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74405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秋新教材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独立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5.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9.03-9.07

始业教育

1、听听声音

2

 

 

2

9.10-9.14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

 

 

3

9.17-9.21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复习

2

 

 

4

9.24-9.28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2

 

 

5

10.01-10.06

 

 

 

6

10.08-10.12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2

 

 

7

10.15-10.19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2

 

 

8

10.22-10.26

3、测量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

2

 

 

9

10.29-11.02

练习

课外延伸

2

 

 

10

11.05-11.09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

2

 

 

11

11.12-11.16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植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2

 

 

12

11.19-11.23

复习第二单元

2

 

 

13

11.26-11.30

期中检测

2

 

 

14

12.03-12.07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2

 

 

15

12.10-12.14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2

 

 

16

12.17-12.21

练习

5、运动与摩擦力

2

 

 

17

12.24-12.28

6、运动的小车

练习

2

 

 

18

12.31-1.04

7、设计制作小车一

2、设计制作小车二

2

 

 

19

1.07-1.11

复习第一单元

2

 

 

20

1.14-1.18

复习第二单元

2

 

 

21

1.21-1.25

复习第三单元

2

 

 

22

1.28-2.01

测试

1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1.5声音的强与弱教案

课题

5声音的强与弱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人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

2、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3、知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懂得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尺、木架、橡皮筋、鼓、音叉、支架等等。

教学过程

旁注

一、聚焦

出示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视频,引导学生看一看,体会安塞腰鼓震耳欲聋的声音,雄伟壮观的气势,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师引导:

看着安塞腰鼓,听着安塞腰鼓的声音,不禁让人热血沸腾。

再出示小雨沙沙声,引导学生听一听,体会小雨若有若无的沙沙声。

为什么安塞腰鼓让人听了热血沸腾,而小雨听起来却若有若无?

同样是声音,为什么有的声音强?

有的声音弱?

声音的强弱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声音的强弱。

板书课题:

5声音的强与弱

二、探索

教师引导,要想探索声音的强与弱,我们还是通过几个小实验来探究。

实验一:

钢尺的声音和振动幅度

出示课本11页的下面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实验操作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方法:

像图中那样,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

实验要求:

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

再用力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

思考:

钢尺发出的声音和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实验要领:

做这个实验,一定要注意观察,注意比较轻轻拨动钢尺和用力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钢尺的振动幅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再思考钢尺发出的声音和钢尺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且思考问题,得出实验结论。

交流,学生说一说实验现象,交流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当我们轻轻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小,并且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小。

而当我们用力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大,并且振动幅度也很大,可见,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大小与钢尺的振动幅度是成正比关系。

实验二:

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和振动幅度的关系

出示固定好的橡皮筋架子,引导:

与拨动钢尺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拨动这根橡皮筋的时候,它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呢?

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与它的振动幅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用不同的力度拨动橡皮筋,听一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幅度,思考橡皮筋的声音与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教师小结:

这个实验与我们刚才第1个钢尺的实验是一样的,用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而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大,相反,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发出很小的声音,而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小。

实验三:

鼓声的大小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钢尺和橡皮筋的实验,我们发现钢尺和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大小与他们的振动幅度有关系,而且是成正比关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小。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平常敲的鼓是不是也是这样?

出示用力敲大鼓的视频,引导学生看一看,用力敲大鼓的视频,听一听鼓的声音,观察鼓面的振动幅度。

再播放一段敲小鼓的视频,引导学生听一听鼓的声音,仔细观察鼓面的振动幅度。

全班交流:

鼓的声音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

预设:

鼓的声音大小与鼓面的振动幅度是有关系的,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小。

三、研讨

教师引导:

刚刚我们通过三个实验了解了声音的大小与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预设:

声音的大小、强弱与振动幅度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除了以上三个实验之外,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列举出相关的事例来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预设:

出示课本第12页下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

教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强弱,了解了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知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表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声音除了有强弱之外,还有高低之分,下一节课我们来研究声音的高与低,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教学

反思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案

 

课题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2、选择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3、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观念。

教学重点

选择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种弦乐器、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

旁注

一、聚焦

1、出示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乐器有什么共同点?

