤制。

它以色泽红润、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享誉海内外,且历史悠久,距今已经1600多年,号称天下第一吃,是清代宫廷御菜。

水煮鱼,又称“江水煮江鱼”,是一道重庆市的汉族创新名菜,属于重庆渝北风味。

最早流行于重庆、四川等地。

看似原始的做法,实际做工考究——选新鲜生猛活鱼,又充分发挥辣椒御寒、益气养血功效,烹调出来的肉质一点也不会变韧,口感滑嫩,油而不腻。

既去除了鱼的腥味,又保持了鱼的鲜嫩.满目的辣椒红亮养眼,辣而不燥,麻而不苦。

“麻上头,辣过瘾”,让水煮鱼在全国流行。

葱爆羊肉,羊肉滑嫩,鲜香不膻,汪油包汁,食后回味无穷。

肉嫩,略带葱香味。

小鸡炖蘑菇是一道东北炖菜。

通常是用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一同炖制而成.榛蘑可以衬托出鸡肉的鲜香,粉条滑爽而绵实.小鸡炖蘑菇鸡肉鲜嫩,营养价值也很高.

3.学习第三组词串.

(1)出示词语。

蒸饺 炸酱面 小米粥 蛋炒饭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炒”“饭”等生字。

(3)介绍这些饮食的特色.

蒸饺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食品,是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

相传是中国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在中国许多省市也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

饺子一般是用猪牛羊肉和蔬菜作馅的传统小吃,但现在鸡肉、鸭肉、鱼肉、蛋、海味、山珍、鲜蔬、干菜、果品等都可以做馅.

炸酱面,汉族面食,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由菜、炸酱拌面条而成。

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等切好或煮好备用。

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

面条煮熟后,捞出,浇上炸酱,拌上菜,即成炸酱面。

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再加炸酱、菜的,称“过水面”.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也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粥。

蛋炒饭是一种常见美食,除鸡蛋、米饭外,还可以添加多种配料。

蛋炒饭口感佳,松软,有嚼劲,还有淡淡的香味,深受人们喜爱。

4。

回归整体,读词语。

(1)美食之行即将结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看过的美食。

(读学过的词串)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

(2)把你家乡的美食介绍给大家吧!

四、指导诵读,读中感悟。

1.这么多的美食,让人禁不住垂涎三尺,老师很想读一读。

(教师示范读,并介绍边读边记的读书方法)

2.学生边看图,边读词,读出美感。

多种读法交替,读后师生评价。

五、看图贴卡,练习说话。

1。

愉快的美食之旅结束了,你都见到了什么?

小组先说一说。

2.小组合作将这些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面,贴好后,轻声读一读.

3。

把学生完成的情境图贴在黑板上,再次齐读。

4.根据图意,用卡片上的词语练习说话。

六、字形分析,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

烧、茄、烤、鸭、肉、鸡、炒、饭。

(1)读一读.

(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记住。

2.学习写字。

(1)观察、讨论:

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

提出来讨论、交流。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重点抓住“烧”这个字指导)学生描红.

(3)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七、课间延伸,实践活动。

1.中国美食,源远流长,不去品尝真是可惜。

请小组互相合作,设计一幅广告画和相应的广告词,把中国美食好好夸一夸,让别人听了见了就想品尝,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

2.小组合作,设计广告画和广告词,并进行介绍。

八、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把自己了解的中国美食说给小伙伴听一听。

2。

抄写生字词语。

语文园地五

1。

辨析形近字,认识9个生字,学习根据字形特点猜出汉字意思的方法。

2。

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猜测词语的意思。

3。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把句子写具体.

4。

学习按“左边短,右边长"“左边长,右边短”的书写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4个生字。

5.朗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6。

读寓言故事《刻舟求剑》,体会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重点

1。

认识9个生字,学习根据字形特点猜出汉字意思的方法.

2。

猜测词语的意思。

3。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把句子写具体。

4.体会故事的寓意。

难点

1。

学习根据字形特点猜出汉字意思的方法。

2.猜测词语的意思。

3。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把句子写具体。

1。

识字写字

(1)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在汉字学习中很重要,借助三组形近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

通过编儿歌等形式,在巩固生字的同时,让学生喜爱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通过观察,让学生对“左边短,右边长”“左边长,右边短”书写规则的汉字有所感知,并归纳口诀帮助学生掌握写字要领.加强反馈,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获得进步。

2.语言积累

(1)运用表演等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积累并理解成语,从而达到轻松掌握成语的目的。

(2)从词语到句子再到看图说话,指导学生观察例句,抓住事物特点把句子说具体的方法,丰富语言积累.

