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0212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秋新教材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独立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5.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9.03-9.07

始业教育

1、听听声音

2

 

 

2

9.10-9.14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

 

 

3

9.17-9.21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复习

2

 

 

4

9.24-9.28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2

 

 

5

10.01-10.06

 

 

 

6

10.08-10.12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2

 

 

7

10.15-10.19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2

 

 

8

10.22-10.26

3、测量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

2

 

 

9

10.29-11.02

练习

课外延伸

2

 

 

10

11.05-11.09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

2

 

 

11

11.12-11.16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植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2

 

 

12

11.19-11.23

复习第二单元

2

 

 

13

11.26-11.30

期中检测

2

 

 

14

12.03-12.07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2

 

 

15

12.10-12.14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2

 

 

16

12.17-12.21

练习

5、运动与摩擦力

2

 

 

17

12.24-12.28

6、运动的小车

练习

2

 

 

18

12.31-1.04

7、设计制作小车一

2、设计制作小车二

2

 

 

19

1.07-1.11

复习第一单元

2

 

 

20

1.14-1.18

复习第二单元

2

 

 

21

1.21-1.25

复习第三单元

2

 

 

22

1.28-2.01

测试

1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课题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声音会向四面八方传播。

2、通过实验探究,懂得声音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而在真空环境中是不能传播的。

3、能够根据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制作一个“土电话”,并试一试,感受声音在固体中传播。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实验证明声音可以在液体、气体和固体中传播。

教学准备

课件、小鼓、玻璃罩、闹钟、水槽、音叉、一次性纸杯、线绳等等

教学过程

旁注

一、聚焦

1、教师在讲台上敲击音叉,问:

同学们,你们能听得到音叉的声音吗?

所有的同学都回答:

能听到。

2、教师引导:

老师敲击音叉的时候,坐在教室里的所有同学,无论坐在哪个位置,都能听到音叉的声音。

这音叉的声音是如何从讲台这边传到教室的每一个的位置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声音的传播。

3、板书课题: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二、探索

要想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仍然要通过几个小实验来完成。

实验一:

声音的传播与空气

1、出示闹钟,教师将闹钟的闹铃打开,引导学生听一听。

出示一个玻璃罩,引导:

下面我们把这个正在发出声音的闹钟放到玻璃罩里,想一想,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

学生预测:

仍然能够听到听不到

2、教师用抽气筒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引导学生再仔细听一听:

我们还能听到闹钟发出声音吗?

闹钟的声音有没有变化呢?

预设:

闹钟的声音有了变化,声音由强变弱,由大变小,最终没有声音。

特别说明:

此处用抽气筒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会因为操作的问题,玻璃罩内的空气不会抽取干净,因此才会听到闹钟的声音,不过闹钟的声音会减弱减小。

3、教师引导:

当我们把正在发出声音的闹钟放到玻璃罩里,并且把玻璃罩里的空气全部抽掉,就会发现闹钟的声音由大变小,由强变弱最后,最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说明什么呢?

预设:

这说明声音的传播是与空气有关系的,没有空气或者空气变得稀薄,都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实验二:

声音的传播与固体

1、出示实验要求:

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

并比一比这样听到的声音,与耳朵不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强调实验的要领:

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这样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这个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一位同学用手轻轻的抓挠桌面,另一位同学先将耳朵贴在桌面上仔细听,然后耳朵不贴在桌面上再听一听,比较一下听的效果,从而得出结论。

3、全班同学认真进行实验操作,这个实验可以进行多次,同桌的两位同学可以轮流操作。

4、全班交流,说一说实验的过程及得出的实验结论。

5、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大家的实验操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声音的传播与固体有关系。

板书:

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实验三:

声音的传播与液体

1、教师引导:

我们刚刚通过实验,证明了声音的传播与气体和固体都有关系,声音能够在气体和固体中传播,那么,声音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呢?

