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县建设的意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3615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县建设的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县建设的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县建设的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县建设的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县建设的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县建设的意见.docx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县建设的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县建设的意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县建设的意见.docx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县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

推进现代农业县建设的意见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属及省市驻高各部门、各单位: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县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2012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建设现代农业县为目标,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核心,以抓项目、强龙头,稳基地、拓市场,重培训、保安全,建新村、促发展为重点,突出特色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市场流通,加强基础设施,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提升“三农”工作水平,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县建设取得新成效。

主要预期目标是:

农业增加值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

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1.巩固提升主导产业。

立足区位区域优势,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同时,加快发展蔬菜、制种、番茄、棉花、草畜、葡萄六大特色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市场供应格局,进一步壮大基地面积、形成产业优势。

巩固提升蔬菜大县成果,围绕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的目标要求,以设施蔬菜和高原夏菜为重点,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努力将我县建成河西重要的蔬菜集散地和绿色有机蔬菜核心种植区。

鼓励规模连片种植高原夏菜,凡集中连片种植500亩以上和1000亩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每亩分别给予40元和60元的补助。

整合做精制种产业,按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三赢”原则,以土地流转和组建制种集团为重点,切实加强制种市场管理,严格推行种子生产基地认证制度,严把制种企业准入关口,县内落实面积的制种企业原则上以入股现有在高台纳税的制种企业、进行合作经营的形式开展,为种子产业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全县玉米制种稳定在10万亩,巩固发展2万亩瓜菜、花卉等特色制种,提高制种产业核心竞争力。

继续实行加工番茄种植责任目标管理制度,鼓励各乡(镇)在本行政区域内积极动员农户种植加工番茄,经核实面积后每亩给予50元的补助。

继续挖掘马铃薯种植潜力,提升集约化水平,加快标准化进程。

全县蔬菜、制种、番茄、棉花、葡萄、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8万亩、12万亩、3.5万亩、5万亩、3万亩和1.5万亩。

2.着力提升设施农业。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包装、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城郊乡(镇)重点发展日光温室、钢架拱棚蔬菜和高原夏菜,中部乡(镇)重点发展露地瓜菜和脱水加工蔬菜,山区乡(镇)重点发展设施葡萄。

加强引导扶持,突出示范带动,强化科技服务,推动设施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继续整合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新建改建日光温室每座协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4万元,贴息2年。

新建钢架大棚连片50座、100座以上的示范点,每座分别协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0.8万元、1万元,贴息1年。

鼓励农户利用增温技术对温室进行改造,对符合改造要求的每座协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0.5万元,贴息1年。

连片新建日光温室30座以上的示范点,优先安排农机购置补贴和基础设施配套。

鼓励农户在荒漠区打建日光温室,连片30座、50座以上示范点,每座分别协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6万元,贴息3年。

鼓励沿山冷凉灌区大力发展反季节日光温室葡萄产业,新建反季节日光温室葡萄,每座补贴苗木款1000元,连片30座、50座以上的,每座分别协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6万元,贴息3年。

全县年内新建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1500座。

3.持续推进草畜产业。

立足我县实际,按照繁育一体化要求,突出发展以牛羊为主的基础母畜产业,走农户抓繁育、大户抓育肥、站所抓防疫、协会抓流通、企业抓加工的路子,努力实现拓基地、扩总量、树品牌、标准化的目标,巩固扩大养牛大县成果,争取进入全省养羊大县行列。

加强科技创新,探索完善“数字化养殖”模式,总结推广地面青贮等实用技术,加大品种改良力度,进一步提升畜牧业科技水平。

建设基础母畜养殖核心区,开展基础母畜信息化管理,扩大基础母畜养殖规模,力争全县畜禽养殖总量达到329万头(只),以牛羊为主的基础母畜存栏量达到35.2万头(只),其中母牛6.2万头。

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养殖。

牛产业发展上,对当年新增的基础母畜养殖专业村,基础母畜户均3头以上,总量达到300头、500头、1000头以上的,分别给予2万元、4万元、6万元奖励。

凡新建高标准养殖小区,通过验收存栏肉牛2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养殖场),奖励6万元,存栏肉牛5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养殖场),奖励15万元。

当年新购适龄能繁母牛3头以上的,每头协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4000元,贴息3年;新增肉牛20头以上的,每头协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000元,贴息2年。

羊产业发展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羊产业发展的意见》(高发〔2011〕35号)相关优惠政策给予扶持。