(这些乐器都是弦乐器,都依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

2、播放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弦乐器的音乐,引导学生欣赏。

3、教师引导:

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这一类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那么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二、探索

1、教师引导:

要想探索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就要小组合作,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2、第1步:

选定一种弦乐器,讨论要解决的问题。

各小组讨论商量,选定一种弦乐器作为本小组的研究对象。

讨论交流本小组要解决的问题:

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3、第2步:

预测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推测音高变化可能存在的规律。

教师引导:

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弦的音高呢?

下面请同学们来做一个预测。

预设一:

弦的粗细

预设二:

弦的松紧

预设三:

弦的长短

弦的音高与弦的粗细、松紧、长短究竟有没有关系?

有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进一步来预测。

出示学生活动手册“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

各小组进行预测,并填写好“音高变化预测”这一栏的内容。

4、第3步:

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验证预测。

教师引导:

我们对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有怎样的关系?

都做了预测,下面我们就一一的对这些预测进行验证。

各小组对本小组的预测进行验证,填写好“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

5、第4步:

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引导:

刚刚我们初步验证了琴弦与音高的关系,下面请同学们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预设:

方案1:

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琴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识别音高的变化。

方案2:

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识别音高的变化。

方案3:

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移动,识别音高的变化。

学生分小组继续验证这些方案,进一步探讨琴弦的音高与什么因素有关?

6、第5步:

修正方案,并在弦上试弹,寻找影响弦的音高的因素。

学生继续验证这些方案,并进一步修正,在琴弦上试弹,进一步寻找影响弦的音高的因素。

7、第6步:

全班交流,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预设:

生1:

弦的音高与振荡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生2:

弦的音高与琴弦的松紧有关,琴弦调的越紧,震荡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

生3:

弦的音高与琴弦的距离有关,固定琴弦的两端距离越近,振荡频率就越高,音调也越高。

生4:

弦的音高与琴弦的粗细有关,琴弦越细,震荡频率越高,声调也越高,相反,琴弦越粗,震荡频率越低,音调也越低。

三、课堂总结

1、播放一段弦音乐,引导学生听一听,进一步体会弦乐器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2、教师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弦的音高与弦的频率、琴弦的距离、粗细、松紧都有一定的关系。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来制作小乐器。

下一节课,我们就来动手制作我的小乐器,请大家准备好制作乐器的材料。

 

教学

反思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声音1听听声音教案教科版

⒈听听声音

(一)科学概念:

1、知道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了解音叉是一种发生仪器,用来调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科学词汇:

音叉、音调、振动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

2.让学生学会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别和鉴别,并能对声音的

高低、强弱给听到得声音进行分类。

科学方法:

观察比较、实验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核心价值观:

世界充满着不同的声音

教学

重难

重点:

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知道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

难点:

对声音的高低、强弱进行分类。

教学

准备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课件、大小不同的音叉、长短不同的3枚钉子、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音叉(大小各六组)

敲击不同音叉和铁钉时,一定要认真倾听。

活动过程

基础设计

个性设计

一、游戏导入:

让学生做游戏(出示课件):

“猜猜我是谁”——说说你猜的根据是什么?

——揭露课题《听听声音》

游戏规则是:

第一、第二组向左转,第三、第四组向右转,然后请一个同学说“猜猜我是谁”,请另一组同学猜他是谁?

猜对了,我们用掌声鼓励他!

二、倾听周围的声音

(一)仔细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说说自己听到了

那些声音?

(二)倾听老师课件中的声音(摩托车启动声、门

铃声、公鸡叫声、飞机飞过的声音、小鸟叫声、鹅的叫声、风声、雨声、雷声海啸声等),让学生说出听到哪些声音?

是由哪些物体发出来的?

(三)把听到的声音分类:

哪些声音是属于自然界

的?

