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 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4891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 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 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 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 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 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 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 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 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 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秋新教材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独立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5.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9.03-9.07

始业教育

1、听听声音

2

 

 

2

9.10-9.14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

 

 

3

9.17-9.21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复习

2

 

 

4

9.24-9.28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2

 

 

5

10.01-10.06

 

 

 

6

10.08-10.12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2

 

 

7

10.15-10.19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2

 

 

8

10.22-10.26

3、测量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

2

 

 

9

10.29-11.02

练习

课外延伸

2

 

 

10

11.05-11.09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

2

 

 

11

11.12-11.16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植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2

 

 

12

11.19-11.23

复习第二单元

2

 

 

13

11.26-11.30

期中检测

2

 

 

14

12.03-12.07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2

 

 

15

12.10-12.14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2

 

 

16

12.17-12.21

练习

5、运动与摩擦力

2

 

 

17

12.24-12.28

6、运动的小车

练习

2

 

 

18

12.31-1.04

7、设计制作小车一

2、设计制作小车二

2

 

 

19

1.07-1.11

复习第一单元

2

 

 

20

1.14-1.18

复习第二单元

2

 

 

21

1.21-1.25

复习第三单元

2

 

 

22

1.28-2.01

测试

1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1.5声音的强与弱教案

课题

5声音的强与弱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人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

2、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3、知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懂得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尺、木架、橡皮筋、鼓、音叉、支架等等。

教学过程

旁注

一、聚焦

出示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视频,引导学生看一看,体会安塞腰鼓震耳欲聋的声音,雄伟壮观的气势,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师引导:

看着安塞腰鼓,听着安塞腰鼓的声音,不禁让人热血沸腾。

再出示小雨沙沙声,引导学生听一听,体会小雨若有若无的沙沙声。

为什么安塞腰鼓让人听了热血沸腾,而小雨听起来却若有若无?

同样是声音,为什么有的声音强?

有的声音弱?

声音的强弱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声音的强弱。

板书课题:

5声音的强与弱

二、探索

教师引导,要想探索声音的强与弱,我们还是通过几个小实验来探究。

实验一:

钢尺的声音和振动幅度

出示课本11页的下面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实验操作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方法:

像图中那样,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

实验要求:

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

再用力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

思考:

钢尺发出的声音和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实验要领:

做这个实验,一定要注意观察,注意比较轻轻拨动钢尺和用力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钢尺的振动幅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再思考钢尺发出的声音和钢尺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且思考问题,得出实验结论。

交流,学生说一说实验现象,交流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当我们轻轻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小,并且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小。

而当我们用力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大,并且振动幅度也很大,可见,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大小与钢尺的振动幅度是成正比关系。

实验二:

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和振动幅度的关系

出示固定好的橡皮筋架子,引导:

与拨动钢尺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拨动这根橡皮筋的时候,它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呢?

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与它的振动幅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用不同的力度拨动橡皮筋,听一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幅度,思考橡皮筋的声音与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教师小结:

这个实验与我们刚才第1个钢尺的实验是一样的,用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而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大,相反,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发出很小的声音,而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小。

实验三:

鼓声的大小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钢尺和橡皮筋的实验,我们发现钢尺和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大小与他们的振动幅度有关系,而且是成正比关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小。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平常敲的鼓是不是也是这样?

出示用力敲大鼓的视频,引导学生看一看,用力敲大鼓的视频,听一听鼓的声音,观察鼓面的振动幅度。

再播放一段敲小鼓的视频,引导学生听一听鼓的声音,仔细观察鼓面的振动幅度。

全班交流:

鼓的声音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

预设:

鼓的声音大小与鼓面的振动幅度是有关系的,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小。

三、研讨

教师引导:

刚刚我们通过三个实验了解了声音的大小与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预设:

声音的大小、强弱与振动幅度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除了以上三个实验之外,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列举出相关的事例来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预设:

出示课本第12页下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

教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强弱,了解了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知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表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声音除了有强弱之外,还有高低之分,下一节课我们来研究声音的高与低,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教学

反思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1.5声音的强与弱教案

课题

声音的强与弱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

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

同声音联系起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与我们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

重点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

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难点

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

同声音联系起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新课聚焦

播放视频《非洲鼓·逆战》

非洲鼓表演时鼓手在鼓面上拍打就能发出不同的节奏和音符,敲击非洲数,我们发现,轻轻敲鼓,发出的声音小;用力敲鼓,发出的声音大,因为用力的大小不同,鼓面产生的振动情况不同,声音的轻重就不同,音乐课上,我们将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

那么声音的强弱是怎样形成的?

出示课题:

声音的强与弱。

(板书课题)

观看视频

 

猜测答案

通过观看视频好,同学们会发现用力的大小不同,非洲鼓发出的声音强弱就不同。

分析后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科学探索

探索一:

研究钢尺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

一把钢尺

实验步骤:

(1)将钢尺伸出桌面大约10厘来,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

(2)用另一只手轻轻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仔细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的振动幅度。

(3)用另一只手用力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仔细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的振动幅度。

(4)重复3次,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记录:

实验分析:

轻轻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弱,振动幅度小;用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强,振动幅度大。

实验结论:

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探索二:

研究橡皮筋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

四个钉子、一块木板、一根橡皮筋

实验步骤:

(1)在一块木板上钉4个钉子,将橡皮筋均匀地围在钉子之间。

(2)轻轻拨动橡皮筋的一侧,仔细倾听,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并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幅度。

(3)用力拨动橡皮筋的同一侧,仔细倾听,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并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幅度。

(4)重复3次,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记录:

实验分析:

轻轻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弱,振动幅度小;用力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强,振动幅度大。

实验结论:

橡皮筋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橡皮筋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探索三:

研究鼓面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

鼓、一些碎纸屑、一对鼓槌

(1)将碎纸屑均匀地洒在鼓面上。

(2)轻轻敲击鼓面,仔细听鼓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碎纸屑的变化,推测鼓面振动幅度的变化。

(3)用力敲击鼓面,仔细听鼓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碎纸屑的变化,推测鼓面振动幅度的变化。

(4)重复3次,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轻轻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弱,振动幅度小;

用力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强,振动幅度大。

实验分析:

鼓面发出的声音较弱时,碎纸眉只能轻微地跳动,说明鼓面的振动幅度小;

鼓面发出的声音较强时,碎纸屑会被弹起很高,说明鼓面的振动幅度大。

实验结论:

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准备实验材料

 

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做好实验记录

 

准备实验材料

 

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做好实验记录

 

准备实验材料

 

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做好实验记录

 

研究钢尺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橡皮筋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鼓面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3.科学研讨

研讨一:

分析你的记录,你能发现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吗?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大;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我们可以打开一个音频的应用播放音乐,声音越强,显示声波的振动幅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研讨二:

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1.我们轻轻走路时,脚步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小;重重走路时,脚步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大。

2.我们大声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幅度大;小声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幅度小。

3.在铁架台上用细线吊个乒乓球,乒乓球挨着旁边的音叉,当我们敲击音叉时,会发现乒乓球也跟着摆。

当我们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变强,乒乓球的摆动幅度也变大。

乒乓球的摆动幅度相当于振动幅度,说明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强度就越大。

通过学习,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能够用语言简要的描述振幅和声音强弱的关系。

思考生活中的实例。

通过研讨环节,能够回忆思考今天的实验内容,能够用语言简要的描述振幅和声音强弱的关系。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运用到生活学习中去。

4.拓展提高

科学零记录

音量:

音量又称响度、音强,是描述声音强弱的量。

音量的大小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同一个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大;振动幅度越小,音量越小。

声音的强弱等级可以用分贝(dB)来表示。

拓宽知识面,能够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1.5声音的强与弱

振幅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大;