下面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证明。

2、实验材料:

音叉、盛水的水槽。

3、实验方法:

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再将音叉浸入水中,将耳朵紧贴在水槽边,仔细听,看是否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4、出示课本第7页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实验方法。

5、实验要领:

击打音叉要用力,这样效果会更好。

击打音叉后,要立刻用音叉接触水面,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

音叉发出的声音很微弱,我们要把耳朵紧贴在水槽边仔细的听,同时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这样才能得出实验结果。

同小组的同学要互相合作,每个人可以多体验几次。

6、学生分小组活动,进行实验操作,然后交流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且纠正实验中的不当之处。

7、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

8、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三、研讨

1、刚刚我们通过三组实验探究了声音的传播与气体、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关系。

声音究竟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呢?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又借助了什么物质?

2、出示课本第8页的资料,学生仔细读一读。

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3、情境题

(1)有人说:

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是听不到声音的,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这句话对不对?

为什么?

这是对的。

因为太空中空气稀薄,声音无法传播。

因此,宇航员只能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如果我们到月球上去,会发现月球上是没有一点声音的。

(2)小刚说:

他游泳的时候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的声音。

小刚没有说错,在水下确实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的声音,因为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

四、拓展

1、引导:

既然声音能够通过固体传播,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土电话”试一试。

2、实验材料:

一次性纸杯、线绳

3、操作方法:

在一次性杯底钻个小孔,用绳子把两个一次性纸杯连起来,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完成了。

4、出示课本第8页的最后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土电话”的制作方法。

5、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土电话”。

6、全班展示制作好的“土电话”。

7、教师:

同学们的“土电话”制作好了,想不想用我们制作的“土电话”来试一试呢。

组织学生到空旷的操场上用同学们制作的“土电话”来打电话,试一试“土电话”的效果。

8、教师:

同学们,刚刚我们试验了自己制作的“土电话”,效果怎么样呢?

“土电话”为什么能够传播声音呢?

大家知道“土电话”的制作原理吗?

9、教师小结:

“土电话”之所以能够传播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课堂总结

这节课通过实验,我们懂得了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并且根据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我们制作了“土电话”。

那么,我们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下一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教学

反思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1.6声音的高与低练习题

一、填空。

(1)声音的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

单位:

赫兹(HZ),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

(2)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3)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改变了。

(4)尺子伸出桌面,发出的声音;尺子伸出桌面,发出的声音。

二、选择。

(1)()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

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B.拉松一点C.把橡皮筋用力搓

(2)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

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不变

(3)如图,铝片琴()边的音高,()的音低。

A.左边B.右边C.中间

(4)敲击下面的杯子,能发出高音的是()。

(5)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放松琴弦B.拉紧琴弦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

三、实验探究

把一根橡皮筋绕在铅笔盒上,在铅笔盒与橡皮筋之间插入两支铅笔,使橡

皮筋离开铅笔盒面。

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及声音的变化。

 

(1)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放松一点,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2)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拉紧,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3)实验表明:

声音的高低与有关。

四、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

探究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实验记录表

尺子伸出桌

面的长度(厘米)

我的预测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

振动的快慢

音高

振动的快慢

8

12

较高

较快

较高

较快

16

较低

较慢

较低

较慢

20

音高的变化规律:

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音高越。

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的越,音高越。

 

五、培优训练

敲击下面的排钟,哪边的声音高?

哪边的声音低?

请按照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排序。

 

声音由低到高排序:

六、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通过比较,我发现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一般短的、细的物体

快,所以声音就,而长的、粗的物体慢,所以声音就。

参考答案:

1.

(1)高低快慢越高越低次数

(2)粗细(3)长度快慢

(4)越长越低越短越高(或越短越高越长越低)

2.

(1)A

(2)A(3)BA(4)C(5)B

3.

(1)慢

(2)快(3)物体振动的快慢

4.慢低快高

5.654321

6.低→高低→高高→低振动振动高振动低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物体传声的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3、激发学生爱科学、做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水槽、水、石块、音叉、挂历纸、纸杯(一次性塑料杯)、线(长5米)……

2、演示实验材料:

鼓、鼓槌、纸屏(在纸屏上面粘一根细线,在细线下端拴一下泡沫塑料小球,小球位于纸屏中央,紧贴纸屏)。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游戏: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现在我们每组的六位同学来分分工,请三位同学把一只耳朵堵上,两位同学的另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一位把耳朵贴在桌子上水槽里的水面上(请注意抬起耳朵时向上提,并用纸巾擦掉水分,防止水进入耳朵里);两位同学在座位上端坐;一位同学把两只耳朵都堵上(要紧紧堵住),听我指挥:

“全体——起立!