(3)通过自由读、范读、想象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准古诗的字音,读出节奏,读出画面,直至熟读成诵。

(4)抓住寓言故事的特点,在质疑、讨论中了解寓意,延伸拓展阅读相关书籍,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辨析3组形近字,识记9个生字,学习根据字形特点猜出汉字意思的方法。

2。

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猜测词语的意思,并尝试在语境中运用。

3。

仿照例句,抓住事物特点,把句子写具体。

一、生字加油站。

1。

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

锋蜜蜂幕扫墓慕抄炒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师生帮助正音.提示:

读准后鼻音“蜂”“锋”;读准翘舌音“抄”“炒”。

(3)去掉拼音,同桌互读,合作正音。

(4)开火车读,比赛哪辆小火车开得又快又流畅。

(5)齐读。

(生字打乱顺序,教师随机抽读)

2。

运用规律,自主识字。

(1)生字宝宝和词语朋友们要见面了,谁能让它们找对朋友?

(课件出示:

课本第68页“识字加油站”中的题目)

(2)同桌合作讨论。

(3)出示词语,学生上台操作,让生字宝宝和词语交朋友。

(4)它们为什么可以交上朋友?

指名让学生说说理由,体会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重点理解第2组词语,“幕”起到遮盖、阻隔的作用;“墓”与土有关;课件出示“慕”的演变过程,了解下半部分与“心"有关。

3。

创编儿歌,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填一填:

有虫是蜂,有山是(),有金是().

勤劳的昆虫是(),高高的山顶是(),金属磨尖是().

(2)编一编:

你能仿照上面的儿歌,也为其他两组形声字编一首儿歌来帮助我们区分吗?

(“吵架要用口,抄写要动手,炒菜少了火,永远不会熟”)

4.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

拨泼拔

()河()动()水

披破波

()浪()衣服()坏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教学重在让学生辨析形近字,在观察与比较当中,学会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即形旁表义的特点,进而学会根据这一特点来进行连线。

在小组互动与全班互动环节中,并不只满足于学生会连线,更需要锻炼学生将思维的过程展现出来,从而形成能力。

学生自主创编,旨在以此形式,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强化对汉字的识记,同时丰富其语言实践经验,教师有意识地拓展两组形近字,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运用总结出来的方法去判断、去区分,最终熟练地掌握形近字。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读成语,猜成语的意思。

1.课件出示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不言不语只言片语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豪言壮语少言寡语

自言自语甜言蜜语

2。

指名读,师生帮助正音。

重点指导“豪、寡、只”的读音.

3.齐读词语.

4.观察词语并交流:

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都含有“言、语”二字,意思都和言语活动有关)

5.请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来猜测成语的意思.(指导讲解“豪言壮语、少言寡语”的意思)

6。

这8个成语都和言语活动有关,它们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吗?

(引导学生发现有的言语多,有的言语少,有的语言很豪迈,有的言语像蜜糖)

7。

我演你来猜。

(1)教师表演“自言自语”,学生猜.

(2)学生合作表演“不言不语、甜言蜜语、三言两语、豪言壮语",其余学生猜。

8。

运用成语。

课件出示:

自言自语少言寡语甜言蜜语

(1)我们不能轻信陌生人的()。

(2)种葫芦的人():

“我的葫芦长成大南瓜才好呢!

(3)爷爷平时(),只是喜欢种种花、写写字。

9。

拓展成语。

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言、语"的成语?

(胡言乱语、花言巧语、轻言细语……)

(二)读句子,仿写句子。

1。

课件出示三幅图片,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数量等方面将事物说具体。

2.课件出示:

比较两组句子,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1.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小花.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2.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凉棚。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小结:

加上描写形状、颜色、形态的词语,事物的特点就更鲜明了,句子也就更具体、生动了。

3。

仿照例句,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词语。

要求: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鼓励学生从事物的形状、颜色、形态等方面去描述。

(3)读一读仿写后的句子。

课件出示:

()天空飘着()气球。

()池塘开满()荷花。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教学重在词句的运用巩固,辨析词语的差别,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会运用。

在句子的训练中,让学生体会把句子表达得具体、生动的好处,然后练习写完整的句子.本板块教学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感,从而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发现左右结构汉字的不同特点,按“左边短,右边长”“左边长,右边短"的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2.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3。

积累寓言故事《刻舟求剑》,体会故事的寓意,培养阅读寓言的兴趣。

一、书写提示.

