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资料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四.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2865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资料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招聘资料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招聘资料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招聘资料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招聘资料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资料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四.docx

《教师招聘资料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资料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资料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四.docx

教师招聘资料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

1.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教育:

骑士教育和()。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实科教育 

2.美国人力资本理论者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A.25% 

B.28% 

C.33% 

D.36% 

3.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赫尔巴特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

 

A.抓关键期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5.社会对教育所要成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是()。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教学计划 

6.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性因素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7.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8.最先出现“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的是()。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9.德育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德育的体谅模式。

 

A.柯尔伯格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彼得•麦克费尔 

10.布鲁纳认为:

“无论我们教何种学科,都有义务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1.()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小组教学 

12.形成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

 

A.发现问题 

B.分班分组 

C.调控教学

D.阶段性总结分析 

13.目标管理的中心是()。

 

A.平行管理 

B.自我管理 

C.上级管理 

D.民主管理 

14.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高度发展合并成()。

 

A.道德信念 

B.道德情操 

C.道德品质 

D.道德行为 

15.在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教育和教学行政组织单位是()。

 

A.教研组 

B.年级组 

C.班级 

D.班级小组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课程设计 

2.教学过程 

3.发展关键期 

4.教学目标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为何说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2.简述在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3.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4.请描述教学原则的定义,并说明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在集体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意识到了要平等对待学生,但在实际中并不能很好的做到。

教师会不自觉得更加关注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从而忽视了大部分成绩一般的学生。

请论述教师应该怎样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在对某县教师进行的不记名调查中,笔者发现竟仍有71%的老师对自己现有的工资待遇不满意。

至于社会地位、学校领导、学生素质等各方面他们持保留态度。

然而,一位老师却道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

并不是他们对这几项都满意,而只是因为他们都还来不及关注这些,因为家有老小的他们首先关注的还是工资卡上的数字和奖金。

当这些不能够满足老师们的物质需求时,老师们首先想到是就是告别一支粉笔两袖清风,跳槽另谋高就。

另一方面,在中小学中,绝大多数乡镇教师普遍反应到留守学生太多,学生大多难教。

而恰恰在很多学校,教师的奖金待遇都是和教育教学业绩挂钩。

在此种情况下,一些有能力或者有关系的教师们就都纷纷改行或者往更好的学校去以改变自己的困境,总之一句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问题:

面对此类现象请你就加强师德建设有何重大意义和如何开展师德建设谈谈自己的见解。

2.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

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还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

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问题:

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

并作简要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在欧洲封建社会里,宗教成了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和统治人民的工具。

僧侣垄断了文化和学校教育,科学成了宗教的奴仆。

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僧侣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贵族)两个阶层,因而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

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2.C[解析]舒尔茨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

 

3.B[解析]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哲学著作《人类理智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儿童的心灵如同“白板”,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4.A[解析]个人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5.B[解析]我们平时所说的教育目的就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即是培养具有哪些素质的何种人。

 

6.A[解析]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活动,它是教育者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

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也就不存在教育活动。

所以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7.B[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

 

8.C[解析]“教育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和“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日教学相长也。

”均出自于《掌记》。

 

9.D[解析]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

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10.D[解析]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枉理论的倡导者,他主张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的原理、基础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题。

学科的结构不是只有单一的模式,可重组为各种特殊的结构。

 

11.B[解析]纵观教育发展史主要有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特朗普制等几种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

19世纪后半叶,班级教学(班级授课制)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至今仍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2.C[解析]形成性测验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手段。

它除了对教与学有反馈和诊断作用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利于调整阶段教学。

形成性测验事先不需要学生作专门的准备,所以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形成性测验还有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使学生的学习向高级学习水平(分析、综合、评价等)的方向发展。

对形成性测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对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作出较客观的评价。

 

13.B[解析]目标管理是由德鲁克提出的,并成为当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14.C[解析]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