振幅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板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练习题

一、填空。

各种物体,只要就必然发出声音,如果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二、选择。

(1)如图所示,小提琴总共有4根琴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

 

A.1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B.2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C.4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2)在弹吉他时,想要使它发出的声音强些,可以()。

A.换新吉他B.用的力气大一些C.调节弦的松紧度

三、把下面的操作与听到的声音特点用线连起来。

拨动拉的较紧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高

拨动拉的较松的橡皮筋

用力敲击锣听到的声音低

轻轻敲击锣

鼓皮振动的快听到的声音强

鼓皮振动的慢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听到的声音弱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

四、下面是二胡、古筝、吉他等乐器让弦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1)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

(2)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

(3)手指在弦上连续移动。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识别的变化。

五、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在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拨弹橡皮筋,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记录表

橡皮筋拨弹情况

橡皮筋振动情况

发声情况

不拨弹橡皮筋

没有振动

不发声

把橡皮筋拉紧拨弹

振动得快

发出的声音高

把橡皮筋稍稍放松拨弹

振动得慢

发出的声音低

实验结论: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同时还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六、培优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二胡是一种拉弦乐器,有两根弦。

现代二胡以纯五度定弦,在胡琴

之中属于中高音域乐器。

现在各地方根据需要的条件,独立发展出

不同形状的弓弦乐器,如高胡、京胡、板胡、二弦、喇叭弦等。

为满

足中乐交响化的需要,根据二胡的制式,也另外发明了中胡等。

弦乐器的音调高低跟弦的下面三个因素有关。

(1)弦的粗细。

(2)弦的长短。

(3)弦被绷紧的程度。

我们用相同的力从二胡琴弦下端往上移动时,发出的声音

由到。

我们用同样的力从上往下移动,发出的声音是从到,这是因为琴弦越短,振动越,声音越。

第7课时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振动振动

2.

(1)C

(2)B

3.

拨动拉的较紧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高

拨动拉的较松的橡皮筋

用力敲击锣听到的声音低

轻轻敲击锣

鼓皮振动的快听到的声音强

鼓皮振动的慢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听到的声音弱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

4.音高

5.高低振动

6.低高高低快高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检测卷含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填空。

(每空2分,共46分。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声音能在、、中传播,不能在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

3、声音可以向传播。

4、耳朵分为、、三部分。

5、耳廓有的作用。

6、和、,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7、声音的强弱叫做。

8、声音的高低叫做。

9、、、、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0、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有关。

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声音高。

二、选择。

(每空2分,共10分。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用打击过的音叉接触水面会(    )。

A水面没有任何变化B水面产生水波C无法判断

2.人体能听到声音器官是(   )。

A眼B鼻C耳

3.声音在(   )中传播速度最快。

A固体B气体C液体

4.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气流B直线C波

5.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

A高B低C强

三、判断。

(每空2分,共20分。

1、声音可以由物体自身振动产生。

()

2、吹气不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

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4、声音的传播没有特定的方向,它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

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

()

6、耳朵分为耳廓和外耳道、内耳三部分。

()

7、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

8、噪声是听起来悦耳的声音。

()

9、噪声,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

10、保护自己听力的方法:

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戴上耳塞、控制物体发声。

()

四、简答题。

(每题8分,共24分。

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声音传递的路径是怎样的?

3、请你写出有效减少生活中噪声的方法。

(最少写四个)

答案:

一、填空。

1、振动

2、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介质

3、各个方向

4、外耳、中耳、内耳。

5、收集声波

6、噪声废气废水

7、音量

8、音调

9、摩擦弹拨敲击吹气

10、松紧、长短、粗细紧、短、细振动快

二、选择。

1-5BCACA

三、判断

1--5√××√√6---10×√×√√

四、简答题。

1、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3、(汽车上安消声器)、(公路两旁栽树)、(市区设置禁鸣区)、(公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