1。

课件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1)课件出示“观、呼、忙、如”,指名认读.

(2)引导观察四个字的结构特点。

(左右结构)

(3)虽然同为左右结构,它们在田字格的写法一样吗?

(“观、呼”左边短,右边长;“忙、如”左边长,右边短)

2。

教师范写,归纳特点.

(1)教师范写.

(2)师生共同归纳特点:

先写“观”和“呼”:

左边部分要写得窄小些,位置略往上靠;右边部分要写得宽大些,注意与左边部分笔画的穿插与连接。

如“观”的右边,“见"的撇要穿插到左边“又"的点下面。

再写“忙”和“如”:

右边部分要写得窄小些,位置略往下移,左边部分要写得宽大些。

“忙"字右边“亡”的横要穿插到左边竖心旁点的下面。

3。

学生练习书写。

(1)练字先练姿。

(2)学生描红仿写,注意左右部件的比例,字要写得匀称、美观。

(3)评价反馈.

投影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议,进一步巩固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及变化。

4.熟字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有类似结构的汉字?

(“左边短,右边长”的字:

吹、呀、叹。

“左边长,右边短"的字:

忆、和、打)

设计意图:

本板块的教学意在强化写字效果,特别出示了两组富有特点的字,有的左边长,右边短;有的右边长,左边短。

通过观察,让学生对字的整体结构有所感知,通过仔细观察字的部件的占位,才能把字摆匀,写美观.明确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归纳特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写字要领。

加强反馈,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得到进步.

二、日积月累。

1。

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古诗《江雪》,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诗句.

jiānɡxuě

江雪

qiānshānniǎofēijuéwànjìnɡrénzōnɡmiè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ɡūzhōusuōlìwēnɡdúdiàohánjiānɡxuě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正音,指导读准后鼻音“径”,平舌音“蓑"。

(3)学生齐读。

2。

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千山、万径”声音延长,强调范围广,数量多。

“绝、灭"利落收声。

(2)教师领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合作读。

3。

读出画面。

(1)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把《江雪》画成一幅画,你会画些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千山、万径、孤舟、蓑笠、寒江、雪等景物,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2)课件出示古诗画面。

(3)配乐诵读。

4.熟读成诵。

借助关键词语,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

本板块的教学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词,丰富他们的积累.所以在理解上不做过高的要求,大概能够借助图画明白诗句的意思就可以了.不在古诗的主题上花更多的力气,学生们对诗文有一定感知就行。

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读准古诗的字音,读出节奏,读出画面,直至熟读成诵.能够水到渠成地将古诗积累下来,并且保有学习古诗的兴趣,那么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三、我爱阅读。

1。

读通故事,感知寓言。

(1)出示课件,看图猜寓言故事,导入课题《刻舟求剑》。

(2)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课件出示词语“宝剑、船舷、记号、捞、不慌不忙、靠岸”,学生练读,再指名读。

(4)再读课文,把故事读正确、读通顺。

(5)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理解“求”的意思是“寻找,寻求”.)

2。

读好故事,体会寓意。

(1)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落实以下两个方面的指导:

①抓住“催”字,读出旁边人的干着急,适时进行表演读.②抓住“不慌不忙”,借助体态语,读出相应的语气。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最后这个人能否把宝剑捞上来?

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人或事?

(3)围绕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交流,体会寓意.(做事情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要知道变通,否则很难获得成功.)

(4)课件出示文言文版的《刻舟求剑》,你会读吗?

楚人有涉(shè)江者,其剑自舟中坠(zhuì)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huò)乎!