以发展林下经济为突破口,重点扶持1-2个胭脂鸡特色养殖村,引领带动全县胭脂鸡产业发展。

4.加快建设龙头企业。

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用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

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继续引进做强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着力抓好博峰肥牛肉牛屠宰加工、万润肉羊加工、锦世公司肉牛养殖、脱水菜加工等重点农畜产品养殖加工项目,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抢抓国家和省上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和质量检测,促进企业扩规模、拓市场、创品牌,推动龙头企业向特色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切实提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

探索建立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信用担保、公共服务、技术支持、信息咨询等服务体系,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与农民确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5.切实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按照依法登记、管理规范、带动效果明显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设施全、市场竞争力强、联接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鼓励农村各类主体以专业合作组织形式壮大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养殖、促进市场流通,着力提升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努力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引领农民开拓市场、增加收入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带动作用明显、管理民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考核验收后择优进行奖励扶持,每个奖励5万元。

6.健全完善市场流通体系。

不断完善市场网络,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新建农家店10个,改造升级农家店10个。

在抓好县内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的同时,通过成立农产品外销公司、注册高台蔬菜产地标志等措施,进一步巩固开拓市场,努力打通向西(中亚、欧洲)的农产品销售通道。

经销商或专业合作组织凡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品牌,分质量等级销售无公害设施蔬菜、葡萄,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3万元。

加强贮藏设施建设,对当年新建并投入使用的500吨以上冷藏库每个给予3万元补助,500吨以上气调库每个给予10万元的补助。

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7.认真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全力打造骆驼城“三农”综合示范区,着力在特色产业发展、农民生产生活、体制机制创新、科技试验示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引领带动能力的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区,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创造经验、树立榜样。

继续抓好市县两级新农村“四化”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完善规划、整合资金、突出特色,着力壮大主导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培育新型农民,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小康村。

继续加大对骆驼城“三农”综合示范区和市级“四化”新农村示范村的支持力度,完成建设计划验收合格的分别给予20万元、8万元的奖励,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8.加快小康住宅建设步伐。

严格执行集镇、村庄规划和农民住宅楼建设审批制度,按照向集镇、中心村、现有住宅点集中和宜楼房则楼房、宜平房则平房的原则,创新思路,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建设模式,鼓励连片整体建设,真正使小康住宅建设具有地方特色、体现时代风格、彰显田园美景。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继续把小康住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结合起来,对按审定规划连片新建30户、50户以上的一、二层田园式住宅示范点,县财政每户分别补贴1.5万元、2万元。

凡申请修建小康住宅楼的,乡(镇)和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管,严格落实招投标手续和工程管理规定,严禁村社干部大包大揽,确保程序合法、操作规范、管理民主、质量安全。

9.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抢抓中央提高扶贫标准的机遇,积极汇报衔接,力争将新坝乡列入省扶重点沿山贫困乡(镇)进行扶持。

按照整体扶贫要求,坚持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抓好明水、西滩等5个村整体脱贫工作,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三、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着力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10.全力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围绕设施蔬菜、高原夏菜,番茄、棉花,葡萄,制种,草畜和农产品循环加工6个特色主导产业示范区建设,完成高科技农作物展示、工厂化育苗、设施园艺作物试验示范、高效农田节水技术试验示范、净菜加工及包装等农业科技试验示范。

补助专项资金20万元积极扶持县育苗中心开展西葫芦、陇椒、圆茄等优质品牌蔬菜标准化生产,年内培育优质瓜菜种苗100万株。

创新科技支撑体系,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发挥核心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拓展试验示范项目,推广优良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以此促动全县现代农业大发展。

11.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以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为目标,制定玉米种子、肉牛、蔬菜等大宗农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引导农户严格按照技术规程从事生产和销售。

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创建活动,建立集中连片绿色有机设施蔬菜示范点5个,创建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15个、示范户150户,全县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32万亩。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成立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加强农业生产全过程投入品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水平,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加大品牌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打造“博峰”肉牛、“金张掖”玉米种子、“康翠、长虹、河西紫歌”蔬菜、胭脂鸡等农产品品牌,对当年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农产品品牌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10000元的奖励补助,不断提升产品档次。

12.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以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疫病防治为重点,下派专业技术人员100名,采取驻村蹲点、承包项目等措施,全面开展科技推广应用工作,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

鼓励“土专家”“田秀才”带头学科技、用科技,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做贡献。

采取业绩考核的办法,对作用发挥好的农民科技指导员,每人补助3000元。

加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建设县乡农业科技示范点16个,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200个、新技术10项,实施科技项目14项,培育科技示范户600户。