哪些声音是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发出的?

(四)在自然界、在生活中,除了这些声音外,你

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三、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一)出示音叉,介绍音叉是一种发生仪器,用来调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二)实验:

敲打音叉听声音,并记录你所听到的声

音。

1.用同样的力度敲打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比较这

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用不同的力度敲打其中一个音叉,比较这两种

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尝试用高、低、强、弱对这些声音进行归类、描述和记录。

  (三)应用并实验:

使用大小不同的铁钉进行上面的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小结:

通过上述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声音有高、低、强、弱的不同。

四、拓展

“猜猜我在哪里”,游戏规则:

第一、第二组向左转,第三、第四组向右转,然后请一个同学说“猜猜我在哪里”,请另一组同学猜出他的位置?

猜对了,我们用掌声鼓励他!

小结:

通过这个小游戏让我们知道了,声音不仅有

高、低、强、弱的不同,还有方向。

延伸:

声音还有什么秘密?

我们将继续探究它。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3.7设计制作小车

(一)教案

 

课题

3.7设计制作小车

(一)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要求是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使他能在5秒内,把两块橡皮运输一米远。

2、通过观察各种小车的模型,了解小车的结构,然后根据要求设计方案,绘制出小车的设计图。

3、学会根据要求制作小车,懂得小组间同学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够根据要求观察各种小车,确定小车的设计方案,绘制出小车的设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活动要求,讨论确定小车的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小车的模型、活动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

旁注

一、明确问题

教师引导:

人们会根据需要设计各种动力不同的车辆,来执行不同的任务。

这节课,让我们也来设计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吧。

板书课题:

7设计制作小车

(一)

二、明确任务

1、出示课本56页的活动任务,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本次制作的任务。

请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并使它能在5秒内把两块橡皮运输一米远。

2、解读任务

找出关键词:

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具有动力、5秒内、把橡皮运输一米远。

3、明确要求

出示课本56页的要求,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本次制作小车的要求。

车身长度不超过25厘米。

用橡皮筋或者气球做动力。

只能使用提供的材料。

出示图片,了解提供的材料有硬纸盒、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交水、吸管、胶带、气球。

4、了解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

第1步,明确问题。

明确设计什么,用途是什么,具体要求是什么。

第2步,制定方案。

头脑风暴,研究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制定最优方案。

第3步,实施方案。

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

第4步,评估与改进。

根据标准评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

学生读一读,了解本次设计制作小车的基本步骤。

三、制定方案。

1、小组分工,明确任务

教师引导:

本次设计制作小车的任务比较复杂,因此,我们小组同学之间要互相配合,团结协作。

各小组讨论交流,明确小组分工和各个成员的任务,然后填写在活动手册的记录表上。

2、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的结构。

教师引导:

要想设计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小车,我们首先要观察小车,了解小车的结构。

出示一部分小车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小车的结构。

各小组观察小车模型,交流小车的结构,并且填写好课本57页的“小车的结构”记录表。

预设:

小车的结构

结构

特点和作用

车架

支撑,固定

车身

美观,载人

车轴

坚固,耐用,摩擦力小

轮子

滚动,摩擦力小

3、讨论确定小车的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

提出小车设计的要求:

明确小车的动力方式

明确小车各部分所用的材料

明确每种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工具

明确各部分的连接方式

教师强调:

在绘制设计图时,我们可以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位绘制出小车的设计图,并且在设计图中能够标注出小车主要部分的尺寸,这样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小车的结构。

学生分小组活动,共同讨论确定小车的设计方案,然后绘制出小车的设计图。

四、展示

1、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组绘制出的小车设计图,并且详细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肯定小车设计中的优点,并且适当的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2、学生再次分小组活动,各小组再次讨论交流,完善好本小组的小车设计图。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的了解了本次设计制作小车的任务及要求,并且通过各小组的同学的讨论,确定了小车的设计方案,绘制出了本小组的设计图。

下一课我们将根据各小组的设计图来制作小车。

课后请大家准备好制作小车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