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几种基本心理成分。

 

15.C[解析]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二、名词解释 

1.课程设计: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

最狭义的理解是指制定某个课程的具体过程,而最广义的理解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

 

2.教学过程: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3.发展关键期: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4.教学目标:

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教学中主要是靠上课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在上课的四个环节中其它三个环节是上课的准备和补充环节,只有上好课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一节课必须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此外还要注意以下要求:

①明确教学目的。

②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④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⑤组织好教学活动。

⑥布置好课外作业。

 

2.[参考答案] 

(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2)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3)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传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

学生的认识特殊性表现在:

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及有领导的认识。

4.[参考答案]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有: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

在集体教学中,教师虽然意识到要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但会不可避免的只对部分成绩较好的同学关注和鼓励,而忽略了大部分成绩一般的学生,这样就产生了不公平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消除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

 

(1)削减班级人数,推行班级规模小型化,改换座位排列方式。

教育实践也进一步证明,班级规模会以潜在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与行为,而只有小型化班级才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有助于课堂教学公平的实现。

因此,改换学生座次的排列方式也是促进课堂教学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2)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班级授课制下,课堂要求的一致性与学生学习可能的差异性始终是一对矛盾。

为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一个有效课堂组织形式就是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差异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习可能性大致相似的学生组合在一起。

班内形成若干个分层学习小组,然后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

另外,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班级具体情况,恰当地选择师生问答式、对组式、4人小组式、小组集体式、全班式等多种课堂组织形式,以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师评价。

传统的“应试教育”主导下的教师评价,把学生考试成绩同学校对教师的奖惩、评聘直接挂钩,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实行“末位淘汰制”。

教师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从而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公平。

课堂的教学内容难度、教学方式都以优秀生为参照,全然不顾那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学生,显露出课堂教学的极端不公平。

因此,促进课堂教学公平的实现,应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的劳动,使教师评价体现出教师劳动“育人”的根本特点,体现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个体性以及教师劳动成果的集体性、滞后性等特点来,而摒弃那种唯学生考试成绩是举的片面的教师评价方式。

 

(4)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精神境界。

一方面,我们不能脱离人生命的本质而奢谈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应切实保障教师正当合理的物质利益并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为良好的师德和师风的确立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有了合理的物质利益保障,并非意味着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还应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精神境界。

一个对教育有着坚定的事业心和对育人满腔热忱的教师,自然会对学生充盈着满腔喜悦,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成长。

 

(5)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理应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自己,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同时,还应树立一种正确的学生观:

每个学生都是拥有独立人格、发展的个体,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当然,由于影响课堂教学公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之某些主观因素的难以控制,这就决定了充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将是一项艰巨的事情。

不过我们仍然坚信,随着人们民主平等意识的增强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将会逐步得到纠正,将会最大可能地保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案例题 

1.[参考答案] 

(一)开展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师德建设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教师既是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

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2)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方面,也表现在高尚的道德素养方面。

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

尽管这些情况只是在少数教师中存在,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开展师德建设的途径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形象,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途径如下:

 

(1)校长在师德方面应该是教师表率,首先校长也是教师,校长和教师一样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虽然校长有时不能一一面对学生,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其重要性比教师更大。

 

(2)公正、公平的教研机制,良好的教研氛围需要学校教科研人员良好的师德来支撑。

学校教科研人员是引领教师的教师,引领教师去思考、去研究、去实践,并要求在教研工作中做到公正、公平,重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给每一位教师平等的发展机会。

这也要求教科研人员具有良好的师德。

 

(3)学校党组织要参与对教师的师德教育。

学校党组织担任着教师的师德培训和指导工作,对教师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教师也愿意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和困难、思想上的问题向教研员倾诉。

所以学校党组织不仅要对教师在业务上加以指导帮助,而且在思想上也要多加关心。

 

2.[参考答案]

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为他的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并正确地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在内,都得到了高敦率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