13.高度重视农民培训。

继续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

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实效,积极为本县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培训合格务工人员,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8665人。

依托县内企业和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就地就近输转力度,缓解县内劳务用工压力。

全年输转劳动力3.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亿元。

加大跟踪服务力度,协调解决农民工工资兑付、工伤保险、子女就学等问题,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落实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开辟返乡创业“绿色通道”,积极支持务工返乡人员创业致富。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14.加强生态建设。

按照打造生态高台的要求,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等工程,完成造林及封滩育林5000亩,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51.2万亩。

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认真搞好农田林网更新改造,开展农田林网更新改造试点工作。

全力抓好黑河湿地生态恢复保护示范区河桥景观区建设。

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县和“园林化”、“花园式”单位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生态乡(镇)和文化生态小康村。

15.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着眼打基础、利当前、管长远,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水利基础条件。

重点完成投资664.95万元的13个村、2761户、10505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人饮工程通村全覆盖;完成投资770万元的大河峡、黑大坂、水关河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2290万元的黑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实施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奖励县项目;积极争取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大力推行滴灌喷灌等节水新技术,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确保水权面积农田适时灌溉;开展灌区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量测水设施,提高农田水利标准化水平。

16.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力度。

实施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完成南华镇明水村、骆驼城乡新民村、巷道乡东联村、王家村基本农田8037.75亩的土地开发整理任务。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土壤盐碱地改良项目,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范围,鼓励开展保护性耕作,推广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3万亩,改良盐碱地2万亩,盐碱荒地1万亩。

17.完善电力交通设施。

电力建设上,抓好110千伏罗城送变电、35千伏正远送变电、35千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35千伏西新送变电和10千伏及以下电网改造工程立项建设,积极配合做好330千伏变电站建设。

进一步加强乡(镇)、部门沟通协调,切实解决好农村电网改造及设施农业示范点、规模养殖小区电力配套工作,助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步伐,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和交通出行条件。

重点抓好骆驼城乡至肃南县明花乡36公里通乡公路改造工程,积极争取元红公路改建工程,年内新建通村公路100公里以上。

五、更加关注民情民生,协调发展农村各项事业

18.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全面落实国家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家电下乡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严格实行惠农政策“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办法,确保补贴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紧紧围绕国家和省上进一步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的政策机遇,结合我县实际筛选申报一批规模大、拉动力强的大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按照稳中有增的原则,重点对设施农业、肉牛养殖、现代农业示范、新农村住宅建设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进行扶持。

各乡(镇)要结合实际,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加强对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和示范点建设的扶持,逐步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19.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巩固提升“两基”成果,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完成许三湾遗址及墓群防洪工程、骆驼城遗址和许三湾遗址文物本体加固保护工程,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巩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增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落实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婚育进万家”活动,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

严格执行农村五保供养政策,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乡居民新型养老保险工作。

20.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全面推进全民创业工程,以农副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服务业为重点,鼓励引导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多渠道开辟就业门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乡村两级要制定发展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协调扶持有条件的农户发展二三产业,帮助农民多领域创业,多渠道增收。

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支持农村发展的有关政策,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21.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纠正违法收回农民土地的行为。

巩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加大综合配套力度,积极探索发展林下产业、林下经济,逐步形成林业良性发展机制。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服务“三农”的职能作用,积极发展小额贷款、资金互助等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

继续推进乡(镇)综合改革,切实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不断创新加快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

22.加快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以实现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目的,扎实开展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进一步严格评选程序,创新评选机制,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提高参评率,深化评选效果,提升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素质和农村精神文明程度。

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健全完善“村财乡管”制度,积极推进村级民主管理。

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稳定,做好农村信访工作,妥善处理农村因土地征用、土地流转、制种款兑付、水事纠纷等引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防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加强农村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完善自然灾害和突发灾害应急机制,提高农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水平。

六、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三农”工作水平

2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级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做好群众工作、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

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大力推广“产业党组织”、“支部加协会”等模式,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促进基层组织与人民群众连心连利。

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高基层民主化水平。

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村支部书记“一定三有”政策落实力度。

继续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推进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工作。

逐步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养老保险、离职补偿等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加快“三农”发展的思想防线和纪律保障。

24.强化组织领导。

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涉农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业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各乡(镇)、各部门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高度重视,定期研究,切实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在主导产业发展、农村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上取得新成效。

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根据乡镇、部门工作实际,科学确定考核指标,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提出质量时限要求,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