教师范读,分句领读,体会文言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3。

延伸拓展,喜爱寓言。

(1)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2)把《刻舟求剑》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设计意图:

抓住寓言故事短小而又耐人寻味的特点,在质疑问难、讨论交流中掲示寓意.延伸拓展,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1。

根据内容特点,采用儿童喜欢的形式展开教学。

如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在汉字学习中很重要,通过编儿歌等形式,在巩固生字的同时,让学生喜爱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又如运用表演等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积累并理解成语,从而达到轻松掌握成语的目的.学习《江雪》一诗时,告诉学生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把《江雪》变成一幅画,你会画些什么?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把《刻舟求剑》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这些形式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

掌握方法,夯实基础.

如在进行书写练习时,通过观察,让学生对“左边短,右边长”“左边长,右边短"书写规则的汉字有所感知,并归纳口诀帮助学生掌握写字要领,提高书写能力。

在学习怎样把句子写具体时,先指导学生观察例句,再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数量等方面说事物,让学生懂得加上描写形状、颜色、形态的词语,事物的特点就更鲜明了,句子也就更具体、生动了,然后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运用方法提高语言能力。

3。

适度拓展,激发阅读兴趣。

在学习《刻舟求剑》时,适时出示文言文版的《刻舟求剑》,体会文言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学完《刻舟求剑》,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相关书籍,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朱德的扁担》说课稿

说教材

《朱德的扁担》讲的是在1928年,红军初建时期,在国民党竭力“围剿”的特定环境下,广大红军战士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阴谋而到茅坪去挑粮食的故事。

全文没有一句对话,但却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真实地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场面.课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可以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的红军指挥官的形象,而且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出革命战士对朱德的敬爱之情.

说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2。

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尊敬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重点、难点

1。

知道挑粮食路途遥远、山高路陡,体会挑粮的艰辛.

2.第3自然段是全文教学的重点.要从中体会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和战士对朱德的敬爱之情。

3。

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

说教法和学法

一、想象拓展,发展学生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也是多元的。

”启发学生借助教材展开想象,并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内心,从吸收至倾吐,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认识,指导他们的生活。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去对比,加强对当时革命状况的了解,从而引发对革命事业崇敬之情。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把学生置身于故事所在的背景中,使得学生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一员来参与,参与其中的艰辛,参与其中的心理过程,这样不但有助于教学的开展,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的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对革命领导人的尊敬与热爱。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了挑粮的艰难,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

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

另一个重点就是“扁担",始终抓住“扁担”,从战士的“藏”,到朱德的“做”,并且刻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层层递进,把难点一步步地剥离,突破。

第二自然段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挑粮食路途艰难。

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体会去挑粮食的一定是身强力壮的人,这是因为路途艰辛。

这样学生已经体会到了挑粮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接着再联系他们平时爬山时的感受:

自己空身爬都很累,担上粮食就更艰难了.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情感体验使这个难点很好地解决了。

本课的重点段是第三自然段,这个自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精神.学生主动学习比被动的学习更有效。

通过让学生了解双方的行为意图,从每个角色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体会到战士对朱德的敬爱,以及朱德同志的精神,这样有了换位思考的答案,比教师填鸭式的说教要好多了。

之后出示这句话:

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指导朗读,体会其中战士们对朱德的关心。

课后要求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讲给你的家人听,讲给你周围的人听。

这样的课后练习的设计可以使学生以这堂课的学习为起点,积累更多的知识.这也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邮票上的齿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齿、枚”等13个生字。

会写“仍、使、便”三个字。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

激发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11个生字词,13个带拼音的生字,13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黑便士”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

(板书:

邮票)

2、(出示现在的邮票)比较两枚邮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

3、(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

这就叫做:

齿孔(板书)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4、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补齐课题)。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字词、写生字

1、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有趣吗?

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要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和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生字词?

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

(3)自由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不会的可问同学。

(4)巩固生字。

(看实物拿字卡“刀”;看动作拿字卡“裁、撕”;说城市拿字卡“伦敦”;猜字谜拿字卡“研、究”。

3、练习写字:

(1)猜字谜:

“借一半,扔一半。

”(仍)

(2)师范写,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横折折折钩要先写,是一笔写成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一课要求我们写的字还有哪些和“仍”字一样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还有“使”“便”。

(4)请大家拿出铅笔,坐端正,把这些字写一遍.

(5)展示学生的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三、朗读感悟

1、小朋友的生字学得又快又好,真聪明!

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读了这一课后,有一个问题总是搞不明白:

究竟是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呢?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正确答案。

默读时不要发出声音.

3、找到答案了吗?

4、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