”……“请坐下!

谈话:

组里堵住两只耳朵的同学看到了什么情况?

你能猜想出是什么原因吗?

……

刚才大家为什么都突然站起来又坐下了啊?

……

老师的指挥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

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

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声音传播的途径

(1)认识声音的传播途径

讨论:

①刚才没有堵住耳朵的两位同学,你们听到的老师指挥的声音是怎样传到自己的耳朵里的?

比如你们耳朵与老师发声之间间隔着什么?

这说明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播过来的?

②刚才耳朵贴在桌面的两位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传播过来的呢?

学生讨论。

③刚才耳朵贴在水面的同学所听到的声音又是通过什么物质传播的呢?

④为什么两只耳朵堵住的同学就不能听到老师的声音呢?

(2)引导:

通过对以上现象的猜想研究,你认为声音在哪些物体中能传播,传播的方向是什么样的?

请大家利用老师给各组准备的材料,设计实验来证实你的推测吧!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

实验结果与你刚才的推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些事实说明什么?

(5)教师小结:

实验结果的分析正如我们同学所感受的那样,声音不仅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像……(学生例子中的物体)这样的固体中和水这样的液体中传播。

(6)综合认识声音的传播。

讲述:

关于声音传播的问题,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里放进一个电铃,人们在罩口处可以听见铃声;但是当通过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的时候,人们只能看铃在动,却听不到铃声了。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周围的各类物体(气体、固体、液体)是架在发声物与人们耳朵之间的桥梁,声音正是通过这些物体才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在发声物体周围如果没有任何物体作桥梁,那么声音就不能向外传播,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

2、引导学生认识声音传播的方式

(1)讲述:

声音是怎样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外传播的呢?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演示实验:

把拴有小球的纸屏立在这里(桌上),我在纸屏的这面(侧)有一定节奏地用力敲敲,当鼓响时,仔细观察纸屏这一侧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

怎样解释看到的现象?

(2)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

(3)讲解:

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

发声体振动得快与慢,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得快慢与它是相应的。

这样,在发声物体周围的空气,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振动着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声波。

(4)小组做一做音叉被敲击后进入水中引起水波的实验,注意观察。

(5)讲述:

声波就像投影显示的这样向周围传播着,但是有所不同的是,水波只能沿水面向周围传播,而声波可以通过周围物体,向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传播。

(6)提问:

谁能根据上述道理,进一步分析总结一下小球为什么振动的原因?

(三)巩固

提问:

1、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2、声音是以什么方式,向着什么方向传播的?

3、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话?

(四)布置作业

思考与尝试:

1、身边常见物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是一样快吗?

2、在收音机(或录音机)的喇叭处挂一根细绸条,把收音机开关打开(或用录音机放音乐),把声音开大,观察绸条会怎样?

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桌面固体

(途径)水面液体声波(方式)

室内气体

四面八方(方向)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独立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5.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9.03-9.07

始业教育

1、听听声音

2

 

 

2

9.10-9.14

5、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6、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

 

 

3

9.17-9.21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复习

2

 

 

4

9.24-9.28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2

 

 

5

10.01-10.06

 

 

 

6

10.08-10.12

8、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2

 

 

7

10.15-10.19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2

 

 

8

10.22-10.26

3、测量肺活量

7、一天的食物

2

 

 

9

10.29-11.02

练习

课外延伸

2

 

 

10

11.05-11.09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

2

 

 

11

11.12-11.16

8、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植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2

 

 

12

11.19-11.23

复习第二单元

2

 

 

13

11.26-11.30

期中检测

2

 

 

14

12.03-12.07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2

 

 

15

12.10-12.14

4、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2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